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父母:别让你的这种爱,再去伤害孩子

01

前段时间一条寻人的消息令人揪心:

24岁的浙江海洋大学大四学生周玲军,于4月30日晚上与家人失去联系,监控拍到他当晚9点06分,独自一人从学校走出,随后消失在监控中。

令人遗憾的是,昨晚警方从浙江海洋大学旁边的湖里打捞起一具遗体,初步认定是周玲军。

又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消息。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能想象到周玲军的父母得知这则消息时伤心欲绝的情景。

看到这则消息网友留言表达对孩子的惋惜与不解:

※看见这样的新闻我都想哭。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容易吗?抛开物质不说,情感上怎么能够接受?活生生的一个人,说不在就不在了,让家长怎么接受的了啊!

※父母好不容易拉扯到上大学,却得到这样的噩耗,试问父母能承受的了吗?不论任何理由,你们的做法不能为父母多考虑一下吗?孩子们,三思而后行!

是什么让孩子如此决绝地离开辛辛苦苦养育的父母,同窗好友,手足兄弟?

当我们都在惋惜,指责孩子冲动不能替父母着想时,可又有谁能体会孩子的感受一一无助、绝望!

02

每个孩子的问题,也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出了问题,做父母的要首先反省是否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出在了哪?

当蹒跚学走的孩子要捡起地上的东西时,妈妈怕磕着碰着,连忙拾起递到手边。

当上幼儿园的孩子要自己洗小毛巾时,奶奶怕衣服弄湿了,忙说别添乱了,我来洗。

当上小学的孩子要自己上学时,父母不放心路上车多,无论多忙都要接送……

等孩子长大后,家长变本加厉地这样做。

父母用他们的"爱"为孩子筑起,一道道防风防沙又防雨的高楼大厦。这就是溺爱。

警醒父母:别让你的这种爱,再去伤害孩子

柳宗元有句教子格言:

虽日爱之,其实害之。

溺爱不是爱,是害一一它犹如一把举向孩子的屠刀,一点点地剥夺了孩子探索的机会,也一次次斩断了他们翱翔的翅膀。

03

记得,我一位朋友讲:她小时侯学习好,妈妈从来不让干家务活。师范毕业那年,她在大姨家帮看门。大姨走时告诉她有咸鸭蛋。中午,她拿一个洗洗磕破,咦?怎么淌水了?又拿一个磕破还是淌水,鸭蛋坏了,不能吃!她竟然不知道咸鸭蛋也得煮熟才能吃。那天中午只能干啃馒头对付一顿。

可见一些家庭对子女的宠溺到了何种程度。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华莱士,将溺爱称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他说:“这个陷阱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辛辛苦苦亲手挖掘的。掉进陷阱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

这种家教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有人帮自己做,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他们在面对问题表现得手足无措,缺少了长辈呵护的他们会感到恐慌甚至绝望,产生轻生的念头。

警醒父母:别让你的这种爱,再去伤害孩子

04

目前,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现象。

来看一组来自“北医儿童发展中心"的数据: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人们不禁问: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自杀?

原因众多:也许因为考试不理想;也许因为学业压力大;也许因为同学间纠纷;或者因为被罚写检讨……甚至于仅仅只是因为一两句的批评或没有清晰的自杀原因。

每当出现自杀的事例,家长总归结为孩子的内心越来越脆弱,可否问一句:是谁造就了他们脆弱的心?

知乎上却有一位网友面对大学生自杀,写下这样的留言:

有时人活着比死难得多了。

溺爱早已让孩子如温水中的青蛙,一但离开舒适的环境,无法适应外面的环境。

复杂的社会,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足以让他们身心疲惫。如果再遇到点事,往往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棵稻草,顿时失活下去的勇气。

05

作为父母该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做些什么呢?

1三岁以后逐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决不包办。

从学洗一双小袜子起,锻炼孩子认真对待每件事,学会生活的最基本能力。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孩子最终要独自面对外界,就从现在起,让他们学着为自己的事做主,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同时也要给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加以指导。

3给孩子成长的独立空间。

进青春期后,孩子独立意识增强。父母要守住:孩子好好学习,不做坏事的底线,让他们自由成长。

警醒父母:别让你的这种爱,再去伤害孩子

要想让孩子有小草一样顽强的生命力,就要像大地一样睿知:让他们享受阳光雨露,也经历风霜雨雪。

如果说孩子是天使,那么父母不是上帝,而只是天使的守护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