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斜視不單是眼睛的問題,不一定需要做手術

孩子斜視不單是眼睛的問題,不一定需要做手術|斜視調理日記

文 | 果茶

孩子一歲半多在樓下玩的時候,遇到一個爺爺對我說:你家孩子的眼睛好像不太正常。帶他看看去吧。

爺爺跟我們關係很好,所以他的話我聽進去了。當天就帶著孩子去了附近視力調整的店,工作人員簡單測試後說:孩子眼睛有問題。年齡太小了,你還是帶他去眼科醫院吧。

當時我感覺晴天霹靂,看著寶寶,我就哭了。孩子他爸說,還沒說清楚具體咋回事呢,咋就哭上了……

去醫院檢查之後,確診為:右眼外斜視15°。因為孩子太小,具體斜視度數不太準確,讓等長大些再來看。醫生說,如果真的超過15°,那就要做手術來矯正了。

走出醫院,我整個人迷迷糊糊,不知道怎麼回的家。孩子爸安慰我說:先看看,指不定長大就好了,沒必要做手術,醫生都是嚇唬人的。

我和他爸都不是斜視,家裡也沒有親戚有類似問題,這個可以斷定不是遺傳。但為什麼好端端的孩子會斜視呢?我想到出生的時候胎位不正,被幾個醫生壓肚子生出來,右側後腦勺腫了很多天;我又想到我自己從小是輸液長大,孕期也沒注意,孩子生下來黃疸很嚴重……是不是跟這些有關?

那天晚上,我胡思亂想,一夜沒睡。孩子他爸一個人坐在客廳,一根接一根地抽著煙。

後來,孩子一天天長大,斜視也越來越明顯。每次他哭鬧,或者看遠處的物體時,眼睛就會明顯向外斜。每到這時候,爸爸就會用很嚴厲的口吻說:哎呀這個眼睛,又斜一邊去了,過來!然後命令孩子做一些手指帶動的眼球訓練。

寶寶逐漸聽明白了大人的話,好像也知道了自己的眼睛不正常,他越來越不配合。總是撅著嘴巴,斜著眼睛看著我們,好像故意跟誰做對似的。有時候還會坐在地上撒潑打滾,四肢亂甩,頭搖晃不停,用零食來哄都沒用。還有些時候,他會故意的把臉側過去,不讓我看他的眼睛。

斜視,不單是眼睛的問題

孩子斜視不單是眼睛的問題,不一定需要做手術|斜視調理日記

這成了我的心病。那段時間,我不斷地四處打聽,有關斜視、有關眼睛、有關視力調整的任何說法和方法。

西醫上認為斜視是兩個眼睛不能同時注視目標,屬於眼外肌的疾病。治療斜視的方法有戴眼鏡、戴眼罩遮蓋、正位視訓練,或者就只能手術。手術時機以6~7歲為佳,通常的做法是放鬆(減弱)或縮短(增強)一眼或兩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條或多條肌肉。

關於手術的效果,有這樣那樣的評論。有的人說,做了手術也可能會復發,還有的說,做完不外斜但可能會內斜,而且年齡太小做手術不適合,但如果放任不管,很可能會影響到他以後的正常生活。

我滿腦子想得都是,手術不成功怎麼辦?手術有多大的風險?但不做手術,我更怕的是孩子從小被其他小朋友歧視,變得自卑自閉,以後找不到對象,怎麼辦?

只能再去尋求中醫的辦法。

在羊爸爸中級班裡學習《黃帝內經》的時候,裡面講到過眼睛的內容, “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

這句話的意思是,眼睛是五臟六腑精氣的匯聚。其中腎的精華表現在瞳孔,瞳孔外的黑眼仁是肝的精華來決定的,心的精氣表現在眼睛的血絡上,肺表現在眼睛的白色部分,脾的精華表現為約束整個眼系。也就是說,眼睛出問題的時候,並不單獨是眼睛的毛病,與五臟六腑都有關係。

《四聖心源·目病根原》當中說,目病者,清陽之上衰也。我還在《眼論》當中看到一句話“能近視而不能遠視者,陽氣不足,陰氣有餘。”

眼睛之所以能正常的看到近處遠處的景象,主要依託五臟六腑清氣的上注,當陽氣不足了,精華能量不能夠源源不斷的供應到眼睛,視力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據我的觀察,寶寶看遠處物體眼睛才會斜,我猜想可能與陽氣不足有關。孩子膽小,怕黑,害怕大的聲音,晚上一定要人陪著睡。他舌質偏淡,舌苔白,山根還有青點。這確實符合陽不足的表現。

