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保生產,技改增效益!中核沽源鈾業“兩手抓”實現生產“開門紅”

抗“疫”保生產,技改增效益!中核沽源鈾業“兩手抓”實現生產“開門紅”

“疫情期間,中核沽源鈾業有限責任公司水冶工藝礦石處理量穩定提升,由3月份402噸/天,提升至4月份的488噸/天,鉬酸銨產品更是創歷史新高,已連續兩個月超150噸。”中核沽源鈾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沽源鈾業”)水冶廠廠長劉永濤介紹起企業近期的生產情況時透著自豪。這份自豪源自沽源鈾業近期在疫情期間堅持生產並持續不懈地推進技改而取得的成績單。新冠肺炎疫情是沽源鈾業自成立以來首次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又恰逢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氧壓浸出技改項目剛投產的關鍵期。值此關鍵深刻,沽源鈾業發揮了核地礦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光榮傳統,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兩手都要硬”,保證了生產防疫兩不誤,實現了節後生產的“開門紅”。

未雨綢繆保生產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沽源鈾業春節值班領導第一時間召集所有負責人召開了防疫專題會,對公司防疫工作進行了部署。大家一致認為,水冶廠擔負著企業的生產任務,是企業生存的關鍵,而水冶廠的氧壓浸出技改項目於2019年底剛成功不久,還面臨著各項考驗,絕不容許出現半點差池。

疫情面前,水冶廠領導班子勇於擔責,有條不紊地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考慮到疫情擴散速度快,擴散面廣,水冶廠領導逐個給外地休假人員打電話,要求他們延緩回崗;對現場堅守的同志提出要求,要求大家發揮連續作戰精神,暫停倒班,堅持生產。與此同時,廠領導身先士卒,帶頭堅守一線,與同志們共渡難關。廠領導通過深入一線車間,瞭解到生產現場口罩緊缺,破磨車間職工只發放了在車間使用的口罩,而上下班時卻沒有口罩戴的情況後,廠領導緊急協調有關部門,給一線職工增發了口罩。

鑑於疫情期間物資緊缺,水冶廠領導馬上聯繫到此前家中開過診所的萃取車間主任蘇姣姣同志,依靠他家原有的醫藥渠道採買到市面上緊缺的測溫槍、溫度計。而此前開過超市的王少軍同志則想方設法採買到了消毒液。防疫物資到位後,水冶廠對物資進行了統一管理,及時配發至各車間,馬上開展了全員定時體溫檢測,對人員密集的值班室、浴室等區域進行定時消毒工作。

水冶生產線是連續不斷的,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尤其是化工原料運輸都會影響到全線生產。劉永濤介紹,廠領導班子在疫情開始階段就未雨綢繆,緊急排查了化工原料庫存、供貨、運輸人員情況並上報公司,及時協調公司供應部門聯繫供貨商,做到了提前備貨、運輸,協調處理了現有庫存。採購部門結合水冶廠的最大庫存量,每次採購儘量滿足企業一週的用量。即便如此,為了保證物質供應,水冶廠還是想出了一些臨時辦法。比如,由於水冶廠液氧儲備能力有限,廠方就直接同供應商商量,將運送液氧的貨車暫時留在廠區,等於增加了臨時移動倉庫。劉永濤回憶說,當時供應最緊張的還是用於中和廢水的電石渣,原來內蒙古的供應商因交通管制不能供貨,廠方又緊急聯繫了另一家當地供應商,同時採取繞路的辦法保證運輸。當這批電石渣運到時,廠裡的庫存僅夠再維持一兩天。

事實證明,正是由於提前謀劃,沽源鈾業實現了人員零感染和零疑似,保證了原料儲備,水冶廠始終保持了安全穩定全天候生產。

技改挖潛增效益

自2019年11月沽源鈾業氧壓浸出項目投入試生產以來,已連續穩定運行近半年時間,設備設施及人員經受了考驗。疫情期間,沽源鈾業克服了備品配件短缺,人員不能及時返崗等不利因素影響,在保證生產的同時,繼續對工藝進行優化升級,使礦石處理量穩定提升。該技改項目負責人、生產運行處處長任志剛介紹,他們經過技術攻關解決了一系列生產中暴露出的問題。其中,關鍵設備之一的氧壓釜給料泵最初2~3天就壞,通過改變機械密封材料的材質和結構,已經將壽命從2~3天提高到兩個月以上。

在整個保生產和技改過程中,沽源鈾業各級黨組織發揮了模範帶頭和戰鬥堡壘作用。其中,水冶廠黨支部號召全體黨員幹部參與到礦石粒級控制的活動中來。對此,水冶廠強化了“領導帶班制”,針對夜班管理薄弱環節,值班幹部在正常值班外不定時對破磨車間抽查兩次,確保了疫情期間的氧壓浸出工序礦漿供給質量。此外,作為水冶廠黨員人數最多的機修車間,該車間黨小組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解決影響生產的技術難題。受疫情影響,作為氧壓浸出關鍵設備的給料泵配件不能及時供貨。機修車間黨小組通過技術攻關,對已損壞的配件採用陶瓷顆粒修補的方法替代更換配件,為給料泵近兩個月的穩定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除了穩定生產,沽源鈾業還將通過技改進一步提高企業效益。由於近期循環利用水的雜項離子逐步升高,對鉬的浸出率產生了不利影響。經過研究和試驗,沽源鈾業已制定出去除雜項離子的實施方案。在符合安全環保要求的前提下,該方案預計在5月份開始實施。屆時,該生產線鉬的回收率預計能提高6~8個百分點,每月將為企業增加250萬元以上的經濟效益。劉永濤透露,水冶廠的氧壓浸出車間將在5月下旬開始為期半個月的檢修,同時實施進一步優化改造,預計6月份恢復生產並實現生產線的全面達產達標。

摧傷雖多意愈厲,直與天地爭春回。雖然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今年的生產造成了一定困難,但沽源鈾業將繼續發揮核地礦人的優良傳統,憑藉氧壓浸出技改項目鍛煉出的技術力量,憑藉上下一心作風優良的幹群隊伍,沽源鈾業將乘著技改項目成功的東風,繼續為全面完成全年生產任務目標不懈努力。

作者:鄭可 鍾金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