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國至今244年,打了222年的仗(編年表)

編譯者按:丹尼奧斯原文的出發點是伊斯蘭與美國的博弈,但他煞費苦心整理的戰爭年表,簡明直接有力地揭示出美國這一戰爭之國的本質。其中,從建國前一直打到1898年形形色色的印第安戰爭,也許還有助於理解北美洲超過千萬的印第安人口,到19世紀末孓遺幾十萬?除戰爭年表外,簡單摘譯丹尼奧斯引用幾任美國總統關於戰爭的語錄。為本文翻查資料時萌生的一點感想,悉錄“編譯後記”。

“我們正在作戰!”

——1776年美國建國至今243年,打了222年的仗

我應該歡迎幾乎任何戰爭,因為我認為這個國家需要戰爭。

——西奧多•羅斯福,19世紀末年

……美國印第安人被認為是對美國生存的威脅(一個典型的投射或角色倒置的例子):例如,約翰•亞當斯寫道,“野蠻的印第安人”打算對美國的“和平居民”發動一場“滅絕戰爭”。當時和現在傳達的信息是一樣的:我們必須在他們攻擊我們之前先攻擊他們。

……奧巴馬總統重複了小布什那句如今臭名昭著的話,宣稱:“我們正處於戰爭之中……”是的,我們一直都是如此,甚至可以追溯到1776年。

我們(美國)是一個好戰的國家。我們酷愛戰爭,因為我們很擅長戰爭。事實上,我們在這個混蛋的國家裡唯一要做的事情是:戰爭。我們進行了大量的戰爭實踐,儘管我們不一定能製造一臺洗衣機或適合在鄉下養寵物兔的機器;相反,如果你們國家裡有很多深色皮膚的人,得提醒你們要小心了,因為我們喜歡在你們的臉上扔炸彈……

——美國當代作家、演員喬治•卡林

以下列出的美國戰爭年表,揭示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事。對此我們必須正視:

* 自1776年建國以來的243年中,美國一共有222年在打仗。換言之,美國只有21年是處於和平狀態。

* 在美國曆史上,有91%的年份是處於戰爭之中的。

* 沒有哪位美國總統能真正稱得上是和平時期的總統。嚴格說來,所有的美國總統都可以被稱為“戰爭總統”。

* 美國從未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度過整整十年。

* 美國曆史上唯一一次整整五年沒有戰爭(1935~1940),是在“大蕭條”的孤立主義時期。

一、美國主要戰爭編年表,1776~2019

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北美13 州宣佈脫離英國獨立);奇卡牟加戰爭(Chickamauga Wars,切諾基人與美國殖民者1776~1795年間在“老西南”地區的一系列突擊、戰役、伏擊、小規模衝突,以及幾場全方位的邊界戰鬥,也稱“切諾基人~美國人戰爭”Cherokee-American Wars;切諾基人在獨立戰爭期間是英國盟友);第二次切諾基戰爭(Second Cherokee War,源於西部拓荒者向北卡羅萊納西部切諾基部落的土地擴張,也稱“1776年切諾基戰爭”;後被歸為奇卡牟加戰爭的一部分);賓那邁與揚基之戰(Pennamite-Yankee War,是賓夕法尼亞和康涅狄格殖民者之間圍繞懷俄明河谷的一系列戰役,始於美國獨立戰爭前)。

1777年——美國獨立戰爭;奇卡牟加戰爭;第二次切諾基戰爭;賓那邁與揚基之戰

1778年——美國獨立戰爭(法國正式承認美國、對英宣戰,使英美雙方逐漸勢均力敵);奇卡牟加戰爭

1779~1780年——美國獨立戰爭;奇卡牟加戰爭

1781年——美國獨立戰爭(從西印度群島調來增援的法國艦隊進抵約克鎮城外海面,擊退增援的英國艦隊,掌握制海權);奇卡牟加戰爭

1782年——美國獨立戰爭;奇卡牟加戰爭

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美國成為美洲首個獨立國家);奇卡牟加戰爭

1784年——奇卡牟加戰爭;賓那邁與揚基之戰;奧康尼戰爭(Oconee War,美國殖民者與居於喬治亞阿巴拉契河和奧康尼河之間的克里克印第安人的武裝衝突)

1785年——奇卡牟加戰爭;西北印第安戰爭(Northwest Indian War,是為爭奪西北領地控制權,美國與英國支持的印第安部落聯盟之間爆發的衝突;也稱“俄亥俄戰爭”、“小海龜戰爭”)

