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變形計

《變形計》這檔神奇的節目不知不覺就拍到了18季。

儘管如日中天的時期已經過去 ,

但曾經被它開過光的城市孩子並沒有歸於沉寂。

隔三差五的,還會在熱搜榜上晃悠一圈。

什麼整容換臉,劈腿打胎,撕逼自殺……

劇情跌宕起伏,堪比狗血黃金八點檔。

最近上熱搜的這位,

更是直接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 01 · [變形最成功孩子成“老賴”]

易虎臣,曾被認為是節目中變形最成功的少年。

2012年,他13歲,為了和爸爸約定好的iPhone 4S手機,與農村小孩開始互換生活。

虛榮臭美的公子哥,在雲南偏僻的小村莊,流露出本性中善良單純的一面。

電視機前無數觀眾為之動容。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節目結束後,他還為當地兒童捐贈生活必需品,做力所能及的公益。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憑藉良好的形象,他在微博收穫了大批粉絲。人氣勝過二三線小明星。

然而,後續並沒有按照人們的期許發展。

名聲大噪的易虎臣,重歸學校後被爆出曠課、打架,最終沒能參加中考。

輟學後,嘗試開網店,拍微電影相繼失敗。

17年底,他以創業名義陸續向多名粉絲借錢。金額高達30萬元。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這兩年,他不但沒有按時還錢,還把粉絲聯繫方式拉黑,人間蒸發。

近日,易虎臣一案被法院判決。

21歲的他,成了一名“老賴”,被拉入社會失信人員名單。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感嘆世事難料的同時,也不禁要問:

那些年,變形計究竟改變了什麼?

· 02 · [讓你哭成狗的,可能都是套路]

“變形計”的名字靈感來源於卡夫卡的經典名作《變形記》。

兩者僅一字之差,後者,是對世人忽略真情和人性的諷喻,而前者,則是一場假裝互換人生的收視計謀。

節目的戲劇性,曾讓無數男女老少感動落淚。

一邊是飛揚跋扈的紈絝子弟,一邊是樸實無華的鄉村少年。

截然不同的倆人被移植到陌生環境裡,經過一系列衝突碰撞後,

城市孩子被大山深處的力量感化,悔過自新。

農村的孩子開闊了眼界,更加力爭上游。

故事以“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結束,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節目最風靡的時候,經常能聽到家長恐嚇孩子,再不聽話就把你送去變形。

家長們雖在紅塵俗世裡摸爬滾打半輩子,但天真起來也挺嚇人。

幾周時間,真能讓一個人徹底轉型嗎?

曾參加變形計的李宏毅,在直播裡撕開了節目套路的冰山一角——

打壞東西不用賠,節目組讓我們在農村使勁鬧。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另一主人公施寧傑接受GQ採訪的時候透露,

當需要上演變乖戲碼的時候,他被要求給農村家長洗頭,不洗的話一群人就會圍住他,恐嚇他。

“你不洗,這輩子就回不去了,你就在重山的包圍中等死吧。”

加上不給吃飯、不讓打電話,耐心耗盡的施寧傑徹底爆發,砸壞很多傢俱才罷休。

這也正中節目組的下懷,

作為“壞孩子”的日常叛逆素材,夠勁爆。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而後頭煤礦打工的橋段裡, 施寧傑鏟個四五下就沒了力氣。

煤車雖然還見著底兒,但拍攝素材已經足夠,於是主創蔣良親自上場,幫他把剩下的煤鏟完。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更諷刺的是,為了犒勞他,節目組有個大哥回長沙後還請他嫖了一次娼。

這一切,電視機前的觀眾毫不知情。

他們沉浸在孩子和父母相擁而泣的場景中,

邊抹淚花邊感嘆:“改造地真好!孩子長大了!”

