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春光搶農時——來自咸寧各地農業生產的現場見聞

崇陽縣天城鎮蛤蟆石村

蔬菜大棚春意濃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麗婭 通訊員 王晶

15日凌晨2點多,崇陽縣天城鎮蛤蟆石村6組,新屋衝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廖樂君走進自家蔬菜大棚裡。

夜色中,新長出的黃瓜,在手電筒的照射下忽明忽暗。

“我家的黃瓜是這片基地建成後最先上市的,我得趕在縣農貿市場開市之前,將它們摘了送到商販手中。”廖樂君說,由於他家的黃瓜上市較早,很多人都搶著要,最高時每斤能賣到8元錢,“想著自己有錢賺了,心裡格外舒暢!”

蛤蟆石村是崇陽城郊村,距城區繁華地段僅十幾分鍾車程。依託挨城伴縣的優勢,自古以來,該村村民靠種菜賣補貼家用。

去年3月,咸寧市民政局到該村駐點幫扶,3名駐村工作人員多次走訪調研後,決定將蔬菜種植作為該村發展集體經濟的突破口。

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商議後,最終將6組新屋衝50餘畝閒置田地進行流轉,建成50個蔬菜大棚,再以每個大棚每年1200元租金的模式租給村民耕作,既帶動周邊村民和貧困戶增收,又能增加村集體收入。

廖樂君是6組組長,在得知這一消息後,便聯合其他8個貧困戶將50個蔬菜大棚全部承包,然後成立崇陽縣新屋衝種養專業合作社,開始“抱團”種有機蔬菜。

廖樂君名下有16個大棚,經過半年多的辛苦耕作,棚裡種滿了黃瓜、絲瓜、苦瓜、辣椒、番茄、豇豆等各種時令蔬菜。

“這一年的收入,全都指望它們了。種菜也得跟帶孩子一樣,要細緻!”廖樂君說。每天,他只要有空,就鑽進大棚裡忙碌。因有機蔬菜對肥料有嚴格標準,所以他都是從油坊裡買菜餅回來當肥料。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蔬菜綠油油一片,長勢十分喜人。

凌晨3:30,廖樂君將摘好的兩蛇皮袋黃瓜放上三輪車,然後準備趕往縣農貿市場。

“茄子該剪枝了、豆角要搭藤架了,右邊那排大棚裡還得育苗、澆水、裝營養盤……地裡的活兒半點都不能耽誤!”出發前,他打電話叮囑老伴天亮後急需做的幾件事。

三輪車轟轟地響著遠去,基地上恢復了安靜。遠處天空剛露出魚肚白,充滿希望的一天正式開啟!

咸安區向陽湖鎮斬關村

鱸魚養成大產業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文謹 特約記者 李星 通訊員 吳紫芬

4月14日,在咸安區向陽湖鎮斬關村鑫水河養殖場,300畝魚池平滑如鏡,映出藍天白雲;微風驟起,水面盪漾著層層漣漪,輕靈的小舟上不時撒下魚食。

“我們的鱸魚明天就可以上市5000斤!”池邊,養殖場股東顧法宏滿臉期待,經過一個冬天的成長,終於迎來了收穫。雖然“開張第一天”的銷量僅為往年同期的一半,但隨著市場的逐漸恢復以及“五一”假期臨近,鱸魚的產量和價格也在穩步上升。

“當我們到達滿產時,銷量將增加2至3萬斤,價格也將從13.5元/斤逐步漲到15元/斤。”顧法宏說,疫情打亂了養殖場的生產步調,今年的魚苗長勢不如往年,也必然會錯過國慶期間的價格“峰頂”,但武漢的及時解封,讓他們幸運地“逃過一劫”。

養殖場的幾位股東均來自河南,此前在向陽湖鎮開磚廠。2014年,該鎮推進產業升級,關閉磚廠後,顧法宏等人便流轉300畝水面、500畝地,轉而投入養殖業。經過數年的摸索,鑫水河養殖基地已經全面轉型養殖鱸魚,放棄了其他水產品類。

除了自己養,養殖基地還向其他村民提供魚苗,並且免費提供技術,大家共同發展。在高利潤和“組團發展”的吸引下,有著22年水產養殖經驗的村民張志敏迅速拿出了自家46畝魚池,果斷選擇養鱸魚。

“半月下一次改底藥,投藥後要啟動增氧,每天必須兩次投食,氨氮值不能過高否則影響魚的食慾……”經過孜孜不倦地學習,張志敏也成了遠近聞名的“鱸魚專家”。他去年投下的13000尾魚苗,總產量可達8500斤左右,售出後能賺十幾萬元。

