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的權術謀略

辦公室裡的權術謀略

如劇情裡總少不了人際衝突一樣,工作職場裡辦公室政治是無孔不入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感情和多稜面的人際關係,有友愛、相助、妥協,有憤恨、拆臺、競爭,有高尚的人、真誠的人、聰明的人、平實的人,有刻薄的人、虛偽的人、愚蠢的人、陰險的人,等等。生活中的各種流派、各種角色匯聚同一職場舞臺,充分表演、盡情揮灑,大大小小的悲喜劇由此拉開帷幕。

如劇情裡總少不了人際衝突一樣,工作職場裡辦公室政治是無孔不入的。但不同的單位差別很大,一把手強勢掌握全局的地方,關係相對簡單,一切很明瞭,只要跟定老大就行,或者在旁邊窩著,別太各色,日子也不難過;單位過於龐大、山頭林立、老大不願*統治或某些副職極有手腕的地方,情況就複雜一些了,水深水淺輕易摸不到底,站進哪個隊、如何站進去、對待圈內人和圈外人的技巧,關鍵時刻是倒戈攀高枝去還是保持愚忠的氣節死磕到底,等等,都是頗費思慮、頗見功底的撓頭事,往往一腳踩空滿盤皆輸。

職場中最常見的矛盾根源是競爭和對立。只有讓更差的人存在,自己才能有上升空間或得以維持現狀,進一步,踩著別人才能爬上去,那麼“政治”必然存在。

辦公室裡的權術謀略

我有一位無話不說的好友,非常內向也非常聰明,他擅長透過現象看本質,比很多人想得深、看得高,或許和常年混跡於老國企耳濡目染有關。

他最得意的一件事是,在原公司“國共兩黨”的最後決戰後,勝者進行了徹底的清洗,屬於失敗團隊的他卻安然無恙。有人說“這小子真運氣,那天下午最後決裂,他的電腦偏巧壞了,修理了一個下午沒參加成會議,否則……”。他狡黠地笑了:“那天我一看形勢不對,不知哪派獲勝,站錯隊前程就沒了,趕緊鞋底抹油溜之大吉,電腦是我故意弄壞的。有人不斷給我來電話讓我回去表態,我就不接,沒聽見總不是我的方向性錯誤吧。”

公司裡他有一死敵,永遠和他作對、使他難堪、給他使絆兒,向領導彙報時通過巧妙的表述把他的功勞和苦勞搶佔,將難啃的雞肋推給他,甚至無中生有地中傷他。他部門的人都看不下去,義憤填膺,同仇敵愾,怪他太軟弱,害得手下人跟著他受氣。而他氣憤歸氣憤,很快就沒事了,大家心裡佩服:這是個有涵養的高人。

出於其他原因大領導欲開掉“高人”的死敵,大家以為他肯定暗中高興,誰想到只有他站出來堅決反對,人們詫異之餘讚揚其心胸寬廣。

其實他是另有心思,他只對我說了心裡話:“沒他?老闆沒準過幾天如法炮製,也這麼對付我,讓我步他的後塵;他留下,老闆得對我好點兒吧,還得費心拉攏我,提攜我吧,老闆不能樹敵太多啊,否則誰給他幹活呢?這樣我暫時就安全啦,你們眼裡他是我的死敵,在我眼裡他是我的防火牆。”

石和崇年齡相仿,同是技術總監,一個是Local博士,一個是留洋回來大外企出來的碩士。兩人平時關係融洽,自從傳出風聲將從兩人中提拔一個技術VP,兩人的關係就有了微妙的變化。他們再也不表露出任何對公司的不滿和負面情緒,開玩笑時也謹小慎微。

