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村李氏家譜辯偽》之辯證,魏美智

《唐村李氏家譜辯偽》之辯證,魏美智


《唐村李氏家譜辯偽》之辯證,魏美智

摘 要:經過對《唐村李氏家譜辨偽》品讀,發現該文論點與論據失衡,論據不足以支撐論點。該文通篇所指的僅是《李氏家譜》的一些缺點,未能證明《李氏家譜》之偽。“拳譜作偽”以偏概全,源流倒置;“皇明、宗師”等立論以現代觀點詮釋歷史,難以否定唐村是李巖故里,是太極拳的源頭。大量史蹟證明唐村《李氏家譜》、《太極拳拳譜》,以及李自奇墓碑是真實的,其所承載的歷史文化證明,唐村不僅是李巖的故里,而且是中華武術文化的發源地,中國養生文化和太極拳的發源地。

關鍵詞 : 唐村 李氏 家譜 辯偽 辯證

——————————————————————————————————

2016年第五期 《上海外經貿大學學報》刊登的許軍副教授的《唐村李氏家譜辨偽》(以下稱《辨偽》)一文,是目前所看到的除了鄭州大學王興亞教授之外,對唐村李氏家譜研究頗具學術價值的論文。由於作者對覃懷文化和唐村的歷史文化缺乏全面的瞭解,所得結論難免有些偏頗。現將讀後感敷衍成文,加以探討。

一、《辨偽》一文論點論據失衡

《辨偽》以真為假,研究結論簡單化。辨偽,辨別真偽是也。以此推定 《辨偽》所設的中心論點應該是以大量的歷史依據,典籍記載來證明唐村《李氏家譜》所記載的人物、歷史、傳承體系等是假的,有違歷史的真實性,傳承體系混亂,假造人物的歷史,攀附名人等。

細讀《辨偽》,沒有發現該文有哪條是指向《李氏家譜》真偽實質的。《辨偽》全文約15000字,第一部分關於《李氏家譜》的文字約9200字,約佔全文的61%,共分4大類,13個小的類別,14個支論點,來論述《李氏家譜》之偽。可是,從《辨偽》中難以找到足以支撐該論點的翔實依據。

先看《辨偽》的第一部分:《李氏家譜》。該部分的導論部分分兩個層次揭露《李氏家譜》之偽。“首先,唐譜對造反沾沾自喜,令人生疑。”用時尚的觀點來解析《辨偽》的這個觀點,就是唐村《李氏家譜》的修譜人,沒有深刻認識父輩的造反錯誤,反而沾沾自喜,態度不太端正;其次,李氏家譜修譜人沒有充分認識將李巖、李牟寫到家譜中的嚴重危害, 反而自炫光榮,還說他們“啟勵吾族裔,皆楷模也,”是可忍孰不可忍!《辨偽》這兩個觀點看起來冠冕堂皇,目的是揭示《李氏家譜》是如何作偽的,反而卻讓我們看到了《李氏家譜》的真。

用唯物的歷史觀來看李氏家族十位武林高手參加李自成農民起義,是順應了歷史潮流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明朝末年,官府腐敗,大地主、大官僚瘋狂兼併土地,使很多農民流離失所;官府橫徵暴斂,民不聊生;連年自然災害,到處都有餓死的屍骨,社會一派慘狀。不打碎明王朝的國家機器,改變生產關係,提高生產力,國家就不能繼續前進。因此,李自成農民起義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順應了民心民意。

從當時的河內的具體狀況看,李氏家族參加李自成農民起義是“救民於水火”的壯舉。明崇禎十二、十三年,河內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餓殍遍野,鬥米千錢,人與人相食。而明王朝還急徵暴斂。河內縣令王漢是一位為民請命的官。他將河內受災情況請畫工畫成十六幅《河內災傷圖》報奏朝廷。他對河內受災後的慘烈狀況、造成這種慘狀的原因作了深刻分析,指出除遭受自然災害外,繁重的稅賦徭役是造成災民流離失所、人相食的重要原因。他寫道:“高皇帝定鼎,按懷慶額賦而三倍之,計地四萬二千八百餘頃,糧三十三萬六百餘石。河南北諸郡地窄而賦重,未有如懷慶之甚者也。其在河內一邑,則地一萬一千三百餘頃,而糧九萬九百餘石。河內區區地,山河平分地之半。丹河繞東北,沁河由西北蜿蜒繞東南,皆投黃河,每歲秋雨發,水驕谷岸,高墳沃壤,動至數百頃良田化為澤國而糧不除,太行萬重壓邑,……懷慶六邑,地窄而賦重,未有如河內之甚者也。除正賦額糧九萬石之外,今又為遼餉,為均輸,為練餉,共計增銀至二萬四千二百餘金,其千里擔簦轉輸,則又有解京闊布之役,胖襖盔甲之役,山西鹽課之役,小灘八千石漕米之役,毛田關陽打冰防河之役,故民終歲罔有父母妻子之樂,而無日不辦公稅。河內之賦之重未有如今之甚者也!臣以崇禎十二年六月初十日自高平縣調任河內,未數日,水奪民稼;又數日,蝗奪民稼。自去年六月雨至今十一閱月不雨,水蝗旱一歲之災民者三,旱既太甚,民不得種麥,而蝗蝻乃已種子亡慮萬頃,冬無雪,蝻子計日而出。去年無秋,今年又無春,窮民食樹皮盡,至食草根,甚至父子夫妻相食,人皆黃腮腫頰,眼如豬膽,餓死累累。嗟呼嗟呼,臣負戾深重,上幹帝和,降此大荒,乃帝不即使臣死,而使我良民死,臣獨何心能不慘痛!念皇上居深宮之中,遠軫民災,謹令繪工畫十六圖,而臣手記其略,冒死進呈,嗟呼嗟呼,圖之所能及者,得而見之;圖之所不能及者,不得而見之也。工即能畫其形,而不能畫其啼飢呼號之聲,可奈何哉!”①河內知縣王漢的這篇“序”寫得情真意切,無疑是一篇聲討統治階級急徵暴斂的檄文!同時也證明李巖等人參加李自成農民起義是出於官逼民反,是救民水火的正義行為。