· 03 · [城市孩子造星記]

虛假的劇本和固化的標籤,讓“變形計”的“變”註定是曇花一現:

在節目裡痛哭流涕發誓再也不去夜店的廖洪毅,回家的第一晚就跑到夜店買醉,因為“農村生活太他媽苦了”。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宣稱“活到老,整到老”韓安冉,變形後象徵性取出了下巴假體,以貼心小棉襖的姿態迴歸家庭。

可沒多久,她又在整容的道路上發足狂奔,精修圖也看得出刀光劍影。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那個詛咒爸爸去死的李耐閱,參加變形計後說要痛改前非,誰知冷不丁就跟養父母斷絕了關係。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雖然一個個都被打回原形 但他們的生活的確和往日大不相同了。

被節目流量帶來的巨大紅利裹挾,很多人早早輟學,當起了網紅。

以前在家裡作妖,走紅後在全國網民面前變本加厲地作妖。

憑藉“人變好了,但是卻瘋了”名場面走紅的陳新穎,交往網紅女友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劈腿高中生,敗光了此前積攢的路人緣。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當同齡人被升學壓力困擾時,韓安冉經歷了幾段風風火火的戀情,和男友、姐妹撕逼撕得腥風血雨。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兩次墮胎後,最近又跟相愛相殺的男友步入婚姻。剛滿20歲的她,已經是二胎媽媽。

日常靠賣三無產品撐起光鮮體面的生活,婚禮現場甚至都被做成了莆田系商品發佈會。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李耐閱呢,接了微博推廣卻不給寫文案,拿到錢以後直接裝死,把金主氣得夠嗆。

感情這塊也很精彩,和多名男子拍下私密照,失個戀還要玩自殘割腕的非主流戲碼。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作天作地,直到吸毒被抓才消停。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心智不成熟,又缺乏核心競爭力,

當已有物質基礎難以維持爆紅屬性和膨脹的慾望,

像易虎臣和李耐閱這樣鋌而走險似乎成了這群孩子的必然宿命。

· 04 · [農村孩子失落記]

節目製作人謝滌葵曾表示:

“‘變形計’是我們在偏遠山區挖到的一劑良藥,專門治療讓很多家長失去信心的城市獨生子女病。”

這個藥引子的比喻,頗有幾分人血饅頭的意思。

療效大家也看到了。

城市孩子被名利衝昏頭腦。農村孩子,則成了名副其實的藥渣。

他們像誤入繁華世界的小白鼠,承受著金錢寵愛的猛烈衝擊,以及城裡人居高臨下的關懷。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交換結束後,回到資源匱乏的老家。

很多人因為心理落差太大,對家庭百般嫌棄,做夢都想要重回大城市。

和易虎臣交換的吳宗宏,親生父親生病時,他第一時間想到城裡的爸爸,打電話借錢卻不料被拉黑。

消息傳到外界,批判嘲笑聲紛至沓來。

美國女詩人狄金森寫過,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陽光。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

局外人不會知道,得而復失,遠比失而復得要難受百倍。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當農村的孩子長大成人,回首那段變形經歷,會更加清晰地意識到節目組給自己的家庭貼上碩大的“貧困”標籤,供萬人審視,這是何其殘酷的事情。

一次交換,硬生生擾亂兩個孩子的人生軌跡。

即使變形計的弊病這些年逐漸暴露,家長們依然趨之若鶩。

前陣子,連樂華總經理杜華女士都將10歲兒子趙小果送進大山。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 05 · [真正該變形的可能是父母]

中國父母熱衷改造孩子不是一天兩天了。

他們永遠有一種迷之自信,不管孩子出現什麼問題,反正一定不是自己的錯。

於是,刁蠻任性,就下鄉勞作。網癮太大,就送到磁爆步兵楊永信那裡電一電。

厭學叛逆搞早戀?讓豫章書院教你做人吧。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十幾歲的少男少女,在裡面經歷 龍鞭、戒尺、關小黑屋一系列非人折磨。有不堪重負者,吞下半袋洗衣液企圖自殺。

內幕曝光後,在輿論窮追猛打下,豫章書院停止辦學。

魔幻的是,許多家長在書院門口拉橫幅呼籲復學,並且質問媒體:

接下來我的孩子送到哪去?堆到你家去嗎?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孩子眼中的奧斯維辛,卻是父母眼中的救命稻草。

恨鐵不成鋼的家長把孩子當麻煩一樣甩到這些地方,期待有立竿見影的良方,讓孩子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第七期主人公李錦鑑的爸爸在送走孩子後說的話

