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開證券員工南遷“不平等條約”惹爭議,廣州金控入主後進行高層大換血

記者丨馬曉甜

往常極少受到關注的粵開證券,近日卻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事情源起於有自媒體爆料稱,粵開證券以極其苛刻的條件要求員工重籤合同,引發眾人不滿,此外,粵開證券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因與公司交涉無果,也正在走離職流程。

不過,李奇霖本人很快否認了要離開的傳聞,並在朋友圈發文澄清。而對於事件導火索,也就是公司新合同的“不平等條約”,有接近粵開證券的人士向界面新聞證實,確有其事,“的確是全體員工重新簽了合同,爆料內容也都是真的“。

自變更大股東以來,粵開證券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先後經歷了“舉家“南遷,高層“換血“等一系列劇烈變動,收穫卻寥寥。除了此次被曝出的不合理勞動合同外,在不久前,公司還因私募資管業務開展、合規管理、風險管控存在漏洞和缺陷,內控不完善,遭到了廣東證監局的點名處罰。

南遷下的“不平等條約”

根據爆料,9月底,粵開證券人力資源部要求所有員工重籤合同,合同中“工作崗位“僅有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兩個選項,“工作地點“則包括廣州、深圳、北京、上海和惠州五地,並且“可能會在這些地區調動,且可能在這些地方的各區包括偏遠地區之間隨時調動“,按照要求,員工必須無條件服從隨時調配,否則將按曠工處理。

此外,在“勞動報酬“一欄,合同並未設置具體工資金額,而是規定為“根據公司薪酬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執行“。

而在一份名為《關於勞動合同完善項目的補充說明》中,粵開證券稱,公司取消了原本的競業限制協議,並實行密薪制,員工可以通過人力資源系統自助查詢,並強調薪酬調整將依權審批後通知員工。對於工作地點的變化,粵開證券表示,公司快速發展導致新增大量新的崗位,對工作地點進行了擴充,但實際工作地點應用會充分尊重員工,員工每年選擇調整或不調整社保公積金繳納地。

此外,說明還顯示,公司人力部門明確,“在大中臺建設過程中,異地員工工作地安排由分管領導及部門負責人在公司組織架構及人員管理的基本原則下統籌制定方案報人力資源部,由人力資源部上報至經營管理層研究決定,其中研究院的人員工作地由研究院院長決定“,並且“新招聘的中後臺人員工作地點原則上在廣州“。

“其實今年四月初,公司就已經下發了一輪徵求意見,問要不要去廣州。“一位已離職的員工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惠州的部門全部搬到廣州,當時就已經走了一大批人了。“

2019年3月,廣州開發區金控斥資41.19億元,買入13.26億股聯訊證券股權。加上原先持有的股份,廣州開發區金控共持有聯訊證券14.77億股,持股比例達到 47.24%,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隨後,公司在當年9月更名為“粵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並在今年4月發佈公告稱,將總部由惠州市搬遷至廣州市,新址定位廣州開發區金控中心。

8月,公司董事會又通過了《關於公司在廣州新設 4 家分公司的議案》,議案顯示,為提高公司市場佔有率和營收水平,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一流精品特色券商” 的戰略目標,公司擬在廣州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天河區新設 4 家分公司, 並“採用創新機制組建團隊“。

界面新聞曾報道,除了總部之外,粵開證券也決定將中後臺部門遷至廣州,包括研究院團隊。

“原來廣州是沒有部門的,只有營業部,現在看架勢是所有部門都要搬到廣州,“上述已離職員工稱,“畢竟現在的定位是粵港澳大灣區券商。“

知情人士透露,粵開證券有意在廣州重新組建研究所。

“以前研究院的員工北京上海各一半吧,不過2019年的時候,行研人員就走得差不多了。“據悉,股東變更後,粵開證券研究院就一直面臨人才流失的局面。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公司目前擁有分析師資格的研究人員僅有7人。

對於與公司鬧出不和的傳聞,儘管李奇霖第一時間闢謠,並公開表示“粵開證券各級領導對我頗為關心照顧,完全不存在文章所說的情況“,但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並不排除他本人還是有離開的意向。據他透露,在近期公司組織的大型活動上,李奇霖已經很少露面。