李巖等參加李自成農民起義的十個人,都是武林高手。李牟是著名的戰將,潼關之戰一役,李牟利用詐降計,一舉消滅甘陝總督孫傳庭四萬多人,繳獲輜重數萬,使孫傳庭敗走幾百裡。李牟成為帶領四十多萬軍隊與劉宗敏地位相當的著名將領,成為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謀主之一;李巖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他的“開開大門迎闖,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動員了數十萬民眾參加李自成農民起義,成為攻城掠地的戰略武器。在李氏家族看來,他們都是家族的英雄豪傑,都是後輩的典範,難道不值得李元善們“洋洋自得”嗎? 他們沒有理由貶斥這些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光彩篇章的先輩!如果對先輩大加撻伐,那是有違人倫道德的。假如李元善像文革時候的某些人那樣,把他們的先輩的名字倒寫,再打上叉叉,整個社會會如何看待李氏家族的道德與人倫?作為一個研究者,看到他們在李巖、李牟等人的名字上打上叉叉,人們會怎樣看待這種社會現象?人們會怎樣看待李氏家族?

《辨偽》對參加李自成農民起義者入譜看法政治化。《辨偽》對李氏家族沒有像“驚弓之鳥”,覺得不可想象。“李元善只要思維正常,就不會留給子孫一顆不定時炸彈。”《辨偽》的作者一定忽略了編修家譜的要旨。編修家譜的第一要旨就是要忠實記載家族中每一位家庭成員的歷史、人生的譜系。家譜如果顛三倒四,想記哪個就記哪個,想不記哪個就不記哪個,那還能稱之為家譜嗎?李巖等人都是李氏家族的一員,《李氏家譜》責無旁貸的應該將他們錄入家譜;李巖、李牟們都是家族的英雄,如果不記載他們,李氏族人該如何向後輩們交代?

從保密的角度看,這十位前輩各個院都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會擔心哪個人洩露家族的機密。從唐村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看,根本不需要有什麼後顧之憂。第一,唐村所在的地方屬於四邊地區。屬於河內縣的東邊;修武縣的西邊;溫縣的北邊;澤州縣的南邊,屬於四縣官府的觸角都延觸不到的“四邊”地區。第二,這裡是一個獨立的地理板塊,四周都有河流環繞。其西面有丹河,南面有沁河,東面有大石河,北面有答對河、燕京河,是一個獨立的文化體系,別人一般都很難介入這個獨立的文化體系。等到四周的官府知道李氏家族的秘密,恐怕黃瓜菜都涼了。況且,

謀略家李仲早已布好了局,將李氏族人參加李自成農民起義的蛛絲馬跡掃的乾淨淨。第一局,宣揚李巖是杞縣李公子,是兵部尚書李精白的兒子;第二局,他自己也浪跡他鄉,其他人死的死,亡的亡,死無招對?第三局,弟兄遷墳各自立祖,把李巖、李仲與李倫、李俊分的清清楚楚。有了事情李巖、李仲獨自擔承,與其他人無涉。這也說明為什麼李自成農民起義失敗後,李氏家族沒有像“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在《李氏家譜》的“文字上竟然找不到這一驚懼的痕跡,甚至頗為驕傲”的原因了。

《辨偽》議論對象張冠李戴片面化。在用語錯誤部分,《辨偽》對《李氏家譜序》,家譜詩聯,《始祖遷志》,《一至十二世》,《無極養生拳論》五個部分詳述《李氏家譜》存在的缺點,對修譜人李元善多加指責。《辨偽》所指出的《李氏家譜》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1、《李氏家譜序》中9處用語不當;分別為大明問題、謀主數將、族長嚴訓、三百多年來、大略志裔、攻筆修譜與功筆修譜,古老傳聞與故老傳聞、敬篆樹與敬篆述、以揚前列與以揚前烈等。2、家譜詩聯平仄失當;3、大明問題;4、於、於混用和李春茂名諱問題;5、歲次問題。很明顯,《辨偽》的作者只是看了《李氏家譜》的抄譜,並未看到《李氏家譜》的原譜,把抄譜與原譜混為一談,張冠李戴一味指責原譜的作者,讓李元善躺著中槍。第二,家譜詩聯的平仄問題;第三在始祖遷志中的風水寶地問題;第四一至24世中的於、於字繁簡互用問題;第五萬歷歲次問題等。這五個方面歸納起來一是錯字問題;二是別字問題;三是用語不當;四是平仄不當,這四各方面無論哪一條都不能證明《李氏家譜》有作假、作偽現象。

在家譜中書寫大明本不是問題。因為大明是明朝明確規定的國號。《明史·太祖本紀二》:“(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上祀天地於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號大明,建元洪武。”國號是國家朝代的標誌,是千古不易的。《李氏家譜》修輯在清康熙年間。清王朝定鼎,他可以打碎明朝的國家機器,廢除明朝的規章制度,他唯一不能廢除的是明朝的國號。如果廢除了明王朝的國號,大清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事實上清王朝不僅承認明王朝,連大順的國號也是承認的。與博愛縣相鄰的修武縣焦村就有一通刊刻三個年號的碑刻:《創修關聖廟碑記》落款為:“大明崇禎拾柒年,大順永昌元年,大清順治元年”。如果要以文字獄治罪,這通碑刻應當首當其衝。然而,碑刻的主人至今無罪,說明稱大明、大順、大清都是為清朝統治階級所默認的。至於說到前明、殘明、故明、亡明等稱呼,有多種情況。清朝統治著定鼎之初,摧枯拉朽,實行了過嚴的政策肅清反對者,使一些知識分子膽顫心驚,行文作句,咬文嚼字,生怕獲罪,才有前明、殘明、故明、亡明等稱呼的出現;還有的知識分子急於想投靠清廷,順杆上爬,用前明、殘明、故明、亡明等稱呼取悅清朝統治者,以作進身之階。

