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背診學

背診

後背為五臟六腑的反射區,從頸下二寸開始,以手掌大小為一個反射區,向下依次順序為肺區、心區、肝區、脾區、腎區、排洩區、生殖區,共為七個反射區。

1、體雕目測法

(1)背部膚色不均,屬肝膽排毒功能下降。

(2)背部毛孔粗大,為體質虛寒,溼氣重,水分滯留體內,引起手腳冰涼怕冷,下身腫脹等症狀。

2、肺區診斷

(1)拇指推肺區膀胱經,出現微血管擴張的現象。

(2)背部長痘為肺風粉刺,體質燥熱,多為肺陰虛。

(3)便秘宿便,鼻咽喉不適,面部毛孔粗大。

備註:胖人多痰,瘦人多火。

3、心區診斷

(1)拇指推心區內膀胱經,出現發紅現象,心火旺。

(2)眉心長痘,面部潮紅多為虛火上炎。

備註:體胖者胸悶氣短,體瘦者失眠多夢。


中醫背診學


4、肝區診斷

(1)肝區膚色不均發青為肝膽排毒功能下降。

(2)肝區突出為肝功能下降。

(3)眼乾澀充血,眼袋大,視力下降為肝火旺盛。

5、脾區診斷

(1)脾區膚色發黃為脾胃不和。

(2)口腔潰瘍,口周、額頭易生紅色痤瘡為脾胃實熱。

(3)皮膚鬆弛,虛胖者多為脾氣不足,舌苔黃膩,便秘實胖者多胃火旺盛。

6、腎區診斷

(1)腎區凹陷,腰部顏色發黑,多為腎水不足。

(2)面部易生烏雲狀片黑斑,手腳冰涼怕冷為腎陽虛。

(3)聽力下降耳鳴,腰痠,手腳燥熱怕熱為腎陰虛。


中醫背診學


7、生殖區診斷

(1)生殖區凸起:月經量少,經血色暗血塊,痛經。

(2)生殖區凹陷:面部易生黑斑,月經量多提前或退後,多為宮寒宮冷症狀。


教你怎樣看背診


1、大椎突出、色素沉著:肩頸長期勞損,易引發肩周炎,肩頸經絡不通,腦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頭暈頭痛,心慌胸悶。
2、肺區。毛孔粗大、色素沉著:肺功能減弱,易引發鼻咽問題,鼻炎、咽炎、喉嚨,幹癢、易上火、胸悶氣短。
肺區。長痘:腸道宿便便堆積,毒素代謝緩慢,便秘、腹脹、腸鳴。
3、心區。毛孔粗大、色素沉著、長痘:心火旺,有心事,淺睡多夢,心悸,心慌,手腳冰冷。
4、肝區。明顯凸起:肝火旺、心情抑鬱或脾氣暴躁,,面黃,口苦,目赤乾澀,解毒功能弱,易引發酒精肝,脂肪肝,膽結石,兩肋滿脹,後背發沉,容易小葉增生,乳腺增生。 ,手腳冰冷。


5、脾區。推膀胱經時更容易判診,有氣節、腫脹:膚色暗黃、皺紋明顯、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脹胃疼、打嗝反酸,肌肉鬆弛、易淤青,月經不調。
6、腎區。發黑、色素沉著、腎虛紋、腰眼深:腎氣不足,易脫髮,記憶減退,睡眠質量不高,夜尿頻繁,易受驚嚇,黑眼圈,眼袋明顯,耳鳴,易浮腫,怕泠,手腳冰,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婦科疾病,夫妻生活不和諧,性冷淡,不孕不育,腰痠背痛,下肢循環不好。
7、婦科。八膠穴突出、發青、發黑、長痘:分泌失調、宮寒、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赤白帶下、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婦科下肢循環不好。


中醫背診學


頸部觸之有硬塊多為軟組織增生或筋腱粘連,觸之有骨感為骨質增生

八髎區觸之有硬塊、顆粒,上髎、次髎突起、橫向壓痛為子宮內膜炎

五樞穴有淤堵或有結節顆粒----不能正常受孕

八髎區有結節壓痛:男性多為前列腺或睪丸疾患,加上喉結兩側有腫塊女性則有婦科疾患

兩側腹股溝上按壓有條索狀,加上有顆粒多為附件炎,月經不調或卵巢囊腫

腰部脊柱觸之有突起為腰椎間盤突出

腰眼按壓有疼痛或結節為腸炎、十二指腸潰瘍


中醫背診學


刮痧排毒法背診

由於病毒的侵害、細菌毒素或毒物毒性的作用,通過刮痧太多可見到粘膜、肌膚之下呈現血點或充血點,狀如沙粒或散在、或密集、或聚集成片、或融合成斑塊因此中醫就以痧字來命名這些病症,並統稱為“痧證”,把這些毒素叫“痧毒”

背診

通過刮痧的方式針對痧證來對人體內的病理進行分析

痧與病性的關係:

痧色鮮紅,呈點狀,多為表徵,熱證

痧色晦暗,成片狀或瘀塊,多為裡證,寒證

出痧多為熱證寒證、血瘀證、痰溼證

出痧小多為氣血不足的虛證,健康人,體胖者


病理分析

出現在腰椎的痧證:問“月經不調、腹脹、腹瀉、便秘、卵巢或宮頸炎、腰痠痛”

出現在尾椎的痧證:問“性功能障礙、下肢後側麻痛,下腹痛”

出現在頸椎的痧證:問“是否有眩暈、後頭痛,失眠,高血壓,早上起來咽喉不適、有異物感,好打噴嚏,過敏性鼻炎,上肢外側麻痛”

出現在頸椎的痧證:問“氣喘,咳嗽、心慌,胸悶,氣喘、胃痛、肩胛痠痛”


麻、木、脹、痛各代表什麼?  

中醫認為:  

一、麻:表明氣能過來,而血過不來。  

二、木:麻得厲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氣都過不來了。  

三、酸:表明經絡是通的,但是氣血不足。  

四、脹:表明氣很足,此類人是愛生氣的體質,若體內的氣出不去就估脹。  

五、痛:單純性的痛則是因為有血淤  

六、癢:表明氣和血正在過來,傷口癒合的時候都會發癢。但這與全身發癢不同.


聲明:文章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有問題可留言,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