1786~1794年——奇卡牟加戰爭;西北印第安戰爭

1795年——西北印第安戰爭

1796年——沒有主要戰爭(No major war)

1797年——沒有主要戰爭

1798~1800年——美法短暫衝突(Quasi-War,也稱“美法準戰爭”,美、法之間幾乎完全在海上進行的一場未宣戰的戰爭,源於法國大革命後美國逐漸在英、法間保持中立,而且與法國的敵人英國進行貿易,並藉辭“法蘭西王國”消亡、拒絕繼續償還欠法國的鉅額債務;法國授權私掠船攻擊扣押大量美國商船,終導致美國報復)

1801~1805年——第一次巴巴里戰爭(First Barbary War,也稱“的黎波里戰爭”、“巴巴里海岸戰爭”,美國聯同瑞典,與北非四個海盜行徑和奴役基督徒的“巴巴里國家”作戰,其中的黎波里、阿爾及爾和突尼斯名義上隸屬奧斯曼帝國,實為自治的伊斯蘭君主領地,第四個是獨立的摩洛哥蘇丹國)

1806年——薩賓遠征(Sabine Expedition,源於西班牙和路易斯安那州之間的邊界尚未確定,遠征隊由少將領導,成員包括阿拉巴馬、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田納西各州志願者,以及林肯郡、麥克明郡的民兵,主要目標是保護薩賓河)

1807年——沒有主要戰爭

1808年——沒有主要戰爭

1809年——沒有主要戰爭

1810年——美國佔領西班牙控制的西佛羅里達(U.S. occupies Spanish-held West Florida)

1811年——特庫姆塞戰爭(Tecumseh's War,美國和首領特庫姆塞領導的印第安人聯盟在印第安納領地的衝突)

1812年——美英戰爭(War of1812,趁英國和拿破崙在歐洲酣戰之機,美國向北擴張、攻擊其在加拿大的殖民地,也稱“1812年戰爭”、“第二次獨立戰爭”);特庫姆塞戰爭;塞米諾爾戰爭(Seminole Wars,塞米諾爾印第安人與美國軍隊在佛羅里達幾十年間發生的三次衝突,是美國曆史上歷時最長、代價最高的印第安戰爭,也稱“佛羅里達戰爭”);美國佔領西班牙控制的阿米莉亞島和東佛羅里達其餘部分(U.S. occupies Spanish-held Amelia Island and other parts of East Florida)

1813年——美英戰爭;特庫姆塞戰爭;皮奧里亞戰爭(Peoria War,美國人對皮奧里亞地區兩個印第安村落髮動的一次遠征,規模雖小,但在伊利諾伊領地印第安人被滅絕的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克里克戰爭(Creek War,始於克里克印第安人聯盟內部的一場衝突,很快演變為美國民兵與“紅棒”克里克人的衝突,主要在今天的阿拉巴馬和墨西哥灣沿岸進行,也稱“紅棒戰爭”、“克里克內戰”;通常被看作美英戰爭的一部分,想阻止美國在佛羅里達擴張的英國和西班牙支持“紅棒”,美國則與喬克託族、切諾基族(克里克的傳統敵人)及其他克里克人結盟);美國擴張在西佛羅里達的領土(U.S. expands its territory in West Florida)

1814年——美英戰爭;克里克戰爭;美國擴張在佛羅里達的領土(U.S. expands its territoryin Florida);反海盜戰爭(Anti-piracy War,美國海軍在安的列斯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打擊海盜的行動,美軍西印度群島艦隊持續十年在海上和陸地上追擊海盜)

1815年——美英戰爭;第二次巴巴里戰爭(Second Barbary War,美國與統稱“巴巴里國家”的阿爾及爾、的黎波里和突尼西亞三個巴巴里海岸海盜國家之間的第二次戰爭,也稱“美國~阿爾及利亞戰爭”);反海盜戰爭

1816年——第一次塞米諾爾戰爭(First Seminole War,源於美軍在美英戰爭終結後仍進入西佛羅里達和西班牙屬佛羅里達,征討塞米諾爾印第安人,英國和西班牙政府對“入侵”表示憤怒,但最終無力阻止);反海盜戰爭

