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师生参加“书香中国 全面小康”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北印师生参加“书香中国 全面小康”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北印师生参加“书香中国 全面小康”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正值扶贫攻坚战决战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年之际,4月20日,由中国出版协会主办的“书香中国 全面小康”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在北京市大地书院举行。学校校长罗学科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此次活动,并作《多读书 读好书》的主题分享。

活动中,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习委员会顾问、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等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专家学者,从管理、实务、理论等角度出发,深刻围绕“全民阅读”“数字阅读”“网络直播”和“全面小康”等时代话题,形成了新时代新闻出版业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以文化小康助推全面小康”“构建自然资源文化阅读空间”等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和有益参考。

北印师生参加“书香中国 全面小康”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罗学科受邀参加“书香中国 全面小康”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罗学科引经据典,围绕“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的思路,层层递进,倡导青年朋友“多读书,读好书”。

针对“为什么要读书”,罗学科指出,读书不仅是个体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更是每一个人成长成人的重要方法,读书能够滋养灵魂、修身正己,能够丰富知识、提升能力,能够开阔视野、拓展胸襟,能够充实生活、丰富人生。青年人应该通过读书,学会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关于“读什么书”,罗学科推荐青年朋友们读理论经典类、国学经典类、文学经典类、历史经典类、名人传记类等经典好书,以启迪智慧、鼓励斗志、洗涤灵魂、指引人生更为充实丰富。关于“怎么读书”,罗学科建议要养成读书的癖好,形成自己的读书趣味,有较高的读书品味,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尽量获取更多的好书滋养,读懂读透好书经典,并将读书与实践紧密结合。

“只争朝夕读好书,不负韶华做真人!”罗学科表示,当一个人真正爱上阅读,真正与经典为伴,他的人性是善良的、内心是丰富的、精神是高贵的、追求是高远的、脚步是踏实和轻快的、人生将是与众不同的!“让我们在书海中徜徉,增长知识,扩展视野;让我们在书香中浸润,陶冶情操,涵养智慧;让我们在阅读中从容宁静,丰富美好。”

北印师生参加“书香中国 全面小康”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学校组织同学们在线聆听了这场报告,同学们表示,意义深远的文字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历久弥新,源远流长,我们将牢记罗校长的叮嘱“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多读书,读好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争做新时代“领读人”,引领“多读书,读好书”社会风尚,助力“书香中国”建设。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刘桂玉

正值4.23世界读书日期间,我在线观看了“书香中国 全面小康”主题活动,聆听各位主讲人对于传统阅读、数字阅读,短视频、直播行业以及出版行业新的理解。传统的纸质媒介的阅读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依旧是不能被完全替代的,其存在的意义颇深。居家防疫期间,我也在闲时翻一翻书,不为功利地看一看,求得一些平日里得不到的东西。数字阅读的兴起可以使人们不必抱着厚厚的书本,只是拿着一个轻便的电子器械便可畅游书海,同时还可以方便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碎片化的阅读,对于学习和生活都是一种便利。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刘晓佳

正所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关于阅读这件事,先辈与智者们早已把本质看穿,无论是读圣贤书,还是自由轻松毫无压力的阅读,都是拯救精神的贫瘠,都算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我也逐渐发现,即使开始读书的时候,完全没有带任何目地性去阅读,时间久了,这些书里的文字已经自然地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变成了我们身体里的一部分。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扎根于出版传媒行业,倡导全民阅读,去探索诗与远方。

新闻出版学院 苏梦园

全民阅读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并且已经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全国各地都在高质量推进全民阅读,抓好全民阅读品牌活动,营造全民读书的社会氛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推进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中国》的主旨演讲中提到,出版是阅读和传承的基础平台,是阅读和传承的支撑市场,是阅读和传承的手段。由此,我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出版业的责任和使命以及平台对阅读和出版的强大支撑。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会更加注重自身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经典和其他图书,找到读书的乐趣,在阅读中提高生命的高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作为未来出版行业的一员,我会时刻铭记出版人传承和弘扬文化的社会使命,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在互联网和数字化的背景下,也会更加注重平台对出版的影响和加持,积极学习和利用相关平台,成为合格的现代出版人。

