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迟到被开除?”领导怕的是“破窗效应”

文/工作生活Plus

文章导读:什么是破窗效应?迟到如何与领导沟通?职场碰到不公的待遇该如何处理?

王姐今年30出头,孩子刚上小学。

由于要送孩子上学,而且王姐自己也没有调整好时间,导致最近上班迟到了几次。

周二,王姐又因为送孩子而导致上班迟到了。

部门领导当面说了王姐几句,王姐回去越想越生气,自己辛辛苦苦工作,迟到了几次就要在众人面前让自己丢面子,觉得领导是在有意为难自己。

她第二天跟领导汇报工作就提了这个事情,两个人都没控制好情绪,吵了起来。

最后,领导直接让王姐回家,说供不起这样的大佛。

领导固然不够大度,但王姐自己本身多少也有些问题。

同样,职场中每个人多多少少有迟到的时候,如果自己偶尔迟到还被领导批评,内心肯定是不舒服的。

那么,偶尔迟到领导为什么也要批评?

迟到了如何和领导沟通?

“上班迟到被开除?”领导怕的是“破窗效应”

偶尔迟到领导为什么要批评?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如果一个马路上本身就有很多垃圾,别人也会顺手把垃圾扔在地上。在犯罪心理学中,被称为破窗效应,这个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同样在职场中,一个员工迟到,领导什么也没说,任由其迟到。那么这个员工下次可能还会迟到。其他员工看到这个员工迟到没事,那他们下意识的也会迟到。

同时,这也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经常迟到的员工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勤劳守时的员工会感觉没有被公平对待。那么,迟到的员工会越来越多,守时的员工会越来越少。

长此以往,整个部门都会变得懒散。

所以,这个时候领导必须采取措施来防止"破窗"的发生。他批评我们,并不一定是我们迟到有多严重,他只是不想让这个错误或者现象蔓延下去,守住现有的标准。

不过,什么时候批评,该怎么批评,这也很考验一个领导的管理能力。

在现代管理学中,企业管理的重要要素是要先有标准,然后指引员工遵循标准,如果在执行标准的过程中,发现标准不合理,再改进标准。

公司有规定的上班时间,这就是第一步,有标准。

如果员工经常迟到,领导督促其遵循标准,这是第二步。

比如说,公司规定早上6点上班,员工觉得这个标准根本执行不下去,标准不合理。公司修改上班时间,这是第三步。

领导一般都是在遵循这三步管理人员,中间穿插着管理的艺术,让自己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所以,我们工作中面对领导合情合理的批评,放宽心态,不必觉得领导是在针对自己。

“上班迟到被开除?”领导怕的是“破窗效应”

迟到了如何与领导沟通?

工作中难免会又迟到的时候,大致有以下几小点总结来化解。

1. 如果我们早上起的很早,但是因为某些事预估自己要迟到,可以给领导发个微信,简单说明原由,这个时候打电话不太恰当,因为可能他在睡觉。

2. 如果是上班的时间点,可以打电话请假,简单沟通下,说明自己迟到的原由。

3. 调整好自己的时间,避免经常出现迟到的现象。

4. 如果单纯是自己睡过了,不要傻乎乎直接和领导说自己睡过了,可以找一个其他合情的理由。

迟到不是问题,问题是迟到了该如何沟通。即使自己迟到,没来得及请假被领导批评了,只要是合理的批评,我们心态放宽,虚心接受。

真的遇到刻薄的领导怎么办?

工作中,不排除有个别领导管理水平不够,想靠辱骂来管理自己下面的员工。

我们碰到这样的领导,也没必要争吵。只需要找机会可以录下来领导"侮辱性"的言语。同时,"骑驴找马"找下一份工作。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

在职场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我们可以先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很多时候,了解劳动法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上班迟到被开除?”领导怕的是“破窗效应”

最后,大家出来工作也都是为了家庭,如果确实是自己的问题,可以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而不是用争吵来解决问题。如果我们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要学习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