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侃历史
我是历史游侠阿春,我来回答的这个问题。
什么是战略?百度百科上的词义是: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战术只为实现战略的手段之一。实现战略胜利,往往有时候要牺牲部分利益,去获得战略胜利。战略是一种长远的规划,是远大的目标,往往规划战略、制定战略、用于实现战略的目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也就说战略符合两个基本要素:第一,是一种全局谋划的,可执行操作的,为实现目标而做规划;第二,既然是战略,就要有取舍,哪怕是牺牲部分利益也要完成最后的胜利。
古代不少因为战略得当而成就大事的例子,比如诸葛亮的为蜀国三分天下所做的“隆中对”、李世民和刘文静为李唐起兵做的“狱中对”、毛主席百万雄师过大江制定的战略规划等等,因为本人比较熟悉明朝,我说下我所知道的明朝的三大有效而且意义深远的战略。
朱元璋称帝的前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坦白来说,前期的朱元璋并不是元末最能打的军队,也不是地块最多的、经济最好的地段,他能成功很大原因是战略做的好!从地图上来看,朱元璋的版图是在众多起义军的中间,向北是刘福通等人的地带,向西是陈友谅的军队,而东面是张士诚的军队,乱名气,他比不上刘福通等人,论军队数量比不上陈友谅,论财力也不是张士诚的对手。但是朱元璋很聪明,他采纳了谋士朱升的谋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筑墙不是简单的说把城墙建的牢固就行,其实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就算是这个点玩完了,也可以继续起来。所以当时朱元璋除了大力建设南京(当时叫做应天)以外,还积极建设这边的一些城市,就是为了哪怕应天丢失了,也可以有地方可以去,大不了再打回来;广积粮,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对于一只军队来说至关重要,朱元璋所在地方本来就是当时国内著名的产粮地带,朱元璋还特地让康茂才去管理这件事;最难得就是缓称王了,打仗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意味着一只手已经和死神握手了。古人称王称帝是一件让人多么渴望的事情,不然辛苦打仗是为了什么?朱元璋强按住心中的欲火,在众多起义军都称王称帝,引起了元朝的重点打击的时候,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力量,也不断的做两面派,既要讨好元朝,也要讨好各个起义军,在夹缝中不断壮大,韬光养晦,最后成就了霸业。
天下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统一全国后,国内的战乱是平息了,人们也开始了恢复生产,连接着出现洪武之治和仁宣之治的历史盛况,但是朱棣很清楚,明朝虽然统一了国内,打败了元朝,但是明朝最大的隐患还是来自于北方。拱卫皇室的需要,军队除了北方以外,还是驻守各地,尤其是南京,那么,假如北方有战事,不能及时支援,北宋的悲剧再一次重来也不是没可能。为了子孙的繁衍昌盛和国家的持续稳健发展,永乐19年,明朝首都迁到了北京,让国家的军队和天子直接去戍守国家的大门,保证了国家后面的长治久安。历史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辽人守辽土
明朝后期国势逐渐式微,辽东的满人开始逐渐强大起来,严重威胁到了明朝边境的安危。为了能征服辽东,国家的统一,明朝前前后后派了很多将领去戍守,但是大部分都成了满人的刀下鬼。后来在孙承宗的支持下,袁崇焕坚定的执行“辽人守辽土”的战略规划,培养了一大批有能力的军士将领和军队,补充说下,当时天下第一军队“关宁铁骑”主要成员都是辽人,他们和满人本身就有不共戴天的仇恨,是满人害的他们有家难回,有田难耕。一支拥有仇恨的军队是可怕的。
当然,历史上的很好的战略规划很多,假如您有更好的见解,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十点Pro
“战略”一词最早用于军事方面,在我国,该词历史久远,“战”指战争,“略”指谋略、施诈,集大成的战略家们无不是能洞穿瞬息变化的战局,运用谋略立自己于不败之地,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人。这些战略家们所构想的宏伟蓝图,其思想与主张受到各方后人的学习,今天就请读者们与笔者一起,来领略我国古代一些战略主张的魅力所在:
一、纵横出山,搅动天下
战国时期,有这么一类人,他们没有强健的身体、高超的武力,却能凭借三寸薄唇而搅动天下,他们便是自鬼谷而出,无一不是名动天下的辩士——纵横家。“纵横家”是指战国时期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兴起并迅速发展,随着秦国奠定统一基础,他们又如昙花一现般消失,其兴也快,其衰也速。但不可否认,“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的思想依然适用于现代商业、国家战略关系等。鬼谷子关于“纵横之术”的著作也被我国后人甚至是国外一些研究“战略”的学者重新学习。
战国初期,七雄并起,但尚未有一国能以一敌众,因此都忙于稳定自己的内政,这段时间是纵横家中“纵派”发展的黄金时期,魏相惠施、秦将公孙衍等都是此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众弱联合以攻伐一强”的合纵联盟。战国中期,秦、齐两强东西对峙,秦更强,而六国惊恐,遂策划“合纵”联合制秦,并于周慎靓王三年(318),魏相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秦国上下惶恐,于是秦惠文王派遣纵横家中“横派”的领头人张仪前去游说联军退兵,第一次合纵攻秦失败,各国中“纵派”失势,“合纵”鼓吹者公孙衍被迫离开魏国,而“横派”大胜,张仪更是升为秦相。
