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8《大魚》,每個人都是一條大魚,有自己的人生和深情

前言

小時候,父親在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是偉岸的,挺拔的。就如同那巍峨屹立的大山一樣堅實可靠。

而在大多數男孩的心中,父親更像是一個超人,擁有打敗各種怪獸的能力。所以孩童時候的我們喜歡父親口中講述的各種冒險故事,並以此為榮。

可一旦有一天,當我們發現父親並不像他故事裡那般勇敢無畏時,心中會不由地泛起失落感,甚至開始排斥曾經無比喜歡的故事和講故事的那個人。

豆瓣評分8.8《大魚》,每個人都是一條大魚,有自己的人生和深情


就像電影《大魚》裡的兒子一樣,因為年歲和閱歷的增長,他開始討厭父親愛德華•布魯姆一生都在講述的那些故事,甚至認為父親是個虛榮浮誇的人,分不清現實與虛幻。

他和我們一樣,天真的以為這個時候的自己,才是把現實和生活看得最透徹,並且掌握著至真至理的人。

他因為那些故事,更是選擇多年不跟父親說話,直到父親病危躺在床上,他才不得不和父親進行交流。

在父親最後的那段時光裡,在彼此的交流中,他才發現原來自己才是那個最淺顯的人。不是父親只露了冰山一角讓他捉摸不透,而是他一直沒有讀懂父親。

一直以來,不是父親太過虛偽和夢幻,而是自己沒有看懂那些自以為虛幻的故事背後藏著的人生和深情。

在看《大魚》這部電影的時候,很多人都在問同一個問題:

電影名為大魚,可是大魚在哪兒呢?

其實,大魚一直都在。我們每個人都是那條大魚,它在我們的心中,鮮明且永恆。

豆瓣評分8.8《大魚》,每個人都是一條大魚,有自己的人生和深情


每個人都是生命長河中的一條大魚,你的人生,藏在你所擁有的特質裡

有些魚人們抓不到,不是因為它們壯碩敏捷,而是因為它們擁有別的特質。

在愛德華的口中,那條大魚是所有人都想抓到的,他也一樣。但是卻只有他曾抓住了它一次,誘餌是自己的婚戒。

其實那條大魚就是他自己,那唯一被抓住的一次,更是他人生的寫照。

他擁有的,是不顧一切勇往直前的勇氣和為愛停留和堅守的毅力。這,是屬於愛德華的特質。

豆瓣評分8.8《大魚》,每個人都是一條大魚,有自己的人生和深情

01不顧一切勇往直前的勇氣

書裡說,養在小魚缸裡,金魚就會一直維持它的大小,若有更大的空間,它就會數倍化的成長。

在愛德華的人生旅途中,自己是一直奔走不停的。年少時,他每達到一個目標,就會為自己開創一個更大的空間;青年時,不論是各種比賽還是其他什麼項目,他都在奪得榮耀後,開始新的征程;在成為艾許鎮的大人物後,他依舊沒有就此停留,而是和巨人一起,離開小鎮去往更大的地方尋求更遼闊的世界。

他就像一條魚一樣,游完了整條河流,就想去往廣無邊際的海洋,不停的為自己開啟更廣闊的空間。

哪怕他曾到過一個無比安逸,讓人流連忘返的世外桃源豐都,他也沒有因此停下腳步,寧願忍受著沒有鞋子穿的巨痛繼續前行。

女巫說過,河裡最大尾的魚,是永遠不會被抓住的。

而他,也只想一直為自己開啟一個又一個更大的空間,一次又一次地成長,長成那條永遠不會被抓住的大魚。

豆瓣評分8.8《大魚》,每個人都是一條大魚,有自己的人生和深情


我們每個人剛開始,都是一條並不起眼的小魚,生活在一片不那麼寬闊的魚缸或者小河裡。

這個時候的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可後來的我們為什麼走著走著就不一樣了呢?

其實不過是因為有人選擇了眼前的安逸與美好,停止了成長。而有人選擇了繼續前行,尋找更遼闊的未來,哪怕那條通往未來的路是未知的,佈滿荊棘的,也阻擋不了繼續前行的步伐。

人生的路,是做那條有人投食,安穩自在的小魚,還是做那條逼著自己成長,不會被人抓住的大魚,一切都取決於自己。

豆瓣評分8.8《大魚》,每個人都是一條大魚,有自己的人生和深情

02為愛停留和堅守的毅力

看過世界的繁華很容易,但閱盡繁華還願意迴歸平凡堅守初心才是不易。

愛德華的前半生已經覽盡了世間的繁華,成為了那條不會被抓住的大魚。可他的故事裡為什麼會有大魚被抓的一次呢?

