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周評 —— 成交量能支撐薄弱,控制倉位防禦為主!

A股周評 —— 成交量能支撐薄弱,控制倉位防禦為主!

作者:李強 純達基金

A股周評 —— 成交量能支撐薄弱,控制倉位防禦為主!

本週因遭遇油價暴跌的黑天鵝,全球市場風險偏好都受到了衝擊,國內市場也跟隨回落,不過相對更具韌性,偏防禦的消費股表現要強於週期權重股,科技成長股整體依然低迷,兩市成交量能也遲遲未見放大,市場情緒依然偏謹慎。上證綜指本週下跌1.06%,報2808.53點;深證成指本週下跌0.99%,報10423.46點;創業板指本週下跌0.84%,報2003.75。滬市周成交額為12220.29億元,深市周成交額為19463.25億元。

海外市場方面,歐美主要股指震盪回落,同樣進入盤整區間。

A股周評 —— 成交量能支撐薄弱,控制倉位防禦為主!

從板塊表現來看,多數行業下跌,電子行業板塊再度領跌,主要原因是全球疫情蔓延超過市場預期,3C消費電子終端需求有調整並遞延的可能,另外也受到消息面影響,從多家公募基金人士處瞭解到,監管層暫緩了半導體、5G、新能源車等前期火爆的行業ETF產品的申報,對電子行業細分板塊半導體也產生壓制。


休閒服務、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和商業貿易行業板塊漲幅居前,偏內需消費的防禦板塊依然受到了避險資金的青睞,軍工板塊的逆週期屬性也獲得了一定的關注。弱勢行情中題材股表現要更為強勢,大豆、人造肉、種業概念高歌猛進,農村電商及網紅經濟概念也有所表現,疫情相關的檢測概念此起彼伏,短線盈利性尚可。

市場走勢方面,滬指再度回踩2800點整數關口,下方20日線形成支撐,不過量能上的支撐相對薄弱,表明需要新的利好刺激才能激發市場進一步的做多動能,節前大盤或維持震盪。

國內外疫情呈現複雜化的發展態勢始終抑制了全球市場的風險偏好,原油期貨的暴跌既是交易層面的問題,也反映了原油庫存高企和需求的繼續疲弱,對於市場信心也有一定的衝擊,在偏弱的宏觀環境下,國內的LPR大幅降息也未能刺激市場強力反彈。

後市來看,全球新增確診病例雖進入了平臺期,但是規模仍然居高不下,且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的新增確診仍處於爬坡期,國內新增輸入性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也未完全歸零,歐美等地已開始著手復工復產,這為疫情的防控增加了更多不確定性,複雜的疫情發展以及對經濟的巨大沖擊使得市場風險偏好或難以快速提升;北向資金再次迴流,從相對經濟環境和估值來看,A股的中長期配置價值更高;國內市場進入一季報和年報集中披露的最後階段,疫情對企業盈利的負面衝擊逐步顯現,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盈利下調的影響,兩會臨近,隨著政策層面的繼續加碼和明確,投資者的做多信心或有所修復。

策略上,可控制倉位繼續逢低關注內需相關的餐飲、休閒服務等可選消費,及低位的傳統和新型基建板塊。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