因緣際會下,我瞭解到董老師對調理視力這塊兒有很好的辦法,就立馬求助於他。客服老師的判斷跟我理解的思路差不多。

眼周肌肉的痙攣是氣血不能充分滋養眼周了

孩子斜視不單是眼睛的問題,不一定需要做手術|斜視調理日記

眼球本身是可以上下左右靈活轉動的,當它只能轉向某個方向,其實就是那個連接眼球的肌肉出了問題。就像我們手推車的車輪,當關節處卡住了,推起來輪子就很不靈活。

這塊兒肌肉為什麼會繃得這麼緊?是肌肉痙攣了。痙攣通常是相關經絡受寒引起,與生活方式,飲食,情緒,先天體質都有關係。就像是車輪關節處的潤滑油不夠,相關的經絡/肌肉沒有得到足夠的氣血滋養,所以就卡卡的。

氣血不能順暢地到達頭面上焦,這個是氣血不足的一種表現。從孩子的其他症狀也可以看出來,他中焦和下焦的能量都弱一些。所以處理的大方向,是調養脾胃,先讓身體生成氣血津液的能力提上來,然後才能有足夠的氣血去滋養上焦,補充到下焦。這個斜視的問題,也就可以解決了。

詳細辨證之後,老師給我建議了相關的推拿課程。不僅是眼周附近的推拿,還包括了脾胃相關的,提升身體正氣相關的推拿。老師說,不要只盯著斜視,先把脾胃調理好。

推拿是眼到手到心到的過程

於是我每天堅持,推拿了一個月,仍然沒有看到任何效果。老師說,是我太過焦慮,沒有做到眼到手到心到,這樣的推拿效果自然是不好的。

確實如此。在推拿過程中,我總是心煩意亂,焦慮地想著快點推拿,讓孩子快點好起來,而且我只知道穴位在哪,並不知道手法應該怎麼做,還以為必須用力才有效,結果孩子往往會煩躁哭鬧,躲閃說很疼,然後跑開。在羊群幾位媽媽的建議下,我進入了羊爸爸兒推訓練營學習推拿手法,一段時間的練習過後,才漸入佳境。

推拿,要在心態平和安靜的狀態下進行,我一般會在站樁後做。當我靜下來,全神貫注地給他推拿,孩子也會感到很舒適,乖乖的配合我。

眼睛要看著穴位,這個叫做“吸定”,眼睛看到哪兒,心神也會跟著到哪裡,所以當我們注視穴位時,那個神到了,效果就會好很多。

我一有時間就練習手法,回家就拿孩子爸練手,同事們看到我都以為我手抽筋了。在反覆的練習中,我能感受到手法得氣後,會有痠麻脹的感覺,長時間操作也不覺得累。

我把學到的內容重新結合到給孩子的推拿上,為了讓身體有自愈的時間,把頻率調整為推五天,停一天。每天一遍。

當時的操作內容記錄如下:疏通肺經大腸經,脾經胃經,頭部推拿,眼部按摩,揉腹,捏脊。一套下來大概在一個小時,偶爾配合艾灸。老師還在這個基礎上建議了搭配的用藥。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我們從同樣的距離看孩子的眼睛,斜視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爸爸說:孩子眼睛有神了,不仔細看都看不出來眼睛有異常了。這次,我沒繃住,高興得哭了。

孩子斜視不單是眼睛的問題,不一定需要做手術|斜視調理日記

(同樣距離拍攝的斜視調理前後對比)

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徹底好,但是看到了這麼明顯的效果,我有信心,繼續推拿調理,一定會好起來。

以前我覺得斜視是個大問題,在我瞭解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孩子有近視、斜視問題的不在少數。我也曾經特別焦慮和迷茫過,但現在已經很平靜了。對於有類似困擾的家庭,我總結了幾個建議,希望對媽媽們有用。

1.多學點中醫方面的知識。很多時候,我們就可以避免孩子小小年紀不必要的一些手術治療。

2.遇到問題不能光焦慮,要想辦法找背後的原因。近視或者斜視的問題,很多都與脾胃,與體質有關係,如果我們實在不知道怎麼做,至少可以先從飲食和生活方式上著手,把脾胃調理好。

3.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雖然很難,但是過度的焦慮和著急可能會讓我們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也容易影響到孩子。

4.平時多運動,這個總是有幫助的。

5.注意用眼,預防近視的方法也同樣能預防斜視,平時可以帶領孩子堅持做眼保健操。

6.推拿時要注意:心態太重要了,一定要平和,不要生氣急躁地給孩子推拿,否則沒用。手法要得氣,這個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和專人的指導。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轉發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哦!關注羊爸爸,教你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你健康養娃,用中醫的方式健康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