在用語錯誤部分,《辨偽》一味譴責李元善,將抄譜的作者與原譜的作者相互混淆,犯了張冠李戴的錯誤。致使一些很明顯的抄譜出現的問題,也認為是原譜問題加以指責。比如,功筆修譜與攻筆修譜;古老傳聞與故老傳聞;敬篆樹與敬篆述;以揚前列與以揚前烈;三百多年來等,並不能證明這些都是《李氏家譜》原譜的問題,是李元善的問題,《辨偽》卻處處責怪李元善,套用一句現代時髦語言:《辨偽》隔山打跑,讓李元善躺著中槍。

《辨偽》將避諱觀念理想化。在“制度不符’章節內,《辨偽》作者花了很大篇幅考查《李氏家譜》中的避諱問題。系統整理了《李氏家譜》中間犯國諱、家諱的地方。毋庸諱言,《李氏家譜》在避諱上存在一些事出有因的問題。這與《李氏家譜》的真偽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並不能否定《李氏家譜》的真實性。

家譜的修撰有大派、小派之分。在博愛、沁陽一帶,現存的姓氏大都是山西洪洞移民。明朝移民規定弟兄不得在同一地方居住,所居者都是單門獨戶。他們繁衍十代八代,人口並不多少,都是小派。

博愛縣修撰家譜的情況大致分三派。一是名門大派,博愛縣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毋氏、程氏、皇甫、蕭氏、婁氏、高氏等。毋氏是宋朝京官落戶於此;程氏是宋儒二程的後裔;皇甫氏北魏皇甫真舊幫;蕭氏的蕭敬曾多次隨駕親征,伴隨過多位皇帝。正統壬戊科武狀元。婁氏是朱元璋北征天下的朱元璋總旗。二是無門無派。這些姓氏無論在人員增長幅度上,經濟能力上都處於羸弱、貧困狀態。他們的家譜很簡單,有的隨手記下上下代的傳承;有的甚至很多代就沒有過家譜,有的連他的爺爺是誰都不知道。三是新興的家派。如唐村李氏、馬營杜氏等數十姓氏是洪洞移民的後代,雖經多代人的努力,小有成就,但是,他們是從社會最底層走出來的,身上還帶一身農民習氣。與名門大派有嚴格的區分,只能算是從無門無派走出來的小派。

大派有大派的身份,小派有小派的身份,不可同日而語。在修家譜上大派會嚴格按照朝廷所規定的原則修譜,小派就沒有那麼多講究。唐村李氏弟兄二人落戶於河內縣,繁衍到第十一代,也只100多人口。是地地道道的小派,所以修家譜沒有講究那麼多繁文縟節。《李氏家譜》雖然記錄了很多的東西,唯獨缺少《修譜凡例》。什麼是凡例?凡例就是規矩。這說明修家譜的做派就不是大派修譜的做派。也是他們在修家譜中出現問題較多的原因。

大派所修家譜各項都有具體規定。如《婁氏家譜》譜例經過多次增修,改革的《族譜條例》概括如下:1、用字不用號;2、不加稱呼;3、必載母氏;姑、姐、妹只載親族;4、必載父族墳墓,生、忌,年壽;5、長支無嗣必為取繼;6、祭祀唯賢;7、七品以下墓碑高不能超過六尺。8、族內弟兄俱已無存,即尊乾隆四十年新例,以一人承兩房宗嗣,獨子亦許為繼。9、族人無嗣取別支為繼,仍旁註某所出,不忘本也,更防異性亂宗也。族人無嗣或夭亡,直書其下,示其宗之絕也。

和《李氏家譜》一樣,同是洪洞移民的杜氏,雖也是中興之族,也屬於小派範疇。在修譜上也常出現與《李氏家譜》相同的錯誤。《杜氏族譜》首頁書寫:“原籍京兆洮川,宦遊寄籍古晉,明洪武十三年,洪洞遷於懷州。”修譜人為誥封朝議大夫湖廣黃州知府前刑部四川清吏司郎中加一級杜之璧,為杜氏第八世。《杜氏族譜》中不避國諱的有:宗舜、夢元、天明、天乾、天順等天字輩14人;未避家諱的有第十一世杜林成與第四世杜士成;後代再修族譜不避家諱的很多。《杜氏族譜》出現犯國諱,家諱的現象,並非明知故犯,而是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文化不足以完全享受避諱所帶來的階級享受。

無門無派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大多數家族沒有家譜,即使有也是非常簡單的記載一下各代傳承。

這三種類型的構成比例大致是名門大派佔10%左右;小派所佔比例也在10%左右;無門無派的大致佔70%、80%左右。所以,講避諱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將避諱理想化。

避諱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階級文化的一部分。避諱文化是與社會的發展相輔相成,與社會文明相輔相成。社會不發展,社會文明程度不提高,人們的日常生活得不到保障,講避諱無疑對牛彈琴。

