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在我國北方最為難熬的季節是冬季,漫天的雪花、白茫茫的荒原和煩心的黑灰色霧霾是漫漫長冬沉悶的色彩。而地處南國的西雙版納卻與這份沉悶絲毫不搭界,那兒的樹木鬱鬱蔥蔥,花兒五顏六色,溫暖與溼潤的體驗中可以讓你在這裡找全稀缺的色彩。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有朋友問我,如果去西雙版納只允許你選擇一個地方,你去哪裡?我的回答是是中科院的熱帶植物園。

  因為這裡有神奇的植物,因為這裡有潔淨的空氣,因為這裡有誘人的色彩,因為這裡有讓你永生難忘的珍稀。

來到素有“植物王國的縮影”、“綠寶石的心臟”之譽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處處都透露著恬靜和溫馨。遠聽鳥語花香,近看花枝搖曳,神奇獨特的熱帶雨林自然風光呈現在眼前,相比北方的空氣,在這裡的每一次呼吸都變得格外珍貴,暖心、潤肺、多氧,這是大自然的饋贈。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頂天立地的大板根、形象逼真的老虎鬚、氣勢磅礴的獨木林、聞歌起舞的跳舞草、消渴解暑的旅人蕉、變酸為甜的神秘果、見血封喉的箭毒木……這些寫在書中的字眼馬上要變成眼中的現實,那份激動是難以用語言描述的。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群山疊疊一豁平,萬木森森樹海行。一江碧水西折東,勾出半島葫蘆型。無霜無雪四季春,不冷不熱神仙境。花開不謝葉常綠,好個植物大本營。” 這是50多年前,植物園的創建者蔡希陶教授為“葫蘆島”命名時寫下的詩句。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我上中學時讀過著名的作家徐遲寫的一篇《生命之樹常綠》的報告文學,這篇文章所講述的就是著名科學家蔡希陶教授艱苦創業的故事。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瀾滄江支流羅梭江在彩雲之南的土地上劃出了一個葫蘆形半島。在50多年前,蔡希陶先生帶著18個人的先遣隊,乘坐獨木舟,登上這個葫蘆島,揮起砍刀,披荊斬棘進入到這片莽莽蒼蒼的原始叢林中,尋樹種、搞科研,抓保護,建設植物園。歷經50年,建設在葫蘆島上的植物園已成為我國面積最大、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植物園,它的全稱是“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植物園被當地人稱勐侖熱帶植物園,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東南60多公里的勐臘縣勐侖鎮,距景洪市96公里,距勐臘縣城一百多公里,植物園佔地面積近1000公頃。

西雙版納用古傣語譯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那裡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植物園的建成和發展,讓這份神奇與快樂分享給了這裡的動物和植物。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植物園自建園以來,引種了數以萬計的物種,其中有瀕危樹種、國家級保護樹種、經濟樹種、用材樹種、藥用樹種、觀賞樹種、食用樹種、民族文化樹種、棕櫚科、藤本植物、水生植物等。在適應的生態環境呵護下和幾代園林工作者的精心照料下,這些樹種生長良好,而且已開花結果繁殖後代。

 目前,植物園已經建成了若干個專題園:熱帶果樹資源園、廕生植物園、棕櫚植物園、水生植物園、民族植物園、藥用植物區、龍腦香植物區、香料植物區、竹類植物區、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護區、國樹國花園、野生薑園、榕樹園、樹木園、名人名樹園等。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1959年,蔡希陶教授領導創建之初的植物園只是為了滿足對熱帶植物科研的需求,後來經過不斷的改擴建,今天這裡功能更加完善已經成為國內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種類最多的植物園,在這裡保存著我國內陸地區唯一的熱帶雨林植被,是雲南植物王國中的綠色明珠。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近一千公頃的園區收集了上萬種來自世界各地的熱帶植物,是我國展示熱帶植物、熱帶花卉、熱帶雨林的最經典景區,也成為植物和小動物的樂園。已經完成了物種保護、教學科研、科普教育等多重使命,成為了聞名世界的5A級風景名勝區。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進入植物園,首先拍照留影的地方就是門口,而這的門口沒有多大氣派,而是多了一些雅緻的元素,多了園林氛圍,讓各地遊客感受到了十分超凡脫俗的成分。一池碧水,滿塘蓮花,紅的、粉的、黃的、白的,甚至還有藍的、綠的。各色睡蓮在晨霧的籠罩下,色彩誘惑中透著妖嬈。