新闻出版学院 张巧玲 陈天宇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颖,数学使人缜密,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道德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疫情期间,我们都处于居家学习的状态,没有老师常在身边的指导和督促,也没有同窗共读的学习氛围和环境,精神上难免有些懈怠,罗校长的话让我深切认识到不能荒废宝贵的时光,要抓紧时间进行论文写作,同时多读一些好书。读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武器。作为未来的出版传媒人,我们更要带头阅读、学习,争做“领读人”,为出版事业、为全民阅读、为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设计艺术学院 王灿

读书是最快、也是最有效去获得经验、锻炼思维和了解世界的途径。相信大家都有制定过自己的阅读计划,但你是不是经常从刚开始的满满动力到渐渐拖延再到搁置一旁,年底总结时发现自己读过的书屈指可数时才懊恼后悔呢?我们常常羡慕身边有才华的朋友,或是赞叹某个知识渊博的大师,但这光鲜背后正是他们日复一日对阅读的坚持,才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书本是我们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要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蜜的,要想让人生甜蜜就要读书。就像罗校长在活动中提到的:我们要把读书当成一种兴趣,坚持下去,同时要有较高的读书品味,除了专业书籍之外,多读经典,并且将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将书中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春暖花开日,正是读书时,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历来有勤学善学的文化传统,建设书香社会,既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拓展自己人生的长宽高,更好地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设计艺术学院 张雪松

观看了此次读书日活动后,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全社会都在为增加生命长度而努力的当下,我们还要做的,是增加生命的高度。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仅有它的硬核力量,还有软实力,也就是精神力量。什么是全面小康?听了各位教授的演讲我意识到,全面小康不仅仅是各家各户都过上生活富足的物质生活,更是每个人精神饱满,文化生活富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2016年12月,我国首个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首次明确全民阅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如今,在政策的鼓励,领读人的带领下,全民阅读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文化的提升,精神的饱满,进一步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全民阅读,会让民族前进的脚步更扎实,更平稳,更有力度。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生命高度。我们还去做传播者,去做提升全民阅读的种子。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与必然性。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阅读会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人民精神富足,共同奔向更好的生活。

经济管理学院 解添

“终身学习,终身成长”,这是此次主题活动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八个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读书之于我们,就像是雨露之于花草、蓝天之于雄鹰,形成阅读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较高的读书品味,是我们一生应该学习的课题。

经济管理学院 邢嘉怡

孟德斯鸠说过,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阅读带给人以文明,也是打造书香社会的现实要求。祖国的文化出版事业也走进了繁荣与发展的春天,这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精神食粮,也为“全民阅读”营造了很好的氛围。

机电工程学院 张亚洲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文化修养,更能陶冶人的情操,“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九字真言,时刻在我脑中萦绕,未来的社会无论如何发展,读书始终是人们了解世界万物最有效途径!作为研究生的我们,现在更要以科研为主,阅读大量的文献,注重从无到有的积累,在研究自己所在领域的同时,通过读书来拓宽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增长本领,做新时代追梦人!

机电工程学院 王佳

我国自古就有许多关于读书的领悟:王贞白的“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苏轼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陶渊明的“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以及我们熟知的杜甫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充实我们的认知,延展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要读更多的书,方能走更远的路。我们要将读书看作生活的必须,养成好的读书品味,将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养成爱读书与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信息工程学院 宋囡囡

随着时代的进步,阅读正在成为更多人的生命需求,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需要,成为文明传承的不竭动力。

从书荒到书海,精神食粮愈加丰富。“图书产品数量的大幅提升,是出版业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最大变化。”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说,图书的可选择性不断增强,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近年来,图书品种结构日益优化、质量效益持续向好、原创精品不断涌现,推出一大批富有时代精神、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出版物。与此同时,实体书店纷纷转型,迎来春天。文化机构正开展越来越多的读书交流活动,形成“开卷有益”的良好社会氛围。书店、图书馆,不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有温度”的阅读空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我们也要积极鼓励身边的人多读书,为构建美丽的社会主义文明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国内唯一为出版传媒全产业链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北京印刷学院积极构建“以‘书’载道 立德树人”的育人模式,倡导学生“读好书,编好书,印好书,传好书”,积极致力“书香中国”建设,勇担新时代出版人建设文化强国责任使命,同心共筑伟大复兴中国梦。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学工部

责编:葛梦颖

审编:慈妍妮 曹文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京印刷学院,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教育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