小派、無門派姓氏不講究避諱的原因之一,避諱文化與社會經濟發展不相一致。封閉、落後的農村文化與地主階級、封建官僚統治階級文化的相沖突。有的村莊幾百年不出個文化人,避諱是什麼都不知道,他們如何去講究避諱?生個孩子只要取了個名字個人喜歡,家裡人喜歡就行了,沒有那麼多避諱可講。

小派、無門派姓氏不講究避諱的原因之二,是避諱文化與地方文化的衝突。博愛縣所在的河內縣、懷慶府地區的寺院都是以三教合一文化為宗的。三教合一與易經相融合應該是集我國文化之大成的先進文化。易經講究太極和無極,講究對立統一,尊者已經往事,而社會要繼續前進,如果什麼都避諱,社會進步就會受到阻礙。

小派、無門派姓氏不講究避諱的原因沒之三,是避諱文化與移民文化的衝突。覃懷地區的民眾大多數都是山西洪洞縣移民。相傳他們先祖移民時都是被一根繩子捆綁著,像囚徒一樣綁到千載寺,然後再分配到各地。移民單人獨戶被從山西放逐於此,每個人的心底更注重血統和親情。他們認為,後輩與前輩名字相同、相近、相似,不是證明了家族血統純正嗎?不是證明孫繼祖德,一脈相承嗎?

小派、無門派姓氏不講究避諱的原因之四,在於河內人的性格和文化觀念。河內原稱野王,野王人好氣任俠,史籍多有記載。“《史記·貨殖列傳》曰野王好氣任俠,衛之風也。《漢書·地理志》曰野王好氣任俠,有濮上風。《隋書·地理志》曰得殷之故壌,考之舊說有紂之餘教。《宋史·地理志》曰人性質厚少文,多專經術,大率氣勇尚義,號為強忮”①。明萬曆《懷慶府志·風俗志》:野王好氣任俠,有濮上風。又曰,康叔歇而紂之化猶存。故俗剛強多豪傑,相侵奪,薄息禮,好生分。該志以對比的方式強調了河內民風的唯一性。河內縣:“剛武尚氣力,好氣任俠;”濟源縣:“人民熙杲,習俗淳厚”;修武縣:“男耕女織,頗尚節儉”;武陟縣:“民淳俗厚”;孟縣:“風俗淳美“;溫縣:“素尚節儉,男耕女織,不事浮糜”。②地域不同,民俗不同,此地民風粗放不講究虛假禮儀。

河內文化觀念獨特。別的地方以犯諱為恥,這裡卻是以犯諱為榮。他們認為一個家族與國家、皇家沾上邊,家族難道會不旺嗎?一個人與歷史名人沾上氣,人氣會不旺嗎?在人名取名、得字、取號上會出現許多仿效名人、富人、前輩的現象。在河內,以《辨偽》所列舉的天、國、君、臣、聖、神、堯、舜、禹、湯、文、武、漢、晉、唐、元、明、清等國號取名為字號者,成千上萬。

在家諱上,各家族也有些不成文的規定,即避輩不避字。《李氏家譜》第三部分“世輩續字”始祖至七世輩字:清天地廉明從政;八世輩分東西南北四院續字:東院:可李懷世福萬維全應長;西院:自李懷世國清來俊振克志;南院:其李懷世守有元溪雲伯尚;北院:春李元如林永嘉廣太國林。只要下一輩不與上一輩輩字相同,即為避諱。至於李如林與李如明父子同輩字則是另一種情況。據傳

說,當初李如林讓風水先生看宅院風水,風水先生告訴他這個宅院獨子不發。李

如林本身就是獨子,其獨子的身份是不可改變的,於是將兒子取名李如明,亦父子,亦弟兄,成為唐村李氏茶餘飯後的笑談。

《辨偽》將的兼祧、妻妾與墓葬等地域文化格式化。俗諺講:十里不同風。講的是我國風俗的多樣性。

兼祧,這裡的民俗一般實行過繼。前述《婁氏家譜》已經詳述。過繼也稱過房、過嗣。指自己沒有兒子,收養同宗之子為後嗣。是傳統宗族觀念中的一種收養行為。大多數是為了延續男性繼承人而為之。當一個家庭需要後嗣時,就從

宗族或其他親屬中,收養一位或幾位子女以維持祭祀香火或財產繼承人。

① 清道光五年《河內縣誌·風俗志》

②明萬曆《懷慶府志·風俗志》

過繼對象首先在自己嫡親弟兄的孩子中挑選。如沒有適當的人選,再在五服之內血親的子弟中選擇。如果再沒有合適者,可到遠門人家挑選。議定子嗣過繼對象後,當事雙方的主家請族長和有頭臉的人寫張契約即可。過繼對象一般不找年齡大的對象入繼。認為孩子已經在別人家長大成人了,思想感情難以培養,恐怕起不到養老送終的作用。一般都找幾歲,五、六歲,最晚也是十來歲的過繼對象,當成嫡親兒子精心撫養,讀書勞作以家境而定。到了繼子成年,主家為之娶妻生子,延綿子嗣。唐村《李氏家譜》記載無子嗣的共有七人。其中,李懷禎參加了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因參軍前沒有議定繼嗣,陣亡後沒在議定繼子問題。李可官有養子李闊;李可喜因在原武(今原陽縣)、修武兩處生意,議定了李倫、李俊兩個繼子;李春玉取春茂子李信為嗣子;李懷仁取懷義長子世忠為嗣子;李懷智取二門懷模次子世文為嗣子;李如檀無子取如圓三子杏林為嗣;李世慶取世才子為嗣。這些嗣子都是入繼嗣父的家庭,沒有發生兼祧的事情。如,李可喜繼子李倫,從崇禎年依可喜糧業,住原武;李俊崇禎年依可喜修武學府讀習,考貢生。《辨偽》所列兼祧問題,與唐村實際不符。至於說杞縣李氏云云,須知杞縣是出文狀元、出文進士的地方,博愛沁陽是出武狀元和武舉人的地方。博愛沁陽僅清朝一朝就出了約150名武進士、武舉人。兩地的教育不同,思想方法不同,人文環境不同,人才流動方向不同,怎能同日而語。