1817~1818年——第一次塞米諾爾戰爭;反海盜戰爭

1819年——黃石遠征(Yellowstone Expedition,由戰爭部長授權前往美國邊境,目標是在今天的北達科他州黃石河河口建立一個軍事要塞或前哨站,也稱“阿特金森~朗遠征”Atkinson-Long Expedition,遠征隊在今天的內布拉斯加州建立了美國陸軍在密蘇里河以西第一個前哨站阿特金森堡,但行進到愛荷華即停滯不前);反海盜戰爭

1820年——黃石遠征;反海盜戰爭

1821~1822年——反海盜戰爭

1823年——反海盜戰戰爭;阿里卡拉戰爭(Arikara War,美國聯同蘇族(或稱達科他族)盟友,與阿里卡拉印第安人之間的武裝衝突,發生在密蘇里河沿岸(今天的南達科他州),是美軍在密蘇里西部發動的第一次印第安戰爭,也是其與阿里卡拉之間唯一一次衝突。這場戰爭是為了回應阿里卡拉人對捕獵者的襲擊,被稱為“西方毛皮貿易史上最嚴重的災難”)

1824年——反海盜戰爭

1825年——黃石遠征;反海盜戰爭

1826年——沒有主要戰爭

1827年——溫尼巴構戰爭(Winnebago War,密西西比河上游地區(今天的威斯康星州)的短暫衝突,溫尼巴構(或稱霍切克)部落的一部分印第安人幾次襲擊美國平民,起因是鉛礦工人侵入他們的土地,也稱“溫尼巴構起義”)

1828年——沒有主要戰爭

1829年——沒有主要戰爭

1830年——沒有主要戰爭

1831年——薩克和福克斯印第安戰爭(Sac and Fox Indian War,源於1930年美國國會通過《印第安人遷移法》(簡稱“《遷移法》”)開始系統地把印第安人趕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緊密聯繫的薩克(也稱“索克”Sauk)和福克斯(也稱“美斯誇基”Meskwaki)兩大部落中,不斷有印第安人在季節性狩獵後返回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原居地,美國陸軍西部司令1931年集結軍隊向該地發起進攻)

1832年——黑鷹戰爭(Black Hawk War,曾在美英戰爭中為英國作戰的薩克族首領黑鷹,帶領一隊薩克、福克斯和基卡普 Kickapoo 族印第安人“英國幫夥”,再一次從愛荷華的印第安領地出發,越過密西西比河返回原居地伊利諾伊州,戰爭隨即爆發)

1833年——切諾基印第安戰爭(Cherokee Indian War,切諾基是最早獲美國政府准許取得公民身份的印第安大族,許多富裕族人擁有白人夢寐以求的肥沃種植園、貿易站和渡船等;《遷移法》通過後,不顧他們的抗議和法律訴訟,喬治亞州1833年開始抽籤將切諾基人的土地和房屋分給白人,部分不願屈從的切諾基人與佔據他們房屋和莊園的白人互相攻擊,切諾基族也分裂為贊成和反對遷徙兩派)

1834年——切諾基印第安戰爭;波尼印第安領地戰役(Pawnee Indian Territory Campaign)

1835年——切諾基印第安戰爭;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Second Seminole War,美國政府按《遷移法》試圖強迫塞米諾爾人全部離開佛羅里達,戰鬥始於12月的“戴德大屠殺”Dade Massacre,隨後幾年,突襲、小衝突和一些大規模戰鬥在整個佛羅里達半島爆發,塞米諾爾人用游擊戰術頑強抵抗);第二次克里克戰爭(Second Creek War,印第安人大遷移期間發生在阿拉巴馬的一場衝突,一方是 Muscogee 克里克人,另一方為騙走或偷走他們土地的白人土地投機商和佔領者,也稱“克里克阿拉巴馬起義”)

1836年——切諾基印第安戰爭;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第二次克里克戰爭;密蘇里~愛荷華邊境戰爭(Missouri-Iowa Border War,愛荷華和密蘇里邊界上的一場不流血的領土爭端,雙方民兵在邊境對峙,也稱“蜂蜜戰爭”)

1837年——切諾基印第安戰爭;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第二次克里克戰爭;奧塞奇印第安戰爭(Osage Indian War,奧塞奇印第安人和密蘇里州格林郡民兵連之間一場不流血的對抗,起因是一部分被遷移的奧塞奇人堅持要回到他們的故土);獵鹿彈戰爭(Buckshot War,賓夕法尼亞的州長和議會選舉後,在哈里斯堡爆發的騷亂,當時輝格黨和民主黨都聲稱控制了賓夕法尼亞州眾議院)

