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好好吃饭?重视这几点,秒变”乖孩子“

宝宝喜欢咬东西?0-6岁宝宝的这些行为,需要重视!


很多年轻宝妈在育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如经常哭闹、喜欢打人等等。而宝妈们不理解孩子的这些行为代表了什么,只是简单粗暴的制止,这样只会暂时压制,问题的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早晚都会呈聚集性姿态爆发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0-6岁宝宝的这些行为。

孩子不好好吃饭?重视这几点,秒变”乖孩子“

其实不同阶段的宝宝我们要不同对待,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0-2岁 婴儿阶段


3-4岁 婴幼儿阶段


5-6岁 幼儿阶段


0-2岁阶段宝宝会有这样的行为


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大脑还没有完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有的只会咿咿呀呀,有的只会单个词语的蹦出来,这时候当宝宝想要干什么或者想要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就会用眼神、动作来与父母及逆行沟通。


行为一 咬东西


女宝宝萌萌8个月大了。最近萌萌妈发现孩子喜欢咬东西,有时是玩具,有时是咬手指,就连手机、遥控器都不放过,有时发现了会及时制止,但总有看护不到的地方,万一孩子吃到了有害的东西就不得了了。家里人都担心的不得了。

孩子不好好吃饭?重视这几点,秒变”乖孩子“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到15岁分为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而萌萌刚好处于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动作不够熟练,这个时候孩子处于"口欲期",是指宝宝通过嘴巴去感知世界,表达自己对事物的喜恶。


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饿了想吃东西,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身体正在飞速成长,身体需要大量的营养来支撑成长。


所以妈妈们不需要太担心了,这是宝宝进入一个新阶段的表现,很正常。

孩子不好好吃饭?重视这几点,秒变”乖孩子“

宝宝在咬东西时妈妈们应该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示制止,如用手轻轻拍打宝宝所咬的东西,以示这个东西不能吃。除此之外也可以适当的给宝宝加餐,在这里提议给宝宝少食多餐。


行为二 扔东西


同事家的宝宝一岁半了,老喜欢扔东西。手机、纸、玩具、能扔的东西他都可以扔。而且还是他扔了你给捡回来他又给扔出去,再捡回来再扔,捡回来他还乐了,俨然把这种行为当成了妈妈和他之间的一种游戏,你训他吧,他又一无所知,实在是让人不知道是哭是笑。

孩子不好好吃饭?重视这几点,秒变”乖孩子“

这个阶段又叫"协调期",宝宝的肢体渐渐发展,扔东西就是孩子在自主的协调肢体动作,且孩子在此阶段除了吃饭饭就是睡觉,没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娱乐活动挥发精力,孩子只能玩弄自己身边的物品了。


我认为对于这种情况,宝爸宝妈们可以适当的跟宝宝玩玩,当成一种亲子游戏,还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不过像那种贵重的、易碎的、有害的物品尽量放到远处、宝宝够不到的地方,以防出现不必要的伤害。


3-4岁阶段的宝宝存在这样的行为


这个阶段的宝宝有独立倾向出现,生活可以慢慢自理,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自身情绪不稳定且不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行为还容易受到情绪的支配。宝宝还具有很大的好奇心,模仿能力也比较强。


行为一 吃饭难于上青天


身边经常会有朋友抱怨谁谁家的小孩每到吃饭的时候就淘气,孩子在前面跑,家长在后面追;还是哄一次吃一口,等孩子的一顿饭吃饭家长的饭都已经凉透了,对于这种情况就算家长批评,但还是下次会犯。吃饭问题算是最困惑家长的问题之一了。

孩子不好好吃饭?重视这几点,秒变”乖孩子“

这个时间孩子们会有一个"第一反抗期",研究表明在3.4岁出现反抗期的孩子更容易成长为心理健康、独立、自立的人。那些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孩子往往没有自己的想法,对家长充满依赖性,这样才不利于孩子成长。


3.4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任何逻辑可言。所有吃饭问题就成了孩子反抗期的重要表现。


在孩子吃饭问题上我认为首先家长要冷静下来,不要孩子不吃饭你就哄着,你要简单明确地告诉他,不可以,如果现在不吃饭晚上就没有饭吃了,让他明白这个规矩,下次再有这种情况出现他明白该怎么做了。


行为二 长时间的玩电子产品


丽丽家的宝宝今年4岁了,由于爷爷奶奶不在身边,自己和丈夫都比较忙,平时和孩子在一块时都是直接丢手机让小孩看动画片,小孩一吵闹自己就让孩子玩手机。久而久之丽丽发现自家孩子动不动就"妈妈,手机! ",还一看手机就要不回来了。

孩子不好好吃饭?重视这几点,秒变”乖孩子“

小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如果孩子出现沉迷手机的情况那可能当父母的就要想想自身原因了,当你在玩手机时没小孩可能会想那个方盒子是什么?怎么爸爸妈妈都在抱着那个?我也要!


《论语》中说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父母给孩子应当起到良师的作用。为了解决小孩沉迷手机的问题,我觉得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


5-6岁的大孩子喜欢这样做


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语言、动作已发展完备。情绪、想法都会充分的表达。学习能力正是旺盛的时候。也会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


行为一 喜欢恶作剧


童童是一个6岁小男孩,今年上一年级。孩子性格开朗活泼,按说这样的性格在这个年纪是好的,但是最近让童童妈妈烦恼的是每次老师都会叫家长,原因不外乎于又揪前排小姑娘的辫子了,上课不好好听讲老是乱动………

孩子不好好吃饭?重视这几点,秒变”乖孩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表现出很想与别人分享事物,也很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们在这个时期形成了自己较为系统的认知,所以家长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谨慎。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面对小孩子的恶作剧,有时候还是需要家长冷处理,你越理他他就觉得这样就可以博得你的关注,下次他就会继续这样。还有我们也

需要换位思考,孩子这样做是为什么。


行为二 "人来疯"


每次家里以来客人月月就会到处乱跑,不听话,有时会打断大人之间的谈话,存在"仗着有人在,爸妈好面子肯定不敢训自己"的思想,彻底放飞自己。

孩子不好好吃饭?重视这几点,秒变”乖孩子“

孩子这样有可能是孩子没有事做,比较空虚寂寞或者表现欲太强。想表现自己,博得客人及大人的夸赞。


为了有效防止孩子为了表现自己但却生活经验不足变成小调皮,家长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参与进招待客人的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让孩子成为"家务小能手",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年轻妈妈们遇上这种问题总是显得手忙脚乱、经验不足,育儿道路上困难重重,这些问题你家宝宝有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