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与“挂冠自去”——漫谈中国古代的“致仕”制度

甘罗十二为秦相,姜太公八十遇文王。中国古代任人唯贤,挑选官员时,仿佛是不受年龄拘束的。但是一个人的精力与体力毕竟有限,随着官员们年龄的增长,终有一日眼花耳聋,不能任事。于是,朝廷就有了“致仕”的制度。

“退而不休”与“挂冠自去”——漫谈中国古代的“致仕”制度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是“家天下”。官员效忠君父,为国倾尽心力,奉献一生,到了他们老病之时,会不会像现代人退休一样,得到优厚的待遇呢?下面就来看看中国古代官员“致仕”制度的起源,历朝对于“致仕”待遇的规定,以及官员们退休的各种情况。

一、“致仕”出现于西周,叫法各不相同

1、“致仕”是怎么来的

“致仕”,就是今天我们说的退休。意思是:官员达到一定的年龄后,就“致其所掌之事,交还给君王。自己告老回乡”。相传,这种制度萌芽于商朝,伊尹辅助商汤建立了商朝,后来商汤的儿子太甲当政时,行为不合乎规范,伊尹就把太甲关在桐宫三年。太甲改过自新后,伊尹才还政于太甲,自己告老归乡。

“致仕”二字,最早出现在西周。《礼记》中说:“大夫七十而致仕。”不过,这个时候虽然就有了“致仕”的提法,但是并没有形成完备的制度。因为商朝以前,中国还是奴隶制社会,官员们都由君主的亲属充任,大家全都是靠着血缘来世袭当官的,贵族们都是终身享受优待的,所以就没有“致仕”的必要了。

“退而不休”与“挂冠自去”——漫谈中国古代的“致仕”制度

先秦时期,部分卿大夫以上的官员,年龄到达七十岁的时候,可以“致仕”,当时叫“归老”。比如《史记》中记载:“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因为许多官员都是通过战功提拔上来的,不是终身制,“致仕”才有形成制度的土壤。不过由于秦朝存在的时间特别短暂,且长时间处于纷飞的战火之中,很多史料都不可考了。“致仕”的具体操作,还要往汉以后的朝代去追寻。

2、 “致仕”各种有趣的“别称”

致仕又叫致事、乞骸骨、悬车、告老、移病、乞休、挂冠等等,其中致事和致仕是一个意思。乞骸骨是请求皇帝让“老骨头”还乡,去享晚年。移病就是“病退”,“告老”和“乞骸骨”一个意思。

“悬车”的提法则比较特别。据说,《汉书·薛广德传》说,薛广德准备退休的时候,皇帝赏赐了他大量的黄金和马匹,他就把这些赏赐悬挂在马车前面,一路风风光光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所以,后来就有人把“致仕”叫作“悬车”,意思就是衣锦还乡,“光荣退休”啦!

“退而不休”与“挂冠自去”——漫谈中国古代的“致仕”制度

“乞休”没有特别理由,就是想辞官不干了,这个在明代中后期十分流行。因为明朝官俸十分微薄,党争又多,在朝廷里面当官,动不动就要被政敌弹劾,成天勾心斗角,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惹祸上身,因此很多官员,当官当烦了,就想自己回家卖红薯去了。

“挂冠”本来就是辞官的意思。在明朝以后,有了一种“挂冠自去”的风气。品阶稍低一些的官员,反正退休也没有好的待遇,自己说不干就不干,把官印一封,乌纱帽一挂,连向皇帝“面辞”都不肯去,自己脚底抹油走掉了。

二、“致仕”的年龄与官阶限制以及经济待遇

1、明代以前,只有高官才能“致仕”

在中国古代,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致仕”的,因为朝廷是会给待遇的。所以在先秦时期,要卿大夫以上的官员才有“致仕”的资格。西汉平帝元年(公元1年),朝廷规定,二千石以上的官员“致仕”才会有退休待遇。而在唐朝,最初要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致仕”,后来改为五品。宋朝的时候,逐渐扩大了“致仕”的范围。

“退而不休”与“挂冠自去”——漫谈中国古代的“致仕”制度

明朝时期,朱元璋最初规定七十岁”致士”,结果后来因为朝中冗员太多,最后规定文官七十,武官六十“致仕”,而对于“致仕”的官品则没有限制。到了弘治年间,朝廷进一步规定,年满五十五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主动请求“致仕”了。那么,明朝为什么不规定退休的官员官品呢?那是因为,反正他们基本不给退休金!

