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上周,在车友群里,一位车友发了一张奥迪A6L的内饰照片:中控两个全触控式显示屏上留下很多指纹,看上去脏兮兮的,甚至有点让人不适。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触屏”现实中的这种脏兮兮的尴尬,却是新一代奥迪A6L在推出之初时候的一大亮点,而且对这样的设计理念,还有一个文雅的“称呼”——数字化座舱。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作为玻璃化座舱设计理念的一部分,原先出现在奥迪A6L上的MMI人机交互系统进一步的调整了操作方式,将原有的旋钮式操作变成了触控式操作,并进一步的弱化了中控台上的物理按键数量,


除了仅有的几个必要的物理按键被放置在副仪表板液晶显示器下方的区域之外,整个中控台的所有功能,都被集成在了这两块液晶显示器上。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当然,这种玻璃化座舱的设计也是目前整车内饰设计的一个潮流,或者确切点说,是欧洲和中国本土品牌设计的潮流——因为相比于奥迪A6L的玻璃化座舱,还有玩的更野的。


比如,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除仪表盘、中控台液晶显示器以及副仪表板液晶操控屏之外,还增加了抬头显示器和全景式内后视镜的两个显示维度,形成了“五屏”联动的显示逻辑。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而本土品牌里把大屏幕玩的野的也不在少数。这是刚刚亮相的长安逸动PLUS,已经完全实现了两款12.3英寸液晶显示器的整合。而在显示技术的进步下,作为仪表显示的那块12.3英寸液晶显示器甚至都取消了传统的仪表板遮光罩。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除此之外,奔腾T99内饰,玻璃化座舱的设计与奥迪A6L保持了理念上的一致,以副仪表板位置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作为主要的操作面板。不过更“野”的是,在这辆车上已经彻底的取消了物理按键。是的。连多功能方向盘的按键都被设计成了触控式的感应操作。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如果单纯的科技感的角度出发,这一设计对于玻璃化座舱概念的落实,是非常到位的——而且从视觉角度上看,格调满满。


当然,虽然都是玻璃化座舱的大屏设计,但长安逸动PLUS和奔腾T99的三款大屏,相比于奥迪A6L的三块液晶显示器,还是存在着明显的质感差距——至少奥迪的显示器不会让人明显的看到一个厚厚的,一如老式彩色电视机那样的大边框。


更为重要的是,在关机之后奥迪A6L的液晶显示器的颜色也不会像长安和奔腾的显示器那样,会和饰板出现一个明显的色差。当然,这也是普通品牌和豪华品牌之间的区别,我们不能吹毛求疵。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至此,我们不免会想一个问题,车内流行“大屏”是时候开始的以及车内大屏我们的操作更便捷还是更复杂了?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车载大屏概念,应该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概念车上出现过。不过,那时出现在概念车上的显示器,还是采用显像管技术的真正的显示器——因为彼时的车辆并不涉及CAN总线的信息传输,而且也没有导航系统,所以那个时候出现在概念车上的车载显示器,更多的就是一台小尺寸的车载“电视”。


没错,可以看电视节目的车载电视。其出现的初衷,是让车辆与外界的信息交互可以更加多样化。


进入到九十年代后,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成熟,以及导航系统的逐渐普及,彩色的液晶显示器开始出现在豪华车上。而当这种彩色的液晶显示设备和车辆的部分功能实现结合的时候,第一代的人机交互系统也就在二十一世纪刚刚到来的时候崭露头角,比如说宝马的i-Drive,奥迪的MMI等等。


2001年宝马代号为E65/E66的7系轿车开始搭载i-Drive,而这一代7系也被称为最成功的7系。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但是,这种人机交互的风潮在最近几年里,很显然被玩“起飞”了。最近几年里,或许是受到平板电脑的影响,汽车中控台的操控面板越来越多的走向了这种平板化的设计风潮。用一句汽车圈内的话来说:液晶屏解放了内饰设计师的头发——从此,再也不用费心费力的去设计物理按键了。


平板化的触控操作固然有其新颖的一面,但同样也有其短板的一面。而随着“大屏”功能的高度集中,甚至短板也越来越明显。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触控式操作面板,压根不具备大量和快速输出的功能,所以,iPad一定要配上一个外接的物理键盘,才能够勉强胜任一些文案类的输入工作,而直到现在,键盘的手感也依旧决定着我们对于一款笔记本电脑是否优秀的评价。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汽车上,全玻璃化座舱和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也根本不具备传统中控台的盲操功能。尤其是在行驶的时候,要操作那块副仪表板上的液晶显示器来调节空调、调节座椅加热、开闭各种车辆的功能,完全就是不可能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现在的汽车又在人机交互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系统对车辆功能的控制维度,实现了语音交互,以此来改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盲操缺失的问题。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但这样的后果是,原本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马上就被复杂化了。比如,要打开空调,以往的物理按键只需按一下开关就可以完成操作,整个过程只需要零点几秒。


但如果用液晶操控,那么需要先把液晶显示器滑动到空调面板的模块,然后点击空调打开,而这个过程,是需要眼睛一直盯着显示器的。如果是语音,那么先需要一个唤醒词“XX,你好”,然后这个系统反应一会,大概率会说“主人,我在呢”。于是,接下来的第三步是,你再次发出指令“打开空调”,而第四步是“好的,空调已经为您打开”……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原本零点几秒能搞定的事情,被拆分成了至少几个步骤,保守说用时需要好几秒。显然,这是活生生的简单问题复杂化。更何况,一个人对着一个冰冷的机器说一堆话,本身感觉怪怪的,像是在自言自语。


而从文章开头奥迪A6L那张密布指纹的显示器上来看,这辆奥迪A6L车主也应该是很少用语音操控的。


我相信,这和大部分iphone的用户,用Siri去打开App或者搜索内容的频率,会远远低于自己刷开页面的频率。同理,车载大屏的用户也应该很少用语音去进行一系列操作。


记得在2017年夏天,我们拿到一款试驾车,车内不仅有大屏,而且连档把周围都有很多按键,配置是真的高。而当我想打开做座椅通风的时候,我居然不知道从哪里找。抬头看到看到一个类似于座椅的物理按钮,但到底是加热还是通风呢?大家知道,座椅通风标识和座椅加热是完全不同的。但我还是试着按了一下,然后中控屏幕出现一个选项,座椅加热还与座椅通风的选项,你需要再进行选择。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真的,当时我都有点小崩溃,为什么一个按键解决的问题,非要再去和触摸大屏进行关联。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而且耽误时间。


车载大屏往往和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是一对“孪生兄弟”,为了弥补用户很难安全地完成盲操作,所以又推出语音交互系统来进行弥补。有意思的是,现在能高度识别“方言”的语音交互系统,又成为不少厂商宣传智能化的亮点之一。而这难道不是兜兜转转用一个“坑”的土去填另一个“坑”吗?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再一次提到“反其道而行之”的马自达。去年,援引媒体报道,马自达表示,大屏会影响安全驾驶,所以,未来车型将不再搭载大尺寸屏幕,仅留一小尺寸显示屏,大部分功能将以物理按键以及旋钮来实现。

汽车功能操作   触摸屏幕和物理按键  你更喜欢哪一种?

对大尺寸屏幕影响行车安全我并不特别赞同,但我对取消物理按键却持反对意见。试想,如果功能全部集中到大屏上,而一旦大屏发生黑屏,那真的是灾难性的。大屏可以大,大屏可以多,但不要让所有操作都得靠“摸”。


当然,看到我们的观点,也许有人会说:你们out了!也许吧!


注:图片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