此后,张仪与公孙衍多次交手,公孙衍多次奔走列国,以图联弱抗强,防止秦齐两国的兼并,因魏、赵、韩、燕、楚五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连横的目的则在于弱国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一起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但在战国时期大都是秦相张仪以强秦“威胁”弱国就范,驱使这些弱国去攻打其他国家,而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直到战国末期,都是“横强”胜而“合纵”败,各国“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张仪、公孙衍之辈也被后人评价为:“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二、隆中献计定天下,北伐未捷身先死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而士人大多追逐功名,各奔其主。刘备为匡扶汉室,四处求贤若渴,在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推荐下,这位以后的蜀汉开国皇帝三顾草庐,终于见到了这位可比肩管仲、乐毅,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在一所偏僻的茅草房,忽明忽暗的烛火映照着这对在未来相互扶持近二十年的君臣,诸葛亮口若悬河,陈析“三足鼎立”之势,献出“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隆中对》,而刘备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夸赞诸葛亮是“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可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对天下局势分析之清楚,为蜀汉集团几十年发展提供战略蓝图。
与主公十余年的陪伴,让诸葛亮从正值壮年,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了,在白帝城,汉昭烈帝刘备撒手归西,却给诸葛亮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岌岌可危的蜀汉、年轻的少主、互相争斗的内部集团,都让诸葛亮身心俱疲。而为了振奋蜀汉,兴复汉室臣,实现对主公刘备“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承诺,诸葛亮不得不亲自率军南征。在平定南蛮,后方稳定,而魏国国君新立之际,诸葛亮为延续蜀汉,决定出师北伐,在北伐之初,写下了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出师表》,其中以史为鉴,勉励后主“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又抒发自己忧国忧民,明确北伐之意的“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挥师北伐,虽然失败而身陨五丈原,但五次北伐无不是有所成就,正是此举,让丢失荆州而失去进攻跳板,在魏国的威胁下岌岌可危的蜀汉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可以说诸葛亮北伐是理智的,也是唯一的,吕蒙白衣渡江,蜀汉损失荆州和大将关羽;陆逊火烧夷陵,刘备军几乎全军覆没,留给诸葛亮的,除了联吴抗曹,挥师北伐,就只剩下坐以待毙,被曹魏所灭了。只可惜诸葛亮一生为复兴汉室鞠躬尽瘁,最后也未能见证蜀汉延续。
三、筑墙积粮,助明开国
元朝末期,汉族群众不堪蒙元剥削,人民揭竿而起,百年的和平安定再度被打破,终于,在朱元璋的努力下建立明朝,全国再次统一。而在朱元璋称帝之前,也曾有一段时间天下混乱,群雄割据,那时朱元璋感到自己力量还不够强大,在苦恼之际,自己的大将邓愈向他推荐一个人说:“有个隐士朱升,是个有学问、有影响的人,相当于诸葛亮”。于是朱元璋微服私访,亲临其室访问大计,朱升也不客气,向他说了“九字三训”,既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不是指修城这么简单,朱升的用意是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如果军队战败了不至于没有再起的地方,因此他建议朱元璋“加强防御、巩固实地。造就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态势”;“广积粮”也是正中朱元璋下怀,因为朱元璋非常清楚粮食等物资对支持他的政权与军事活动的重要性,因此他在战争之余时刻不忘发展农业,重视民生,此举也为他能大败陈友谅之众打下基础;最后一个“缓称王”可以说是此“三训”的核心了,为何?昔日陈友谅、张士诚之众纷纷称王称帝,朱元璋却在十余年仅称吴国公,就是因为他心知自己实力还不够,与其早日称王被群起而攻之,不如徐徐发展,默默壮大自己的实力,择日谋取帝位。朱升的“九字三训”,实际总结了朱元璋一贯实行的方针,也正是在这一方针下,朱元璋一步步完成统一中国的帝业的。
其实在我国古代,还有不少著名的战略主张,如战国时期秦国大将司马错提出的“得蜀即得楚”:“得巴蜀之地就能占据上流,俯缈楚国,对楚国拥有绝对的战略主动地位。”还有应侯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等等,这些战略主张无不是符合国情与国际局势的绝世谋略,其提出者的目光之长远,构思之宏大,都值得我们后世所学习。
邓海春
这里介绍六大战略主张
一、魏延子午谷奇谋,奇袭长安
诸葛亮打仗就是一个字“稳”,毕竟蜀国家底就这么点儿,所以诸葛亮每次北伐,都从西北方向绕一圈,占据地利。而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从本质上是战术,提议过险路、抄近道,奇袭长安。此计若成,就是大战略。
明朝末年,闯王高迎祥走子午谷奇袭长安,被孙传庭打崩。
二、诸葛亮三分天下计
“三分天下”已经超脱出计谋,是战略层面的眼光,叫“计”只是好听而已。对应吴国有二分天下计。这个太熟悉了,就不鏖述了。
三、刘邦重返关中
鸿门宴之后,刘邦被项羽封到了汉中,此时刘邦养精蓄锐,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重新攻下关中,将两大地域连成一片,终于有了和项羽叫板的资本。
四、秦国、西魏先取西蜀国,积蓄国力
秦国未占据四川之前,国力就那样。而西魏(北周、隋)就是南北朝版秦国,建国初期关中一隅之地。而两国的战略方针,肯定不会和东边的中原六国/北齐,南方的楚国/南梁硬碰硬,都主张先拿下四川,积蓄国力,再力图一统天下。
五、朱棣姚广孝,直捣南京
明朝初期,靖难之役。朱棣、朱允炆叔侄俩打了2年多,朱棣胜多败少,但地盘就是三个郡。此时,在姚广孝的建议下,朱棣最后一次挥兵南下,这次不打济南了,不打徐州了,万里奔袭,兵锋直指南京,结果他成功了。
六、朱棣迁都,天子守国门
朱棣把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是战略眼光使然。毕竟瘦死的北元,让鞑靼、瓦剌比马大,明朝北境的边患太严重,迁都于北京,不仅可以防患入侵,更可以在危机时刻,将禁军当做边军用。因为明朝的军队制度,在禁军层面,承袭了宋朝的“禁军多,边军少”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