你赞同高中阶段陪读吗?

山区教师老二


1高中家长要不要陪读

陪读是很多高中生家长的选择,甚至有些妈妈从初中开始就在学校旁边租房子全心全意陪孩子读书,希望孩子吃好睡好,能够专心学习。那么,家长陪读好吗?

1.孩子是否需要

有些孩子更喜欢在校住宿而不习惯校外走读。在学校住有个好处,整个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而且有什么重要消息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此外,在校住宿,能够锻炼孩子生活上的自理能力。

如果是孩子对家长真的有较大依赖,那陪读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孩子自己能够应付日常所有琐碎的事情,家长陪读也就没什么必要了。

2.效果是否明显

如果家长当真不放心,可以试着陪读一个月。然后权衡各方面对孩子的利与弊,因为很多具体问题,还是在实际生活中才能看得出来。

陪读的这个月里,你要注意时刻留意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继续陪读。如果效果明显,就继续下去;如果并没有什么成效,反而让孩子越发厌学,那陪读就不是个好的助推孩子进步的途径。

3.经济是否许可

这是头等大事,想陪读还得看经济条件。也就等于,家里只有一个人在赚钱、只有一个经济来源。本来就全职太太的,那也没有多大影响。本来是在职人员的,如果要辞职全天候陪读,自然会承受不小的经济损失。虽然说,一切为了孩子,但还是需要量力而行的。

2家长怎么正确陪读

1.变“生活陪读”为“学习陪读”,要求家长不要一味的牵就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明白:我来陪读并非怕你吃苦,不能自立,主要是为你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你更好的长身体长知识,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提升你生命的价值和品位。给了孩子这样的思维观念,他们就会感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就能够不怕吃苦,锻炼自己的生活本领,变父母之爱为学习的动力,从而实现陪读的正诱导、正迁移。

2.变“盲从陪读”为“协调陪读”,要求家长协调好孩子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关系,及时发现孩子环境中、生活中、学习上乃至心理上的问题,循循善诱,协同解决,让孩子轻装上阵,轻松起来,更有利于孩子集中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3.变“攀比陪读”为“责任陪读”,要求家长明确自己的陪读不是因为外在的原因,而是一种责任,即如何利用自己的陪读来塑造一个生命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渗透到与孩子的日常接触之中,用责任来呼唤责任,“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睿狼特训


陪读之风不知何时兴起,甚至有的家长不惜辞去工作,搭上毕生积蓄,去陪孩子读书,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你除了能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之外还能做到什么?他要是在课堂上心不在焉,人在曹营心在汉,你总不能去课堂之上督促孩子的学习吧,自律性强的学生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人的监督。


读书就是学习,学习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为人处世等等都是学习的重大课题。陪读名誉上好象是方便了孩子的学习,给孩子的学习取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其实就是给孩子养成养尊处优的摇篮,孩子在你的呵护下,衣来申手,饭来张口,小小的生活琐事都无法处理,久而久之你的孩子就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你想想看,一个书呆子能成就什么事业?


相比之下,那些没有家长陪读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会比有家长陪读的学习成绩差,即使学习成绩有点差距,但起码人家经历的生活磨练比你多,有独立生活的资本,社会阅历比你深,那肯定社交能力也不会很差,不管考取的是什么等级的大学,毕业后都能成就一番事业。我认为陪孩子读书完全是不明智的选择,高中学期也没有必要。


页川木木侃三农


我个人认为,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在家长有较强的陪读意愿且不会对事业造成根本性、极重大的影响的情况下(没有影响根本不可能,影响小也不太现实),在子女不反对的情况下,陪读虽不值得鼓励,但也无可厚非,好处远远多过坏处。

虽然有些人确实会因为父母在旁边,学习的时候浑身难受,就比如我。我在高中期间我妈陪读的时候,我几乎天天跟她吵架,但即使这样我妈的陪读还是非常有效果的,每天能吃到自己喜欢吃的菜,有人督促学习,在成绩下降或者不稳定的时候能安慰安慰我。(即使天天吵架,在学习方面还是各种迁就我的,这就是母爱的伟大吧)

当然,如果你实在习惯不了父母在自己身边看着自己学习的话(有很多孩子有不想被别人看到自己努力的心理)并且自制力足够,高一高二可以尝试住校或外租,高三的话,无论如何还是建议陪读的。(不要所有的事情都一个人承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