他們從來沒想過,孩子的叛逆和自己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16歲的吳新穎,和媽媽水火不容,話說不到三句就暴跳如雷。

媽媽覺得兒子的心門外像築起了銅牆鐵壁,根本進不去。

無奈之下,她只好讓渡一部分教育的權利,將希望寄託給了變形計。

節目裡,吳新穎揭開了他和母親關係緊張的真相。

小時候,爸媽經常出門通宵打麻將。

他因為沒有家裡鑰匙,常常晚上十一二點還在樓下等爸媽回家。

“等,一直等,等他們回來。”

說起這些時,他臉上帶著戲謔的笑容。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他們小時候沒有給過我,我需要的這份愛,到我大了,我不需要了,他們又塞給我,我就覺得沒這個必要了。”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夜店王子高澤文在即將離開農村時,聲淚俱下地敘述起了他的父母分分合合的經歷。

夫妻倆陷於漫長的感情拉鋸戰中,顧不上關照孩子的內心小宇宙。

等父親回過頭來,猛地發現品學兼優的兒子突然就墮落了。

抽菸酗酒混跡社會,怎麼出格怎麼來。

他開始打、罵,切斷經濟來源,簡單粗暴地把一切都歸因於兒子翅膀硬了不聽話,不懂感恩。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儘管所有嫌隙叢生的家庭,最終都會在在節目套路式的抱頭痛哭中達成和解。

但很多時候,真正需要變形的,其實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孩子像一面鏡子,照出父母身上大大小小的問題。

前文提到的施寧傑,剛和他接觸時,節目組的編導都訝異這孩子已經深深烙上成人化。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深入溝通後,瞭解到他的父親性格暴戾,有時氣急了拿起刀就說要砍死他。

父親最溫和的樣子出現在夜總會。他帶著15歲的施寧傑光顧,耐心地告訴他哪個女孩服務比較好。

之後施寧傑又改成跟母親生活。

在母親的價值排序中,工作是NO.1。

平時孩子要什麼她就給什麼,她覺得這是阻止孩子爆發,不影響自己工作最好最省事的辦法。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用“掙錢養家沒時間照顧家裡”當藉口,把“孩子鬧情緒就給錢”當做家庭教育的通用模板,施寧傑媽媽的做法可以說很有代表性。

物質的刺激就像安眠藥,隨著時間推移,劑量越加越大。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浸泡在燈紅酒綠的生活中,親情卻始終缺位。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誰能保證自己不會成為第二個施寧傑?

所以,變形計最大的毒性莫過於灌輸給父母畸形的教育觀念:

按照自己的意願改造孩子,而不是嘗試理解孩子,在人生岔路口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

即使變形真的有效,

節目結束以後,面對不變的家庭環境,不變的朋友圈,不變的教育模式,

此前在艱苦體驗中積累的那點兒對父母的感恩,也根本不堪一擊。

· 06 · [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

美劇《causal》裡有句經典臺詞:

父母花了一生的時間等待我們的感謝,我們花了一生的時間在等待父母的道歉。我們都等不到。幸福家庭往往有一個共同點 —— 父母能夠首先改變自己。不幸的家庭也有共同點——父母始終指望孩子迅速改變,自己卻紋絲不動。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世人看到問題少年的劣跡斑斑,卻看不到他們背後原生家庭長期以來積累的矛盾與衝突。

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造就了親子間的相處模式。

當他們發現橫亙在彼此之間的鴻溝時,卻心急火燎把孩子往外面送。

這與其說是用苦難淨化靈魂的救贖,倒不如說是濫用權利來主宰孩子命運的表演。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比《變形計》的“假”更加過分的,是家長的“懶”。

教育從來沒有什麼速效藥,貧窮與苦難也不是一個包治百病的感化院。

一場飲鴆止渴的教育鬧劇,十三年了都未曾落幕。

但天底下的父母,你們真的該迷途知返了。

粗暴的外來力量改變不了什麼,能改變你的只有腳下的生活。

正如董卿在《面對面》裡所言: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聲明:本公眾號尊重原創,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編輯|凡凡、小朝、建設、黎瑤

設計|丹丹 插畫|璐璐

圖源|來源於網絡

感動10億人的《變形計》,究竟毀了多少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