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家長應該怎麼做?專業教師這樣支招

孩子即將升入小學,作為家長的你,此刻是什麼心情?是興奮,還是著急,還是平淡?如果你瞭解了這些信息,並逐漸幫助孩子們做到,那麼,孩子一定能平穩度過幼小銜接,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4月11日下午,聽取了威海一位特級教師的講座。關於幼小銜接,家長應該怎麼做?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如何幫助孩子們平穩度過?聽聽威海特級教師這樣支招。

幼升小,家長應該怎麼做?專業教師這樣支招

一、保持正確握筆姿勢。孩子升入一年級之後,用的工具由之前的彩筆、蠟筆變成了鉛筆,鉛筆的握筆姿勢跟蠟筆和彩筆是不一樣的。孩子不能保持正確握筆姿勢,直接影響孩子的坐姿以及寫字的速度。有些孩子拿著筆尖寫字,看不清楚就容易歪著頭、身體傾斜寫字,這樣對保持正確坐姿以及孩子發育都會有影響。

二、培養認真書寫習慣。能靜心書寫,說明心情也是平靜的。亂寫亂畫的時候,心情也比較浮躁。所以,要培養孩子認真書寫。

幼升小,家長應該怎麼做?專業教師這樣支招

三、增加閱讀識字量。上了小學之後,對孩子的識字量有一定要求,如果孩子認識的字比較少,會比較吃力。其實,帶領孩子認識字也有很多訣竅。比如,日常中帶領孩子認識字。食品的包裝袋、路邊的廣告牌、手邊的宣傳冊,上面肯定都有很多文字,隨時都可以教給孩子一些常見的、常用的文字。

四、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這一點我們一直在做,當時,老師講課的時候問現場的家長們,也有很多家長每天跟孩子一起閱讀。閱讀的重要性想必不用贅述,大家很清楚。關於如何讀,我每天也會分享一篇閱讀心得。

讀書習慣的養成,一是“堅持”,二是“陪伴”。其實,孩子們還是很喜歡讀的,但有時候可能管不住自己,那就需要家長的陪伴。還有就是,現在學齡前的孩子認識字比較少,肯定是需要伴讀、講解的。

幼升小,家長應該怎麼做?專業教師這樣支招

五、培養孩子的時間觀。比如現在是幾點了,應該做什麼事情了。早晨幾點起床,幾點上學,幾點放學,放學之後都有哪些事情需要做,如何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等。這些,跟家庭的環境及習慣也有很大關係。

六、重視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孩子整理自己的書包、衣物、物品等。老師講了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上課了,老師說拿出語文課本,大家都開始拿課本,小A磨磨蹭蹭不知道自己的書在哪裡;老師說翻到第三頁,大家都把書翻到了第三頁,小A還在找書;老師開始講課了,大家都在聽,小A的書找到了,然後到處問大家翻到哪裡,老師在講什麼。

昨晚,我將這個故事講給了孩子們聽,大寶聽懂了,二寶就一直在問“為什麼呢”?我說:“跟不上”,二寶又問:“為什麼呢”,我說:“學不會”。

簡單說來,就是:跟不上、學不會。

幼升小,家長應該怎麼做?專業教師這樣支招

七、重視孩子與夥伴的交往能力。孩子到一個陌生環境,如果沒有朋友,會覺得孤單。 能融入到一個環境,並與周圍同學相處融洽,也是一種能力。

45分鐘的內容,老師講的緊湊、專業,我們也聽的投入、專注。讓我覺得收穫良多,感謝老師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