1838年——切諾基印第安戰爭(美國軍隊開始大規模圍捕驅趕不肯自願搬遷的切諾基人,強迫他們走上“血淚之路”,在此過程中約有一半切諾基人死亡);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獵鹿彈戰爭;希瑟利印第安戰爭(Heatherly Indian War)

1839年——切諾基印第安戰爭;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

1840年——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美國海軍入侵斐濟群島(U.S. naval forces invade Fiji Islands)1841年——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美國海軍入侵麥基恩島、吉爾伯特群島和薩摩亞(U.S.naval forces invade McKean Island, Gilbert Islands, and Samoa)

1842年——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

1843年——美國軍隊與中國人發生衝突(U.S. forces clash with Chinese);[8]美軍入侵非洲海岸(U.S. troops invade African coast)

1844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Texas-Indian Wars,19世紀得克薩斯定居者和南部平原印第安人之間的一系列衝突,從第一批定居者進入西班牙屬得克薩斯已開始,在得克薩斯作為墨西哥一部分、以及1936年得克薩斯共和國獨立以後,衝突一直持續,直到得克薩斯加入美國30年後才告結束)

1845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得克薩斯加入美國成為一個州)

1846年——美墨戰爭(Mexican-American War,背景是墨西哥與得克薩斯共和國間一直未解決的邊境問題以及19世紀美國的擴張主義 Expansionism,1845年新當選總統波爾克認為吞併得克薩斯是美國進一步擴張的新起點,向爭議地區派兵,並佔據既非得克薩斯又非美國的領土,戰爭隨即爆發);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

1847年——美墨戰爭;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卡尤塞戰爭(Cayuse War,美國西北部卡尤塞印第安人因疾病隨大批移民湧入該地而奮起反抗,俄勒岡臨時政府和隨後到來的美國陸軍與之作戰,是該地區印第安人和殖民者之間幾場戰爭中的第一場,戰爭促使美國和哥倫比亞高原印第安人談判,建立了一些印第安保留地)

1848年——美墨戰爭;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卡尤塞戰爭

1849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卡尤塞戰爭;西南印第安戰爭(Southwest Indian Wars,1848年美墨戰爭結束,美國奪取加州阿爾塔和新墨西哥州聖達菲,1853年又奪取加茲登,隨之而來的是在這片遼闊領域與印第安人的一系列衝突,在此之前,西南地區印第安部落與西班牙、墨西哥的貿易加衝突從未停止);納瓦霍戰爭(Navajo Wars,包括納瓦霍人三個時期的戰鬥:與西班牙人(16世紀末~1821年)、反墨西哥政府(1821~1848年)、反美國(美墨戰爭後),衝突包括小規模襲擊、政府在納瓦霍人領地大規模遠征、殖民者廣泛的掠奪,以及納瓦霍人與其他部落和附近定居點之間的互相攻擊);第一騎兵師與印第安人之間的小規模戰爭(Skirmish between1st Cavalry and Indians,在整個西部的印第安戰爭中,美國陸軍第一騎兵師各連隊都捲入了與印第安人的許多小衝突)

1850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卡尤塞戰爭;西南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尤馬戰爭(Yuma War,在加利福尼亞南部和亞利桑那西南部,以尤馬人為主的印第安部落與美軍進行的游擊戰,美軍旨在保護穿越科羅拉多河的定居者);加利福尼亞印第安戰爭(California Indian Wars,美墨戰爭後,美國軍隊、加利福尼亞州民兵,對當地印第安人進行了多年的屠殺、戰鬥);皮特河遠征(Pitt River Expedition,在加利福尼亞淘金熱時期,加州的軍事力量與當地印第安人戰鬥,並將他們遷移到保留地)

1851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卡尤塞戰爭;西南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阿帕奇戰爭(Apache Wars,美軍與阿帕奇各部落在西南地區的一系列武裝衝突,持續到1886年,零星的對抗直到1924年才結束);尤馬戰爭;猶他印第安戰爭(Utah Indian Wars,定居者與印第安人在猶他州各地發生的許多小型衝突,最終導致沃克戰爭);加利福尼亞印第安戰爭

1852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卡尤塞戰爭;西南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尤馬戰爭;猶他印第安戰爭;加利福尼亞印第安戰爭