妻妾入譜是這裡的成規,無論那個姓氏都是如此。前文提到的蕭氏、婁氏名宗大族也是如此。《蕭氏族譜》《婁氏家譜》中一妻二妾的有數十人,沒有一家妾不入譜的。《婁氏族譜》在凡例中特別制定好了母氏入譜的問題。婁樞的十世孫婁瑞貞寫了一篇《本支祖父母生忌年壽考———內附諸姑姊妹》記載了諸位先祖與先祖母、繼祖母的生辰年月。內中還特別記載了他的父親婁達文的妻妾情況。婁達文號樸翁,據婁瑞貞記載,他有適母、繼母、庶母、生母、庶母、又繼母、六位母親。這個記載不僅記載了妻妾、姑母、姊妹說明妻妾入譜,都可以進墳入穴的。《李氏家譜》因沒有明確規定,妻妾入譜就不太平衡,留下缺憾。

二、“拳譜作偽”是偽命題

要證明唐村《太極拳譜》真偽,首先必須弄清唐村太極拳譜與《王宗嶽太極譜》的源與流,正與誤問題。

1、源與流。關於李春茂《十三勢行功歌》與王宗嶽本《十三勢行功歌》源流關係。武禹襄及其後人多有記載、論述。《王宗嶽太極拳譜》出自武禹襄抄自河南舞陽唐村李家開設的鹽店。李亦畬《王宗嶽太極拳譜跋》:“此譜得於舞陽縣鹽店。兼積諸家講論,並參鄙見。有者甚屬寥寥,間有一二者,已非全本。自宜珍而重之,切勿輕以予人,非私也,知音者少;可予者,其人更不多也。慎之!慎之! 光緒辛巳中秋念三日 亦畬氏書。①”王宗嶽《太極拳譜》,即武澄清在舞陽縣北舞渡鎮鹽店所獲得,武禹襄奉母命去舞陽看望武澄清的時候“抄自豫署”的拳譜。武禹襄後代傳人郝少如編著的《武式太極拳》說:“禹襄、亦畲和月如老先生的著作與王宗嶽的《太極拳譜》,被現代名派太極拳奉為經典,而其中的王譜,皆出自武禹襄所獲本的傳抄。”②《武氏太極拳全書·武秋瀛傳》:“武秋瀛(1800—1884)名澄清,字秋瀛,自號秋瀛老人,是武禹襄大哥,咸豐壬子進士,河南舞陽縣知縣,對太極拳造詣頗深,現流傳的王宗嶽《太極拳譜》即其從舞陽縣鹽店所得。③”吳文瀚所著《武氏太極拳體用全書》記載的更明確:武澄清“於舞陽縣北舞渡鎮獲得山西王宗嶽《太極拳譜》贈與幼弟帶回永年.④”這些記載明確告訴我們武禹襄所得的王宗嶽《太極拳譜》是得自河南省舞陽縣的北舞渡鎮鹽店。

舞陽縣舊稱鹽都,境內鹽巖總儲量多,面積大,品位高,鹽質純,產量、質量為全國同行業之翹楚。北舞渡鎮是沙河在舞陽的一個水陸碼頭,是南北鹽業的中轉站,懷商、晉商都在這裡開設有鹽店、鹽場。

要確定舞陽縣北舞渡鎮李家鹽店是誰家所開,武澄清是在哪一家鹽店獲得

《太極拳譜》,這家鹽店必須滿足三項條件:一是該家在北舞渡鎮開設有鹽店;二是這家鹽店必須與太極拳有聯繫;三是這家鹽店必須與官場有聯繫。符合這三個條件的只有唐村李家開設的鹽店。

唐村李家最早在舞陽縣傳拳的是李仲的次子李元臣。《李氏家譜》:“李元臣,字清廉,行二,配孟氏,生一子如相,生於明崇禎六年癸酉五月八日,卒於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七月初八。早年隨父浙江讀習,文武雙修,先後在安徽與河南舞陽傳拳育弟。”從家譜記載看,李元臣在舞陽的武術活動是在清朝順治、康熙年間。他在武術活動的同時,發現了舞陽鹽業商業活動的巨大潛力。李鶴林藉此有利條件在舞陽開了鹽店。李鶴林的兒子李永達、李永適將鹽業生意越做越大,開設了振德鹽場。李永達,字振德,其鹽場為”振德鹽場”現鹽場匾額尚在北舞渡鎮。

李鶴林的孫子李嘉際、李嘉臻、李嘉芳;曾孫李廣恆先後在舞陽經營鹽場、

開設鹽店時與舞陽縣官場關係非常好。經常出資架橋、修路等,從事慈善活動,深得官員信任。由此可見,武澄清所得王宗嶽《太極拳譜》是得自唐村李氏在舞陽開設的鹽店。那就是說,李春茂的《十三勢行功歌》是源,王宗嶽的《十三勢行功歌》是流。