那是因為他自願放棄已經擁有的繁華,甘願為愛停留和堅守。

在他第一次遇見自己的妻子時,他就無比確定她就是自己要娶的那個人。為了得到她的消息,他甘願做任何事情,受任何苦。這個時候,她就是他河裡的女郎,是他停留的理由。

可是愛這東西,總是捉摸不透的。一個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次心動的時刻,比為愛停留更難得是那份堅守的勇氣。

豆瓣評分8.8《大魚》,每個人都是一條大魚,有自己的人生和深情


在愛德華的故事裡,那個為了他一直守候的珍妮,成了他口中的女巫。在他的生命中,珍妮是他故事裡一個虛假的人物。

正如珍妮所說:在愛德華的眼中,世界上只有兩種女人,他的妻子和其他女人。

他願意為了妻子而停留,更願意為了那份愛而堅守。所以他的故事裡,只允許大魚被金戒指釣上來一次。

那金戒指看似是大魚的誘餌,實則是他為愛一生的承諾。

這種愛情,是多少人羨慕和渴求的。可是在生命的旅途中,會有很多很多的誘餌投向河中的“你”。因為哪一個誘餌上鉤,選擇什麼時候上鉤,全在於你是否也同樣擁有為愛停留並堅守的特質。

作為生命長河裡的一條大魚,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一樣,河裡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條魚。

你想要的人生,藏在你所擁有的特質裡。

豆瓣評分8.8《大魚》,每個人都是一條大魚,有自己的人生和深情


有一種深情是:他願意為了你,為你譜寫一場無與倫比的童話,而你在愛裡還他一個完美的結局

還記得《美麗人生》裡,那個用愛為孩子創造一場美麗人生的父親嗎?哪怕赴死,他也依舊用自己的方式守護了孩子的那顆童心,讓孩子在未來的日子裡,更加樂觀堅強的生活下去。

電影《大魚》裡的父親也是一樣,他在跟兒子講述那些原本平淡無奇的瑣事時,以自己的方式,給故事本身增加了很多情節。比如兒子出生時,原本一切平平無奇,自己也沒能陪在身邊。而在父親的故事版本里,他雖缺席了兒子出生的那一刻,卻在河邊釣到了那條所有人都不曾釣到的大魚,兒子更是以一種奇特的方式生了出來。

在父親的故事裡,將真實與虛假穿插。真的是那些事情都曾真實發生過,假的是那些故事本身沒有那麼美好。

豆瓣評分8.8《大魚》,每個人都是一條大魚,有自己的人生和深情


他選擇以一種更有趣的方式講述自己的人生,不是為了吹噓自己曾經是多麼的厲害,而是在孩子面前,他更願意把所有的苦痛獨自承擔,讓孩子只看到最美好的那一部分。

就像所有人都喜歡父親愛德華一樣,他們的喜歡有一部分是源於父親出色的交際能力,但那並不是全部的緣由。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每個人都喜歡有趣的人,這是人的天性。

面對真實的索然無味和故事的趣味驚險,多數人都會選擇後者。

為了讓兒子擁有一個充滿趣味的別樣人生,愛德華用一生為兒子譜寫了一場無與倫比的童話。這背後藏著的是一位父親細膩卻又深沉的愛。

不論是《美麗人生》裡的父親,還是《大魚》裡的父親,或者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父親。

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孩子那份真實的愛。

豆瓣評分8.8《大魚》,每個人都是一條大魚,有自己的人生和深情


可多數時候,人們在面對這樣隱秘而深沉的厚愛時,往往是後知後覺的。

在多數人的生命中,我們總以自己的所聞所見來丈量著他人口中的故事。我們執著於故事本身的真假,卻忽略了故事背後藏著的深情以及那份因為愛而創作故事的心。

我們像影片中的兒子一樣,固執地堅守著自己認為的真理,甚至因此多年不跟父親講話,哪怕父親已經臥病在床,也依舊不肯妥協。

但我們終將因為愛的延續,而懂得那份曾經沒能讀懂的愛。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過,當有一天,你心中住著美好時,妥協就會變得非常簡單。

兒子在父親最後的時光裡,與父親和解了。曾經他最反感父親講述的那些故事,最後,他也成了那個講故事的人,給父親的人生故事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這份轉變和理解不是源於心中的歉疚,也不是出於善意的謊言。而是源自他也即將成為一個父親,他的心中住進了美好。而在這份愛的延續裡,他也終於懂得了父親故事裡那份深沉的厚愛,成為了一個新的故事創作者和講述者!

豆瓣評分8.8《大魚》,每個人都是一條大魚,有自己的人生和深情


我們每個人都是聽故事的人,也許一開始我們並不能理解那些故事,但終有一天,我們會無比鍾愛那些曾經的故事,讓愛在新的故事裡得以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