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风月同天到施以老拳:“宅怒”的背后是巨大的职场空间

此前,日本在援华抗议物资上写上“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字眼,这既有中国古代的诗文,又有日本古代的诗文,一时间刷屏,引起了巨大的话题,反思者有之,攻击者有之,赞赏者有之,醋酸者有之,甚至干脆还有考据者,言之凿凿,此非日本人所创,乃中国旅日机构所为,短短八个字,款款两行诗,引得疫情中的国人一片围观争议。

近日,网上有一视频也引来一片围观。山东威海一男子在商场内对两名女子大打出手,据男子回忆,起因是一女子反复触碰该男子,继而口出恶语,还一举扒掉了男子的口罩。此事当地警方已经介入,自然会从法律层面有个说法。

日本送来“风月同天”等的援助之时,拳拳暖意,殷殷关怀,充满了人间,让习惯了浮躁但又不得不宅在家里的国人一瞬间心情宁静,如沐春风,从心灵深处体会到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大爱无国界。

然而,二十天宅下来,疫情稍稍有所缓解,监管稍有放松,便有一大堆勇敢无畏的人,走上街头,扎堆人流,害得《人民日报》都不得不出来呼吁:这情景,让人倒抽一口凉气。

出现这种现象,核心无非是一个,宅腻了,宅烦了,宅“死”了,就真的似乎不怕死了。所以,山东那几个男女为一点小事就“宅怒”了,也就变得很好理解了。

从心情宁静,到怒火冲天,从风月同天到施以老拳,这其间的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许,有关部门或者有关机构,会从中发现新的市场空间。

有市场,就必然有职场。这职场的空间在哪里呢?大概就在老祖宗的几个字里了:以静制动,以平制怒。从静里找使人宁静的职业,从平里找让人平和的岗位。

所谓的成功学,尤其是快速成功学之类的,还是该洗洗睡了吧。今天社会风气充满了浮躁,恐怕最大的推手之一,可以归功于此类的书籍、培训、机构了。天下哪有这种好事呢?真的以为现实生活是武侠小说吗,得了几本所谓的秘籍,然后就纵横江湖,驰骋天下了?

小说里那些有名的武侠,在那个培训机构非常稀有的年代,靠什么生活,靠天天对人施以老拳吗?显然不行。人人都想成功,人人都想快速成功,挣钱个个嫌少,还没付出就想提前变现,天那,我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靠谱,变得这么幼稚?天天嘴上唱着“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却又偏偏希望自己是例外的那一个。老大,你贵姓啊?

既然快速成功不靠谱,那莫不如静下心来,心态平和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准自己的方向,集中力量向那个方向去努力吧。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努力在人间,成功交给天。

练练字吧,甭管是铅笔、钢笔还是毛笔,天天在键盘和手机上码字,你提起笔来想想,我们是不是已经忘了很多熟悉的字,似曾相识的都不认识了吧。

学学画吧,哪怕是铅笔素描呢,哪怕画出来的是涂鸦,反正别急,我们也没想成大家,去哪个拍卖行拍出个几百、几千万的。我们自己找个乐不好吗?

去下下棋吧,自己和自己博弈,看看我们的思考力,有没有走一步看三步的眼力,黑白变换间,变换的是人生,车马跑纵横,演绎的是职场。

宅得发慌无聊?练练太极么,反正网络上多的是,照猫画个虎总会吧。一个西瓜劈两半,你一半我一半,多好的口诀,简直就是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噻。

这些都玩腻了,咋办呀?看书呀。不是想成功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嘛。

书读多了,自然“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了。

看看,如果把上边这些都练一遍,还怕你职场露怯,能力不足吗?这些不能帮你设计飞船、机械之类的,但绝对能充实拓展你的思维,别忘了,知识从来都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以上这些都是对提高个人职场能力而言,是提升个人修养的路径,老生常谈,没什么新鲜的。但我们仔细想想,风月同天的意境,是否能长久留驻在我们的心间,让我们始终能平心静气地生活、学习、工作呢?与子同裳的感动,是否能成为我们每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情怀乃至行动呢?

既然个人需要提升职场修练能力,市场怎会没有反应呢?

已经有了。

宅在家办公,宅在家培训,宅在家上课,宅在家创作,宅在家买房买房,虚拟的空间,把无数个素不相识的人紧紧连在了一起。

连房子这种大宗固定资产都能转移到网上买卖,万物互联,今后还有多少东西不可以实现这种宅的状态下的交易呢?宅在家里,聪明如你,想想你宅在家里的感受吧,只要你能感受到,请相信,市场一定会感应到。这次疫情,将给我们的未来带来不可估量的变化。

我们每个人的物质生活保障、精神生活保障,在疫情期间受到了巨大的考验,市场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把我们每个人的不便变成新的职场。疫情期间,我们不是很担心我们在行程中是否和可疑或确诊者有过接触吗,大数据对你开放,你一查就知道了。据说,因为这大数据查行程,还破了某大学凶杀案。

也许,此刻的你正在思考如何开拓新的市场,也许,你正在思考新的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能力,让我们都静一静,想一想,新的职场也许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每一个有心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需求出发,从感受入手,相信我们未来的工作会变得更加的和谐、便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