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抛弃“快乐教育”,告诉孩子学习的真相:高分就是人才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按照国际上的分法,普遍认为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四类。


请抛弃“快乐教育”,告诉孩子学习的真相:高分就是人才

人才的标准:

具备良好的人品在博学广识的基础上,

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些领域有所专长效率高,

讲方法,洞察力强,吃苦耐劳,有创造性思维


谈人才,首先要放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谈

现行的教育制度中,高考是筛选人才的最主要手段。也是最为公平合理的手段(相对历史上出现的任何选拔手段)。

虽然每个人都不喜欢考试,每一个学生都被中高考“折磨”的精疲力竭。但无论中国还是国外,一直用考试来选拔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几十年甚至百年不变的手段。

存在即合理。中高考制度的设计并不是为了为难学生,而是有存在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请抛弃“快乐教育”,告诉孩子学习的真相:高分就是人才

高考阅卷现场


考试,是检验我们是否学到知识的手段。

学习,是为了学到知识,而不是为了考试,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如何检验是否学到知识呢,还没有一个比考试更快捷的办法。虽然无法保证通过考试筛选出的人都是人才,但一定能筛选出通过高等教育,最有可能成为人才的人。按照分数高低,接受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大学教育,今后投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去。

如果不通过高考分数,而且通过其他方式选拔人才到底可行不可行呢?一段实实在在的历史给我们的答案。

请抛弃“快乐教育”,告诉孩子学习的真相:高分就是人才

1970年到1976年进校的七届工农兵学员,在1976年后,稍微重要一些的党政部门和科技文化单位拒绝接收这些工农兵学员。在“bo luan fan zheng ”后,学校也以招收这几届工农兵学员上学为耻,如北大、清华在写其光荣的百年校史时均将这七年期间的办学历史作空白处理,以示这是“人才的断档期”。“白卷英雄”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沦为现代中国历史上不通过考试,靠推荐选拔人才的笑柄。

(1973年6月,白卷英雄张tie sheng (音)被县里推荐考大学。在物理化学考试时,大部分考题不会回答,但他在卷子背面写了《给尊敬领导的一封信》,最终他的考试成绩语文38分,数学61分,物理化学6分。后来被毛yuan 心(音)知道,后被si 被bang(音)利用,后获刑15年。出狱被迫闯荡成亿万富翁,这是后话)。

看看古代的“高考制度”

夏商周时代,盛行“世卿世禄制”(世袭),通过家族血缘关系任命各级官员,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也就意味着你是不是人才,你有没有资格参与到国家管理,在你一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定了。现如今,国家公务员报考的条件之一就是:

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如果能考上大学,至少拥有了参与选拔公务员的机会。

这至少给想成为“人才”(公务员)的普通学子,一个考试的机会。至于,能不能选上,还要面试等流程。

请抛弃“快乐教育”,告诉孩子学习的真相:高分就是人才

周朝 墓


察举制

汉朝建立的选官“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刚开始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后来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翻译:

地方向朝廷举荐的秀才,根本不懂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向朝廷举荐的品德高尚因孝顺而闻名的人,真实的情况是:父母长辈被赶出家门!无所依靠!

所谓的“寒门”、清正廉洁的人才,更是品德败坏,道德低下如污泥!

被举荐的公门子弟称为人才,实际上却怯懦不敢担当;胆子如鸡一样小。

察举制后期,看似是自下而上的举荐,实则是自上而下的通气打招呼,走走形式,用民意民主包装出来的“有背景的庸才”。(历史的相似性)

请抛弃“快乐教育”,告诉孩子学习的真相:高分就是人才

汉服


征辟制(领导个人提拔,容易将用人之权转移到私人手中)

征辟制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选的对象:是没有官职的读书人;拔的对象:是下级官吏。按规定,他们都必须是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的人。

但在东汉时,由于政治腐败,官僚利用辟召以徇私;又因被辟召者对辟主的感戴,形成两者间的隶属关系,助长了官僚中私人权势的增长。他们为了发展个人势力,皆争相以此笼络士人;而士人为了做官,也不得不依托权门。这样便发展成为一种私恩的结合。

西汉时被辟除者犹为国家官吏,到东汉则实际上成了主官的私属。朝廷集权力量遭分割,地方割据势力发展,东汉末年,四分五裂的局面,与“用人之权转移到私人手中”有很大关系。

请抛弃“快乐教育”,告诉孩子学习的真相:高分就是人才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至少我们能看出,政策初期是好的,但慢慢的就形成了拉帮结派、裙带关系的官僚团体。但本质上想做官,还是从没有官职的读书人中选拔。无论是汉朝还是今天二十一世纪,好好学习是避免不了的,只不过汉朝没有高考罢了。和我们现在倡导的:平时成绩本身并不重要,读书学习很重要是一回事。

请抛弃“快乐教育”,告诉孩子学习的真相:高分就是人才

今朝不同与汉朝之处在于,读了12年书,想成为“干部身份”必须参加一个高考,高考成绩决定了你有没有资格,继续接受国家对你的培养。按照十几、二十年前“包分配”的说法,上了大学,国家总会有工作安排给你的,即使现在早已经没有分配工作一说, 但“大学学历”仍然是职场的敲门砖,无论你是走仕途,还是走技术、管理岗位。