單是這荷花也是風景,更伴有四周的棕櫚樹、特色的竹園、加上色彩豔麗的各色野花陪襯,這植物園更多的植入了南國特色屬性。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池塘、小亭、迴廊等中國古典園林的元素為植物園在野趣中多了更多的文化信息。

進了植物園的大門,過了一座大橋向右轉,最先看到的特色植物就是火紅的木棉花,這是我最為喜愛的植物。如果在木棉盛開時節讓我的鏡頭捕捉到小鳥啄食更會成為絕配的風景。

一路走來,經過百花園、百香園、能源植物園,龍腦香園,來到奇花異卉園。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這個區是最受遊人喜歡的,園區分為觀果植物區、草花植物區、花葉植物區、感應植物區、賞莖植物區等。會變顏色的花朵、按時開花的時鐘花、隨著音樂顫動的跳舞草、只有樹幹不長葉子的光棍樹以及見血封喉的箭毒木等各色奇花異草,都令人大開眼界。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奇花異卉園也是我們久久停留的地方,這個區內的好多植物是前所未見的。這裡有被稱為“植物界舞蹈家”的跳舞草。這種聞聲而動的灌木,株高不過一米,每一根葉柄上有三片葉子,一片長的,兩片短的。清晨,當朝霞把大地染紅的時候,中間的葉片就由耷拉狀自然伸展開來,顯得精神百倍。而兩片小葉尤為神奇,如果有人對它放歌或彈奏樂曲,它便能隨聲開合,開如彩蝶舞翅。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有特別上鏡的紅花龍葉珠,真的形如其名,就像龍口含珠一樣;還有如美人般搖曳多姿的馬錢葉羊蹄甲,串串紅、串串秀。紅的如火一樣的赤苞花,白的聖潔無比的雞蛋花。

一路前行,經過榕樹園、棕櫚園、民族植物園和百果園。 榆綠木、光葉天料木、鐵力木、望天樹、柚木等瀕危或經濟樹種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已蔚然成林並形成了一定的景觀。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一路上可見大的如能承受20公斤重的小孩還浮在水面上的大王蓮,被稱為“天然雨傘”的海芋,能刻寫經文並保存數百年的貝頁棕,以及繁多的奇花異木……充分體現了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特點。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熱帶果樹、熱帶飲料植物、熱帶觀賞植物、熱帶藥用植物、棕櫚植物、熱帶瀕危植物、熱帶珍奇植物和蔬菜作物等熱帶亞熱帶物種在這裡向全世界的人近距離的展示。不出園而曉天下色彩,近咫尺而嗅而萬花芳香,植物園做到了。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來到了榕樹園,讓我們見證了熱帶雨林的典型特徵。榕樹,即人們通常所說的無花果類植物,是桑科榕屬植物的通稱。它主要生長在熱帶雨林中,是熱帶雨林中的關鍵樹種。

榕樹園建於1993年,園內已收集榕屬植物近60種,具有“板根”、“老莖生花”、“空中花園”、“絞殺”和“獨樹成林”等現象,景觀奇特雄偉。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我們也有幸見到了蘭花與喬木的共生共榮。附生蘭的生命力極強,長有特殊的氣根,能在空氣中吸收水分、養分。一棵樹上可以同時生長若干叢附生蘭,這樣就形成了亞熱帶特有的“空中花園”。

  在園中,處處可見到各種高大的喬木,這種喬木根部都發育得特別膨大,並且從樹幹的各個側面高高地長出翼狀或護牆一樣的枝條。有的可高達數米,植物學家把它叫做“板狀根”。我拍到了一株板根大王“四藪木”,樹幹高直,樹冠寬大。四藪木是石灰山季雨林的標誌樹種,為了在石灰山上生存下來,就必須有一個強勁堅固的根系支撐軀體,這就是所說的適者生存吧。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在這裡我們四處可見到熱帶雨林的奇特現象——獨樹成林。巨榕是一種高大常綠喬木,形成粗大的分枝後,便開始生髮飄飄悠悠的生氣根。剛生長出來的生氣根如麻線般粗細,向下延伸,一旦接觸到地面,就插入土中,迅速生長起來,最後形成圓柱形餓支柱根,配合著主幹支撐龐大的樹冠,它們少則數十,多者上百千根,當老樹周圍佈滿了粗細不等的支柱根以後,獨樹盤踞的地面上,便出現了“成林”的景緻。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打破了“獨木不成林,單絲不成線”的“真”言。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植物園在1998年成為首批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單位之一。2011年7月,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截至2015年9月,植物園共收集有活體植物12000多種,建有38個植物專區,還保存有一片面積約250平方公里的原始熱帶雨林。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據園內專家介紹,園區中有各類熱帶植物約1400種,130科,包括有屬於國家保護植物的瓊棕、矮瓊棕、龍棕等在內的棕櫚科植物458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望天樹,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雲南石梓、榆綠木,以及珍貴用材柚木、花梨木、滇南紅厚殼等20多種熱帶珍稀用材樹種;有南洋杉科、松科、杉科、柏科、羅漢松科、三尖杉科、紅豆杉科等121種裸子植物;榕屬植物約150種;姜科植物170種;蕨類植物300餘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和珍稀的蕨類10餘種;雨久花、滿江紅、鳳眼蓮、美洲槐葉萍、紫萍、大漂、眼子菜、荇菜等水生植物約100種;熱帶花卉植物645種;巨龍竹、碧竹、刺竹、糯米香竹等竹子250餘種;保存有柚子、芒果、香(芭)蕉品種及熱帶著名的水果莽吉柿、榔色果、紅毛丹、龍眼、荔枝、油梨、番木瓜,飲料植物可可、可拉和部分野生果樹共641種。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作為一個匆匆的過客,我們也僅僅是從文字中認知了熱帶植物園的植物種類。

