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贝聿铭更加传奇的,是传承数百年的苏州贝家

贝聿铭出身于苏州贝氏,据载,苏州贝氏一族于元末时为躲避战乱迁至浙江。明朝中叶,贝氏族人

贝兰堂定居苏州,靠着行医卖药,发展起苏州贝氏一族。清朝乾隆年间,贝氏一族依靠药材行业成为苏州巨富,为了巩固宗族,贝氏族人开办义庄设立义宅,用以赡养全族子弟。从此贝氏一族长盛不衰,成为苏州四大家族之一。清朝末年,贝氏一族的十三世孙、贝聿铭的叔祖贝润生更是买下占地1.1公顷的苏州名园“狮子林”,为全族共用,故而苏州贝家也被称为“狮子林贝家”。

比贝聿铭更加传奇的,是传承数百年的苏州贝家

游人如织的狮子林

贝润生出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染料起家,宣统元年(1909年)当选上海商务总会议董。民国以来,历任上海总商会协理、全国商联会副会长、上海总商会会董,是名噪一时的“染料大王”,与同族兄弟、贝聿铭的祖父贝哉安合称为“贝氏双杰”。

贝聿铭的祖父贝哉安是光绪十六年的秀才,20岁成为苏州府学的贡生。其父贝晋恩先在浙江为官,告病还乡后,于苏州经营典当行。贝晋恩去世后,贝哉安继承大批遗产,遂放弃应试,先后在上海、吴县等地的税务部门供职。民国后,创办上海金融银行的陈光甫凭借着与苏州财团的密切关系,在苏州设立了上海金融银行苏州分行,贝哉安任总行董事一职,兼任苏州分行总经理。贝哉安还协助陈光甫创建了中国旅行社,也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任苏州分社总经理。彼时的苏州旅行社业务最为广泛,甚至包办学子出国留学的一切事宜。狮子林贝家的分量可见一斑。

贝哉安共有五个儿子从事金融行业,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三子贝祖诒,也就是贝聿铭的父亲。

贝祖诒是当之无愧的金融巨子,曾任中央银行总裁,影响甚深。

贝祖诒生于1892年,从苏州东吴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中国商父”盛宣怀创办的煤铁公司。1914年开始从事金融行业,在担任中国银行广州分行经理时,与发妻庄氏生下了第二个孩子贝聿铭。1918年,中国银行组建香港分行,贝祖诒同时兼任中国银行广州与香港两处分行的总经理。彼时,贝祖诒25岁。

1927年贝祖诒任中国银行总行外汇部主任,打破了外国人垄断中国外汇汇兑的局面,又任中国银行副总裁,推行币制改革。抗战胜利后,贝祖诒出任中央银行总裁,力图挽救已濒临崩溃的民国经济,但无济于事。贝祖诒卸任央行总裁后回到中国银行继续担任副总裁,后又任中国技术代表团团长前往美国商讨援助事宜,无果。就此,贝祖诒定居美国,历任美亚保险公司董事长、纽约斯泰公司顾问。直至1973年在香港上海商业银行董事长的职位上退休,定居纽约。

比贝聿铭更加传奇的,是传承数百年的苏州贝家

贝祖诒因“黄金风潮案”被迫辞职

贝祖诒的发妻庄氏于1930年因患癌症在苏州逝世,留下了年仅13岁的贝聿铭和弟弟贝聿昆、贝聿枞以及三个姐妹。后来,贝祖诒出访欧洲时邂逅了外交家蒋履福的女儿、江南名媛蒋士云。当时贝祖诒40岁,而蒋士云仅21岁。二人的感情因年龄相差过大,更何况贝祖诒还有6个子女,被蒋士云的家庭所反对。可蒋士云毅然决定嫁给贝祖贻做续弦夫人,1932年春,他们在法国巴黎完婚。

蒋士云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与张学良之间的一段感情。

蒋士云自青少年时代结识了张学良后,即便在欧洲留学期间,二人也始终有书信往来。张学良劝蒋士云放弃学业,“回到我的东北来”,否则“有一天你是要后悔的”。

蒋士云不愿在学业上半途而废,没成想再归国时张学良身边已有了赵四小姐。蒋学云二话没说重返欧洲,也就是这一次重返欧洲,蒋士云遇见了爱她护她的贝祖诒,成为贝聿铭的继母,后随丈夫定居纽约。

张学良曾亲口说:“于凤至是最好的夫人,赵一荻是最患难的妻子,贝太太(蒋士云)是最可爱的女友。我的最爱在纽约。”说这句话时,张学良89岁。

张学良晚年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口述历史”,正是在贝太太蒋士云的多方协调下完成的。

纵使张学良感念着他的“士云贤妹”,贝祖诒1982年年底去世后,蒋士云的名片上也始终只有四个字——贝蒋士云。

比贝聿铭更加传奇的,是传承数百年的苏州贝家

图为贝聿铭

值得一提的是,贝祖诒的第二个孩子,建筑大师贝聿铭却不是苏州贝氏一族中唯一的建筑大师。其曾祖父贝晋恩的弟弟

贝寿同也是建筑设计名家。苏州最老的监狱,司前街西善长巷苏州看守所前身便是由贝寿同设计,同时贝寿同也是国内近代建筑教育的开拓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