目前,斬關村的鱸魚主要銷往武漢,而且漁民們完全不用擔心銷路和運輸,基本上都是客商們主動上門採購。

“斬關村已經有鱸魚養殖水面400餘畝,在養殖基地的帶動下,加入這一行列的村民也越來越多。”向陽湖鎮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養殖基地的產值為600萬元左右。隨著養殖面積的擴大,今年,在銷路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養殖基地今年的產值有望突破1000萬元。小小鱸魚,也將成為“千萬級”大產業。

嘉魚縣陸溪鎮界水村

電力驅動深加工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譚昌強 特約記者 江開群 通訊員 諶勝藍 張尚佳

4月13日,嘉魚縣陸溪鎮界水村養藕專業戶龔木前正忙著用電報裝,為正在建設的蓮藕產品生產基地準備“馬力”。

“疫情讓我認識到,只有對蓮藕進行深加工,製成藕粉、藕絲等產品,才能保存更長時間,也可以銷售到更多地方,還可以吸納更多村民就業。”龔木前說。

陸溪鎮原是長江的一個三岔湖,土地肥沃、氣候溫熱,這裡生長的野藕口感粉綿、香中帶甜,曾經登上央視《舌尖上的中國》。

2009年,龔木前從部隊轉業後回鄉創業,承包了村裡50畝荒湖種野藕。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他成立了農業合作社,把藕塘面積擴大到300多畝。這期間,他嘗試將野藕進行真空包裝,再經電商遠銷到全國各地。

“價格從7元漲到了17元,還供不應求。”去年,嚐到甜頭的龔木前將野藕種植面積擴大到600畝,更多的村民加入他的合作社。

去年夏天,一場大旱不期而至。龔木前卻胸有成竹:在此之前,嘉魚縣供電公司投資120多萬元,給界水村加裝了一臺100千伏安變壓器,並同步完成線路改造。他的合作社也享受了農業扶持的零費用報裝政策。

在乾旱最嚴重的日子,龔木前藕池的三臺水泵日夜運轉,引江水入池灌溉,確保了野藕的生長。

挖藕是蓮藕收成時最辛苦也最關鍵的時期。今年春節前,在野藕豐收之際,曾力保藕池旱季不旱的電力供應又立下大功。

“因為電力保障充足,我們將長江水抽到藕池。在水位一尺左右的時候,再用高壓水槍挖藕。”龔木前說,在水位滿足條件時,用水槍對準淤泥打下去,輕輕一提,蓮藕便完好無損地露出水面。

“這樣挖藕,效率是純人工的四倍。”龔木前說,春節前,每天能接到不下200張定單,銷路特別好。他說,能有這種效益,多虧了改造一新的農村電網。

去年,龔木前開始籌備蓮藕加工基地。現在,加工藕粉、藕絲,包裝設備都已陸續到位,這些靠電力驅動的“大傢伙”需要再次報裝。

赤壁市神山鎮蓮塘村

荒山變成花果山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柱 特約記者 童金健 通訊員 王鳳

16日,記者走進赤壁市神山鎮蓮塘村,只見大片大片的山坡黃土地上,農戶們正拿著鋤頭清理雜草,開溝下種子,一派繁忙春耕景象。

一年前,這裡還是雜草叢生,而決心要讓這片荒山變成秀美花果山的,正是新當選的村支部書記王雪山。

見到王雪山時,一身農夫打扮的他正拿著鋤頭整理土地。“願這山頭,四季有花,常年有果。”王雪山說出了他帶領村民致富的計劃。

今年48歲的王雪山是土生土長的神山人,年輕時在外打拼,事業小有成就,但他始終牽掛家鄉。

“每次回老家,看到小時候跟小夥伴常去玩耍的山頭一片荒涼,就有種失落感。”王雪山說,多年在外打拼,自己有了點積蓄,就想著要回老家,把這片荒山利用起來。

2018年底,王雪山在新聞上看到,國家大力倡導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更堅定了王雪山回家鄉發展的想法。

也是那一年底,王雪山被村民推選為蓮塘村支部書記,他計劃打造一個四季有水果的花果山。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缺水少路,開發荒山種果樹談何容易?

