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张文宏又火了,还是因为他那张耿直的嘴。

疫情期间,那张嘴告诉我们对疫情的判断,讲过如何迅猛成长不被人欺负,还透露疫情结束会在医院角落找到正在看书的他。每一次张嘴,张文宏都赢得更多粉丝,而这一次却变成了招黑。

张文宏因为一个小常识被“批判”,紧随而来的是三十多万个变味的点赞。

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张文宏

事情源于一次讲座,提到快要复学的家长该如何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时,张文宏说:“一定要吃高营养、高蛋白的东西,每天早上准备充足的牛奶、鸡蛋,吃了再去上学,早上不许吃粥!”

这句话刚落地,就跳出不少键盘侠开始口诛笔伐,其中,某博主定性式地评价他“崇洋媚外”,而且很快得到了30多万的点赞支持。民意汹汹,各种怀揣着恶意的评论闻风而至,其中夹杂着不少让人无奈的逻辑。

我心里只想说:张老师,你这次遇上“义士”了。

瞅一眼典型的批判论调:

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更有甚者,终于藏不住自己混乱的逻辑和揣测,来了这样一篇文章:

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文章的论调与那些点赞、评论的人基本一致,进步的地方在于,智商感人到开始凭借想象来归纳张文宏的罪状了:“跪舔美爹”“想红”“圣母X”……

大家的感受如何,我脑子里大抵就这几个词——不讲理、未开化……

人类是在文明和开化的过程中学会讲理的,不会讲理的人,即使家里搁满了文凭和证书,我们也倾向认为他没接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

一 张文宏说错了什么吗

有人会问,你一个讲语文的,对这件事怎么这么上心,有你什么事呢?我虽然嘴苦,但还是想把这些点赞评论者不讲理、不会听人讲话、不会说人话和没有逻辑的责任背下来。

我有个沉重的观点:每次这种“义士”大量出动,语文老师都应该出来检讨一下!我们何以没教会他们看清观点再喷口水,为啥尽教给孩子堆砌漂亮词汇的写作方法,没训练他们怎么读文章,怎么说理。

看一眼张文宏这段话的原文,他到底说了些什么:

“你家里的孩子不管长得胖,长得瘦,喜欢不喜欢吃东西,这段时间他的饮食结构,你要超级重视。绝不要给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营养,高蛋白的东西,每天早上准备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鸡蛋,吃了再去上学,早上不许吃粥。”


“我跟你们讲,现在中国的孩子早上只能吃它们——鸡蛋、牛奶,还有高营养的三明治。他不吃也不行,你说非要吃,不吃了不上学。”

调动小学五六年级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一下这两段话里的几层意思:

  • 一开始就限定时间条件,“这段时间的饮食结构,要超级重视”,明显针对疫情期间,提醒家长要注意增强孩子们的抵抗力;
  • 随后跟进要求,为增强抵抗力,“不要吃垃圾食品,要吃高营养、高蛋白”,符合“双高”的食物是什么?鸡蛋、牛奶,外加高营养的三明治;
  • 最后补上一句,“不许吃粥”,就算是小学生也该看出来,这四个字是接着前文来的,不让吃粥的原因是什么?这碗让好多人“祖先上身”的粥,不能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和营养。

从写作的角度评价这段话,张文宏的这段话逻辑足够清晰:“这段时间”是前置限制,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要增强抵抗力,方法是补充足够多的“高蛋白、高营养”,粥既然无法提供足够的蛋白和营养补充,那么,就“不要吃粥”。所谓该不该吃粥,只围绕能否提供高蛋白、高营养,能够增强抵抗力展开。

这大概就是接受过良好训练之后的个人表达了吧,观点清晰,方法明确,没有废话。

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不用搬出2000年教育部、农业部等七部委联合推动的“中国学生饮用奶”计划,来证明张文宏强调喝牛奶对不对,也不必找专业营养师,请他们帮忙计算相同单位的牛奶和粥里,蛋白质含量之高下。

平静下来,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中小学语文老师吧,谁让我们这么多年都搞不清楚,语文对个人、对社会到底有什么价值,是我们亲手培养了这样一批不讲理、不愿意讲理、不会讲理的人,至少在这件事上,我们沉淀了30万份愧疚!

