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村趕集很熱鬧,現在怎麼沒人了,人都跑到哪去了?

過去農村趕集很熱鬧,現在怎麼沒人了,人都跑到哪去了?

說起農村趕集,最忙的就要屬趕集的商販了,為了保證貨物的新鮮,他們天還沒亮就要起床,然後到批發市場去進貨,再到指定的地點去擺攤,非常的辛苦。不過近些年商販卻開始苦惱了,過去非常熱鬧的農村趕集,現在卻看不到多少人,擺攤根本賺不到多少錢,不趕集又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那麼,農村趕集的人都去哪兒了呢?

過去農村趕集很熱鬧,現在怎麼沒人了,人都跑到哪去了?

外出打工

這就要從空心村說起了,造成空心村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量農忙外出打工,距離縣城比較近的農村還好一點,大概能保留過去最多人口的1/5,但是偏遠地區就不那麼樂觀了,正個村子也沒多少人,而且多數都是老人,自然就沒有多數人去趕集了,而老人在趕集的時候,都是買一些自己日常所需,很長時間才會出來買一次。

過去農村趕集很熱鬧,現在怎麼沒人了,人都跑到哪去了?

農忙

每到春天和秋天,都是農民最忙的時候,一個是春種,一個是秋收,這兩個時候,農民基本上每天都是在地裡忙活,就算家裡有需要買的東西,農民也根本沒有心思去集裡逛,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沒有保障,哪有功夫去趕集呢?

過去農村趕集很熱鬧,現在怎麼沒人了,人都跑到哪去了?

年輕人在外求學打工

一般來說,農村消費最大的群體就是年輕人,但是,現在農村的年輕人,要麼在外求學,要麼在外打工,平時很難看到他們,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見到他們一面,他們不在家,家裡的老人一般都是能省就省,除非迫不得已,否則他們是不願意去集裡花錢的。

過去農村趕集很熱鬧,現在怎麼沒人了,人都跑到哪去了?

交通方便,不願意再趕集

過去農民趕集是因為交通不方便,想要到城裡買一些東西非常不方便。隨著現在農民也有私家車,想到城裡買一些東西就變得非常方便了,有需要的時候就去買了,自然就用不到去集裡買,所以,他們趕集只是為了到集裡看看,沒事逛一逛,就像城裡逛街一樣。

過去農村趕集很熱鬧,現在怎麼沒人了,人都跑到哪去了?

趕集供選擇的貨物不多

農村趕集是不能和城市相比的,受到條件的影響,商販不可能帶太多的貨物,只能選一些農民日常所需,非常好賣的東西帶到集上,這就讓集市上的商品顯得非常單一。農民在集上逛了一圈後,會發現集裡的東西也就那些,慢慢的就會對趕集失去興趣,也就不願意再去了。

過去農村趕集很熱鬧,現在怎麼沒人了,人都跑到哪去了?

價格便宜,但是質量也不好

商販們都知道,農村不比城裡,農民一般都沒有多少錢,他們更在意商品的價格,如果在集上賣貴一點的東西,就會賣不出去。所以,商販在集上賣的東西往往都是價格低廉的商品,但是這些商品,往往質量都不是很好,而農民現在又開始追求質量好的商品,自然是對趕集不待見了。

過去農村趕集很熱鬧,現在怎麼沒人了,人都跑到哪去了?

趕集的人越來越多

趕集擺攤並不是商販的專利,一些看到擺攤有錢可賺的農民,也會試著去擺攤,還有一些家裡有多餘農產品的人,也會加入其中,慢慢的就形成了賣東西的人比買東西的人還多的局面。

過去農村趕集很熱鬧,現在怎麼沒人了,人都跑到哪去了?

其實,農村擺攤的學問也不少,比的不只是價格,還有進貨渠道、所賣商品的種類等,對於經常擺攤的商販來說,他們已經掌握了農民的心理,知道農民什麼時候需要什麼,由於長年擺攤,他們的費用要比初次擺攤的農民低一些,利潤自然也比初學者要高很多。雖然他們有著豐富的擺攤經驗,但是對於現在沒有人的局面,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對於過去農村趕集很熱鬧,現在怎麼沒人了,人都跑到哪去了?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