但王雪山沒氣餒,而是帶著村裡的貧困戶沒日沒夜地開荒。地薄,他和村民一道,拿著鋤頭開山闢田;缺水,他打井,鋪管道,“請”水入池……

在果園幹活的貧困戶邱德先告訴記者:“為了建好這片果園,王書記每天都要來好幾次,帶著大夥一起幹。”

僅僅一年多時間,在100餘畝的荒山坡上通路通水,種起藍莓、柑橘、獼猴桃和黃桃。林下還養了雞和生態魚,曾經的荒山變成了“花果山”。

如今,荒山坡上已經種滿了果苗,未來可期。“過兩年,打算舉辦一個採摘節,迎接遊客前來採摘各種水果,到農家樂吃農家飯,走的時候還能帶些土雞回去。”王雪山信心滿滿。

目前,有十幾個村民常年在這片果園打零工,最多的時候有50多人務工,都能掙上一份工錢,他們都很開心。

通山縣大畈鎮白泥村

科學施策搶農時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文虎 通訊員 全闖 鄭夢溪

4月9日,記者來到通山縣大畈鎮白泥村2組蔬菜基地,一個個塑料拱棚整齊排列,大棚內一株株嫩芽破土而出,農戶蹲在一旁將一棵棵雜草拔起。

“最多兩個人一個棚,目前主要做除草、施肥等工作。”蔬菜基地負責人王清說,正在培育黃瓜、青椒、小南瓜等菜苗,待菜苗長大後,將移到各個大棚種植。

該蔬菜基地佔地33畝,是白泥村最大的蔬菜基地,因受疫情影響,播種時間往後推遲了近兩個月。

“蔬菜上市時間會往後推遲一些,但影響不會很大。”王清介紹,基地於3月20日復工後,迅速請人播種育苗,並通過加溫燈加溫、通風降溫等方式始終將大棚內溫度控制在最佳,促進菜苗生長,儘量縮短成熟期,補回因“疫”耽誤的時間。

走進1組枇杷基地,一株株枇杷苗佈滿山頭,毛茸茸的新芽在枝丫上探出了頭。

“一共有600畝,這邊300畝是新栽的。”枇杷基地負責人王清說,能順利完成300畝新苗種植,還多虧了村裡幫忙。

因受疫情影響,基地只有10餘人務工,300畝種植任務難以按時完成。村幹部得知情況後,積極與村內無法外出務工的村民聯繫,為基地招聘20餘人,解決了用工難問題。

“苗栽好了、施肥也更高效了,耽誤的時間都趕回來了。”王清說,去年在政府指導幫助下,基地使用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在基地上建有肥料池,通過管道與水一起噴灑,效率、效果都大大提升。

“基地缺人,村民缺農資。”白泥村村支書王賢國說,道路未完全解封時,村民難以外出購買種子和肥料。

為及時解決村民難題,該村安排組長挨家挨戶上門收集統計農戶所缺農資,由村裡統一去農資點採購,分發給各農戶。

據悉,該村共為農戶進行了2次農資集中採購,及時解決了村民難題。

“玉米、橘子、枇杷等季節性作物都已種植,春耕生產已進入正常軌跡。”王賢國充滿信心地說,只待作物生長大豐收了。

通城縣馬港鎮石溪村

種植彩稻助脫貧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嘉 特約記者 劉健平

4月的幕阜山南麓,森林茂密,陽光充足,山澗溪水長流,正是春耕好時節。

4月16日,記者來到通城縣馬港鎮石溪村見雞山腳下,只見一片依山傍水的田壟裡,農戶正趕著耕牛在犁田,幾十個來回,一塊田翻耕完成。

“家裡4畝田都種上了彩米,平均畝產150公斤左右。每公斤價格比其他常規稻要高,收割後由公司收購。”61歲的萬界賢家住石溪村4組,早年在外務工,2017年開始種植彩米,在家門口就業。

萬界賢所說的石溪彩米,是指原產於石溪山區的珍珠紅米、烏紫米和黑殼糯米,是未經改良的一年一熟常規中稻,屬省級農業拾遺品種。

“石溪彩米一般在每年5月插秧,生育期148天左右,比其他常規中稻多20天。”隨行的石溪特色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程小衛介紹。

石溪彩米的種植非常講究,採用畜力耕田、手工插秧、腳耘除草等傳統農耕方式,不使用任何農藥、化肥,僅限綠肥和稻草還田,稻穀晾曬使用竹藤用具,全程無汙染。

石溪彩米種植歷史悠久,據《通城史志》記載,珍珠紅米、黑殼糯米有400多年種植歷史。烏紫米是由世居通城的古瑤人採摘山間野稻馴化培育而成,距今有近千年歷史。

程小衛告訴記者,石溪村2015年發現彩米種植價值,2016年全村發展彩稻種植690畝。2017年,該村開始組建湖北石溪彩米有限公司,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將彩米種植面積擴大到1058畝,吸引全村166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種植彩稻,並帶動91戶精準扶貧戶以土地入股和進基地務工等方式,實現增收脫貧。

“公司將繼續拓寬銷售渠道,擴大彩米種植面積。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對彩米進行深加工,研發適合更多消費群體的系列產品,將石溪彩米的品牌做大做強,帶動更多山區群眾種植彩米,實現脫貧增收致富。”談到下一步的發展,湖北石溪彩米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惠信心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