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之《司马错论伐蜀》第五节

#每天学点《古文观止》#第五十八篇第五节

很多人做事情为什么失败?很多企业的一些战略为什么失败?就是没有看到如果你采取了你的行动,对你行动相关的各个方面有所动作的话,这些相关的各个方面会不会有其他的动作的调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又应该做什么?如果以静态的角度看问题,那真是很容易失败。

听完了司马错的话,秦惠王说,好我就听你的了,于是派兵伐蜀,在10月就把蜀国给平定了,把蜀主的王爵削去,改为侯爵,派了自己的大臣陈庄到蜀国去做丞相,那名曰丞相实际上也就是太上皇了。

《古文观止》之《司马错论伐蜀》第五节

这一仗是平定了蜀国,把蜀国划入了秦国的版图,秦国从此以后是更加的富强,更加地轻视天下的诸侯。

《古文观止》之《司马错论伐蜀》第五节

《古文观止》当中这个故事就讲到这里。

刚才咱也说了司马错、张仪两个人对事情的分析,张仪没有动态地去考虑这个问题,没有全局地去考虑这个问题,而司马错他有动态的视角,有全局观。

但其实这个事我觉得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为什么张仪会看错?不一定是他没有动态的眼光,也不一定是他没有全局观,而是可能有着另外的原因。

这另外的原因是什么呢?开头咱也说过,张仪和苏秦在那个时候是齐名的,苏秦之口,张仪之舌。苏秦、张仪都是纵横家,而苏秦采取的是合纵的策略,让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而张仪采取的是连横的策略,让秦国离间六国,在六国当中结交仨、打俩,采取这种策略。

当然了仨俩是约指,反正是结交一部分,打压一部分。可能由于他本身的身份和他一直主张的理论,让他自己陷入了一个思维的怪圈当中,这个怪圈就是不断的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

所以思考任何问题都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这件事情他也一样,还是采用连横的角度来看问题。

亲魏善楚,联合魏国楚国这两个国家,这就是连横的策略,联合完了之后打完了韩国和周王室,回头再收拾魏国楚国这还是连横的策略。这个其实就是张仪一直的主张,但他不知道伐蜀还是伐韩这个事情,和合纵连横其实不是同一个问题,还用连横的思想去对待这件事情,肯定要出错。这个对我们今天的做事其实有很大的启发。

我们今天在职场当中或者在一个组织当中,很多人都会犯张仪这样的错误,这种错误就是不断地证明自己是对的,永远以自己为核心考虑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这个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

往小说对于个人的发展是不利的,因为你不能客观的看问题,往大说如果张仪的主张被采纳了,对于一个组织也是不利的,所以这一点让我们都借鉴一下。

永远要把自己的内心清零,永远要有一个空杯心态,千万不要陷入思维惯性当中,更不要总想着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没有人能够永远正确,此一时彼一时也,具体问题咱还要具体分析。就事论事,您说对不对?

好了,今天的学习就这,咱们明天继续吧!

点击“了解更多”可听音频版

陈凤山:业余相声演员,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理科生,立志读完《古文观止》222篇文章,邀请您与我们一起,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一段古文

微信公众号:凤山说;喜马拉雅FM:陈凤山的保险频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