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國撤僑專機遭槍擊看中國糧食還夠吃嗎?

法新社巴黎12日消息,法國航空公司一架飛機在剛果(布)一機場停機坪上遭到槍擊,這架飛機原本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將法國公民從剛果(布)接回巴黎。

從法國撤僑專機遭槍擊看中國糧食還夠吃嗎?

隨著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斷擴散,各個國家之間關係都開始變得緊張起來。雖然槍擊經查實為保安部隊的醉酒人員所致,但是這種事情的發生,讓我們可以感同身受的瞭解到國外人,在疫情之下,人們精神高度緊張的現狀。

疫情已經開始影響到整個世界上人們的生活,並且造成人員心理的恐懼,持續下去,一個小小的因素,將會像那隻亞馬遜雨林中的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在遙遠的美國加州引起一場龍捲風。世界進入一個自然和社會環境多變的境況!

前段時間國人開始傳說,中國糧食將會不夠吃的,是否真的如此?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第一、中國糧食的產量: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 2019年《全球糧食展望報告》內容顯示,2019年全球糧食(指的是穀物類,不包括肉類、魚類等)總產量約為27.22億噸。按照接近77億人口計算,全球人均糧食產量約為700斤。

咱們中國在2019年的糧食總產量高達66384萬噸(接近6.64億噸),全球佔比高達24.4%。其中,玉米總產量超過2.6億噸(具體為26077萬噸),稻米總產量接近2.1億噸(具體為20961萬噸),小麥總產量接近1.34億噸(具體為13359萬噸)。

人均糧食數量為950斤,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0餘斤;

2019年我國夏糧產量14160萬噸,同比增長2.0%,佔糧食總產量的21.33%;早稻產量2627萬噸,同比下降8.1%,佔總產量的3.96%;秋糧產量49597萬噸,同比增長1.1%,佔糧食產量的74.74%。


從法國撤僑專機遭槍擊看中國糧食還夠吃嗎?

2019糧食產量圖

在正常年份我們的糧食供應是充足的;只要不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我們主糧供給會有保障;

第二、中國糧食進口量:

根據海關網,海關總署發佈的進口糧食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進口穀物及穀物粉1785.1萬噸,同比下滑12.8%;進口大豆8851.1萬噸,同比增長0.5%;進口食用植物油953.3萬噸,同比增長51.5%。進口糧食中約255萬噸的大米,8851.1萬噸大豆佔據了進口的主要大類。


從法國撤僑專機遭槍擊看中國糧食還夠吃嗎?

進口大豆


從法國撤僑專機遭槍擊看中國糧食還夠吃嗎?

進口大米

每年的進口量佔據了我們糧食總產量的六分之一。大豆主要用途為榨油、大米主要是作為高品質大米調劑。

第三、世界主要產糧國現狀:

以大豆為例,我們的進口主要來源於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巴西、阿根廷,近三年來平均每年進口超8800萬噸.

大米進口國主要是泰國、越南、巴基斯坦、緬甸、柬埔寨等五國,進口255萬噸,總量較少。

玉米進口的配額政府一直控制為720萬噸,2019年進口為479萬噸;玉米進口國主要是來自美國和巴西。巴西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玉米出口國;

現在的上述國家,受疫情影響嚴重,美國的美豆種植意向低於預期,玉米的種植意向高於預期。

巴西和阿根廷預計儲備玉米數量為7800萬噸,種植面積在增加,但產量會受到乾旱等影響而降低;

受疫情影響,糧食短時間無法裝船發運。

第四、中國進口糧食用途和消耗數量:

按照2019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指出,當前我國糧食生產已經連續4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水平,我國的糧食儲備大概有4.55億噸,1噸=1000kg,所以4.55億噸=4550億千克。按照我們統計的14億人,每天消耗10.15億千克,國家的儲備糧食可滿足全國人民消費:4500/10.15=448.3天,相當於1年又3個月的時間。

全國人預計每年消耗糧食為3.64億噸。

進口糧食的消耗途徑,主要是有養殖、飼料加工等。使用的進口糧食產品為玉米、豆粕、雜糧類。每年飼料消耗進口糧食約1.1億噸,基本和每年進口數量持平,在原有的進口數量下維持平衡;

第五、產業鏈的推進:

進口糧食根據用途劃分,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判斷,即進口糧食會影響飼料的產量。沿著產業鏈延伸探索,我們可以知道進口糧食的消耗行業主要是養殖業。而養殖業的下一步是屠宰,屠宰之後就是生活消耗的肉類製品;


從法國撤僑專機遭槍擊看中國糧食還夠吃嗎?

豬肉


從法國撤僑專機遭槍擊看中國糧食還夠吃嗎?

雞肉

第六、世界糧食儲存:

美國大豆儲量有3500萬噸以上,巴西、阿根廷大豆儲量2000萬噸以上,南美洲玉米儲量超7500萬噸;因此世界糧食儲量充足;

目前對華出口糧食宣佈限制的,主要是東南亞國家,不在主要糧食供給商之列。

第七、後續糧食趨勢:

隨著近兩年災害性天氣和火災等頻發,世界範圍內糧食產量會有所降低,但是對於減少的產量,會在短時間內由儲備糧加以平衡,因此只要別連續多年自然災害,對糧食產量影響不大。

我國在糧食儲備上加大力度,綜合各類糧食、肉類等儲備,均居世界前列。

即使目前存在部分區域糧食減產的現象,但是由於中國地大物博,雨水多的時間,山地丘陵反而可以大幅度增產;乾旱情況下,各大糧食產區均處於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區域,受影響較小;

根據目前“倒春寒”和“雨水預計偏多”,糧食產能會受影響,但是不會因此絕產;

第八、糧食進口影響生活方面:

糧食進口受到疫情影響,多個國家限制或者是減少出口量。

大米進口限制將會造成市場優質大米的減少,進口優質大米價格上漲,高檔餐飲中糧食類價格增長,會加大居民們的消費開支;

大豆類進口減少,將會引起大豆製品和下游豆粕等在飼料生產中的價格上漲。

因我國是畜牧大國,因此進口大豆和飼料用玉米減少,將會在飼養成本上直接體現,並會在肉類養殖週期內傳遞到下游加工,造成養殖類產品價格上漲。最明顯的是豬肉類和雞肉等價格會有所上漲,延續豬肉行情。

具體表現為:肉類價格上漲,吃肉成本增加。

第九、如何面對糧食問題: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得知,糧食是充足的,疫情影響下,會造成產地的糧食運輸裝船暫時無法進行,但是隨著疫情的控制,該情況會快速解決。


至於疫情到底什麼時間全世界才可以控制,這個需要問鍾南山院士或者問全球比較不發達地區的控制進展。短時間將不會有較大進展,因此我們吃肉的時候,要抱著一種感恩的心和珍惜的態度,畢竟後面可能會因為糧食進口問題,造成吃肉有點困難!


疫情之下,通過分析發現,糧食情況依舊樂觀,我們擔憂的心可以放下一點了,我們不會出現糧食短缺。在現有的生產和自然條件下,糧食暫時不會成為“無法吃飯”的問題,我們可以安心生活,繼續好好工作!!


生活依舊很美好,我們依舊可以面帶笑容,面對一切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