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將面臨的養老困局

我們終將面臨的養老困局

來源:炒股拌飯

微信公眾號:簡儉減

我們終將面臨的養老困局

很多人說現在操心養老的事幹嘛,年紀大了靠社保養老就好了啊。

在高生育率和沒有完全老齡化的背景下,我們當然可以這麼說。

但是在生育率不斷降低和老齡化的背景下,恐怕就沒這麼樂觀了。

退休金是現收現付制,年輕人交,老年人領。年輕人數量不夠了,錢就發不出來了。

和我們臨近的日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因為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的緣故,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社保養老問題最大的就是日本。

70年代日本的老齡化率就已經達到7%,這個數字一般被認為是老齡化的警戒線。

所以80年代開始日本決定改革退休制度,延遲退休到60歲,之前是55歲左右。

80年代日本定下的退休年齡是60歲,到2004年就扛不住了,只能宣佈晚發退休金,搞漸進式延遲退休。

雖然法律規定你是60歲退休,但是65歲才能領退休金。

現在算了算賬延遲到70歲錢也不夠了,咋辦呢?先延長到75歲吧。

不過現在可能也不用考慮幾歲的問題了,因為日本考慮改革打造無退休社會,讓老人們繼續工作。

我們終將面臨的養老困局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告訴老人們:“我們正在迎來100歲人生的時代,要為有意願繼續發光發熱的老年人創造更好的工作條件。”

去年日本金融廳甚至還發了篇報告,告訴老年人你從政府手裡領的養老金是不夠生活的。

自己還得再準備2000萬日元,單單依靠養老金每個月會出現四五萬日元的資金缺口,陷入“老後破產”的窘境。

養老錢不夠怎麼辦呢?日本金融廳給老人們出了3條建議:

一、退休後繼續工作;
二、賣掉房子換錢;
三、從城市搬到鄉下以節省開支。

退休金本來就是年輕人交老年人領的現收現付制,年輕人數量不夠了,錢就發不出來了,只能不斷推遲退休年齡。

日本的新出生嬰兒已經連續三年不足百萬,2018年更是創記錄的低,只有91萬多。

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2055年日本總人口會減少到9000萬人,2105年會減少到4500萬人。

看完日本的事兒大家也應該明白了,養老金本質和龐氏差不多,主要依靠後面參與者的資金補貼前面參與者的分紅。

在這種背景下引發了《老後破產》、《無緣社會》和《下流老人》三本書在日本的流行潮。

每個日本老人,年輕時都和你我一樣認真工作,做好了退休儲蓄計劃。他們有存款,有房子,但最後還是“老後破產”。

他們從未想過老後的生活如此辛苦,甚至會讓人失去求生欲。

我們終將面臨的養老困局

2015年,經合組織曾經發布過一項有關各國老人貧困率的統計。

其中日本老人的貧困率為19.4%,每5個老人就有1個處在貧困狀態。

2016年9月4日,在東京的一家超市裡,因偷盜了價值7000日元(約420元)的酒、壽司和鰻魚飯的71歲瘦骨嶙峋的老人被抓了現行。

逮捕時老人錢包裡僅有300日元(約18元),通過調查得知,老人已被醫院宣告僅有餘命3個月。

日本在商店偷東西被抓的人,65歲以上的老人佔了1/3。僅在2018年,就高達8萬人。

還有一部分老人專偷便宜東西,目的是被抓了住監獄養老。

“只需要從便利店順走一個200日元(人民幣11.5元)的三明治就可以獲得兩年的監禁,比領養老金靠譜多了。”

我們終將面臨的養老困局

我們國家未來的狀況會好一點麼?

本世紀初我國老年人就已經突破7%的基準線,這些年的比重還在不斷攀升。

2016年更是達到了10.8%,也就是每100箇中國人裡就有11個65歲以上的老人。

2015年放開全面二胎政策就是基於這個背景,國家開始鼓勵大家多生娃了,不然後面真沒人給老人的養老金充值了。

然而政策實施以後數據並不樂觀,不管是出生人口還是生育率依然在持續下滑。

我們終將面臨的養老困局

老齡化的速度前所未有,2050年36.5%的中國人都將在60歲以上,這裡面就包括目前社會主流的80後群體。

養老金的原理我們前面說過:年輕人交一筆錢來養退休老人,作為回報他們退休之後就可以接受新一代年輕人供養。

如果年輕人比老人多,說明交錢的比拿錢的多,自然不會出現啥問題。

如果反過來拿錢的老人超過交錢的年輕人,養老金就會出現虧空。


2016年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是7個,分別是黑龍江、遼寧、河北、吉林、內蒙古、湖北和青海。

其中黑龍江不僅當期收不抵支,而且累積結餘已經穿底,是負的232億元。

現在的情況就是交費的年輕人數量越來越少,需要領錢的老人越來越多,這個惡性循環有沒有辦法解決呢?