“我是ORACLE公司出來的,當時做到總監。”崇帶著謙遜的表情向所有剛認識的人自我介紹。

“他不是ORACLE的,是做ORACLE產品分銷的一個小公司,他也不是總監,是普通工程師。不過,他做具體事兒還行。”石對所有向他感嘆崇經歷的人低調解釋。

“INTEL正挖我呢,我是公司的技術靈魂嘛,我不能走,否則下面的兄弟都追隨我去,咱們公司怎麼辦?”石有時對老闆身邊的人誠懇地說說心裡話。

“INTEL有我多少哥們!誰挖他呀!你看看他平時和研發部的人討論項目計劃和進度分析嗎?哪個項目的架構和計劃書是他參與的?他能帶走幾個人?”崇搖搖頭,輕輕地苦笑。

最終,石被提為VP,同時增配了股份。他知道老闆需要一位強勢的管理者,而不是上交矛盾抹稀泥的擺設,於是他大力整頓研發線,重新佈局,把和自己走得近支得住的人提到重要部門任職,同時加大招聘力度,迅速擴充人員。

不出兩個月,崇已經退守一隅,手下被強行調走,或者主動調崗;負責的部分不斷萎縮,可有可無;尤其不能容忍的是,有的手下竟直接向石彙報,和石眉來眼去。

矛盾終於爆發。有一天他看到幾個手下圍在小會議室裡熱烈地討論什麼,他走進去也沒人理睬。中午他問剛來的一個小員工:“中石油的項目快完了吧?你們上午總結得怎麼樣?”

小員工說:“上午討論奔馳和寶馬廣告上線的事,經理說石總批准立項了。”

崇的心都快燃燒起來,這是他否掉的項目,石和手下人眼裡已經完全沒他,還在向他挑釁!

第二天,所有員工的內部郵箱裡出現了一封內容相同的匿名信“公司出了個大笑話——關於石的背景調查”,信裡說石的學歷、工作背景都是假的,他離婚後看上了一個有夫之婦,撬掉了人家的婚姻後始亂終棄,逼得人家要自殺。石的一表人才下掩藏著無數齷齪。

只有石沒有收到。他照常早上微笑著和大家打招呼,主持會議,和將被淘汰的員工談話,還嚴厲地批評了幾個人。

每個人的表情都掛著某種怪異,“這是一場鬥爭,剛開場。”自以為是的員工私下說。

Sally和Jean是最要好的同事,單位裡沒有餐廳,她們每天中午一起出去尋食,一起逛街,一起分擔牢騷和快樂,不在一個部門,但都做銷售,共同語言很多。

Sally近來經歷了由喜變憂,跟了幾個月的一個百萬級的單子眼看就要拿下,已到了簽訂協議前的商務談判階段,對方突然冷下去了,Sally極力爭取了幾次,不見任何起色,只好無奈地掛起。

一個月以後,傳來的消息幾乎使她昏厥,這個單子被Jean搶了,成交的價格是Sally原先談的70%。Jean深知公司禁止不正當競爭,為此她編了個酷似真實的故事講給上司,說Sally的無能和傲慢讓這個單子黃花菜了,是她力挽狂瀾才使這筆單子起死回生,說Sally是多麼的不好,她又多麼的好,起碼在這件事的表現上。

Sally仔細回想此事的來龍去脈,怎麼很保密的商業活動全部被別人掌握了呢?原來她的所有活動都是對Jean開放的,她們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原來最親密的人是最危險的敵人。

在職場上原本沒有直接利害關係、但為著改善自己不利處境的目的,從而發掘、製造矛盾以打擊同僚,尤其是打擊領跑者,轉移領導對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暫時保平安,度過職場危機,這一手段在辦公室裡也屢見不鮮。

辦公室裡的權術謀略

Allen和Waytt是分管不同產品線的銷售總監。Allen草根出身,銷售風格兇猛,業績極好,白手起家從帶隊伍到拿單子回款,風頭正勁。加盟時間不長、國外MBA畢業、著名外企出身的Waytt心裡很焦急,他的收入比同級別員工高兩倍,被現公司寄予厚望,但遲遲表現不出業績,他所擅長的打法、原有的資源在現公司政策下無用武之地,除非利用自己的私人資源——可這倒貼的事誰願意做啊。

這樣下去地位岌岌可危,Waytt冥思苦想,只好狠下心來“設計”一個“案件”,使之觸犯公司最敏感的神經,自己從中立功,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也有戰爭嘛,在管理領域裡體現價值和銷售戰線上取得業績不是同等重要嗎,縱觀哪家大企業沒有這樣的事呢。

