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她是共和國最美的花旦。周總理曾經說:三天不喝茶,不能不看她。年少被拐入津,一曲《劉巧兒》讓她紅遍大江南北,她美若天仙,被比自己大60歲的齊白石收為義女。她學藝刻苦,拜梅蘭芳為師,終成大器。她在文革時被打的半身癱瘓,卻拾藝不輟。她是美人淑女,更是新派藝術家。所有的頭銜都不能掩蓋她傑出的藝術才華,她是——新鳳霞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新鳳霞劇照

新鳳霞原名楊淑敏,祖籍江蘇,生於蘇州,被人販販賣入津。6歲學京劇,13歲習評劇,15歲脫穎而出,她在《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等名劇中的傳神表演,被世人譽為“評劇女王”。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劉巧兒》

“評劇女王”是新鳳霞最廣為人知的頭銜,事實上,她還是著名作家吳祖光的結髮妻子,梅蘭芳的徒弟,還因“生的好看”被齊白石收為義女,學習國畫。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新鳳霞劇照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新鳳霞評劇電影《花為媒》

丈夫鼓勵她繪畫,在他的幫助下,二十多年裡,她完成了幾千幅花鳥畫和十幾本回憶錄。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新鳳霞作品

齊白石:“她生得好看,我就要看!”

新鳳霞早年常在家剪裁戲服,刺繡、畫花樣,有些繪畫的基本功,這為她學畫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一次,吳祖光宴請梅蘭芳、齊白石、鬱風等朋友來家裡吃晚飯。齊白石看見鳳霞便目不轉晴地被吸引住了。旁邊的人推了他一下說:“不要老看著人家,不好……”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年輕時的新鳳霞

齊白石生氣地說:“她生得好看,我就要看!”鳳霞走到面前說:“齊老您看吧。我是唱戲的,不怕看。”滿屋子人全笑了起來。鬱風站起來說:“齊老喜歡鳳霞,就收她做乾女兒吧。”新鳳霞立即跪在地下叫“乾爹。”齊白石高興地收了這個乾女兒。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新鳳霞《好春光》

齊白石教新鳳霞畫畫“很偏心”,幾個學生同在他家時,他常常要其他人回去獨留下鳳霞教她一人,並且常常叫他最信任的裱畫工人陪她同去。

吳祖光的父親吳景淵擅詩文書畫,在齊白石和公公的指點下,新鳳霞漸漸對繪畫有所精通。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齊白石與新鳳霞

由於毛筆字缺少功夫,新鳳霞的每幅畫要吳祖光寫字才能成為一幅完整的作品。她對吳祖光說:“乾爹說的,我畫畫,你題字。夫妻畫難得:霞光萬道,瑞氣千條。”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新鳳霞因殘疾告別舞臺後,常潑墨作畫,加之得到齊白石親傳,她的國畫別具一格,作品同她的演唱藝術一樣樸實無華、清新淡雅。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新鳳霞和吳歡同作的《行書七言詩,秋菊草蟲》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新鳳霞作品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新鳳霞與吳祖光合作的“夫妻畫”

學藝刻苦,拜師梅蘭芳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新鳳霞拜師梅蘭芳

1953年秋天,梅蘭芳在天津中國大戲院演出的時候,吳祖光為拍梅蘭芳舞臺藝術電影片趕至天津,新鳳霞也跟隨先生吳祖光來天津看戲學習,就藉此機會拜梅蘭芳為師。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拜師儀式在天津“登瀛樓”飯莊舉行,師徒合影之後,大家舉杯暢飲。在座的有戲劇家田漢、張庚等人。梅先生風趣地說:“我每次收學生都是學生請客,這次收新鳳霞我自己請客。”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新鳳霞、閻立品與師父梅蘭芳

梅蘭芳對新鳳霞這樣一位年輕的地方戲演員從不輕視,他和梅夫人經常觀看新鳳霞的演出,特別是新鳳霞上演《鳳還巢》時,他是場場必到,之後打電話給新鳳霞,主動約她抽時間說戲,對新鳳霞一個眼神、一個指法,都是耐心地指點。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1956年春晚新鳳霞表演評劇《劉巧兒》

在“拜壽偷看”一場,梅蘭芳給她講了表露內心獨白的動作,如含羞、斜視、偷看、點窗紙、退步、側身等,這些沒有語言的動作,都由梅蘭芳親自做了示範,新鳳霞非常感動。

新鳳霞:蒙義父齊白石(宿州市名人)親授畫技,又得拜梅蘭芳為師

新鳳霞《鳳還巢》

新鳳霞在運用水袖上,向梅蘭芳學到的是“美中有意”——一個好演員,在舞臺上從不亂舞水袖,講究水袖出即必美,而美中要有含意。直至今日,凡演新派《鳳還巢》的,特別是新鳳霞的一些弟子們,都在運用師父的這套水袖功。

新鳳霞在十年動亂時因慘遭迫害而留下殘疾以至無法再登上心儀的舞臺,她晚年堅持寫作,著有《少年時》、《新鳳霞說戲》等。1998年,一代佳人就此仙逝,享年71歲。

有人說她生錯了年代,而正是那個年代,造就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成就了她圓滿的愛情,輝煌的事業,哪怕遭受迫害也筆耕不輟的精神,對於新鳳霞來說,人間這一遭,不枉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