2、正與誤。第一句“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 這一句提綱挈領指出腰是氣機的源頭。腰隙,即平常我們說的腰眼,腰骨頭縫隙,即我們常說的後丹田。武禹襄抄寫《王宗嶽太極拳譜》將“腰隙”寫為 “腰膝”是錯誤的。膝,膝蓋。腰、膝蓋,名詞,是指腰與膝蓋兩個不同骨骼的構成,並非練習十三勢樁功的氣機源頭。將後丹田理解為腰與膝蓋,這不是南轅北轍了嗎?第二句李春茂《十三勢行功歌》:“變換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少滯”。王本作“變換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少痴”。滯,停滯。是說氣機在體內要自然運轉,不能停留,不能滯。痴,痴呆。氣機痴呆不是遲鈍、停滯不前了嗎?第三句,李春茂本“因故變化視神奇”。王譜為“因敵變化視神奇”。 故,原因、憑藉、根據,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動靜變化,都是非常神奇的。敵,敵人,因為敵人變化,才能顯示它的神奇。一個敵字,就把《十三勢行功歌》的宗旨弄混了。敵和故,雖一字之差,卻謬以千里,這兩個字一改,習練者就弄不清自己在幹什麼了,是練習十三勢樁功呢,還是在與別人打架呢?這一改改變了《十三勢行功歌》的宗旨和本意,沖淡了行功過程中的動靜關係。《十三勢行功歌》講的是如何站好十三勢樁,站樁是靜止的獨立動作,敵人在哪裡?只有打太極拳的時候才會有對手。練站樁與打太極拳是不相及的兩碼事兒怎可混為一談?第五句,李春茂本為“腹內聞靜氣騰然”。王本作“腹內松淨氣騰然”。松淨,別字,應為松靜。聞,聽,聽聞,聞靜與松靜,代表兩種不同的境界。聞靜是行功者進入至靜狀態後,聽得到自己血管中血液的奔流唰唰聲,心臟跳動的咚咚聲,甚至心臟跳動的節拍模式。松靜僅僅是一般習練者入靜的初期境界。第六句“尾閭中止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王本為“尾閭中正神貫頂”。尾閭中止,是習練十三勢功法的行氣要求。即在行功時要深細呼吸,將氣行至尾閭穴,然後再停止呼吸,閉氣換氣,推動行至尾閭的氣沿後丹田循經向上,直貫百會,實現 “頂頭懸”。“神貫頂”與“滿身輕利”是指練習太極拳時內氣流暢,精神貫注,全身放鬆,內氣流暢不滯。“尾閭中正”是人的常態。每個人只要你不殘廢,無論你行走、坐臥、前進、後退,尾閭總是中正的。尾閭二十四個小時都是中正的,為什麼永遠達不到“頂頭懸”的狀態呢?關鍵就是弄錯了尾閭中止與尾閭中正的關係,即自然狀態與練功狀態的關係,不能使自己進入氣功狀態。我的一位朋友告訴我,他站了十幾年樁也沒有體會到什麼好處,什麼大周天小周天等等。等我告訴他,我用尾閭中止的換氣方法一個多月就走通小周天後,他才茅塞頓開,大呼早知道這樣就不耽誤那十多年了!

3、以偏概全。唐村《太極拳譜》包括李春茂的《無極養生拳論》、《十三勢論》、《十三勢行功歌》;李仲的《十三勢釋名》、《十三勢行功心解》;李鶴林的《太極拳論》;《打手歌》等,是一整套無極養生功法和十三勢的理論、功法、練法、心法等完整的、系統的太極拳理論。《辨偽》怎麼一篇《王宗嶽十三勢行功歌》就證明唐村《太極拳譜》作偽了?就把唐村《太極拳譜》否定了?

用李春茂、王宗嶽兩本《十三勢行功歌》對比研究,立即瑕瑜互見,主從互見,源流互見,正誤互見。世上哪有有綜合功法理論的是流,錯誤的、隻言片語的是源;主創者是流,傳抄者是源?功法完整的是流,功法不全的是源?這種本末倒置作法,就好像一位腦筋不太健全的人拉著父親問兒子誰是爹一樣可笑。

三、李自奇墓碑真假論是偽命題

《河南省文物局》請河南省國家級的專家對李自奇墓碑專門做了鑑定,結論是:“經鑑定李自奇墓碑是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私人墓碑”。

1、李自奇墓碑是碑銘合一體例的墓碑。碑銘合一的墓碑規格與紀墓碑相同。其寫作體例除了具有墓碑的內容外,又參以墓誌銘的內容,簡潔地記載墓主人的主要事蹟、功績、宗親延續。其行文簡潔、扼要,又不完全與墓誌銘相同。

李自奇墓碑是典型的碑銘合一體例的墓碑。其主碑文為:皇明庠生李公諱自奇字之奇行五配陳氏之墓;上款:大清康熙二十八年歲次已巳年十月初一轂旦;下款:男允字淶,牟字沐,參字浴;孫懷功字明山,懷德字泰山,懷興字華山,懷恩字銀山懷貢字金山;曾孫朝客徙往福建莆田後居潮州府,世勝•世拔•世寶•世功•世宣•朝賓•世光奉祀;其銘文為:生於明萬曆八年卒於康熙六年 嚴尊堂兄春茂師導創修研傳遊教晉陝心意拳六合槍宗師。

碑銘合一體例並非始自李自奇墓碑。早於李自奇墓碑290多年的李氏始祖墓磚就是這種體例的樣本。李氏始祖墓磚長29cm,寬14cm,厚5.5cm.

