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历史人物:刘廷宣(一、宅心仁厚,优柔寡断)

唐山历史人物:刘廷宣(一、宅心仁厚,优柔寡断)


周景宝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历来人杰地灵,群星璀璨,除了本土的人士以外,客籍的人物也不在少数。核查《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中刘廷宣:直隶山海卫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二名进士。(1)也就是说,刘廷宣成为进士的时候,还不是乐亭人。而刘廷宣的其他家庭成员,目前还鲜为人知。笔者查阅了几种地方史籍,对刘廷宣家族的部分史事,方有了一个大概了解。

刘廷宣,字化卿,号方壶,晚号本庵。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人。初授河南仪封县(约今河南兰考县附近)知县,上任不久,正逢黄河泛滥,百姓遭殃。他想方设法,清淤开支,疏通积水,恢复了几万亩良田,使农民的生活有了保障。由于当时苛捐杂税过多,百姓负担沉重,民不聊生。刘廷宣经过调查,明令公告,除了正常税项外,其他一概免除。此举深得民心,为民众节省了数万银两。当年盗案频发,大街小巷门庭冷落。他又实施了行之有效的保甲法,使犯罪率明显下降。由于治理有方,名声在外。不久升任浙江道监察御史。

(2)

此时正是明末阉党专政时期,客魏勾结猖獗一时,乌烟瘴气。刘廷宣出于正义,写了弹劾魏忠贤祸国殃民的十四款奏章,准备上疏。因与通政司的霍维华系同年登科,关系不错。就把奏章先交给了霍,霍维华看后,马上付之一炬,说道,别为此事而引起大的乱子。当时霍维华是阉党骨干,刘廷宣竟听任霍维华焚疏,不敢抗言。事已至此,刘廷宣优柔寡断,还不敢与阉党断绝关系,百无一用是书生啊。时隔不久,即天启四年(1624),杨涟与左光斗就先后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又草奏劾魏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项斩罪,魏大中等七十余人也纷纷抗章论及魏忠贤等不法。由于熹宗声色犬马,不理朝政,宠信客魏,屡兴大狱,残酷迫害东林党人。次年,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魏大中与顾大章等六人,亦分别被魏忠贤等构陷下狱,受酷刑拷讯致死,其中杨、左的死状极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六君子之狱"。

几十年后,在康熙五年(1666)《永平府志》中,修志者在议论此事时,还以刘廷宣因被焚稿后,而未遭到如杨、左的惨死而感到庆幸(3),后来乐亭先贤史梦兰在续修《光绪永平府志》时,对康熙五年的修志者进行了严厉批评,认为其"持论殊未允当",这种侥幸心理是十分错误的。

(4)

熊廷弼于万历末年开始经略辽东,很有成绩。天启初年,给事中姚宗文因熊廷弼没有为他请官,十分不满。后遂在朝廷上下,造谣诬陷熊廷弼。而御史冯三元、张修德,给事中魏应嘉也沆瀣一气,反复奏劾。熊廷弼遭到言官们出于门户之见的无端攻击,终于罢官而去。辽东局面从此发生剧变。事隔不久,沈阳被攻破,这时廷臣们又怀念起熊廷弼来。但给事中郭巩仍极力诋毁熊廷弼。御史江秉谦就上言赞誉熊廷弼的功绩,以排挤劳臣作为郭巩之罪。双方争执不休。熹宗朱由校遂治罪于以前曾弹劾熊廷弼者,对冯三元、张修德、魏应嘉与郭巩各贬三轶,并除姚宗文名。刘廷宣上疏欲救,亦被斥责。(5)姚宗文是阉党分子,刘廷宣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欲搭救姚宗文,无形中就得罪了多数的东林党人了。

天启元年(1621),辽阳失守。御史房可壮接连上疏请用李三才,天启帝遂诏廷臣集议。李三才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官吏,政绩突出,当时声誉很高,一度被推为入阁的人选,然而当时忌者日众,遂形成党争。这时御史刘廷宣复荐李三才,言"国家既惜其才则用之耳,又何议"?崇祯帝表示赞同。即欲用李三才,而廷议相持却久久不能决定,后不了了之。

(6)当时攻击李三才的人数众多,而刘廷宣的推荐,不免又得罪了朝中的大多数人。

————————

(1)朱保炯、谢佩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971页。

(2)(清)游智开修,史梦兰纂:《光绪永平府志》秦皇岛历代志书校注,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第1972—1973页。

(3)(清)宋琬撰次,张朝琮续纂:《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秦皇岛历代志书校注,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第655页。又,最近网络上有一文章说当时皇帝曾见到刘廷宣的十四款奏章,甚谬!

(4)(清)游智开修,史梦兰纂:《光绪永平府志》秦皇岛历代志书校注,第1972—1973页。

(5)(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二二,中华书局1974年,第6695页;张显清、林金树主编:《明代政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17页。

(6)(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二〇,第6066—6067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