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平真詮古版《耕寸集》評註,第一章:論十干十二支(三)

子平真詮古版《耕寸集》評註,第一章:論十干十二支(三)

相也《子平真詮透解》第04講

第一章:論十干十二支(三)

第三節 論人元司事與主氣祿根

【耕寸集原文】甲乙在天,故動而不居。建寅之月,豈必常甲(俗本為“當甲”)。建卯之月,豈必常乙(俗本為“當乙”)。寅卯在地,故止而不遷。甲雖遞易,月必建寅;乙雖遞易,月必建卯。以氣而論,甲旺於乙;以質而論,乙堅於甲。而俗書謬論,以甲為大林,盛而宜斬,乙為微苗,脆而莫傷,可為不知陰陽之理者矣。

相也提示:此段繼續以木為例,講人元司事與祿根的關係與區別,講氣與質的區別,並批判了俗書的謬論。但這段不好理解,世俗版中,把“常甲”“常乙”錯成“當甲”“當乙”,令人不解。要理解這段,必須先明白月令、祿根、藏干與人元司事的概念和內含。

中國自古以來,農耕文明特別發達,氣候對農事的影響巨大,先民很早就發明了以二廿節氣為主的“農曆”,用以指導農事。“陽曆”是以太陽計算的,“陰曆”是以月亮計算的。人命如草芥,故論命所用曆法,亦是“農曆”,而非“陽曆”和“陰曆”,既以廿四節氣的變化來推算年月日時的干支,以六十甲子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由此建立四柱八字模型。具體方法是,年以“立春”節起始。十二月份是:從立春交節時間至驚蟄交節時間為寅月(正月),從驚蟄至清明為卯月(二月),從清明至立夏為辰月(三月),從立夏至芒種為巳月(四月),從芒種至小暑為午月(五月),從小暑至立春為未月(六月),從立秋至白露為申月(七月),從白露至寒露為酉月(八月),從寒露至立冬為戌月(九月),從立冬至大雪為亥月(十月),從大雪至小寒為子月(十一月),從小寒至立春為丑月(臘月)。

十二個月令中,又分別著兩至三個藏幹。《地支藏幹歌》雲:“寅藏戊土及丙甲,卯中同居甲和乙;辰藏乙木癸水戊,巳宮戊土同庚丙;午中丙火併己丁,未宮居丁和乙己;申中戊土壬庚連,酉宮同居庚和辛;戌藏辛金和丁戊,亥宮戊甲壬同戶;子宮壬癸在其中,醜中癸辛己土同。”這是最正宗的藏幹歌版本。既寅藏戊丙甲,卯藏甲乙;辰藏乙癸戊;巳藏戊庚丙,午藏己丁,未藏丁乙己,申藏戊壬庚,酉藏庚辛,戌藏戊辛丁,亥藏甲壬,子藏壬癸,醜藏癸辛己。

《淵海子平》節氣歌雲:“看命須先看日主,八字始能究奧理。假如子上十日壬,中旬下旬方是癸。醜宮九日癸之餘,除卻三辛皆屬己。寅宮戊丙各七朝,十六甲木方堪器。卯宮陽木朝初旬,中下兩旬陰木是。三月九朝仍是乙,三日癸庫餘戊奇。初夏九日生庚金,十六丙火五戊時。午宮陽火屬上旬,丁火十日九日己。未宮九日丁火明,三朝是乙餘是己。孟秋己七戊三朝,三壬十七庚金備。酉宮還有十日庚,二十辛金屬旺地。戌宮九日辛金盛,三丁十八戊土具。亥宮七戊五日甲,餘皆壬旺君須記。須知得一擬三分,此訣先賢與驗秘。”