他把目標對準了Allen,一是產生的震動大、有影響;二是Allen的團隊向前衝得猛,在這樣費用和財務管理非常死板的地方一定能找出毛病,上個月老闆去南方請客的幾萬元都是從當地機構日常費用中報銷的,而每月日常費用只有數百元的當地銷售不通過非正常渠道根本不能解決這大筆空額。他決定從Allen的心腹、當地銷售經理Hens身上找到突破口。

Hens的手下、澳洲留學歸來的銷售劉斌,正因試用期表現和做事風格得不到Hens和Allen的認可而鬱悶不已。其實從心底來說,劉斌也看不上那兩個土包子,他最崇拜充滿紳士風度和職業氣質的Waytt,準備換崗投奔新領導。對Waytt的暗示,他心領神會。深夜,劉斌撬開Hens的辦公抽屜,果然發現一本已用去一半的假髮票,連夜寄給Waytt。

Waytt立即向上司彙報,同時提交了一份加強管理、整頓內務、培養一支作風過硬的營銷團隊的草案,並提出這件事的解決方案:開除Hens,提劉斌做經理,至於Allen,在公司內部通報批評並且進一步審查他管轄的其他區域的管理問題以儆效尤。

Hens和Allen之間的電話成了熱線,在Allen的指導下,Hens仔細調閱了劉斌的手機通話記錄,近來劉斌頻繁地和一個北京的手機號聯絡,一天通話十幾次,晚上打幾個小時。

Allen盯著通話清單上反覆出現的號碼:這是Waytt的手機號。

在Allen的導演下一場反擊戰開始了:Hens以劉斌偷盜辦公室、嚴重違反管理紀律、業務能力差為由要求公司解除和劉斌的勞動關係,郵件主送Allen,抄送大老闆和人力資源部。

Allen拿著Hens拍攝的被撬抽屜的照片和由此產生的嚴重後果的書面彙報專門找大老闆談了一次,得到大老闆認可後,向Waytt出示那份電話清單攤牌:“劉斌不想走,把你全交代出來了。這件事我不再提了,但他必須立即滾蛋!你地盤的事我不管,我的你也少管。否則我也要讓你難堪。”

高手就是高手,後來,Waytt逐漸表現出了卓越的銷售策劃和管理能力,Allen成了他非常得力的副手和夥伴。曾有的那一段插曲,使他們各自明白對方的做事特點和底線,對友好共事和合作沒有產生任何副作用。因為辦公室政治中產生的分分合合、恩恩怨怨都是階段性的,是在特定背景條件下產生的,能從無到有,也能從有到無。

經過數年的艱苦奮鬥,石掌握了公司的主導權並且籌劃在美國上市,經再三向董事會爭取,將多年好友黃請來做CFO,兩人無話不談,彼此極為信賴,黃在美國留學三年,英語比石好,是石與美國公司大股東的溝通橋樑。

大股東派來的美國員工逐漸形成了反石的力量,他們看不起一個Local,認為他的能力和跨國界的影響力不足以支撐公司獲得國際資本的青睞,呼籲總部任命另外的CEO。

中外兩方形成鮮明的兩派,以石為代表的本土派和外國派經常在會議上公開爭吵,常看到外國派氣得大聲地用英文嚷嚷,英語水平不很高的人基本聽不懂,所以說只有會用外語吵架才算學好了這種語言。黃總是站在石這邊:“我是中國人,不能做漢奸。”他很職業也很忠誠。

經過近半年的博弈,中外力量格局漸漸明朗。成也資本,敗也資本,資金是指揮棒,誰出錢聽誰的,誰就是笑在最後的人。石決定放棄,帶領核心員工辭職另組公司,反正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人手裡,有了這幫人在哪都一樣,這回一定要自己幹,不受外來勢力的左右。他最得力的夥伴就是黃。