錢不夠無非是開源節流嘛,解決的辦法說到底也不過就這兩個。

開源就只能提高年輕人的繳費水平。

節流就是延遲退休年齡,降低養老金漲幅。

比如日本不是60歲延遲到75,現在又要打造無退休社會了嘛。

我們這幾年開始推行漸進式延遲退休和全國養老金統籌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延遲退休道理很簡單,讓大家多交幾年少領幾年錢,需要支出的養老金不就少了嘛。

統籌是因為北方某些地方養老金不夠了,需要調撥部分南方的養老金接濟它們。

當然,我們國家還有個好處是國有資產還有很多,這部分錢未來也可以用來充實養老金。

不過隨著需要覆蓋的老人越來越多,指望靠養老金維持現在的生活質量無異痴人說夢。

我們終將面臨的養老困局

平時經常在網上看到很多年輕人說,自己不生孩子,好好攢錢老了住高檔養老院。

事實上如果計算多數人的收入水平,他們老了根本沒可能住得起像樣的養老院。

他們心裡期待的養老社區多數是那種環境優美,醫療設施一應俱全的地方。

比如國內某保險公司的養老社區就是這樣。

我們終將面臨的養老困局

養老社區還配套醫院,護理服務一應俱全。

護理人員配置參照美國標準設置,生活協助類 0.6:1,專業護理 0.8:1,失智 1:1。

我們終將面臨的養老困局

高質量必定伴隨著高價格,這樣的養老社區大概是什麼價呢?

入門費大概在200-300萬左右,每月還要交1萬多的月費。

月費類似租金算每月的固定支出,並不包含餐費這些日常開銷。

照料護理以及健康管理都需要另外支付服務費,算下來每個老人到死要再花幾百萬吧。

大多數普通人最大的財產就是一兩套房子,非一二線城市房產賣掉換的錢根本不存在讓你實現到這種社區體面養老的可能。

所以高端養老服務註定和多數人無緣,大家都能負擔的只有居家養老。

這也是大多數普通人的唯一選擇。

居家養老就涉及到一個年老體衰誰能給你搭把手的問題。

在我看來,指望養老院護工有耐心基本是沒伺候過老人的年輕人擁有的一種天真幻想。

生養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如果家裡沒有育兒嫂,開始養孩子的那種繁瑣。

伺候老人是嬰兒繁瑣程度的10倍。

古代人天天講孝道,都有久病床前無孝子的說法,更別說現代的陌生人了。

人家不過來賺一份工資,除非你是大富豪有財產給人家繼承,可能人家會盡心盡力。

況且沒個子女或者其他晚輩親屬簽字,多數養老院是不收的,你連進養老院受虐待的資格都沒有。

事實上搞居家養老的不止是我們國家,全世界發達國家都是這樣的趨勢。

生育率下降導致年輕勞動力不足,哪個國家都沒有足量便宜護工能給老人們提供護理服務。

價格貴了大多數人又用不起,就沒辦法大規模普及,所以大家最終都回歸了居家養老,也就是很多人最看不起的養兒(女)防老。

尾聲

普通人才能存多少錢?利率拉長看必定是不斷走低的。歐美已經是0利率了,中國還會遠麼?到時候到處0零利率,你到哪兒收利息去?

單靠社保是過不上有質量養老生活的,社保更多的是託底,這是給你的吃飯錢。

我們終將面臨的養老困局

可以看出近年來替代率持續下滑,近七、八年代替率基本穩定在45%左右。

啥是替代率我們這裡解釋下,就是養老金能多大比例替代你的上班收入。

未來依然會持續緩慢下滑,這點錢想用來舒舒服服養老沒可能。

所以想要體面養老,就要早做準備。不但要有一定積累,還要有被動收入做支持。

年輕時候要積累存款和社保,有點錢就要考慮買年金還有各種投資帶來被動收入,這些都是你積攢的養老本錢。

不要輕易被消費主義洗腦,新款手機,名牌包包,海外旅行這些東西要根據自身財力適可而止。

好好鍛鍊身體,逼自己學會延遲滿足。在有賺錢能力的年紀和遇到機會時,努力積累並且學會個人財富的增值和保值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