這首歌訣是幹什麼用的?就是專門查看逐月之中,所生日柱位處節後第幾日,是何種人元當令司事的。如,子月:前10天為壬水司事,後20天癸水司事。丑月:前9天為癸水司事,接著辛金司事3天,其餘18天為己土司事。寅月:頭7天為戊土司事,後7天為丙火司事,剩下的16天為甲木司事。卯月:前10天為甲木司事,後20天為乙木司事。等等。其餘各月依此歌訣分別查看,即可得知每月之中的“人元司事之神”。查出這“人元司事之神”,又幹什麼用呢?就是用來定用神,立提綱,論格局的。《三命通會、論人元司事》明確指出“故支中所者主命,謂之人元,各為司事之神,以命術言之為月令用神。經雲‘用神不可損傷,日主最宜健旺’是也。”明白了吧,這“人元司事之神”,就是子平論命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用神”。這首歌訣就是專門用來尋找“用神”的,最好記的熟熟的。

用神得氣有淺有深,當令司事者得氣深,不司事者得氣淺。明白了農曆論命,藏幹多少,人元司事,再回頭理解沈先生這段論述,就容易理解了。

《耕寸集》這段,文字少而精,內容卻豐富,講了五層意思。

第一,幹主動,支主靜。這是干支的性質,一定要悟透。沈氏雲“甲乙在天,故動而不居”;“寅卯在地,故止而不遷”。總結的就是:幹主動,幹氣在天流行不止,故動而不居;支主靜,支形在地靜止不遷,故居所固定。記住干支總的性質,其它干支亦都一樣。你可以盡情地發揮說“丙丁在天,故動而不居”;“巳午在地,故止而不遷”。“壬癸在天,故動而不居”;“亥子在地,故止而不遷”。沈氏《子平真詮》總是反覆以木為例,以小喻大,他不綜述,總是個述,這是他論命的特點,也是不足。

第二,月令主氣,不一定司全月之事。由於月令中藏幹多少不一,這些藏幹得氣有淺有深,用事有先有後。比如,甲乙木是天流行之氣,總是在動,在尋求變化,變才能長本事,做好事,讓人生更精彩。但氣的流行也不是沒有節制的,必須依附於地支;地支承納萬物,也不是沒有期限的。如寅月,甲木是主氣,但寅月並非全是甲木主事,故非“常甲”,丙火和戊土,也有司事的時候;如卯月,乙木是主氣,但亦並非全是乙木司事,故非“常乙”,前十天恰恰是甲木司事。這就是沈氏“建寅之月,豈必常甲;建卯之月,豈必常乙”的真正意思,一個“常”字,化龍點晴。當然,若是主氣司事的時候,則得氣最真最深,格局最高最大,層次最高。如寅月透甲,卯月透乙,則就全月司事了。就如一個單位,領導水平有高有低,任期有長有短,任職有先有後一樣。

第三,月令地支,一定是主氣的祿根。幹根宿於支,支發用於幹。如寅卯靜而不動,居所固定,是相對於甲乙木而言是靜止不動的。甲木之氣雖然變動不止,司事有限,不一定主整個寅月之事,但寅木作為甲木的祿根,則是貫通整個寅月的,不能因為丙火戊土司事時,寅就不是甲木的祿根了。同樣,乙木之氣也是流動不息的,雖然不一定司全卯月之事,但卯木做為乙木的祿根,是貫通整個驚蟄後的卯月的,不能因為甲木司事時,卯就不是乙木的祿根了。這就是“甲雖遞易,月必建寅;乙雖遞易,月必建卯”的真正意思。所謂“鐵打的江山,流水的營盤”,一個地方,行政長官可以走馬燈似的換,但地盤(祿根)是固定不變的。如一個人漂泊在外,總要回歸故鄉。不論你走到哪裡,你的根都在故鄉。他鄉再好,不是你的家,不是你的祿根。天干之氣,就是在外謀生的本事,地支之形,就是你的故鄉你的家。如果地支動變不定,或因天災地震刑沖壞了,你累了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吃不到父母的那碗飯,聽不到夫妻的那句暖心話。

