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一位91歲老兵—晚年生活的點滴

我的老年生活——作者楊茂森

我叫楊茂森,今年91歲,1947年3月參加我軍,歷經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南下江南和抗美援朝戰爭,1966年初轉業,1991年離休。

離休後的頭15年(1991—2005年)和大多數相識和不相識退休老人一樣,主要是養養花啊、養養雞啊、買買菜啊、做做飯啊、哄哄娃啊、打打牌啊、聊聊天啊、溜溜彎啊、看看報啊、聽聽廣播瞧瞧電視啊等等,反正雜七雜八的家務事兒一大堆。

進入2005年75歲時,得益於國家形勢的日益好轉,我的老年生活也逐漸豐富多彩起來,許多方面有了質的變化。有幾件瑣事還是值得記述一下。

第一件 看奧運:

我經歷觀看了多屆奧運會。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看起,我是屆屆不落,那個關注勁不亞於小青年,我是眼看電視、報紙、電腦,耳聽收音機,手寫比賽成績,口喊加油、歡呼或惋惜,雙手不停地使勁呱嘰,還要熬夜看直播……。時不時愛和子孫們侃侃賽況甚至各抒己見評頭品足。

在近兩屆看比賽時我的心情承受力有所減退,看到緊張激烈場面時心跳加速,看吧不敢看,不看吧又想看,不時換換頻道或外出放鬆放鬆,家中老小勸我:不行就不要看啦,那麼大年紀了小心出問題。原來不太關心體育的老伴也被我感染地成了半拉子奧運迷,不時地問我:咱們幾塊金牌啦,第幾?我還將購買的“奧運快報”、“體壇週報”等裝訂成專輯,至今還珍藏著好幾本呢,子孫們感興趣的話將來都是他們的。如今,我還盼著能看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呢。

張家口一位91歲老兵—晚年生活的點滴


第二件 製作楊氏家譜

2005年我開始蒐集、整理楊氏八代家譜。談到家譜我很羨慕孔氏、封氏等家族千百年來代代傳承不失不亂,別說姓啦就是“名”也排列有序,真令人感嘆。我屬“楊”氏,遠了不敢談,近了也是個糊塗賬,就我本人來說縱向只清楚上自祖輩下至孫輩;橫向不過二代,再遠就說不清了。多年來一直想弄清楊氏家譜,但因種種原因未能如願。如今父輩們早已作古,同輩們大都已經離世,剩下的均已年邁,後輩們則各奔東西遷居它鄉,相互交往幾乎為零,知楊氏家譜者越來越少。我本人遠離家鄉六十年了,已進入晚年。自感時間緊迫,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為避免終身遺憾,趁身心尚可,於2005年春節起著手家譜的蒐集整理工作,經與近遠方同輩及部分晚輩們無數個電話、書信聯繫(當時我沒有手機),歷經半年多完成了“萬全縣洗馬林楊氏家譜表"並印發給相關家族,也算對祖輩的告慰,對後輩們有個交待。

收集整理出的“楊氏家族八代家譜表”比較完整可靠、縱橫兼備,相互關係一目瞭然,反應也較滿意。2012年、2018年又做了兩次修正、補充。

第三件 寫《回憶錄》

2005年4月,出於趕時髦好奇下決心買了一臺電腦,我原本對電腦一竅不通,既不會打字又不會漢語拼音,在家人的幫助下逐步學會了打字的基本技能。有了電腦重新啟動了我早年寫回憶錄的念頭,在沒有一點資料的情況下,邊手寫草稿邊學打字,以每天千字的速度,終於在2005年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前夕完成了十萬多字的回憶錄:【一個老報務員的回憶——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前後】,並印成冊贈送親友、家人。

張家口一位91歲老兵—晚年生活的點滴


2008年11月我又寫了近六萬字的【一個老報務員的回憶——戰友。戰地。故鄉】,這次省去手寫草稿的過程,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不久學會了使用打印機,需要時就印幾本。以後還學會了玩手機、照相、QQ、微信,常和子孫、親友們聊聊天,收發個照片、短信,寫寫日誌,看看新聞還是滿有意思的。這些都是在視力不好,一隻眼已經失明,電腦上靠一個指頭慢慢敲;手機上一個字一個字用手寫,別人幾分鐘的活兒我得一兩個鐘頭才能完成,就這樣十幾年下來共寫了各類題材近五十萬字的所謂作品,一半以上發至多個網站、群網,五十多條被冠以“精品”、有的被編入書冊、雜誌出版。

張家口一位91歲老兵—晚年生活的點滴


第四件 做 手 工

有幾年我在電腦上呆的多了些(看新聞,玩撲克、麻將),自感對身體不利,就變個法子找點事兒幹。

一是做紙墩子:家裡經常積存一些包裝用的紙殼子,在央視“夕陽紅”節目“介紹的基礎上,經多處改進,捲成紙墩子,當作小板凳坐還是挺舒適的。

張家口一位91歲老兵—晚年生活的點滴


二是做紙袋子:現在每家每人卡啊、證啊都不少,而且越來越多,往往放置的很凌亂,用起來很不方便甚至丟失,我用家家都有的紙袋子改制成裝卡的袋子,兩側可插多個卡或票據,中間放戶口、病例本等等,平時掛於門後或衣櫃內,用起來既方便又整齊。