墓磚的正面刻字兩行(豎排):大明三十四年;李公諱清江配王氏。

墓磚背面刻字:家住山西洪洞鳳凰村:大明洪武四年來到河內懷府唐村;弟李清河同來住李窪

碑銘合一的體例在博愛縣使用非常廣泛。如早於李自奇墓碑30餘年的寨卜昌王氏先祖王楠的墓碑則是更典型的碑銘合一體例的墓碑。這通刊刻於明崇禎六年(癸酉)的墓碑的主碑文為:“大名故考、妣王楠、朱氏、劉氏之墓。”銘文部分則詳細記載了其子孫延續的情況。碑銘合一體例的墓碑,在寨卜昌還有三、四例。碑銘合一的墓碑彌補了墓主沒有墓誌銘、或者看不到墓主墓誌銘的缺憾。更加直觀地記載了墓主人的歷史、地位和人生的光輝,是祭祀、懷念先人的一種好的形式。

2、李自奇墓碑的結構嚴謹。李自奇墓碑結構精巧,匠心獨具,平穩的嚴謹。按照一般的墓碑寫法“皇明庠生李公諱自奇行五之墓”這行字的中心線應當是從上到下一線貫穿,不能偏左或者偏右。而李自奇墓碑為了安排得當,將皇明庠生李公諱之奇與自奇行五之墓”進行了有意的挪讓,將“皇明庠生李公” 放在一條中心線上,將“自奇行五之墓”的中心線向左挪讓了1.5cm左右。這樣,“皇明庠生李公”的中心線,與“自奇行五之墓”的中心線要相差1.5cm左右。其原因是為了安排“嚴尊堂兄春茂師導創修研傳遊教晉陝心意拳六合槍宗師”這兩行字。從章法佈局上看,“嚴尊堂兄春茂師導創修研傳遊教晉陝心意拳六合槍宗師”一句無疑是寫碑人當時從墓碑書寫的整個佈局考慮作出的適當的調整,說明寫碑者匠心獨具。若非如此,難道是撰寫墓碑的人在三百七十多年前就知道李氏的後人要弄虛作假,假造心意拳、六合槍宗師,而故意挪動李自奇墓碑主碑文的書寫位置,以讓子孫們作假呢?

3、李自奇所創心意六合拳、槍傳承有序。判斷李自奇墓碑的真與假,還須看碑文中的人和事是否存在。明清時期唐村有四個武學堂分別為:群英堂武學;恆心堂武學;心意堂武學;隆興堂武學。心意六合拳槍經李自奇、李春茂創編之後,以這四個武學堂為載體,在武林廣為傳播。

一是李自奇傳承體系。《李氏家譜》明確記載:“崇禎年山西、陝西傳拳。”李自奇明崇禎年間在山西、陝西傳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槍。這個記載與山西、陝西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槍的傳承情況相契合。李自奇心意六合拳槍在村內的傳播主要有:李牟、李允、李參、李棟、李友、李罄、李馨、李懷貢、李懷寅、李懷禎、李懷福、李懷興、懷德恩、李懷啟、李懷模、李懷義、李懷仁、李懷功。

二是李春茂、董秉乾傳承體系。董秉乾是太極宮道人,他將心意六合拳槍傳授給王仲錦。清乾隆年間,王氏的後人王安民將董秉乾傳授的槍法整理成譜,對心意六合拳槍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到了清嘉慶年間,聲名更著。清嘉慶十五年,其第九代傳人王霖蒼佐獲嘉縣令熊公平寶豐、郟縣諸賊,清嘉慶十八年又佐懷慶府知府袁公御滑匪於修武,王霖蒼用槍法所建的功業,使王堡槍名聲雀起,當時流傳於武林有兩句佳話:“槍挑黃河兩岸,拳打南北二京”,槍者王堡槍也,拳者,太極拳也。王堡槍在焦作市、修武、武陟、沁陽、溫縣、濟源等都有傳播。陳家溝的陳洞、陳子明曾到王堡學習王堡槍。趙堡太極名師李景炎也在王堡學過槍法.他的老師是王堡槍的第十二代傳人王璋,王璋槍法絕倫,授徒千人.李景炎是王璋弟子中的佼佼者。此外.王堡槍在河北、山東等地都有傳播。

三是李克復傳承體系。李克復是唐村李氏李從諄支系的第九代,名克復,字巍,號魁,萬曆癸酉年出生,六歲習武,十八成名。傳心意六合槍於安徽人程衝鬥。程衝鬥(1561-?)明代著名武術家。字宗猷,又字伯嘉,號新都耕叟,徽州休寧,今安徽省休寧縣東臨溪鎮汊口村人。少年四出遠遊,訪師求藝刀、槍、棍、弩諸方面,皆有較高造詣。他在《長槍圖說》中說,他的槍法得自河南李克復傳授,得八母槍、六合槍之傳。程衝鬥後來又到少林寺進行武術交流活動,將心意六合槍拳傳播到少林寺。

四是李友傳承體系。據《李氏家譜》記載:李開 字佑,號友,配吳氏,行二,生二子,長懷啟,次懷元字生明,遷井裡。庠生。生於萬曆二十九年,崇禎十三年牟誘入闖賊營為將。十七年李信遭殺後,其生死不明,身無所終。早年千載寺習拳,文武雙修。據濟源勳掌民間傳說,李自成農民起義失敗後,李友身負重傷,逃到濟源勳掌避難。傷好後,在濟源傳授神拳。據勳掌武術名家酒小郎所藏《神拳拳譜》記載,濟源神拳是李友根據自己所學唐村通臂拳、心意六合拳改造而創作的。其理論主要有:一、神拳身法;九要論;交手法;勇戰心意槍法;勇戰心意槍總法;練氣秘訣;下鍊金丹法;氣法;刀法勢;八勢進人法;吳公棒;呂公八打勢;神沙棒;太極動靜;金剛手;六合心意拳;黑虎拳歌;神拳歌;二路洪拳歌;二路炮錘;十二回短打;清風刀法;華山老人密授調氣圖說;用功四十九字;各手式;十八大欒槍歌;小欒槍;雙鐧。