第四,天干中,陽幹之氣旺於陰乾,但陰乾之質比陽幹堅固。

以氣而論,甲木之氣比乙木旺;然而以質而論,乙木之質反而比甲木更堅實。這是因為陽主氣,陰主質,甲木是氣,而乙木是質啊。所以,沈氏說“以氣而論,甲旺於乙;以質而論,乙堅於甲。”當然,這也是就天干的陰陽相對而言的,如果把甲乙寅卯作為一個太極而論,甲乙又為氣,寅卯為形質,乙就是氣,不是質了。

第五,對一般命書中的錯誤論述進行了批判。明白了這個道理,大家讀《窮通寶鑑》《滴天髓》等命理書籍時,不用拜師,就能根據干支的性質,對關於干支的錯誤論述加以鑑別。一般的命理書籍認為,甲木是參天大樹,體質堅固,需要金器予以斫削,而乙木則是弱質嫩苗,花花草草,不可傷克。甲木歌訣說:“最喜庚金伐,斫削成大才。辛為柔弱金,木堅金易折。”還有《滴天髓》說“甲木參天,脫胎要火。”劉基注“純陽之木,參天雄狀。”“甲屬陽木,是棟樑之材”,“甲木,是森木之木”,“甲木是乾枯的木,容易著火”。有大師以此而欣欣然曰:“甲木屬於純陽之木,體本堅固,參天大樹,又極為雄壯,所以容易出人頭地。”等等,都是謬論。都是不明白陰陽之氣的道理,不明白甲木是在天流行之氣,是生氣,如春風,無形無象,你掄大刀去砍,砍空氣啊。當然,一本書中,拋開整體思想,就個體的論述與句子而言,也不全是錯的,也有對的,還有說的很精彩的。如《滴天髓》論乙木“乙木雖柔,刲羊解牛”這句,劉基評註的就很好:“乙木者,生於春如桃李,夏如禾稼,秋如桐桂,冬如奇葩。”就符合乙木為形質的屬性。但“藤蘿系甲,可春可秋”這句,又犯了“甲為大林”的錯誤。乙為“藤蘿”對,“系甲”就不對了,甲是生氣,你係空氣呢。後面的“可春可秋”又是對的,“藤蘿”為乙木,“可秋”為庚金,乙木喜庚金正官也。所以,我們讀古籍命書,要用腦子,始終用五行的根本屬性,去鑑別,去思考,這樣才能讀透書,讀懂書,理解原理。而懂了陰陽之氣的道理,俗書中論述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其它錯誤,就自可鑑別了。

第四節 論土(衝氣)的特殊性

【耕寸集原文】以木類推,餘者可知。惟土為木火金水衝氣,故寄旺於四時,而陰陽氣質之理,亦同此論。

相也提示:《子平真詮》首次提出了“土為衝氣”說。且在本章開篇就直言:“土者,陰陽老少、木火金水衝氣所結也。”這裡再次強調,說明土的性質和特點很特殊。但這個概念,因為解釋不清,都被命家們忽略過去了。

“衝氣”這個詞,源於老子《道德經》“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子平真詮》作者借用《道德經》的“衝氣”,來形容土的特殊性,可謂極其高明。“負”,表示了“陰”的隱性,晦暗、深遠,似遠而不離,處於“物”的背後,不容易認知。“抱”,表示了“陽”的活波,容易感知,但往往又因為“燈下黑”,不容易注意到。土的特性,就是“負陰抱陽”。《道德經》中,“衝”,有“沖虛”、“道衝而用之或不盈”之意。“衝氣以為和”,就是“物”不斷的對“氣”做“衝而用之”這個動作,才能達到“和”的狀態,進而維持“物”的存在。這就叫“生生不息”。

