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 | 讀書是為了心靈生活

馮驥才 | 讀書是為了心靈生活


讀書是為了心靈生活

文丨馮驥才


我們需要的讀書,是一種發自心靈的、對讀書的本然喜愛。

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在書裡面,世界上沒有的東西也在書裡面,比如人的想象、智慧、思想、發現。所以我說,書的世界,大於我們現實的世界。

讀書的目的,可以大致分為四類。比如說身體不舒服了,想知道哪兒疼是怎麼回事,去找一些醫書來看,這是工具性的讀書。第二類就是求知,讀書時也許沒有什麼非常明確的目的,但這可能影響了我後來從業的選擇。第三類就是消遣性的讀書,這是許多人的選擇,像大家在地鐵上都在看的書,大多上是消遣讀物。第四類,我用了一個詞,就是讀書是為了心靈生活,這是我最推崇的。我們需要書裡那些內容給我們治癒,我們需要比較純粹的、精神的、情感的生活,需要思考的、審美的生活。

我總想方設法地擠出一些讀書的時間,家裡的書房,我稱它們為我的“書巢”。空閒的時候,我喜歡在書房裡放一點很輕的鋼琴曲子,正好有朋友送我剛下來的西湖龍井,特別好的明前茶,沏一杯,坐在那裡,然後把一本書打開。

馮驥才 | 讀書是為了心靈生活

馮驥才先生的書房“心居”一景

享受別人的思想,也是很快樂的事,特別是這些思想有發現的時候,它會一下子把你引申到一個抽象的、全新的境界裡去,這時你會發現,人的智慧在那個地方忽然開闢了一個空間,這個空間你過去沒有看見過。這讓人很享受。

我所有的人生經歷和收穫,都離不開文學和書籍的滋養。我兒時的啟蒙教育,是從每天晨起早讀古典詩詞和四書五經開始的。詩詞中所描繪的情景與生活的詩意,生髮了我對美的追求。

我在二十歲前,還沒有正式讀到一本外國文學,直到一位讀書多、藏書多的好友向我推薦了屠格涅夫的《初戀》,這才給我打開了各國名作的大門,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契訶夫對我影響比較大,當然他的文字寫法對我有影響,他那種短句子的運用,一種白描式的語言,那種語言的節奏感,對我都是有影響的。但是他最影響我的,還是他的悲憫,我覺得這對於作家是特別重要的,作家應該對弱者,對人有一顆悲憫的心。

馮驥才 | 讀書是為了心靈生活

契訶夫小說選 人文社“網格本”

有人問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汲取書中的精華並做有選擇的閱讀?我覺得順其自然,就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人在青少年求知慾最強的階段,一定要多讀經典,這些是人類知識和智慧的精華。

我兒子上小學的時候,有時我到書店買書,就買一大包,回來後就扔他床上。他會自己挑選,不喜歡的書就扔一邊了,喜歡的書他就會去看。人的閱讀要隨他自己的性情。每個人進入書的世界的入口,是不一樣的,就像我們進入一個風景區一樣,每個人的入口不一樣,但是這個景區裡會有引導。我們所有人類的經典的書,實際上都是人類的一些重要的價值觀、重要的是非標準、重要的道德取向、重要的審美法則,這些都包涵在經典裡邊。所以,我覺得讓孩子讀書,一個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讓孩子讀經典。

去年,我新寫了18篇“俗世奇人”,今年與讀者見面了。這本書每個短篇都是兩千字左右,我都是用最短的、最精幹的語言,用白描的方法,一篇小說寫一個人物。

馮驥才 | 讀書是為了心靈生活

《俗世奇人全本》新書發佈會現場

後來別人跟我講,你這作品的好處就是因為你寫得短,適合現代人看,因為網絡傳播很快。但是我想挑戰一下自己,我想知道是不是寫長了就沒那麼多人看了。如果沒多少人看的話,我覺得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的能力達不到,另一個就是人們的閱讀習慣改變了。

如果人們的閱讀習慣真的改變了,這恐怕還得需要作家去思考,我們要用怎樣的一種藝術力量,把純文學的陣地守住。這可能對我們是一個挑戰。

在做傳統文化保護的這近二十年間,雖然我少讀了很多書,也少寫了很多書,但是我讀到、學到的廣闊而豐富的各地民族、民間文化和歷史,是我這輩子讀到的最重要、最有價值的書。

馮驥才 | 讀書是為了心靈生活

馮驥才漫畫像

在整個傳統文化保護的過程中,我有一個體會,那就是我們不知道的,永遠比我們知道的多。走進某個村子前,我們真是沒有想到,這裡有那麼好的藝術,有那麼好聽的歌,有那麼好的一種手藝,或者那麼美的一些建築。這時候你反過身來,倒需要工具性的讀書。需要找資料,需要找當地的人來問,需要找當地的縣誌看一看。當地的一些學者們可能已經寫過相關的書,但是我沒有讀過,我需要把它們找出來看,這樣我會多知道很多東西,多學到很多東西。我覺得學習應該永遠是知行合一的。

真正的書,不止在書房裡,更在田野、在社會、在人心裡。我要在田野裡閱讀那些文化遺產的書、生活的書、老百姓的書、生命的書,只有這樣,才會是對一段歷史、一種文化和一種生命的立體解讀。

本文根據作者在央視《文化十分》的訪談整理

馮驥才 | 讀書是為了心靈生活


馮驥才,浙江寧波人,1942年生於天津,中國當代作家、畫家。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其文學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已出版各種作品(集)五十餘種,其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珍珠鳥》等均獲全國文學獎。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意、日、俄等十餘種文字,出版各種譯本三十餘種。

⬇⬇⬇美文推薦⬇⬇⬇

散文丨王雁翔:娑羅柳及它俯視的事物(上)

散文丨王雁翔 |:娑羅柳及它俯視的事物(中)

散文丨王雁翔:娑羅柳及它俯視的事物(下)

非虛構丨王雁翔:阿里邊防散記

散文丨王雁翔:遙遠的牛圈子

散文丨王雁翔:母親的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