2、退休金的发放

古代官员退休之后,最初朝廷并不是按月发给养老金的,朝廷一般会赏赐给退休官员一些金银玉帛和车马良田。西汉平帝时期,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按照原薪俸的三分之一给予退休金,直至终身。《隋书》中说,炀帝曾经下令:对于七十岁以上的官员,因年老不能胜任的,赏赐帛,送他们还乡。如果原来是七品以上的官员,还要按月发粮,直到去世。

“致仕待遇”最好的要数宋朝了,宋朝一般是给工资的一半当退休金,到了宋真宗的时候,还给过全薪。也就是说,退休金和在职时一模一样。除此之外,唐宋时期国家经济实力比较强大,“致仕”的官员,还可以得到“升品”。原来是五品官的,退下来了,可以按四品享受退休待遇。当然,前提是要你在任时没有作奸犯科,或者有别的过失。

“退而不休”与“挂冠自去”——漫谈中国古代的“致仕”制度

明清的时候比较奇葩,前期基本不发退休工资,只是在官员“致仕”时,凭皇帝心情给一些赏赐完事。对于有功之臣,会赐给一些良田和仆役。比如李善长告老还乡的时候,朱元璋对他“赐临濠地若干顷”再加上一些佃户。普通的官员“致仕”,明清朝廷给的只是一些名义上的优待,钱是万万不给的。只有那种“众所周知”的,没有后代,没有经济来源的,才每月发二石(后来改为四石)米。

3、强制“致仕”

在中国古代,对于“致仕”,朝廷一般采取的是官员主动上奏,皇帝批准的方式进行。唐宋时期,朝廷太平的时候,官员很大岁数了也不愿意退休。甚至出现了有一些早就“致仕”的人,还回到朝中任职的现象,这叫做“落致仕”。官员退休后,不光能进爵加官,还可以“反聘”。大家谁也不想“致仕”,因为即使退休金再丰厚,也比不过在任上,又有权又有钱。

“退而不休”与“挂冠自去”——漫谈中国古代的“致仕”制度

唐朝时期曾经有过强制致仕的个案,那也是针对有违法乱纪的个人官员。但是在明清之后,因为有了严格的官员考察办法,就有了强制致仕的规定。明太祖洪武初年,因为国朝廷急需人才,所以提拔了大量的官员。到了洪武末年的时候,朝中人越来越多。于是不得不出台以年龄为限制,强制“致仕”的办法。后来明朝出台了专门的官员政绩考核法,对于那些老年不能任事,有贪墨行为的,办事不力的人,也会强制他们回老家去。

三、“退而不休”与“挂冠自去”

1、“退而不休”

从隋唐时期起,朝廷规定四品以下的官员“致仕”,一般情况下都会得到“升品”的待遇。到了宋朝,朝廷还专门弄出来一个叫“祠禄官”的官位,给退休的朝臣们吃俸禄用。当官员们退下来,就给他们一个这样的官衔,但是不用他们去上班,照常领薪水。

并且在唐宋时期,三品以上的大员,还可以继续当朝廷的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家国大事。于是皇帝一高兴,又可以给这些已经“致仕”的官员,加官进爵了。明朝起,又有一种叫“冠带致仕”的退休规则。意思是说,当你退休之后,你在乡间依然是官员的身份:“见庶民无官者,不必见礼”。

“退而不休”与“挂冠自去”——漫谈中国古代的“致仕”制度

在“冠带致仕”制度下,由于部分优秀的官员退休后仍然受到礼遇,事实上逐渐就成为了地方上的“乡绅”,一定程度上还要承担地方上的管理职责。这造成了达官们“四处活动”,实际“退而不休”的现象。

2、“挂冠自去”

挂冠就是辞官的意思。《后汉书·逸民传》中说,逢萌在王莽当政时,感觉纲常被破坏,如果不及时离开,将会遭到牵连,于是解冠挂到东都的城门上,自己潇洒地走掉。唐朝岑参也有一首诗叫《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最末一句为:“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感觉为政者不仁了,或者觉得不想当官了,于是官员们也不想要朝廷的退休金了,自己就把乌纱帽一挂,来一个漂亮的转身,跑到乡下去当野老渔翁,这种风气从西晋到唐宋都有。不过要论“挂冠”规模之大,人数之众多,还要数明朝的时候。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宦官与文臣争权,皇帝不上朝,闹得乌烟瘴气。再加上明朝的官员待遇十分差,一个阁老的正式薪水,差不多只有汉朝的县官水平。

“退而不休”与“挂冠自去”——漫谈中国古代的“致仕”制度

官员退休有月俸的事,成化十五年才开了一个先例。到了成化二十年之后,又变成五品以上的官员“贫廉不能自给”,还有众所周知的,才按月发四石米粮。更低级一点的官员,看来是没有钱的。于是干得不称心了,索性把“冠”一挂,自己溜之大吉。

结语

中国古代官员“致仕”制度,萌芽于商朝,起源于西周时期,到了隋唐之后才逐渐成形。因为朝廷规定不严格,多数时间“致仕”都是自愿的。唐宋时期,已经“致仕”的大官,还可以参与朝庭议事。明朝以后“冠带致仕”兴起,官员回到地方实际就成了“乡绅”,继续参与地方政务,“退而不休”。

关于“致仕”的品级规定,在先秦时期,只有卿大夫以上级别的人可以“致仕”,唐朝改为五品以上的高官可以“致仕”,大约到了宋朝以后,七品以上的都可以“致仕”了。

明朝表面上看,似乎所有官员都能“致仕”,但是朝廷基本不给低级官员发退休金。除非你是一个既老且穷的清官,还要穷得人尽皆知,朝廷才会勉强发几石粮给你吃。于是,明朝万历以后,产生了大规模的弃官现象,许多官员跟皇帝连招呼都不打,就“挂冠自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