為什麼土叫“衝氣”?我們知道,一年四季中,木旺於春,火旺於夏,金旺於秋,水旺於冬,專旺於一季。因為氣很專不雜,故木火金水四氣怕衝,越衝越傷。如寅月怕申衝,卯月怕酉衝,提綱被衝,就破了專旺之氣,破了提綱,破盡了格局會要命。既便木火金水在年日時柱,也怕衝,衝則傷。惟土“寄旺於四時”,既寄旺於春夏秋冬四季之末。就這,還不是專旺於四季之末的一個月,而是四季之末各旺十八日,共七十二日。民間叫“土旺十八天”。另外,四土又是四庫,辰為水庫,未為木庫,戌為火庫,醜為金庫。每一個庫,都是一個太極,裡面含有金木水火的雜氣。如辰為水庫,既藏癸水,又是乙木的餘氣,戊土不能專旺。癸乙為陰,這就是“負陰”;戊土為陽,由辰包著,這就叫“抱陽”。那麼,四庫中的戊己土怎麼才能旺呢?就是用《道德經》中道“衝而用之”。命學中有一句話叫“庫不衝不發”,還有一句叫“土越衝越旺”。就是從《道德經》“衝而用之”中來的。現在大家明白了吧,如果八字需要用土這個五行時,四庫之土必須衝。衝,才能去掉庫中的木火金水雜氣,土才能專旺。故《子平真詮》曰土為“衝氣”,為“木火金水衝氣所結也”,就是沖掉木火金水雜氣後,剩下的土就凝結而專旺了。這就是《道德經》“衝”為“沖虛”之意,沖掉虛的雜氣。但戊己土的陰陽氣質之理,與其它木火金水天干是一致的,戊土為在天流行之氣,己土為在地之形質,為田地,為城牆,為高山,為路土。

相也點評:讀命理書時,凡見到“墓庫喜衝”時,指的是需要用土之時。如果是要用四庫中的木火金水雜氣時,千萬記著,忌衝墓庫。只要乾坐墓庫,便為不弱。如果一般俗書說,要用墓庫中的木火金水,也喜衝庫,那就是胡說八道。因為一衝庫,就傷了內藏的雜氣了。如辰戌衝,辰中癸水傷戌中丁火,戌中辛金傷辰中乙木,木火兩傷。若用辰中乙木或戌中丁火,再來衝,不但不能為用,反而乙丁大傷。導致的就是“道衝而用之或不盈”中“或不盈”三字的後果。除非八字中木火金水很多很旺時,才喜衝。要更準確地理解土的特點,必須結合後面《論雜氣如何取用》、《論墓庫刑衝之說》兩章,才能進一步加深對“衝氣”的理解。這裡先點到為止。

【耕寸集原文】欲學命者,必先知干支之說,然後可以入門。

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子平真詮》第一章,是學好命理,進入命理殿堂的基礎。故想學命理者,必須先理解氣、動靜、陰陽、四象、五行、干支的性質與關係。理解透這些基本概念與內含,才“可以入門”。《子平真詮》這本書的特點,是需要概括的東西,偏不概念,需要綜述的地方,偏不綜述,而是處處以舉例的方式說明。越是精典的東西,越是論命的真經秘訣,越是不露聲色地隱露於舉例之中。稍不留心,論命的真訣就從你眼皮底下溜走了。這就更需要我們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才能明白原理,達到“以木類推,餘者可知”的目的。這是需要大家讀《子平真詮》時,特別注意的地方。

但是,好多學命理者,對基礎的東西,看兩遍,就不耐煩了,以為理解透徹了,拜了老師就想學論命真經,斷命實招,改命真訣。凡抱這種態度者,多半是學不好命理的。看命真經,除了陰陽、動靜二字,還有什麼真經呢?沒有了。子平真詮講格局,是講最基礎的,最淺層的,最標準的。而人的八字有五十二萬多種,格局雖然就那麼幾大類幾十種,但每個格局又千變萬化,且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格局都不標準,更需要一干一支,一字一柱,字字計較,胸懷大局,思路清楚,調動所有基礎知識,綜合分析,才能學的相對好一點。如果沒有這種精神,窮其一生,也難以玩透八字,玩透格局的。

相也點評:從第二章開始,“【耕寸集原文】”只標 “【原文】”,略去“耕寸集”三字以省字。括號內備註的“俗版”內容,均指清沈孝瞻《子平真詮》世俗版內容,因民國以來,世面上所有有關《子平真詮》的解讀書籍,所引用原文均原於此,故以“俗版”代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