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彻底对方方失望

作为一个最普通的网民,很讨厌网上各种给人上纲上线扣帽子的做法,也渴望自由地表达,尊重人们表达自我的权利。

一直以来,我对方方的事持中立、中肯的态度,不过高评价她,也不轻信网上对她的贬损和诋毁。

武汉封城之初,疫情的发展走向会怎样,能不能控制?相信每一个人都异常关注,暴风眼的中心武汉,无疑又是关注的重中之重。

这时候方方的日记,是一扇了解武汉的窗口,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关心。起初形势不太好,她的观点也的确是多数人的心声。我也一样看得义愤填膺,焦急万分,盼着方方发出的声音为更多人听到,能早点改变现状。

那时我也很看了一阵,经常给朋友圈转发她日记的人点赞。

后来情况渐渐明朗,心里安定,就不那么关心了。

毕竟方方只有这一扇窗口,看出去的风景有限。

终于彻底对方方失望


2

作为疫区一员,家中还有受到疫情影响而耽误治疗的家属,我能理解武汉人,尤其是前期家人染病,跑断腿却得不到治疗的那些人,那种痛彻心扉的痛苦,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是很感同身受的。他们有怨气正常。然而实际上呢,就算是这批人,他们更多的其实是认命,而不是怨恨,因为这事谁也没有料想到会发展得如此之快,从上到下,大家都在尽全力去做,刚开始,大家都很难很难啊,医生啊,护士啊,包括金银潭医院的院长,都拖着病体亲自上前线了……

说实话,我过去是有很多牢骚的;人到中年也见识了这个国家的很多不足之处。疫情开始,我不仅焦虑,还很悲观,跟同学说:“以后多准备点物资吧,指不定哪一天会出什么事儿呢。”

同学毕业后留在兵工部,非常紧张地把他们内部的新闻和报道发给我看,你看你看,兄弟单位一直在加班加点,我看了看,不仅有口罩和防护用品,竟然还有药品,最后他说了一句:战争年代的布局。

我没有被他说服,但还是有些感动,毕竟这个国家更多的是普通人,而很多很多的普通人,正在为这件事全力以赴,我还有什么好说的?

火神山,方舱医院投入使用,十六省一省包一市开始,我就知道:终于有办法了,一切能控制住了,我开始欢欣鼓舞。宅在家里宅得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到三月份意大利疫情爆发,疫情明显给中国带来了某些可能的机遇。我们不仅能处理好自己的疫情,还有余力帮助别人,心里的自豪无与伦比。

我的思想开始转变,每种制度都有它的优缺点,而我们的优点,优得很明显啊。几千年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还是那么大。我都想唱几句赞歌了。我甚至开始觉得这场危机真的是危中有机,我开始有些相信过去别人说的: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样的话了。

但方方,一个体制内作家,竟然还在批评指责,这个我真挺诧异的。

终于彻底对方方失望


3

方方家人没听说发生过任何悲惨的事情,她的怨气怎么那么大?完全无视成绩和光明面,持续的责难已经有点像老太婆的裹脚布了。确实奇怪!

那以后我就没怎么看她的日记。

你一个作家,天天说这个要问责,那个要追究,真以为在网上有点影响力,就想参与社会治理吗?

那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要以为坐在家里就能指点江山。

后来她被骂也不奇怪。

但我还觉得骂的人是吹毛求疵,乱扣帽子。比如她请肖警官送侄女去机场的事,哪个成年人没托过关系,找过人情?

转眼,方方也给反对她的人扣上极左、文哥余孽的帽子,我就开始反感了。

不过我认为是正常现象,网上的名人谁没有被人骂?骂架,也是方方耿直的表现吧。

昨天,网上说她的日记在海外出版了,英文外,还有德文版本。我还表示怀疑,因为她3月31日还在说,没有授权发表。

我说再等等消息,不必急着下结论。

终于彻底对方方失望


4

当朋友把方方微博上的声明发过来的时候,我彻底失望了,也死心了。

你竟然是这样的方方!

你竟然在这种时候,急慌慌地在国外出版这份并不严谨的记录?还命名为《武汉日记》?觉得你真能代表武汉和武汉人吗?

国外正想甩锅中国呢,没有的事也能说成有的,白的能说成黑的,她那通篇批评,追责,正是递给人家的最好的把柄,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辩不明。外交部天天驳斥辟谣,那么多的努力,又要破功!你不看新闻的吗?一点不知道现在国际形势多严峻吗?人家那是真的想搞垮中国啊!

难道你也希望中国垮吗?

诚然,中国不会因为这样一本日记而垮掉,可是,本来已经对中国有各种刻板偏见的西方,正在对中国提出各种天价赔偿,你这是忙不迭递刀子,让他们对准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同胞啊!不是夸大其词,事实就是,亚裔在西方被歧视、殴打、被伤害的事件已经屡次报导。

从此,方方被人厌弃是注定的了。

终于彻底对方方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