请抛弃“快乐教育”,告诉孩子学习的真相:高分就是人才

九品中正制

汉末, "乡举里选"的传统做法难以为继。在此情况下推行了"九品中正制"。

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听上去很美好,起初,这一制度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此后的三百年间, 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所谓的“中正官”,既不中,也不正,公开公正就是摆设,给百姓看的剧本台词,导致寒门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最终被科举制代替。

请抛弃“快乐教育”,告诉孩子学习的真相:高分就是人才

隋朝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与高考相似度极高,任何人只要你愿意学习,符合基本条件,都可以参加高考)。

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科举从605年开始,到清光绪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取士,后于20世纪清末初废除。

请抛弃“快乐教育”,告诉孩子学习的真相:高分就是人才

图片来源网络

高考---现代选才制度,关系到中华未来的兴衰。从最古老的世袭制到清代才结束的科举制,历代选官(才)制度在执行初期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积极作用,但这些制度在执行的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总体而言,国家对人才的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虽然有数不清、道不明的空子可钻(竞赛、特长、自主招生、高二优秀生ti kao、ding ti ),但至少保住了两点:

一、普通人通过高考,有阶级跨越的最基本可能性。

二、高考高分越高,也最有可能是人才。

即使有一些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的案例,但高考让选拔人才变得简单、快捷,不用再从一堆低分里,仅凭个人的“火眼金睛”去选人才。试想你看着一个18岁到20岁的年轻人,如何给他的道德打分?给他的创新类打分?给他的组织力打分?给他的管理能力打分?任何一个人当考官,别人都不会满意的。历史上的中正官就是一个例子。只有高考分数,才是够公平!每年6月6日、6月7日,统一性的高考,才能实现上千万人口的人才选拔,成本最低、最有效,最客观、最能使所有人信服。

人性面前,除了高考,其他都是扯谈

大家注意到,从2020年高考开始,已经持续了17年的大学自主招生政策,终结退出历史舞台。我国从2003年开始推行自主招生,其目的在于对应试招生作出补充,强调选拔素质人才而非分数人才,参加自主招生并且通过考核的学生,可以在高考前和院校签订招生合同,并且在参加高考时还能享受降分待遇,同时也给那些“偏科”的孩子也能进入理想院校的机会,从而避免人才流失。


是的,自主招生目的和初衷是好的,但是但随着自主招生的推行,其规模和影响力也愈发深刻,自主招生中存在着不透明,已经严重侵害了普通学子的利益,自主招生关闭了一些普通学子的求学通道。为了抢救少数“素质偏才”,废了更多的真正人才。

“自主招生工具是好,但使用工具的人是凡人,凡人就无法不面对人性的考验。”

我们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2017年录取学生的人数说明“综合评价”“素质选材”个人和国家是否满意?是否选出了真正的人才?

清华大学

保送生:169 ,艺术特长生:55 ,体育特长生:48 ;自主招生:686 ;领军计划:1486 ;自强计划:176

总计:2451

北京大学 保送生:223 ;艺术特长生:60 ;体育特长生:67 ;自主招生:689 ;博雅计划:1236 ;筑梦计划:489

总计:2541

2017年中国两大名校共计录取考生人数6800人左右。而将近5000人,是不用比拼高考成绩的。全国有多少所211,985院校?又有多少学生不用参加高考就可以接受最优质的高等教育。想不考试,把“高等教育录取名额”这碗水端平,不偏不倚,宣告是不可能的。如果再“综合评价,素质选材”,损失的不仅仅是教室里的普通寒门学子的前途命运,更损失的是国家长久的竞争力。

今年,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关闭了“自主招生”。但社会上对于“素质教育”的呼声并未消停,“减负、快乐教育、素质教育、考试机器”等等词汇,本是留给九楼的人喊的口号,反而让地下室的人执行的最彻底。

请抛弃“快乐教育”,告诉孩子学习的真相:高分就是人才

2018清华自主招生 首经贸附近考点


高分就是高能力,高分就是人才。

高考试卷的本身也在创新,现代的高考,题目越来越灵活,早已不是十几二十年前靠死记硬背考好文科,靠套公式能考好理科。

告诉孩子: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做到专注、爱思考、对自己要求高、善于把握机会(考试也是机会)、早懂事、早成熟(明白自己在几楼住,该怎么爬楼)、学习效率高、爱读书,读书能吃苦,做题肯钻研..... 才能能否考出好成绩。高考试卷考的就是综合能力。考的既是孩子的学习能力,考的也是父母的认知能力。

请抛弃“快乐教育”,告诉孩子学习的真相:高分就是人才

一碗方便面就是午餐


高考筛选掉的,就是:平时眼高手低的,习惯不好的,靠突击小聪明取高分的,学习做题耐不住寂寞,坐不住的,基础很差的,全凭死记硬背的,缺乏自律的,不珍惜时间,不高效利用时间的,在小学初中高中最该读书的年纪,却盼着挣钱的。嚷嚷着取消数学的,取消英语的,取消语文的,以为只会写字认字和数学,就能学好物理化学的,不学英语就能为祖国做贡献的。却不知道爱因斯坦、迪卡尔等几乎所有的世界物理学家都是哲学家、文笔也都好的能出书论著这个最基本的事实的。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关注我。篇篇给你学习干货。
【如果对学习有困惑,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相信会带给你触动和收获。
一切学习不好,都是明白的太晚。
一切学习不好,都是没名师指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