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冰原退去,維京時代的古物重見天日

當冰原退去,維京時代的古物重見天日

雪橇或馬車上夾飼料的鉗子。

據《古物》雜誌報道,挪威科技大學博物館,劍橋大學以及因德蘭特當地的研究人員在挪威南部一處失落已久的山口發現了許多維京時代的文物。

2011年,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這個位於倫德布林冰川(Lendbreen glacier)後退帶附近的遺址。此後,該團隊對遺址進行了連續5年的調研。之前的研究表明,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使得這些文物重現天日。

在遺址中,研究人員發現了許多手工藝品,其中部分文物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00至1000年。通過分析文物,研究人員發現當地人和長途旅行者都會借道這個山口。即使在大雪封路的時候,人們依然能夠利用這個通道——碎石路雖然不適合步行和騎馬,但積雪會將路鋪平,穿行時相對更方便。

研究人員在遺址中發現了手套、束腰外套、鞋子和馬嚼子等物品,以及雪橇的殘骸;在山口岩石上發現了許多堆石界標,這可以幫助旅行者找到最好走的路。山口附近甚至還有一個小型庇護所,可供人們躲避突如其來的暴風雪。但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人類殘骸。

研究人員認為,14世紀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鼠疫導致的旅行限制,這條通道便逐漸被廢棄了。

原創編譯:攀汗 審稿:西莫 責編:雷鑫宇

期刊來源:《古物》

期刊編號:0003-598X

原文鏈接:
https://phys.org/news/2020-04-retreat-norwegian-ice-patch-reveals.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