公開信息顯示,在入職粵開證券前,李奇霖曾在民生證券研究院擔任固定收益組負責人。2017年,李奇霖出任聯訊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的職位,並在公司更名後又兼任了研究院院長。

在彼時的就職公開信中,李奇霖曾表示,未來研究院將秉持服務公司和控股股東的戰略,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以“粵港澳大灣區一流精品特色研究”為定位,將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政策和產業等作為重點研究方向。他還有意將研究院業務產業化,在重點行業上,加大配置真正懂產業上下游、懂行業發展趨勢、懂企業發展戰略的研究員,同時聘請外部專家擔任顧問,組建一批具有較強研究實力的產業研究團隊。

新航程前的磨合期?

人員的變動並不僅限於此。

事實上,自廣州開發區金控入主之後,粵開證券高管層就迅速進行了“換血”更替。

4月8日、6月29日、8月26日、9月30日,公司董事會先後審議通過了七名高管的聘任議案,擬聘任黃浩、王保石、王安安、王瓊為公司副總裁,擬聘任臧學眾接替黃立新擔任公司合規總監,劉葆接替原公司董秘蘇鋒的職位,李立則接替梁木水擔任首席風險官。

上述幾位高管中,臧學眾此前曾任開發區金控風控部總經理,其餘四人也來自粵港澳地區,王安安和王瓊此前則分別在華西證券和方正證券任職。另外,廣州開發區金控前財務資金部總經理曾偉也自今年3月起任公司副總裁兼財務總監。。

新官上任的同時,在今年7月粵開證券發佈的高級管理人員任免公告中,沈順宏、蘇鋒、黃達明、曹衛東、居上皆被免去了副總裁職務。界聞記者還獲悉,公司原副總裁汪儉目前擔任公司首席信息官,而副總裁朱洪濤則由原來分管經紀業務改為了分管機構業務。

在大刀闊斧的人事變革背後,是粵開證券意圖通過改革邁進行業準頭部的“野心“。

“築夢大灣區,開啟新航程“,在粵開證券官網頁面上,這一標語被掛在了最醒目的位置。

在談及粵開證券落戶廣州開發區後的下步計劃時,廣州開發區金控兼粵開證券董事長嚴亦斌也曾向媒體表示,未來將通過增資補充資本金,同時計劃開啟主板上市申報,藉助上市實現轉型升級,計劃3年內躋身行業“腰部”,5年內邁進行業“準頭部”。

但新舊交替的磨合期似乎並沒有那麼容易度過。

8月26日,廣東證監局對粵開證券、公司原副總裁黃達明、原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葉進、原合規總監黃立新開出罰單。廣東證監局列出了以下涉嫌違規事項:

一是資管業務合規管理存在漏洞,未按要求制定從業人員投資申報、登記、 審查處置等管理規定;未按規定配備兼職合規人員;交易人員手機在交易時間未集中存放保管;2019 年 5 月前,未對投資交易人員即時通訊信息進行留痕。

二是風險管控不足,交易系統權限設置、投資交易缺少複核程序,債券回購交易系統未按公司制度規定設置風控閾值,核心庫證券錄入不完整。三是資管計劃之間違規進行債券交易,2017 年 2 月、2018 年 2 月,分別通過交易對手,在不同集合資管計劃之間,以同一價格買賣同一債券。此外,2 只資管計劃存在異常交易 情形,對相同面值單一債券隔日“高買低賣”,缺乏合理理由。

廣東證監局指出,上述問題反映出公司在私募資管業務開展、合規管理、風險管控方面存在漏洞和缺陷,公司內控不完善,責令公司改正。

此外,粵開證券半年度報告顯示,目前公司收入來源主要來自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其中經紀業務在上半年實現收入1.68億元,佔營業收入的 33.13%,自營業務實現收入1.3億元,佔營業收入的 25.91%,兩項收入的增長皆是是受到市場行情轉暖的帶動。公司投行業務在上半年實現收入 3802.51 萬元,同比減少 28.43%,其中財務顧問收入下滑65.98%,作為主承銷商投行完成 8 只公司債發行,發行總規模 85 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