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培養一個未來有尊嚴的幸福生活的孩子,這篇文章不能錯過!

#423頭條知識#

尊嚴,一指尊貴莊嚴,二指可尊敬的或者不容侵犯的身份或地位!

從身心的發展維度來描述:

培養孩子在任何情況下,我對待自己的態度,都是正向積極的!對自己是喜愛的!

不會去討厭自己,也不會刻意的去討好別人!在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我能夠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能夠戰勝和克服困難,而不是自我否定!

在有不同意見的時候,我能夠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刻意的去迎合別人的說法,並且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中、面對不同的人的時候,我的想法,我的意見,我的思想是穩定的……

這樣的孩子,將來會有尊嚴地生活著!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

想要培養一個未來有尊嚴的幸福生活的孩子,這篇文章不能錯過!

家長有時候可以反觀一下自己有沒有這些情況?想要做一件事情,但往往會先去分析,評判,這個事情我行不行,是否有困難,如果覺得事情難度有些大,會對自己說,“這件事不太合知我做,我對這件事不太感興趣,也許我不是太擅長做這個。”這種情況下,很多的時候分析、評判、就阻礙了我們的行動!

如果我們自己都是如此,我們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傳遞給孩子的,這樣的思維方式,行為過程,會慢慢地印刻在孩子的大腦中。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這樣的模式,所以他們也會遇到困難,就先分析,評判。往往分析,評判都是偏負性的,導致行動也多數是緩慢的、甚至直接叫停。孩子的自信心會漸漸減少,越來越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

我們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需要減少過去經驗對我們的影響,防止過去經驗影響我們大腦的思考,造成直接就下結論。

其實我們對很多事情的預判、評價都是由於我們過去經驗所生成的,所以當我們能夠開始關閉評判的時候,我們就能夠跟與未來建立聯繫!



為什麼要與未來建立聯繫?人的大腦是有個特殊的功能的!就是我們的思考腦可以去想象沒有發生的事情,可以想象美好的畫面,可以創造性的思維!

當我們進行評判,預設,定性質的時候,我們多數都是在跟過去建立聯繫,這個狀況下,往往我們再重溫走過的道路,分析失敗的傷痛。特別當我們去強調分析那些我們難看的失敗的過去時,對於孩子來說,就又放映一回!

與此同時,你會發現我們在不斷地給孩子強化過去失敗的經驗,在孩子的大腦中把失敗的過程不斷地重複,再重複。印象越來越深刻的內容是:我是如何失敗的。當孩子想要努力成功時,他的大腦中依舊更多的是,我是如何失敗的相關內容。

想要培養一個未來有尊嚴的幸福生活的孩子,這篇文章不能錯過!

孩子的成長過程,一定是不斷的經歷挫折困難,不斷的跌打滾爬,從自己的實踐經驗中成積累、體驗、感知!

那我們不妨多跟未來建立聯繫,讓孩子去設想我未來可以如何做?有幾種做法?這樣做未來可能會有怎樣的結果?每一種結果,想象一下,內心感受是怎樣的?

還可以想一想:不同的親人內心感受是怎樣的?這個樣也能夠觸發孩子的同理心和共情的發展!

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思維是可以引導重塑的,需要我們的爸爸媽媽首先能理解,慢慢的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影響孩子、幫助孩子。孩子將會越來越自信,自愛、有尊嚴、幸福快樂!

想要培養一個未來有尊嚴的幸福生活的孩子,這篇文章不能錯過!

一起加油哈,努力做個好爸爸,好媽媽,幸福快的陪伴著我們心愛的孩子們茁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