二 一篇典型的拙劣文章

如果说,那些在评论中随意撂句话就能给人定性的“义士”们,是因为小学语文没学好,还可以原谅,那么,另外一篇自媒体人的文章,就证明语文教育的失败会造就多么荒唐的作文水平。

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简单分析一下,看看这种拙劣的文章不多的几段里藏着“干货”:

1.开头不久,就把问题扯到之前病毒来源的讨论中,“进步群众就非常不爽”了,不提交任何证据,就判定自己是“进步”,要把对手挤到对立面去,“过度简单化”的定性;

2.“你死定了”,还没开始讲理,就先祭出恫吓和威胁,这是教养问题;

3.“粥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的最爱”,靠一句话同时完成立论、举证和论证三个环节,人民的最爱你都敢不让大家喝,你就是站在人民对立面的,所以该死,勉强跟“死定了”这句勾搭上,形成循环论证。

这种人丝毫不理会中国地大物博——有些人早餐最爱豆浆油条,有些人最爱面条,有些人最爱生煎包。不管!只要他们需要,粥就必须是最爱,至于是不是“自古以来”,他们说了算。

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要这么费劲,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蛮横,靠扣帽子、打棍子和就地打滚的方法威胁和谩骂。“可贵”的是,他们还会找点有文化的感觉,来一句“一碗粥引发的兄弟情深你可懂”,这像不像老师当年高考前教给他们的,要弄点漂亮句子来提振一下阅卷老师的兴奋度。

三 30万个赞背后,真正可怕的是什么

可是,还是有些责任是我们语文老师肩负不起来的。

评论中有一种可怕的逻辑:粥是传统饮食,是要代表中国的,牛奶则代表西方。赞同西方的饮食,贬损祖先留下的粥就是“崇洋媚外”,就是居心不良。

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牛奶是否适合中国人的体质,这样的话都敢说,闭目塞听吗?对于日本用牛奶强壮整个民族的故事,则选择性遗忘。

细看他们的评论又觉得他们狡黠可爱,张文宏强调鸡蛋牛奶,他们只揪住牛奶做文章,好尴尬,不能提鸡蛋,因为鸡蛋是中国的。

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如果再加上直斥张文宏是“没文化的网红”“迟早成公知”这种评价,我们能梳理出一种让人不安的情绪——

  • 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赞同西方好就有“媚外”的罪过;
  • 选择性闭目塞听:身边的喝牛奶有好处的例子假装不知道;
  • 无证据推论:不讲哪怕一毛钱的道理,没有一分钱的分析,断定你就是“网红”,而你竟然能说粥不好,那就是没文化。

为什么不安?看到这些言论和气魄,我总会想到砍电线杆、拆铁路的义和团。

由张文宏总能想到新冠疫情,这次全球爆发,必然会给人类带来一次历史性的变动,给国家带来的压力只会更大。做好自己,敞开胸怀学习整个人类文明最优秀的智慧,才是应该有的姿态。

不许吃粥!张文宏被斥“崇洋媚外”,30万多个赞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因为一碗粥,能勾出30万人的“爱国心”,我心中突然掠过一丝阴影。可怕,因为有30万个赞;庆幸,也只有30万个赞。

有人用郭嵩焘总结晚清外交的12个字来描述这场“一碗粥”的闹剧,觉得太合适了,面对外面的世界,晚清时候,他们的选择是:“一味蠢,一味蛮,一味诈,一味怕。”这12个字用来评价这30万个赞,合适!

-END-

作者丨吴事生非

责编丨杜普

编辑 | 墨语

版权声明

本文系“读者·新语文”独家稿件,版权及解释权归“读者·新语文”所有。

个人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