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刻意炫耀自己的善良,才是人性最大的虛偽

莊子:刻意炫耀自己的善良,才是人性最大的虛偽。


莊子:刻意炫耀自己的善良,才是人性最大的虛偽

善良是一個美德,但是一個人為了追逐善良的名聲,刻意的拿自己的善良來標榜自己的德行時,善良就變得噁心了。

當一個人連直面自己卑鄙的勇氣都沒有,他才是最卑鄙的人。

在世俗生活中,大部分人都貪圖好的名聲,貪圖一個清白高尚的氣節,總希望自己受世人敬仰,將自己推上一個道德的制高點,在這樣一個期望的背後,就會做出來相應虛偽的行為。

比如說刻意掩飾自己的缺陷,刻意哄抬自己的善良,刻意顯露才華,用各種美好的表象來粉飾自己的卑劣,把自己的道德擺在一個制高點。

裝的太久了,連自己都相信他是一個完全高尚的人,忘記了人生中的過錯,也忽略了在有意無意之間傷害別人的行為。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最上層的人應該是真實的人,他能真實的展露自己的善與惡,即便有卑劣的行為,也不會刻意的粉飾。

莊子:刻意炫耀自己的善良,才是人性最大的虛偽

《莊子》之中說:有曖姝者,有濡需者,有卷婁者。

意思就是說:有沾沾自喜的人,有偷安一時的人,有勞形自苦的人。

莊子解釋這三種人的時候,說了這樣一番話:

所謂“沾沾自喜”的人,就是當自己學到一些學說之後,就美滋滋的以為這就夠了,卻不知道這些知識本身沒什麼價值。

所謂“偷安一時”的人,就好像豬身上的蝨子,選擇一個稀疏毛長的地方生存下來,自以為有了宏偉的宮殿和大園林,自以為有了安全的居所,卻不知道屠夫一旦甩開膀子加柴點火的時候,自己都和豬一起被燒焦了。

這種隨時準備隨境遇變化或進或退的人被稱為偷安一時的人,也就是處在某一個狀態中不知變通,過度依附當下。

“勞形自苦”之人,如同舜,羊肉不羨慕螞蟻,螞蟻羨慕羊肉,因為羊肉有羶味,就好像舜帶著羶味的行為,百姓喜歡他,所以三次遷徙的地方都能形成城邑,很多人都願意追隨舜,他的周圍也建立了十幾萬戶人家。堯聽說了舜的潛能,就讓他去治理光禿的土地,希望能夠恩澤百姓,直到年齡大了之後,還不能休息,這種是勞形自苦的人。

莊子:刻意炫耀自己的善良,才是人性最大的虛偽

莊子將人歸類為三種:一是沾沾自喜,二是偷安一時,三是勞形自苦。

這三種人有一個共同點,本身的行為沒什麼問題,但是不應該刻意炫耀自己擁有的東西。

沾沾自喜的人炫耀自己僅有的知識,偷安一時的人炫耀自己能安身的居所,而勞形自苦的人炫耀的是他的仁義,為什麼有一大幫人願意跟隨著舜,正是因為舜的名聲好。

所以莊子說這樣一句話:於蟻棄之,於魚得計,於羊棄意。

意思就是說:除掉自己身上招惹螞蟻的“羶味”那樣的智慧,像魚一樣忘掉江湖,在水中自得其樂,連像羊那樣一點意念都要拋棄。

莊子:刻意炫耀自己的善良,才是人性最大的虛偽

智慧,仁義,善良,這一些行為都是好的,舜能夠用自己的仁義吸引一大批人,建立一個城邑,本身並不是壞事,但是莊子提出的智慧,就是不要刻意的用自己的仁義標榜自己的道德,當你刻意炫耀仁義時,仁義變成了自己最噁心的地方。

當你刻意炫耀才華時,才華就會成為你進步的障礙,在自以為是的陷阱之中無法自拔,當你刻意炫耀自己的仁義時,仁義便遮擋了人生真實的錯誤,“仁義”烘托了你的善良。

你刻意標榜了自己的道德,也是用自己的道德去矇騙別人的眼睛,這樣的行為本身就是人性最大的卑劣。

世俗之人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習慣性的用虛偽矇蔽別人的眼睛,讓別人只看見自己的善良仁義,卻沒有足夠多的勇氣和智慧,向別人展露自己的真實。

莊子:刻意炫耀自己的善良,才是人性最大的虛偽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能夠非常坦然的展示自己善良,也能夠向別人展示自己內心陰暗的人,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