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篇:營造良好家風,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好榜樣!你會怎麼做?

在生活中,不論是出於個人期望還是家庭發展需要,大多數人都一樣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寶寶,但是卻常常聽到或看到一些熊孩子事件破壞了你的美好願景,熊孩子按停扶手電梯、熊孩子丟棄共享單車這樣的事件不絕於耳。當你碰到這樣的事時,一定會想到不希望自己的後代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孩子,那麼如何才能跳出熊孩子的藩籬呢?今天我們就從家風的角度來談一談。

教育篇:營造良好家風,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好榜樣!你會怎麼做?

我們都知道家長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縱觀那些熊孩子事件,背後必然有一些熊家長,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到位是造成此類現象的主要原因。如何做好家長的工作,其實是是有規律可循。

教育篇:營造良好家風,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好榜樣!你會怎麼做?

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要遵循潛移默化的規律。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最困難的兩件事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這說明做好思想工作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四五歲的孩子可能剛剛有了自己的想法,出於樹立自我意識的階段,家長們平常要儘量避免用命令式的語言教育孩子,或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否認他們,可以嘗試著先了解他們的想法,發現他們的錯誤,接著跟他們講道理,多次講反覆講,時間長了,一定會對他們有所影響。當然,不是所有的事都適合這樣的方法,碰到一些危險情況,可以制定規則,在合理區間內設立懲罰規定,幫助他們認識錯誤。

教育篇:營造良好家風,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好榜樣!你會怎麼做?

做孩子的工作要注意言行一致。家長教育孩子最怕的就是自己言行不一,比如你想讓孩子放下手機、離開電視多讀書,那麼你就必須自己先做到放下手機,陪伴孩子閱讀,要幫助孩子營造學習的氛圍,或者至少不要成為反面例子。再比如,要讓孩子成為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寶寶,家長首先在與長輩朋友交往中就要做到尊敬長輩,用適當的語言和他人交流。同時,家庭成員間教育孩子時要達成一致,錯就是錯,對就是對,避免造成孩子的認知混亂。

教育篇:營造良好家風,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好榜樣!你會怎麼做?

做孩子的工作要掌握成長規律。人的成長是有階段性、特殊性、個體性的,這就要求家長髮現自己孩子處於什麼階段,不能一味的將其與其他人進行比較,發現自己孩子的成長特點,才能對症下藥,事半功倍。

教育篇:營造良好家風,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好榜樣!你會怎麼做?

總之,想避開熊孩子的坑,家長要先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我們不提倡打罵教育,但也不一味追求讚美教育,兩者需要結合使用,這樣才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各位讀者在生活中有哪些教育孩子的妙招呢?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