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中,闡教為何重男輕女?

《歪歪侃封神》第 688期

不管你承不承認,關於“重男輕女”的這個話題,自古至今從未消失,甚至一度達到十分嚴重的地步;然而,人類的悲歡卻在某一程度上和神仙的共識達成一致,在《封神演義》中,仙神聖人的世界裡,道法自然的教化下,竟然也會出現“重男輕女”的古怪現象。

封神中,闡教為何重男輕女?

三聖

封神的世界體系中,煉氣士和普通凡人混居人間,並分別歸轄人道大老爺老君,闡教主元始天尊,截教主通天三位聖人。

三聖同出一炁所化之鴻鈞道人門下,一脈之傳承,親親的師兄弟,不過就是,各人所悟之道不同罷了。

道不同,所觀所想所行所止,自然也是不同的,相比較截教較多出類拔萃的女仙,闡教上上下下,沒有一個女弟子不說,甚至在和女子交道時的舉止言行,無一不透露出“重男輕女”思想,全無仙家氣派。

《封神演義》第51回“子牙劫營破聞仲”章節中,有玄都大老爺和闡教主元始天尊親自下界,來破三霄娘娘的九曲黃河大陣。

話說二位天尊進陣。老子見眾門人似醉而未醒,沉沉酣睡,呼吸有鼻息之聲。又見八卦臺上有四五個五體不全之人,老子嘆曰:“可惜千載功行,一旦俱成畫餅!”

封神中,闡教為何重男輕女?

三霄

二位師伯感嘆師侄的修為將成畫餅,卻也是事實,畢竟聖人之下,皆螻蟻嘛!可是說師侄是“五體不全之人”,又是什麼鬼?

《靈樞·五色》說五體:“肝合筋,心合脈,肺合皮,脾合肉,腎合骨也。”,是為五體;此外,五體還有另一層含義,指的是肥人、瘦人、常人、壯士、嬰兒等五種體質。

那麼問題來了,三霄娘娘到底是缺了心肝脾肺腎五體中的哪一樣,還是說她們身材差的走樣了?

所謂:雲髻雙蟠道德清,紅袍白鶴頂朱纓。絲絛束定乾坤結,足下麻鞋瑞彩生。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歪歪看到的雲霄娘娘,那都是端莊高雅又美貌的聖潔仙子,完美到指甲蓋都無可挑剔的容貌。雲霄如此,她的兩個妹妹能差到哪裡去。

一般來說,上行之,則下效之。

在兩位聖人的身體力行中,闡教上下忠實貫徹“重男輕女”到底。

《封神演義》第53回“鄧九公奉敕西征”章節中,鄧九公麾下大將,同時也是鄧九公女兒的鄧嬋玉,在城下叫陣時,姜子牙沉吟半響,說出一個十分重大的見解,即,鄧嬋玉此人一定會“邪術”。

原因嘛,自然是因為鄧嬋玉是女子咯。

封神中,闡教為何重男輕女?

鄧嬋玉

果不其然,闡教從上到下貫徹的“重男輕女”理念,在姜子牙這裡得到了極好的落實,並在三代弟子哪吒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發揚光大。

“你乃五體不全婦女,焉敢陣前使勇!況你係深閨弱質,不守家教,露面拋頭,不識羞愧。料你總會兵機,也難逃吾之手;還不回營,另換有名上將出來。”

哪吒上陣一看,對方竟是女將,當下就不樂意了,深覺自己收到了侮辱,於是開口就罵鄧嬋玉“不知羞恥”,小哪吒,打心底裡不屑跟鄧嬋玉比試呢。

後來,哪吒被鄧嬋玉揍得面目全非,整張臉塌成一張青紫的大餅後,深恨鄧嬋玉,並罵的很難聽,當然只罵人還是次要的,其後,同為闡教三代的土行孫,更是將鄧嬋玉極盡羞辱。

鄧嬋玉是紂王麾下將領,前來西岐自然是討伐武王、姜子牙來的,但武王是上天垂象,姜子牙拿的主角劇本,所以理所當然的,鄧嬋玉和鄧九公戰敗了。

彼時,鄧嬋玉是被土行孫以捆仙繩暗中偷襲,綁回來的。

綁回去後,姜子牙和土行孫的師父懼留孫當場做主,讓鄧嬋玉和土行孫圓房做夫妻。至於什麼三媒六聘,三書六禮之類的禮節,全無蹤影。

封神中,闡教為何重男輕女?

龍吉公主

既然要做夫妻,那好歹把鄧嬋玉身上的捆仙繩給解了啊!畢竟鄧嬋玉獨自一人,在你們大營也翻不出什麼浪花;然而,鄧嬋玉身上的捆仙繩,愣是在生米煮成熟飯後才被收回。

咱們暫且不提兩軍交戰不辱俘虜這樁子事兒,但就闡教上下對鄧嬋玉這般態度,“輕女”的標籤就撕不掉。

鄧嬋玉是凡人,闡教等門人是高高在上的仙神,他們輕慢鄧嬋玉倒也罷了,畢竟聖人之下是為螻蟻,仙神眼中的凡人也是螻蟻嘛,但是闡教門人下對凡人女子如此,上對瑤池仙子,也沒好到哪兒去。

《封神演義》第667回“姜子牙金臺拜將”章節中,有昊天上帝和瑤池金母的女兒龍吉公主,就生生被強行逼親,嫁給了她的手下敗將,那原本應該斬首上封神臺的截教仙,洪錦。

當時,雖然有天外而來的月和老人說和,但姜子牙輕易許之,說明他也並未將龍吉公主放在眼裡,原因,自然是因為龍吉公主是女子的緣故。

封神中,闡教為何重男輕女?

老君和元始

前有玄都大老爺和闡教主元始天尊講三霄娘娘是“五體不全”,後有姜子牙言鄧嬋玉身為女子必會“邪術”,再有小哪吒開口就罵鄧嬋玉“不守家教”,更有那蕊宮仙子凡間受辱,件件樁樁,都在明明白白的述說闡教對女子的輕慢和無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德經》

在人們對認知中,女子為陰,男子為陽,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陽中和才是道的根本,修道者若連根本都參不透看不明,終究難圓滿。

且看封神大戰後,闡教門人不是投奔西方,就是效力天庭,唯留空殼耳,或許,對女子的輕視,就是闡教門人修行不得完滿的桎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