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2007年2月28日凌晨,新疆人永遠忘不掉那銘心的一幕,當那輛旅客列車途經吐魯番市境內風區時,由於狂風大作,致使列車傾覆和人員傷亡。這趟駛向阿克蘇市的列車,再次讓全國人民見識了吐魯番風魔的厲害,也再次讓更多的人記住了吐魯番這個地方。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作為媒體記者,我非常關注此事,更多的是為無辜旅客感到揪心。當時我們報社也派記者參與了採訪報道,有關單位、部隊官兵、愛心人士等社會各界紛紛奔赴現場救援,展開了一場與大風和死神的較量。畢竟,從烏魯木齊的烏拉泊到吐魯番市境內一線,是新疆最大的風口,唐代詩人岑參就曾在詩裡描寫“風吹石頭跑”的情景,可見這一帶大風的厲害程度。

吐魯番亦稱“風庫”,歷史上又稱“火洲”。夏季極端高氣溫為49.6℃,地表溫度多在70℃以上,有過82.3℃的紀錄。當地素有“沙窩裡烤熟雞蛋”、“石頭上烤熟麵餅”之說。特別是火焰山一帶,夏季溫度更高,到這裡遊玩的人都能體會被炙烤的感覺。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2013年6月和2018年8月,我兩次到遊玩,真正切身感受到了吐魯番這片火洲的厲害。第一次在吐魯番市區,剛下車,就被一股熱浪包圍,頓時渾身冒汗,衣服就像剛洗過穿在身上。趕緊找家賓館入住,打開空調,才感覺舒服了許多。傍晚出門吃晚飯,走到附近一個市場時,身上的衣服又溼透了。

吐魯番市管轄高昌區、托克遜縣和鄯善縣,位於吐魯番盆地,四周被大山包圍,在接近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2085平方公里的面積低於海平面,著名的艾丁湖就坐落在低於海平面的中心位置。今年5月,我隨戶外徒步群到了艾丁湖和海底古村,目睹了即將乾枯的艾丁湖溼地,如今人工蓄水維持著湖泊的生命和延續。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1、傳說中的火焰山

火焰山位於吐魯番盆地北緣,緊靠312國道和連霍高速。6月的火焰山,溫度已經相當高了。我乘坐的是旅遊包車,賓館老闆聯繫的,湊夠人數,每人好像是100多元左右,反正不到200元,2013年也就這個價格。第一站是到火焰山,一下車,熱浪迎面撲來,臉上直冒汗水。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大門是一個別致的雕塑,孫悟空站立在上面,裡面是人工打造的景區。傳說唐僧師徒四人取經路過吐魯番被火焰山阻擋,孫悟空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最後扇滅了火焰山上的火焰,這才順利通過火焰山向西行進。雖然是《西遊記》裡的傳說故事,但卻說明了火焰山的溫度,是全國獨一無二的。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火焰山景區內不少雕塑,以唐僧四人的雕像居多,最高的就是“定海神針”,孫悟空的金箍棒,還有孫悟空肩扛芭蕉扇站在火焰山三個大字上,豬八戒扛著鐵耙立在下方,這些人物塑造形象逼真,彷佛唐僧師徒真的路過火焰山一樣。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任何一種事物,只要被人類賦予一種好奇和嚮往,那麼就會成為人們眼裡的神聖地域。無疑吐魯番的火焰山,就是被人們寄託了一種情感,烙印上了“西遊記迷”的標籤。特別是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的熱播,讓全世界都知道了火焰山,而吐魯番也隨之大火起來,這種效應可謂巨大。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2、涼爽的葡萄溝

在這片火洲內,葡萄溝,是吐魯番夏季最涼爽的地方,也是極具人文自然地域。離開火焰山,我們的第二站就是葡萄溝,這裡是火焰山下的一處峽谷。由於高山雪融水造就了布依魯克河。千百年來,這裡盛產葡萄而出名,如今是吐魯番市的旅遊勝地,也被批准為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峽谷內的葡萄溝溪流兩側,到處遍佈葡萄架和葡萄走廊。葡萄藤蔓層層疊疊,綠意蔥蔥。四周是茂密的白楊林,花草果樹點綴其間,農家村舍錯落有致地排列在緩坡上。這裡是火洲的“桃花源”,溝裡四處都有令人嚮往的地方。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走進葡萄溝,仰首盡情觀賞珍珠般的葡萄,青青的葡萄串就像翡翠般晶瑩,遊人坐在葡萄架下納涼,感受火洲裡最涼爽的夏季。要是到了葡萄成熟,還可以品嚐鮮葡萄。步入葡萄長廊,盡頭碑石上刻有“葡萄溝”三個鮮紅大字,格外引人注目,遊客們爭先恐後在這裡照相留念。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如今,葡萄溝開發了不少民宿,夏季要是住在這裡,實在是一種人生享受。不僅依山傍水,安靜、幽雅,景物天成,還有數條深邃、幽靜的葡萄長廊,信步走在葡萄架下,茂密的葡萄藤遮住了炙熱的陽光,峽谷裡的空氣新鮮,不由得感嘆這裡的人文景象,世代居住在此的居民,該是多麼的幸福啊。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行走在吐魯番,我們會看到路邊有很多奇特的房子,四周佈滿磚空,這就是當地居民的葡萄晾曬房。因為吐魯番人喜歡種植葡萄,每家每戶都建有葡萄晾曬房,現在政府還給予補貼,加上國家給每戶蓋的安居富民房,這裡的農民很快富裕起來,很多基本達到了小康生活。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我們去的第三站,就是坎兒井了。坎兒井內也是吐魯番最涼爽的地方,畢竟在地下,又有流水,人走在裡面,感覺就像穿越歲月隧道,回到了幾百年前,清朝在吐魯番地域屯田。關於坎兒井的歷史,專家和學者眾口不一,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來源,據說正確的來源,是從中原地區傳到了西域,無疑是歷史的一種見證。

3、歷史遺蹟遍佈的地域

吐魯番之旅第四站,我們到了交河故城。簡單地說,就是兩條河流在此交匯,憑藉河流,作為拱衛城池的軍事防禦,這是古代建造城池的特點。作為絲綢之路北道上的重要驛站,吐魯番地域在幾千年來的歷史進程中,無疑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吐魯番,在西漢時期稱為“姑師”,後又稱“車師”,但之後又分車師前國和後國,而吐魯番就是所謂的車師前國,都城就是交河故城。因吐魯番的歷史過於厚重和悠久,在這裡發生的歷史事件也很多,漢朝有匈奴侵襲,唐朝有吐蕃侵擾,中原政府先後給予了有力打擊,最終統一了西域。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交河故城,是新疆最大的土遺址城池,裡面建造和佈局錯綜複雜,並且在城裡還發現了不少墓葬。行走在故城裡,就像來到了一處千年古國,望著眼前的殘垣斷壁,不由得想起古代烽火狼煙的歲月。唐代詩人岑參曾在詩句裡多次提到交河故城的名字。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如今,吐魯番市大力打造歷史文化,在交河故城下建設了一個交河小鎮,並以此作為民宿,這裡可以讓更多的遊客體驗古代的文化氣息。另外,高昌古城,也是吐魯番市境內的古代國家,在經歷100多年後,被唐朝所滅。吐魯番境內還有古墓葬、佛寺遺址等,這些不僅見證了歷史,還為研究新疆歷史的變遷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佐證。

新疆人文:風與火肆虐的歷史古地,經歷千年磨練的吐魯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