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的那些事,你真的知道吗?


忙着看病治病、求医问诊、美容护肤的人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皮肤屏障受损了。皮肤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期我们就来说说“皮肤病”的那些事。


皮肤病的那些事,你真的知道吗?

广义的皮肤屏障包括物理屏障、微生物屏障、化学屏障、神经屏障和免疫屏障等。

我们这里所讲的是狭义的皮肤屏障,通常指表皮,尤其是角质层,它们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细胞间脂质形成“砖墙样结构”。健康皮肤角质层中的角质细胞是“砖块”,细胞间脂质是“灰浆”,角质形成细胞夹杂在细胞间脂质中;角质层外还有一层由皮脂和汗液构成的水脂膜,作为“外墙的涂料”共同构成了皮肤屏障。


皮肤病的那些事,你真的知道吗?

皮肤屏障对外参与抵抗微生物、日光等的侵袭,对内防止体内营养物质、水分的丢失,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砖墙结构”一旦遭到破坏,皮肤屏障就会受损,经表皮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肤就会出现干燥、脱屑;同时对抗外界微生物侵袭的能力下降,导致多种皮肤病的发生。


皮肤病的那些事,你真的知道吗?

与皮肤屏障受损相关的疾病有特应性皮炎、玫瑰痤疮、银屑病和光老化等。除了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异常、中间丝聚蛋白突变或缺乏对皮肤角质层的完整性造成影响外,人体内在的调节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均是皮肤屏障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内在调节因素包括:离子及其通道、皮肤PH值、糖皮质激素及性激素等。

外在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和湿度、清洁护肤、不同的化妆品配方、紫外线照射及运动强度等。

外在环境因素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外在因素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的皮肤屏障受到损害。


皮肤病的那些事,你真的知道吗?

温度和湿度

高温、低温和低湿度均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的下降。当外界相对湿度低于60%时,角质层含水量就会降到10%以下,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出现皮肤干燥、瘙痒或已存在的皮肤问题进一步加重。因此洗脸时水温适宜,同时应根据角质层含水量,皮肤表面PH值等选择合适的含活性物质成分的保湿剂。常见的活性物质包括透明质酸、乳酸盐、尿素、山梨醇和甘油等。


清洁护肤

清洁是保持皮肤健康的基本方法,但是过于频繁地清洗、过度使用去污及去角质能力强的清洁产品,均会造成皮肤屏障的损伤,影响正常pH值和破坏皮肤微生态平衡。在洗脸护肤的同时要注意兼顾皮肤屏障功能的维护。避免过度清洁,建议每天面部清洁二三次为宜,即使角质层比较厚的部位如手部,每天清洁的次数也不要超过10次;选择含有合适的表面活性剂的清洁产品;使用清洁剂的同时选择保湿作用的护肤产品,以减少清洁剂对皮肤屏障产生的影响。


紫外线照射

适量紫外线可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但急性过量紫外线照射可损伤皮肤及皮肤屏障。长期紫外线照射,皮肤可出现粗大皱纹、弹性下降、毛细血管扩张等。因此应避免在紫外线过强的情况下出行,同时建议打伞带帽等做好遮挡性防晒。还可以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防晒指数的防晒产品


城市颗粒污染

金属、生物材料、有机毒素等是构成城市颗粒污染的主要成分。这些污染物明显地破坏角质层的完整性,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到损害。建议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如回家就卸妆洗脸,同时使用抗氧化抗刺激的针对性产品,有助于减轻污染物对皮肤的持续刺激。减少每日使用电脑的时间,避免电脑屏幕周围积聚的大量的污染微粒对皮肤造成的影响。


生活用品及工业毒物

生活当中以洗衣粉和酒精为代表。合成洗衣粉由表面活性剂、增效添加剂等组成,使用各种类型的离子表面活性剂均能造成皮脂膜的损伤缺失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的损害。酒精作为有机溶剂,能经无损皮肤吸收,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对皮肤屏障有损害作用。因此,接触洗衣粉和长期接触酒精的皮肤要适当加以保护。同时避免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护肤品。


运动强度

运动时出汗明显增多,导致皮肤表面变得潮湿,角质层水合作用明显增加,油脂的含量明显减少,同时温暖和潮湿的环境利于微生物的增长,从而对皮肤屏障的维持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适量的运动、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并进行适度的清洁洗护是减少运动相关皮肤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饮食习惯

有研究表明,高碳水化合物或油腻的饮食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和雄激素等释放,对皮肤屏障造成影响,进而加重痤疮患者的病情。可以调整饮食结构,从而避免这种因素所致的皮肤屏障的损害。


皮肤病的那些事,你真的知道吗?

皮肤屏障一旦受损,我们应该积极去修复它。对于皮肤屏障的修复,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脂质

不同疾病脂质的成分减少不同,如特应性皮炎和敏感性皮肤以神经酰胺下降为主,银屑病以游离脂肪酸减少为主,老化或光老化以胆固醇减少为主。这些均提示不同的疾病在进行屏障功能修复时应侧重添加不同的脂质成分。


保湿剂

皮肤保湿作为一项基础又系统的措施,皮肤水合作用增加,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外用含有保湿剂的皮肤屏障修复剂,可快速改善TEWL(经皮水分丢失)量及皮肤含水量,暂时为皮肤提供保护, 减少进一步损伤。


抗敏剂

皮肤屏障受损以后,外源性的抗原容易透过皮肤进入体内,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后引起变态反应。亚油酸、亚麻酸具有一定的抗炎、抗刺激作用。痤疮患者亚油酸稀释后相对缺乏导致粉刺产生;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导致亚油酸、亚麻酸相对降低。采用一些活性物质,在保湿剂中添加含有一定抗炎、抗敏的活性成分,在修复皮肤屏障的同时可抗炎、抗氧化及免疫调节,从而达到维持皮肤结构完整,修复皮肤屏障的目的。


PH值

皮肤正常PH值为4.0-6.0, 酸性PH值可维持皮肤正常菌群。痤疮丙酸杆菌宜生长在PH值6.0-6.5的环境中,PH值小于6时生长受到抑制。由此可见,在临床修复皮肤屏障的过程中,调节PH值对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及治疗相关皮肤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的理论,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皮肤情况合理使用适合的产品。

敏感性皮肤应选用性质柔和、成分较单一的专为敏感性皮肤设计的医院研制类护肤品进行皮肤护理。

干性皮肤,如湿疹、皮肤老化等,修复皮肤屏障的最主要方法是外用保湿剂及含有抗炎、抗过敏作用的天然活性物质。

油性皮肤,如痤疮、脂溢性皮炎等可以选择对PH值有调节作用,且能预防色素沉着同时具有抗菌等作用的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