一個植物園,經過了50多年的發展和辛勤耕耘,從莽莽蒼蒼的原始叢林發展成為了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成為了西雙版納這塊綠寶石的心臟。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學者們研究的是植物園的科研屬性,植物園的建成立足於中國熱帶,面向中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以森林生態學、資源植物學和保護生物學為主要研究方向,開展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在植物園工作的科學家們完成科研項目900餘項,取得國家級、省部級成果獎勵100餘項,申請專利90餘項,授權專利5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3000餘篇,其中每年發表200餘篇SCI論文,源源不斷產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讓這裡成為熱帶生態學研究的國際重鎮。

不僅僅有活體的植物讓科研增色,植物園的標本館也是不可不看的地方。這是植物園科研系統中重要的技術支撐機構之一,對該園學科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服務,同時也為地方林業,環保,園林,海關,公安和科普等社會事業提供技術服務。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該館收藏以滇南熱帶地區為中心、以雲南亞熱帶和東南亞熱帶地區為輻射範圍的維管植物區系標本,同時也收藏地區性森林群落定位研究憑證標本和種子標本,屬於地方性熱帶植物標本館,兼具熱帶森林生態學研究收藏物保存的特殊性,具有鮮明的熱帶植物收藏特色。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除了科研的主要屬性之外,植物園也有其社會屬性。植物園與50多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其國際影響不斷擴大。現已成為“國家知識創新基地”、“國家環保科普基地”、“全國科學普及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單位”、“雲南省精品科普基地”。 植物園素有服務國民需要的傳統,建園50多年來,國家急需的天然橡膠、用於石油開採的重要原料瓜膠豆、活血聖藥血竭的資源植物龍血樹、抗癌藥用植物美登木……都在這裡繁衍生息,成為植物王國寶庫中的一員。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今天的植物園不僅僅是培植植物的寶庫,同時也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也是進行國際文化交流的園地,在植物園工作的外籍專家,包括博士後先後已有30多位,分別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荷蘭、馬來西亞等國,植物園已成為亞洲地區熱帶植物科研人員的集散地。植物園經常承擔一些標誌性的、有影響的、跨地區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曾工作在植物園的熱帶生物學家Richard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說:“一個類似世外桃源但又不封閉的研究環境,各個研究組緊密地合作交流,營造了一種隔而不絕的研究所氛圍。毫無疑問,版納植物園是科學研究的‘理想國’。”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50年前,蔡希陶教授帶領他的團隊按照周恩來總理“要解決好合理開墾,要保護好自然資源,改造好大自然界”的思想,建設植物園的目的已經成為了現實。這個植物園更為積極的意義是:植物園已經成了保護型植物園的典範;成為了國家戰略性熱帶植物資源研究開發與保存基地;成為了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領導者之一;成為了國際化的研究中心。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看到什麼樣稀奇的植物品種都不奇怪

與西雙版納同緯度的西亞、中亞和北非地區,由於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並沒有及時採取補救措施,現在幾乎都變成了沙漠地帶。 在離開熱帶植物園時,我聽到了這樣的專家語言“這個地區要構建包括熱帶、南亞熱帶完整的遷地保存體系,收集保存物種達到15000種以上。讓滇南地區受威脅的物種得到系統保護,要實現該地區植物物種的零滅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