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對死亡的偏執

1948年六月十三日深夜,太宰治再次投水,終於達成自盡的夙願。

自認為是失敗者的太宰治無法想象,幾十年後自己的作品會在鄰國受到巨大歡迎,而自己也成為“喪文化”的青年偶像。這一切的死後殊榮既不是來源於首次獲獎小說的《女生徒》,也不是後來震驚文壇的《如是我聞》,而是在將死之年發表的中篇小說《人間失格》。他甚至沒有看到《人間失格》在本國文壇的成功,便急匆匆的投水自盡了,年僅39歲。

日本作家對死亡的偏執|註定自殺的太宰治

在此之前,太宰治已經有過四次自殺經歷。20歲時第一次對人生產生懷疑,試圖吞服安眠藥結束自己的生命,未遂。轉年,21歲的他與酒吧女招待田部目津子一同跳海,女伴死亡,太宰治獲救。5年後,因求職失敗,加之負債、病痛、藥癮等原因再次對人生失去信心,於鎌倉山上吊自殺,未遂。兩年後,因情人出軌,兩人相約殉情,雙雙獲救。在此之後,太宰治發表的小說《女生徒》獲北村透谷獎,確定了文壇地位,但生活的動盪與苦難並沒有離他而去。十年後,身患肺結核的太宰治已經不堪,與妻子一同投水,雙雙身亡。在他39歲生日當天,遺體被人發現。

自殺是籠罩太宰治一生的魔咒。對生命的逃避,構成了太宰治獨特的文風。太宰治獲得成功的作品幾乎都帶有自傳性質,尤其是《人間失格》,故事脈絡幾乎與太宰治的人生軌跡相重合。自殺前一年的作品《斜陽》也能看到太宰治家族的身影。

太宰治一生飽受挫折,生活於他而言幾乎是完全的折磨。這與他怯懦的性格有關,缺少直面生活的勇氣。太宰治對於自身生命的存在始終感到疑惑甚至矛盾,自殺身亡的結局似乎命中註定。

同時期的作家們幾乎都不大喜歡太宰治這個人,大文豪三島由紀夫就曾評價他:太宰治“氣弱”,人也很討厭。如果一個人本身就缺乏對“生”的渴望,氣度上自然不會陽光。對於缺少正能量,甚至滿身負能量的太宰治而言,其一生都是孤獨的吧。也難怪,五次自殺中,有三次太宰治都是攜伴自殺。

日本作家對死亡的偏執|註定自殺的太宰治

同時代的文學批評家評論太宰治說:“無論是喜歡太宰治還是討厭他,是肯定他還是否定他,太宰的作品總擁有著一種不可思議的魔力,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太宰治筆下生動的描繪都會直逼讀者的靈魂,讓人無法逃脫。”

的確,也許太宰治自身性格的怯弱和虛偽足夠令人討厭,但不可否認的是,太宰治寫出了人性荒唐的陰暗面。他的作品為讀者樹立起一面鏡子,我們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只是,生活也好人性也好,並非只有陰暗。大多數人選擇沐浴陽光向上而活,太宰治卻永遠活在自身的陰暗裡無法走出。也唯有此,才能寫出《人間失格》這樣的作品。

日本作家對死亡的偏執|註定自殺的太宰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