張家口一位91歲老兵—晚年生活的點滴


三是自制鐘錶:那還是在2013年我83歲的時候,每當中秋節、春節時家裡總存有些各式各樣漂亮美觀的包裝盒和酒瓶子,棄子吧可惜,留下吧又無多大用途,遂即產生了用它製作鐘錶的念頭,兒子幫助在網上購買了一兩元一套的表蕊、錶針,我立馬動起手來,開始一兩天做一個,熟練了一天一個,有時一天做兩個。前後共製作了二十多個,大多無償贈送給了親友以作紀念,他們共同的回覆是:好看!我身邊的一個至今還準時走動著。

張家口一位91歲老兵—晚年生活的點滴


第五件 毛筆書寫《回憶錄》

2005年我75歲時寫了【一個老報務員的回憶——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前後】一書。2008年即我80歲左右的時又用毛筆小楷字體,按照原文陸續書寫了三本內容相同的【一個老報務員的回憶】。書寫時每本大約需要兩三個月,每天寫五六個小時,當時覺得自己還“年輕”尚能堅持下來,如今,十年後已過90歲的我大不如前了。

從書寫第一本時家人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不時地稱讚伏案疾書的我既辛苦字寫的又好,有自家人的鼓勵促使我鼓起勇氣繼續寫下去。

當把一本本書寫裝訂好的《回憶錄》送給孩子們時,我有一種滿足成就感,興奮勁甚至超過了2005年書寫打印《回憶錄》成冊時的激情。心想我沒有什麼好東西,就當作小小遺產留給後代們吧,當子女們伸出他(她)們的雙手接過這本既微薄而又沉甸甸的紀念品時高興地笑了,同時道出一句:“謝謝老爸”。

張家口一位91歲老兵—晚年生活的點滴


第六件 八十年的旅遊記憶

我不是一個旅遊愛好者,一沒有去過新馬泰,二沒有去過港澳臺,三沒去過日韓俄,

四沒去過美澳歐,而僅僅一次出國那還是抗美援朝時期的朝鮮。

國內遊也是在戰爭年代及和平時期利用過路,出差開會時順便粗線條兒地看一下當地景色、景點而已,直到近二十年來才真正用上“旅遊”二字並付諸實施。

2012年,在我82歲時突發偶想,何不將我從記事起所去過的地方統統用“旅遊”二字追記一下呢?經過瞑思苦想,歷經半月列出了我從1937年起八十多年的“我的旅遊生涯”一文,之後隨時增添,直至2020年3月。

在我晚年,每當外出旅遊時儘量抒寫一些順口溜或短文,以慰自我開開心。有些還發至貼吧、網群,算作老有所好,以文會友吧。

張家口一位91歲老兵—晚年生活的點滴


張家口一位91歲老兵—晚年生活的點滴


第七件 整理老照片

提起老(舊)照片,我家和許多家庭一樣都有好多好多張,平時雜亂無章地有的裝入相冊,有的裝入袋子,想看時倒出來一大堆翻騰一陣子。前些年我按年、按人分類整理成二十多本相冊專輯,這樣看起來要方便許多。

前些年,也就是2013年11月下旬,當我老來懷舊再次端詳老照片時,突發靈感:我已是快八十五的人了,留給我的時間已經不多,何不趁頭腦心身尚可,手腳還算麻利時重新整理一下我的家庭珍品——老照片呢。

老照片是家庭的珍品,是家庭的檔案,是家庭的歷史,她越老越少越珍貴。我手頭僅有父母少的可憐的幾張模模糊糊的舊照,其中有的還是當年從日偽時期的 “良民證”上摳下來的。至於祖輩們的照片一張也沒有,我曾記得在三十年代照過一張四十多人的全家照片,五十年代還看到過,可如今也不知去向,近年我曾試圖複製老本家們原來家家都有的那張全家福,可惜在哪特殊年代都沒有保存下來,每每念起咋不讓我遺憾一輩子。

我手頭的照片少說也有上千張,其中有不少是戰爭年代戰友和親朋好友們的,最早的黑白照片已有八十多年,最小的僅有二分之一寸,許多家庭集體和單人照僅有一張,部分彩色照片也加洗不多,近年來時興的數碼照片孩子們也不是人人都有。如今子孫們已經或將要成家,將來這些老照片如何處理說不定還是個小難題。弄不好會失傳,晚輩們也可能重複我為此而留下的終身遺憾。

整理老照片是一件費時費事非常麻煩的活兒,為避免反光先要把一張張從相冊中取出,按人、按年代分類排序摞成若干沓,再逐張用數碼相機拍下輸入電腦後還得重新插入相冊。最後是編輯,由於許多照片是兩人以上的集體照,編輯時還得將同一張照片按人數分別編入各自的專輯,一共編了19集,有的還分上下集,分別傳送給子孫們永存。

在製作過程中,開始按晚輩的建議用掃描機制作,經對比和相機差不多,再說我不善於使用掃描機,而且不如相機來的快,當然由於攝技差和光線掌握不好一些照片不什清晰,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歷經半月,加班加點終於完成了這一 “浩瀚”工程,可以說累的我頭昏眼花、精疲力竭,但當受到子孫們的稱讚時那種疲憊感一掃而光,換來的卻是笑逐顏開,一下子精氣神又來了。自嘆:就如同多年前寫《回憶錄》一樣,就算作給子孫們留下的又一項薄薄的遺產吧。


向老人致敬,祝您健康長壽!

致敬老兵。致敬您晚年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