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的桥——有河必有桥,经过数百年,留下了很多颇有意味的故事

安顺自明洪武十四年建城以来,有东、西两条河流汇于李家花园,自北向南,穿城而出,名贯城河。有河必有桥,经过数百年,留下了很多颇有意味的故事。

近年来,对河道进行整治,建新桥,废老桥,多是在老桥原址另建,名字有用老名的,也有改名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桥。


安顺的桥——有河必有桥,经过数百年,留下了很多颇有意味的故事


四官桥又名奋武桥,在北街中段。为什么叫四官桥,众说不一。有说是有杨氏一族,多有官员,故又叫杨家四官桥的。咸丰《安顺府志》及民国《续修安顺府志》均未记载因何得名。此桥原极窄,“不足两丈”,桥附近有四官庙,因桥扩宽,四官庙已不复存在。四官庙所供奉的是不是像镇远古城石屏山四官殿里的战国的四位名将: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未能访实,如是,四官桥因庙得名便可确定了。《徐霞客游记》里有一段记录。“普定城垣峻整,街衢宏阔;南半里有桥;又南半里,有层楼跨街,市集甚盛。”所记的桥当是四官桥。


安顺的桥——有河必有桥,经过数百年,留下了很多颇有意味的故事


分别来自东水关、西水关的水流到李家花园汇合。因城市建设,李家花园这个地名已不存在,连同附近一片,建成了今天的若飞广场。在两河交汇处,又称合和河,在此处建桥,取名合和桥。这合和河倒是有一段传奇。传清光绪年,有兄弟二人为一田产起了争执,打起了官司,各据其理,官司打了九年,弄得兄弟反目,所花费用也已超过田产价值。安顺知府李盛卿上任三天就开审这桩积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让兄弟和好,田产相让。最终两弟兄将那处田产捐了出来,官府组织民众,在三岔河处修河堤,淘治河水,添修河桥,不使两条河水对冲,顺流而下。皆大欢喜。李知府所题“合和河”三字,刻于河堤上,直到新近改造河道,方才拆除。昔日安顺名士郭石农有诗:“东西二水作渊停,会向南流字是丁,只以碰头遭俗忌,遂因锁口变佳形。汇分白鹭中为堰,峡比黄牛下有汀,积土成山亏一篑,待增花柳即园亭。”吟的便是这合和河。除此以外,老安顺人熟知的还有汉马桥、普济桥、祟文桥、太平桥、三元桥、东门桥、泰和桥、古井桥等。桥是人们心目中美好的景致,“二十四桥明月夜”“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安顺的老桥经过重新修筑后,拱桥倒映水中如满月,平桥如沙,都不失情趣,加上浮雕图案的白石栏杆,远看近观均给人美感。我们期盼碧波荡漾的贯城河,让河上的桥重新展现它们的倩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