1853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卡尤塞戰爭;西南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尤馬戰爭;猶他印第安戰爭;沃克戰爭(Walker War,摩門教徒定居在尤特Ute印第安人狩獵地之初,雙方關係友好,隨著前者開始干涉尤特部落的交易,並有其他非摩門教定居者到來,衝突日益增加,引發戰爭);加利福尼亞印第安戰爭

1854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卡尤塞戰爭;西南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阿帕奇戰爭;加利福尼亞印第安戰爭;第一騎兵師與印第安人之間的小規模戰爭

1855年——第三次塞米諾爾戰爭(Third Seminole War,塞米諾爾人對定居者和美軍勘測隊侵佔他們土地的報復,始於12月一支美軍勘測隊發現並摧毀他們的一個種植園,引發了一場主要由突襲和報復組成的衝突,美軍致力於摧毀塞米諾爾人的食物供應,逼最後一批塞米諾爾人遷出佛羅里達);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卡尤塞戰爭;西南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阿帕奇戰爭;加利福尼亞印第安戰爭;亞基馬戰爭(Yakima War,美國軍隊與亞基馬部落之間的武裝衝突,主要發生在華盛頓領地南部的內陸區域);溫納斯遠征(Winnas Expedition,美國軍隊對蛇族印第安人的一次襲擊,向被俄勒岡人視為殺人犯的“溫納斯幫夥”Winnas Band 成員尋仇);克里基塔特戰爭(Klickitat War,美國與克里基塔特、喀斯喀特 Cascade 印第安人的衝突,發生在哥倫比亞河沿岸華盛頓領地中部的高原);普吉特灣戰爭(Puget Sound War,華盛頓領地普吉特灣地區的武裝衝突,由美軍和當地民兵,與尼斯奎利Nisqually、麥加索Muckleshoot、普雅魯普Puyallup和克里基塔特印第安部落作戰;戰爭的另一部分參與者是海達號Haida和特林吉特號Tlingit的掠襲者,他們在襲擊普吉特灣土著的同時,與美國海軍也發生衝突);羅格河戰爭(Rogue River Wars,源於加利福尼亞北部和俄勒岡東部的淘金熱,定居者和礦工大量掠奪和消耗印第安人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在俄勒岡南部的多次小規模衝突,終導致美國軍隊和當地民兵等,與羅格河印第安部落的戰爭);美軍入侵斐濟和烏拉圭(U.S. forces invade Fiji Islands and Uruguay,均為美國海軍趁當地內戰之機登陸,前者也稱“第一次斐濟遠征”)

1856年——第三次塞米諾爾戰爭;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西南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加利福尼亞印第安戰爭;普吉特灣戰爭;羅格河戰爭;丁提科戰爭(Tintic War,沃克戰爭結束後,定居者和印第安部落在猶他州丁提科和錫達Cedar山谷的一系列小規模衝突,以尤特人一位副首領的名字命名)

1857年——第三次塞米諾爾戰爭;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西南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猶他戰爭(Utah War,摩門教定居者與美國政府武裝力量在猶他州發生的衝突,也稱“摩門教戰爭”或“摩門教叛亂”);尼加拉瓜衝突(Conflict in Nicaragua)

1858年——第三次塞米諾爾戰爭(剩餘的大多數塞米諾爾人厭倦了戰爭,面臨飢餓,同意被運往俄克拉荷馬州);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西南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莫哈維戰爭(Mohave War,成千上萬移民隨著淘金熱而來,穿過莫哈維郡西進加利福尼亞,導致當地莫哈維印第安部落與美國武裝力量的衝突,在科羅拉多河亞利桑那一側的軍事基地莫哈維堡,是為對抗印第安人而建);加利福尼亞印第安戰爭;斯波坎~科爾德阿萊納~帕洛斯戰爭(Spokane-Coeur d'Alene-Paloos War,是亞基馬戰爭的第二階段,美國陸軍部隊在華盛頓和愛達荷,與幾個印第安部落聯盟之間的一系列遭遇戰,也稱“科爾德阿萊納戰爭”);猶他戰爭;美軍入侵斐濟和烏拉圭

