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貝聿銘更加傳奇的,是傳承數百年的蘇州貝家

貝聿銘出身於蘇州貝氏,據載,蘇州貝氏一族於元末時為躲避戰亂遷至浙江。明朝中葉,貝氏族人

貝蘭堂定居蘇州,靠著行醫賣藥,發展起蘇州貝氏一族。清朝乾隆年間,貝氏一族依靠藥材行業成為蘇州鉅富,為了鞏固宗族,貝氏族人開辦義莊設立義宅,用以贍養全族子弟。從此貝氏一族長盛不衰,成為蘇州四大家族之一。清朝末年,貝氏一族的十三世孫、貝聿銘的叔祖貝潤生更是買下佔地1.1公頃的蘇州名園“獅子林”,為全族共用,故而蘇州貝家也被稱為“獅子林貝家”。

比貝聿銘更加傳奇的,是傳承數百年的蘇州貝家

遊人如織的獅子林

貝潤生出生於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染料起家,宣統元年(1909年)當選上海商務總會議董。民國以來,歷任上海總商會協理、全國商聯會副會長、上海總商會會董,是名噪一時的“染料大王”,與同族兄弟、貝聿銘的祖父貝哉安合稱為“貝氏雙傑”。

貝聿銘的祖父貝哉安是光緒十六年的秀才,20歲成為蘇州府學的貢生。其父貝晉恩先在浙江為官,告病還鄉後,於蘇州經營典當行。貝晉恩去世後,貝哉安繼承大批遺產,遂放棄應試,先後在上海、吳縣等地的稅務部門供職。民國後,創辦上海金融銀行的陳光甫憑藉著與蘇州財團的密切關係,在蘇州設立了上海金融銀行蘇州分行,貝哉安任總行董事一職,兼任蘇州分行總經理。貝哉安還協助陳光甫創建了中國旅行社,也是中國第一家旅行社,任蘇州分社總經理。彼時的蘇州旅行社業務最為廣泛,甚至包辦學子出國留學的一切事宜。獅子林貝家的分量可見一斑。

貝哉安共有五個兒子從事金融行業,其中最負盛名的是三子貝祖詒,也就是貝聿銘的父親。

貝祖詒是當之無愧的金融鉅子,曾任中央銀行總裁,影響甚深。

貝祖詒生於1892年,從蘇州東吳大學畢業後,進入了“中國商父”盛宣懷創辦的煤鐵公司。1914年開始從事金融行業,在擔任中國銀行廣州分行經理時,與髮妻莊氏生下了第二個孩子貝聿銘。1918年,中國銀行組建香港分行,貝祖詒同時兼任中國銀行廣州與香港兩處分行的總經理。彼時,貝祖詒25歲。

1927年貝祖詒任中國銀行總行外匯部主任,打破了外國人壟斷中國外匯匯兌的局面,又任中國銀行副總裁,推行幣制改革。抗戰勝利後,貝祖詒出任中央銀行總裁,力圖挽救已瀕臨崩潰的民國經濟,但無濟於事。貝祖詒卸任央行總裁後回到中國銀行繼續擔任副總裁,後又任中國技術代表團團長前往美國商討援助事宜,無果。就此,貝祖詒定居美國,歷任美亞保險公司董事長、紐約斯泰公司顧問。直至1973年在香港上海商業銀行董事長的職位上退休,定居紐約。

比貝聿銘更加傳奇的,是傳承數百年的蘇州貝家

貝祖詒因“黃金風潮案”被迫辭職

貝祖詒的髮妻莊氏於1930年因患癌症在蘇州逝世,留下了年僅13歲的貝聿銘和弟弟貝聿昆、貝聿樅以及三個姐妹。後來,貝祖詒出訪歐洲時邂逅了外交家蔣履福的女兒、江南名媛蔣士雲。當時貝祖詒40歲,而蔣士雲僅21歲。二人的感情因年齡相差過大,更何況貝祖詒還有6個子女,被蔣士雲的家庭所反對。可蔣士雲毅然決定嫁給貝祖貽做續絃夫人,1932年春,他們在法國巴黎完婚。

蔣士雲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卻是與張學良之間的一段感情。

蔣士雲自青少年時代結識了張學良後,即便在歐洲留學期間,二人也始終有書信往來。張學良勸蔣士雲放棄學業,“回到我的東北來”,否則“有一天你是要後悔的”。

蔣士雲不願在學業上半途而廢,沒成想再歸國時張學良身邊已有了趙四小姐。蔣學雲二話沒說重返歐洲,也就是這一次重返歐洲,蔣士雲遇見了愛她護她的貝祖詒,成為貝聿銘的繼母,後隨丈夫定居紐約。

張學良曾親口說:“于鳳至是最好的夫人,趙一荻是最患難的妻子,貝太太(蔣士雲)是最可愛的女友。我的最愛在紐約。”說這句話時,張學良89歲。

張學良晚年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下了一份珍貴的“口述歷史”,正是在貝太太蔣士雲的多方協調下完成的。

縱使張學良感念著他的“士雲賢妹”,貝祖詒1982年年底去世後,蔣士雲的名片上也始終只有四個字——貝蔣士雲。

比貝聿銘更加傳奇的,是傳承數百年的蘇州貝家

圖為貝聿銘

值得一提的是,貝祖詒的第二個孩子,建築大師貝聿銘卻不是蘇州貝氏一族中唯一的建築大師。其曾祖父貝晉恩的弟弟

貝壽同也是建築設計名家。蘇州最老的監獄,司前街西善長巷蘇州看守所前身便是由貝壽同設計,同時貝壽同也是國內近代建築教育的開拓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