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闢謠】流言:韓國流感疫苗致多人死亡,疫苗副作用很大

流言:韓國流感疫苗致多人死亡,疫苗副作用很大

近期在韓國出現的“流感疫苗致多人死亡”事件,讓人們對疫苗的安全性有了質疑。

真相解讀:

隨著秋冬季節的到來,特別是在新疆喀什四地被評為高風險地區之後,一些人開始擔憂,新冠疫情是否會出現二次爆發。對此,鍾南山院士在10月30日表示,中國暴發第二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很低,而目前的防控手段對秋冬季流感也有效。確實,就算是沒有新冠疫情的出現,每年的秋冬季節都是流感的高發階段,然而在一系列的防控手段中,疫苗的有效性一定是排在前列的。

韓國集中出現接種流感疫苗民眾死亡病例

然而,近期在韓國出現的“流感疫苗致多人死亡”事件,卻讓人們對疫苗的安全性有了質疑。

【網絡闢謠】流言:韓國流感疫苗致多人死亡,疫苗副作用很大

【網絡闢謠】流言:韓國流感疫苗致多人死亡,疫苗副作用很大

目前,在我們國內,抵抗力比較弱的老人和兒童,已經成為重點接種對象。韓國流感疫苗引發的一系列接種人群死亡的事件,令很多國人都不由得擔心起來。

流感疫苗致人死亡 正常還是反常?

在說安全性之前,我們先要搞清楚,疫苗的作用是什麼:它的用途和藥物不同,是正常人群為了預防某些特定傳染性疾病採取的主動防禦措施,因此安全性是疫苗能否獲批生產的最為關鍵要素。此次韓國流感疫苗事件,首先要明確的是:質量合格的流感疫苗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副作用。

疫苗產品在各國的審批都非常嚴格,一般一個疫苗從研發到上市要經過多年的研發階段,主要包括在實驗室裡進行的臨床前研究,在企業中進行的疫苗生產工藝規範研究,在臨床研究基地進行的 I、II、III 期臨床試驗。每一步都會對疫苗的保護效果和安全性進行嚴格評估,每一步達標或合格後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

尤其是臨床試驗,任何一期臨床試驗都可能因嚴重的安全性問題而在中途被終止。在一個新型疫苗上市後還需要進行至少萬人以上的大規模人群的Ⅳ期臨床考察,進一步在人群中考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從現有的公開資料分析,本次韓國疫苗事件可能僅僅是個例,為某一批次產品的生產或銷售環節出現問題,而不是該流感疫苗品種有問題。

接種疫苗無關年齡但有人群限制

此次韓國死亡的流感疫苗接種者中,以70多歲和80多歲的人為主,有人猜測,這是不是說明,超過一定年紀的老年人就不建議接種流感疫苗了呢?

接種流感疫苗沒有年齡限制,各種年齡的健康者都可以接種,但有如下情況的人不建議接種:

1)一是對疫苗成分過敏者。如果流感疫苗是通過流感病毒雞胚培養生產的,那麼對雞蛋或者疫苗中某些成分過敏,最好不要接種流感疫苗;

2)二是患有某些急性疾病的人不能接種流感疫苗;

3)三是未控制的癲癇和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

4)四是嚴重過敏體質者。有些人雖然對疫苗的成分不過敏,但是本身是嚴重過敏體質者,最好不要接種流感疫苗;

5)五是患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病的急性發作期或者發燒的;

6)最後是患有某些慢性疾病者。韓國死亡的流感疫苗接種者以70多歲和80多歲的人為主,也許是因為這些死亡者患有糖尿病或嚴重心臟病等基礎疾病。

新加坡衛生部門在10月25日深夜發佈聲明說,鑑於韓國報告多起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病例,新加坡就在近期表示,已暫停使用韓國採用的兩款流感疫苗,有人想知道我們國家的相關情況。

這方面大家完全不需要擔心。我國國內有13家公司生產流感疫苗,大多是滅活疫苗,另外也有少數公司生產亞單位疫苗和減毒活疫苗。但無論是哪一種,我國公民使用的流感疫苗都不是從韓國進口的,只需要在臨床醫生指導下接種即可放心。

【網絡闢謠】流言:韓國流感疫苗致多人死亡,疫苗副作用很大

流感疫苗接種前後需要注意什麼?

在確定自己符合接種疫苗人群標準之後,還需要了解的,就是在接種流感疫苗前後,都有哪些注意事項。說起來也不復雜,大家瞭解之後,做到心中有數即可:

首先是接種疫苗前要諮詢臨床醫生並認真閱讀流感疫苗的說明書,再次確定自己是否屬於疫苗不能接種的人群範圍;並對注射部位的皮膚做好清潔。

然後就是接種疫苗後,要在原地觀察半小時左右再離開;有的人在接種疫苗之後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太正常的身體反應,比如身體發熱、針孔疼痛或者身體乏力等,可以諮詢臨床醫生;如果出現了過敏反應,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氯雷他定、撲爾敏等藥物進行治療;另外,人們在接種流感疫苗之後,一定要注意護理好自己的針孔,避免出現發炎感染的情況。

【網絡闢謠】流言:韓國流感疫苗致多人死亡,疫苗副作用很大

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提升,疫苗對於疾病的覆蓋度、安全性、有效性都在不斷升級中,很多曾經在歷史上被稱為“不治之症”的疾病,都因為疫苗的成功研製和推廣接種,而在我們的視野中幾乎消失。除卻個別偶發事件,疫苗對於現代人的生活品質提升、平均壽命的延長,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還是要相信科學,特別是對於易感人群來說,積極接種流感疫苗,就是為健康增加多一重的保障。

來源:科學闢謠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