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防控工作“一視同仁”

廣州防控工作“一視同仁”

楊智聰

廣州防控工作“一視同仁”

尹熾標

平安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為加強對境外疫情輸入的防控,廣州市設置了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入境人員的閉環管理。第二道防線就是對3月8日之後入境、未納入居家隔離或集中健康服務管理的入境人員,包括中國籍、外國籍人員進行全面排查,並全部進行核酸檢測。第三道防線就是對各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所有病人以及普通門診就診的具有境外居住旅行史的人員和所有住院病人開展核酸檢測。

廣州佈置的防線目前運轉如何?記者近日採訪了兩位市政協委員,他們是市疾控中心主任楊智聰與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醫師、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專家委員會傳染病和生物恐怖專家組成員尹熾標。他們所在的單位,分別是第二道防線和第三道防線的中堅力量。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龍錕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

市疾控中心主任楊智聰:廣州設三道防線把工作做在前面

“今晚我下班早,這會可以走人了。在單位門口,遇到3個剛剛忙完現場回單位的同事,他們調查完回來寫報告,順利的話,4點能搞定睡覺吧。”這是一名廣州疾控人在今年4月某天的朋友圈內容,發佈時間是凌晨1點53分。這段時間,工作到深更半夜是很多疾控人的常態。

“很辛勞,但這是職責。大家無怨無悔,但是都幹得比較憔悴。”廣州市政協委員、市疾控中心主任楊智聰告訴記者,連他自己也被調侃白頭髮增加了不少。

人人自覺遵循防控措施才能取得效果

廣州每天上午要公佈疫情數據,數據截止時間是前一天的24時。這意味著在凌晨,疾控人員要做各種報表,經常需要通宵作戰才能完成。而且市疾控中心的實驗室是24小時開放的,一旦樣本檢測呈陽性,負責流行病學調查的人員就要去現場。

楊智聰說,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以傳染病防治法為依據。按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採集樣本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廣州的防控工作對在穗外國人與中國公民一視同仁。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就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大家都有一個共同遵守的準則,我們的防控才能取得效果。人人自覺遵循防控措施,不僅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了家人朋友,同時利於保護全社會的衛生安全。”

2.5萬個高頻接觸點核酸檢測都是陰性

楊智聰告訴記者,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過程中,廣州設立的三道防線其實是把工作做在前面,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處置的目的。

第一道防線設在口岸,第二道防線就是疾控人的主戰場,除了對3月8日以後入境的人員進行全面追蹤排查外,疾控部門通過確診病例的流行病學軌跡來確定重點社區和行業,並開展以核酸檢測為手段的大排查。近期,廣州市、區疾控等醫療衛生機構在市內設置了多個咽拭子採樣點,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點場所相關人群開展了採樣檢測。

楊智聰說,廣州路邊出現了身穿防護服的檢測人員,並非疫情更加嚴重,而是廣州正在採取有力的措施來保障市民健康,這體現在更加細緻的社區大排查或行業大排查。

“我們近期發現的大多數都是無症狀感染者,而不是發病後才去醫院就診。”楊智聰說,這恰恰是廣州開展大排查所產生的效果。如果沒有大排查,這些無症狀感染者在出現症狀後,便會集中出現在第三道防線——醫院發熱門診中。

“廣州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和國際交通樞紐,有外部輸入性病例,並不出奇。我們正採取更加嚴格、更加高級別的措施來做防控。”楊智聰表示,疾控部門用了一個多月進行外環境監測,對公交地鐵、賓館寫字樓、共享單車、快遞理髮店、火車站、機場及高鐵、工地、醫院等場所人群高頻接觸的點進行樣本採集。“在2.5萬個高頻接觸點中,病毒核酸檢測都是陰性,所以廣州整個城市是安全的。”

市八醫院專家尹熾標:我們應抱著同理心救治外籍患者

目前,外部輸入及關聯病例,包括確診及無症狀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進行健康服務管理。據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醫師尹熾標介紹,今年3月15日至4月20日,市八醫院累計收治輸入及關聯病例327例,其中外籍人員171例、中國籍156例。

目前收治輸入及關聯病例以輕症為主

“確診病例大多數都是輕症和普通病例,危重的只有一例,5個重症病例並不算很嚴重,不需要氣管插管。”尹熾標說,相比此前國內疫情緊張時的病例,目前廣州這批外部輸入及關聯病例的病情不算嚴重,現在出院率為67%,醫院的救治壓力相對小一些。

但是醫院在收治外籍患者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一些挑戰。比如語言問題,有些病人不會說中文,英語也不太會,醫患之間溝通有些困難;文化、風俗、法律法規不同,對健康服務管理及防控措施有不同的理解,還有來自不同國家的患者飲食習慣也不同,這樣都需要醫院調整,儘可能滿足患者需求,讓其配合治療與健康服務管理。

所以,醫院近期增加配備了翻譯人員、宗教人士、志願者等組成溝通小組,加強與外籍患者溝通,也增加了心理醫生一起參與查房,幫助疏導外籍患者在健康服務管理中產生的心理焦慮,也積極與領事館人員溝通協調相關工作。

“關於飲食的問題,除了醫院營養科儘可能增加菜式滿足患者風俗習慣外,還找了外面的特殊餐廳,幫助做一些特殊要求的餐飲。這些,我們是理解的,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在異國他鄉患病接受健康服務管理,無親無故的情況下也會希望得到多一些關懷照顧。我們應抱著同理心去滿足他們的要求。但是,目前處於特殊時期,我們也希望他們能夠理解醫院和政府的防控要求,積極配合。”尹熾標說,經過疏導後,外籍患者慢慢理解廣州防控措施,配合程度在不斷提高。

中外患者“復陽”病例不多

據他介紹,目前沒有出現一例因為經濟條件制約而無法治療的情況。

目前外籍患者在滿足出院標準後,會繼續按防控要求在市八醫院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以應對可能“復陽”的問題。尹熾標說,醫院出院的中外患者中,“復陽”的病例不多,“復陽”的病例主要是2月份和3月早期的病例,目前也沒有看到“復陽”患者傳染給其他人的現象。

尹熾標說,目前國外疫情仍在蔓延擴散,廣州出現一些輸入性病例及關聯病例,是很難避免的。“廣州近期出現境外輸入及關聯確診病例,還發現了一些無症狀感染者,絕大多數是開展密切接觸者及相關人員大面積主動排查中發現的,而排查的人員已經納入了健康服務管理,同時主動排查的力度還在加大。目前廣州的狀況還是可控的,另一方面即將面臨開學,所以整體防控措施及個人防護都不能鬆懈。”

公眾對“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非常關心。尹熾標介紹,確診患者在症狀出現當天,病毒載量最高,傳染性最強,以後逐漸下降。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在症狀出現前2天就有傳染性。所以他建議,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特別是觸摸臉部範圍之前)是最重要的個人防護措施。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不會短時間結束,保持健康心態也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