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談退休,太早了吧!

現在就談退休,太早了吧!

前些天看到悟空問答裡有人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年紀34歲,存款50萬,現在不想上班了,未來的生活會怎樣?”

我饒有興趣地翻看了關於這個問答的回答,其中有個回答分析得更為具體和實際些。他說,50萬,雖說現在聽來價值還不錯,但是存在著貶值的風險,如果未來沒有收入支撐,同樣會面臨坐吃山空。若按年齡來算,即使按沒有任何生病意外養育贍養等 情況,單純從個人花費項目,我們來算一下這些費用數字:

距離退休年齡:60-34=27年

社保費用:5000元/年*27年=15萬

生活費用:5000元/月*12個月*6年=36萬。

存款50萬,還能剩下多少呢?已經沒了,是不是?

拋棄金錢來講,從個人精神生活層面,也是經不起歲月的年輪。不再工作相當於拋棄了去追求有品質的生活狀態,這個品質不僅指物質更指個人的信仰夢想信念。人在惰性的本性裡,會越發地缺失安全感,而這種安全感,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們人生和家庭賴以生存和希望的航向標。

當今社會的經濟壓力對於每個人來講,都如同一座山一般沉重。除非你是富二代官二代,家裡堆著金山銀山,可能不會為未來所擔憂。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內心的安靜與喜悅,首先需要從獲得足夠的經濟收入開始探尋幸福之路。

1 “媽媽,你找到工作了嗎?”

前段時間網絡上一篇爆文“寶貝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了許多人的心窩。每個人都需要拼命地工作,才能為孩子為家庭提供更好的生活,而一旦缺失了工作不再有經濟收入,家庭將會飄搖在風雨當中恐懼不安。這個時候,麵包就是夢想,麵包就是人心裡的那道安全牆。

有個單親媽媽在酒店當洗碗工,每個月工資3000元,早晚倒班非常辛苦。後來也不幸被裁員了。失業在家,由於沒有太多的餘錢,她每天就只給孩子炒些肉,自己只吃青菜。儘管她很努力地在找工作,但一直沒能成功。她每天接送孩子時,孩子問的第一句話永遠都是:“媽媽,你找到工作了嗎?”

她總是笑笑說:“正在找,正在找,會找到的,不急。”可是,她從孩子的話語裡,深深地感知到孩子對於未來生活不穩定的擔憂和害怕。孩子在害怕,她自己又何嘗不害怕呢?

年齡越來越大,文化又不高,自己和孩子母女倆相依為命,就算是遇到了再大的災難和溝坎,也只有她為孩子扛起來!

她總算又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個小區做保潔。孩子一下子變得好開心,她也很欣慰。貧窮生活中,能夠每天有飯吃有衣穿,就是心靈幸福的一種保障。

現在就談退休,太早了吧!

2 我必須要出來工作了

一位全職太太,在家相夫教子了好幾年。有一天忽然開始在小區裡作起了保險銷售,她很勤奮地開始耕耘自己的這份工作。問她為什麼又開始出來工作了,她說:“以前我總覺得我老公是公司高管,每月能賺2萬多,日常生活保障是足夠的。但前段時間我女兒生了肺炎,住院治療竟花了近萬元。我忽然感覺到了對未來經濟保障的恐懼。如果我老公沒了工作或者收入低了,我的家庭生活將可能陷入深淵。所以,我必須要出來工作了,這樣我的心裡才能有那麼一點的安全感!”

現在就談退休,太早了吧!

安全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礎的需求。我們來看一下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1層: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2層:安全的需要(人身安全、健康保護)

3層:社交的需要(歸屬意識、友誼、愛情)

4層:尊重的需要(自尊、承認、社會地位)

5層: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發展、實現夢想、發揮更大價值)

現在就談退休,太早了吧!

無論我們目前階段的核心需要處於第幾層,對於生存和安全的需求都是必須首要面對和解決的。

有很多年輕人有著想提前退休的想法,就如本篇本頭所計算的,在唸頭後行動前,先計算一下自己的存款能否足夠個人一輩子到老的開銷?

也有很多家財萬貫的人,個人財富已經滿溢,可能幾輩子都花不完。但卻還是拼命地工作。他們的安全感早已轉化為為保障社會民眾群體的安全感作為使命去奮鬥了。

時間從不會停止。

我們的人生和時間一樣,和鐘錶上的發條一樣,需要不停地跑起來,直到停止的那一刻。

生命就是這樣川流不息的長河,哪怕自己只是毫不起眼的小浪花,你融入江河,你就有生命的風采。你不會因為空想明天而傷悲。

好好工作,好好賺錢。現在談退休,太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