當美國大老闆攤牌的時候,石早有準備,提出辭職。正在石緊鑼密鼓地籌備新公司時,收到大老闆義正辭嚴的一封信,信中指責石違反公司保密原則,將大量的技術核心機密帶回家裡,就在家裡那臺HP筆記本上,還準備將公司的核心人員分批帶走另立門戶,違反競業避止協議,而且正和世界著名的風險投資商談判搞不正當競爭,因此公司將考慮正式向石提出起訴。

石驚駭美國人不僅知道這麼核心的事情而且還相當詳細?紙終不能包得住火,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據可靠消息,是黃出賣了石,他投靠美國大老闆的條件是要做新的CEO。

很多人痛斥黃的行徑卑劣,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也是千古所傳,在職場中循規蹈矩地奮鬥固然品德留香,可有多少人真正做得到呢?生存鏈上不僅只有你一個人,你要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和波及,不進則退,有所得就會有所失。面面俱到是鏡中花,可望而不可即,現實面前忠孝難兩全。待到黃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誰還會記得起這麼私密的一幕?就算有人風聞,沒準兒還把他的行為當做充滿智慧的成功實踐,為後來者效仿呢。

成功的男人背後絕不止一個鼎力相助的女人,反過來也一樣,成功女人背後一定有不止一個關鍵男人的提攜,而某些利用異性作為公司政治管理的手段而一箭多雕的行為應受到詬病。

易小姐從國有大集團渠道專員的崗位調到這家外國駐京辦事處任渠道經理一年多,事業發展、工作環境都不錯,但近來遇到了麻煩。首席代表把她職責內最重要的客戶分給了其他同事,然後給原本不需要承擔銷售任務的她規定了銷售指標,接著將幾個她做完前期馬上要籤的單子轉給了其他人,她乾的白乾,業績算人家頭上。易小姐非常惱怒,但珍惜這個工作又不捨得甩手而去。

傍晚,首席代表約她在五福茶藝館談話。首代說:“我們這樣辛苦工作,自己能得到什麼呢?外國總部很動盪,不知什麼時候波及北京代表處,這裡不是我們的家,包括你我在內,能做多久天知道!渠道是最重要的崗位,你總是這樣盡心我很感動,提醒過你幾次可你太傻不醒悟,所以把你的資源轉移走。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交朋友,我愛人和你沒法比,我早就想和她離婚了,我們一起合作成立一個公司,我們倆相互配合,把單子甩給我們自己的公司做,不就都是我們的了嗎?這年頭不趁年輕積累五百萬,今後生老病死誰管我們的死活?”說著,他向易小姐身邊移過來,輕輕撫摸她細長的雙手。

易小姐站起來冷冷地說:“我沒有想過。我還有事先走了。”

第二天,易小姐被公司解聘了,多得到兩個月的補償金。

早先離職的一位女同事打來電話,易小姐才知道原來在五福茶藝館的這番話首代對代表處的幾位女孩全說過,她們全是他的情人加業務夥伴!這是出身不高、能力不強的首代管理公司的一種獨特、有效方式,怪不得代表處根本沒有大發展的計劃,也從來不招聘男員工呢。

女人一旦陷入感情常失去理智,她們不但幫他完成公司指標,而且還是他個人賺錢的機器,同時也是外國總公司認可他業績和管理能力的有力佐證,得到利益和感情的女孩子怎能對情人加老闆的他不利呢?她們是他最有效的保護牆。

職場猶如舞臺,舞臺上總是善良的人多,純潔的情操多,美好的事務多,職場上更是如此,因為對真善美的追求是普天下人之所願。但生物鏈上的故事提醒人們防人之心不可無,必備的防身之箭要仔細打磨,作為自己和善本性的補充。

工作和生活不可分割,工作是生活快樂的源泉之一,如果充斥鉤心鬥角,生活焉能快樂?簡單純潔、只需埋頭做事的職場有吸引力,但是,如果你所處的不是這樣理想的環境,就坦然面對吧,畢竟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生活不簡單。

對付職場政治無往不勝又最易掌握的辦法有兩條:

1.成為一個有實際用處的職業者,哪一派當權都需要你;

2.淡定對待環境,堅守、實踐真善美的做人做事原則,不介入不明的矛盾與是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