五是李鶴林傳承體系。李鶴林傳播體系主要有四支。一是王安民支屬。王安民師從李鶴林進一步學習深造了心意六合拳槍的 。李鶴林武功文德在當時堪稱一流,正是有了李鶴林的傳授,王安民才能夠將先祖王仲錦所傳的槍法進行整理加工稱為槍譜,這對後來心意六合拳槍的發展與提高起到了關鍵作用。二是萇乃周支屬。萇乃周是王安民的師兄,他與萇乃周共同師事於李鶴林。從萇乃周著作中的有關太極的論述可以證明萇乃周確實是曾經師事於李鶴林。萇乃周所學“桓侯八槍”與李友傳到濟源勳章的槍法是一致的。三是王宗嶽支屬。清乾隆年間王宗嶽曾經在唐村教書。在此期間,師事於李鶴林學習太極拳和心意六合槍法,著作有《陰符槍譜》。王宗嶽的《陰符槍譜》即是李鶴林所傳的心意六合槍的縮略本。四是唐村支屬。李鶴林傳拳槍於李永達、李永適、李如祝、李國相(武舉) 李大林、李國林、李萬全、李萬潮、李萬生、李萬海、李萬池等數十人。李鶴林的兒子李永達、李永適;李鶴林的孫子李嘉臻、李嘉際傳六合槍拳傳與溫縣大清光緒九年進士、翰林院翰林閆翠峰等數百人。李自奇墓碑所記載的人和事都是真實可信的。

4、皇明、宗師問題屬人為炒作。

大明與大清分別是明、清兩朝的國號。大明是明朝的國號。大清是清朝的正式國號。1635年,清太宗皇太極廢除舊有族名“諸申”(女真),定族名為“滿洲”。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改“大金”國號為“大清”,稱帝,正式建立清朝。改元崇德。這段歷史在《清史稿》中就有記載。該書《太宗本紀二記載:“崇德元年夏四月乙酉,祭告天地,行受尊號禮,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清,改元崇德,群臣上尊號曰寬溫仁聖皇帝,受朝賀。始定祀天太牢用熟薦,遣官以建太廟追尊列祖祭告山陵。”

大清是清王朝的全稱、官稱、尊稱,這個稱呼貫穿了整個清王朝統治的始終。如順治二年始修的《大清律例》,順治三年修的《大清律》,康熙二十五年始修的《大清一統志》,康熙、乾隆、嘉慶、光緒四朝四次重修的《大清會典》。用大清的稱呼是清皇室行文中的正式稱呼,今人何須責怪?

朝代更迭是中華民族歷史的階段性改變。歷朝歷代的朝代更迭都是前後朝的交替與沿革。新的王朝建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和承認前代王朝,保持中華民族歷史的延續性。 將皇明與大清聯繫在一起的並非唐村李氏,而是大清自己。《明史》是清朝宰相張廷玉編修的,粗略翻閱一下,稱皇明的地方有14處之多。張廷玉是清朝康熙、雍正兩朝相國,他難道不知道這個會殺頭嗎?這說明朝廷對明王朝是承認的,稱皇明是允許的,也是正確的。李自奇墓碑那樣寫並非像有的人危言聳聽那樣犯了什麼謀逆大罪,“會殺頭的”。

說起清朝的文字獄,很多朋友以為清朝到處都有文字獄,其實並不盡然。從文字獄盛行的年代上看,歷史研究學者的共同認識是在清乾隆朝最為盛行。從起始的年代上看,清朝最早的文字獄是在康熙朝的康熙三十年之後。從文字與發生的對象看,文字獄主要發生在高官和高級知識分子中間,他們之間因利益和利益集團的互相爭鬥、傾軋而引起的鬥爭,互相告發。從形成文字獄的內容上看,這些文字獄都涉及了清王朝的統治的合法性問題。清王朝的統治者是我國的少數民族,很多人對他們統治的合法性提出質疑,對他們能否統治這個泱泱大國表示懷疑。所以,清王朝統治者對這些問題比較敏感,一經發現,往往嚴懲不殆。再者,清政府也和歷代王朝政府一樣,歷來都是奉行民不告官不究的原則。要實事求是的看待清朝的文字獄,不能談虎色變,一概而論。

《辨偽》對宗師一詞作了一些考證,沒跳出人為炒作範疇。現在仍存世的碑版,地方誌有很多宗師的記載。清乾隆五十二年王安民所編《王堡槍譜》錄有王堡槍傳承情況:“仲錦,明末清初,王氏六合神槍之鼻祖,受槍法於董老師秉乾,復編著槍譜,有承前啟後之功;廷臣,清康熙,槍法絕倫,王堡槍宗師;大理,清康熙,槍法精通,王堡槍傳師;振,清雍正,槍法精通,王堡槍再傳師……”。王廷臣與李自奇是同時代的人,為什麼王廷臣可以做宗師,到了李自奇做宗師就是假的了? 《辨偽》一文所說,“武術宗師這一非常晚近的說法,不可能出現在明末清初的墓碑上”是一種片面的看法。

有關宗師問題我曾與顏紫元先生髮生過多次爭論。但是,顏先生是個爽快人,後來他在博愛看到《王堡槍譜》有關宗師的記載之後,曾打電話告訴我,宗師一詞確實是明清時期就有的。很多誤會、誤解的原因來源於溝通不暢,或者資料查閱不全。希望許先生得暇來博愛做一些考查,這樣更有利於全面瞭解《李氏家譜》和與之相關武術歷史,對中國的武術歷史研究做出更大的貢獻。我相信許先生再寫論文一定是用全新角度去解析《李氏家譜》。

①清道光五年《河內縣誌·藝文志》

①王宗嶽太極拳譜》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②郝少如編著《武式太極拳》人民體育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③姚繼祖著《武氏太極拳全書》山西科技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

④吳文瀚著《武氏太極拳體用全書》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版

⑤《史記·太史公自序》漢語詞典出版社2004年版《二十四史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