1859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西南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加利福尼亞印第安戰爭;佩科斯遠征(Pecos Expedition,美國在得克薩斯的一次探索性軍事活動);羚羊山遠征(Antelope Hills Expedition,由得克薩斯遊騎兵和其他印第安部落聯盟發起的,針對科曼奇 Comanche 和基奧瓦 Kiowa 村莊的戰役,在得克薩斯西部打響);熊河遠征(Bear River Expedition,因移民聲稱印第安人謀殺了“加利福尼亞之路”California Trail 上的旅行者,美軍少校帶領遠征隊沿途在猶他、愛達荷等地調查印第安人和移民之間的衝突,殺死和抓捕印第安人);約翰•布朗起義(JohnBrown's Raid,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在弗吉尼亞的哈珀斯渡口接管了美國的一個軍械庫,試圖在南部各州發動一場武裝奴隸起義,被看作是南北戰爭的預演);美軍對巴拉圭發動襲擊(U.S. forces launch attack against Paraguay);美軍入侵墨西哥(U.S. forces invade Mexico)

1860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西南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阿帕奇戰爭;印第安加利福尼亞戰爭;帕尤特戰爭(Paiute War,北部帕尤特和肖肖尼Shoshone、班諾克Bannock印第安部落結盟,對抗在美國軍事力量支持下侵入的定居者,發生在猶他領地的金字塔湖附近,也稱“金字塔湖戰爭”);基奧瓦~科曼奇戰爭(Kiowa-Comanche War,來自美國陸軍總部的命令稱要對敵對的科曼奇人和基奧瓦人採取“積極行動”,而實際追捕中很難區分“友好印第安人”和“敵對印第安人”)

1861年——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美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的美利堅合眾國Union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Confederate,也稱“美國內戰”);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西南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阿帕奇戰爭;加利福尼亞印第安戰爭;夏延戰役(Cheyenne Campaign,源於1859年科羅拉多淘金熱,移民湧入夏延和阿拉帕霍Arapaho部落的土地爭奪資源,強迫夏延人接受不平等條約、遷往科羅拉多東部面積很小的保留地)

1862年——南北戰爭;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西南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阿帕奇戰爭;加利福尼亞印第安戰爭;夏延戰役;1862年達科他戰爭(Dakota War of1862,又稱“蘇族起義”,是美國和達科他領地幾個部落(也稱東部蘇族)間的武裝衝突,戰爭源於美國違反條約,延遲或不公平地支付年金,日益飢餓生活困難的達科他人奮起襲擊並殺死定居者,美國士兵立即報復逮捕數百名達科他人,終在明尼蘇達州對38名達科他男子執行絞刑,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處決)

1863年——南北戰爭;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西南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阿帕奇戰爭;加利福尼亞印第安戰爭;夏延戰役;科羅拉多戰爭(Colorado War,夏延和阿拉帕霍印第安部落,與科羅拉多領地及鄰近地區的定居者和民兵之間的戰爭,美國陸軍對後者提供協助,基奧瓦、科曼奇、蘇族印第安人也分別在領地的不同地域參與了戰爭);高夏特戰爭(Goshute War,背景是1860年代初大盆地西部的印第安~定居者緊張關係白熱化,1863年初美國軍隊轉向保護橫跨整個大陸的驛站馬車和通郵路線,從加州運出黃金和從內華達運出白銀都經此路,為南北戰爭提供資金,而日漸失去生存空間的高夏特等印第安部族為免於餓死,開始在內華達、猶他州突襲郵車和驛站,被聯邦軍隊屬下的加州志願軍殺死多人)

1864年——南北戰爭;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阿帕奇戰爭;加利福尼亞印第安戰爭;夏延戰役(戰役後期,科羅拉多民兵襲擊懸掛休戰旗的夏延和阿拉帕霍營地,發生“沙溪大屠殺”Sand Creek Massacre,死者大多是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科羅拉多戰爭;蛇族戰爭(Snake War,美國與“蛇族印第安人”Snake Indian的一場非常規戰爭,發生在俄勒岡、內華達、加利福尼亞和愛達荷,殖民者統稱居住蛇河沿岸的北部帕尤特、班諾克和西部肖肖尼為“蛇族印第安人”)

1865年——南北戰爭;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阿帕奇戰爭;加利福尼亞印第安戰爭;科羅拉多戰爭;蛇族戰爭;猶他黑鷹戰爭(Utah's Black Hawk War,居於猶他領地中、南部的摩門教定居者,與尤特、南部帕尤特、阿帕奇和納瓦霍等多個印第安部落之間一系列武裝衝突,由印第安首領安湯加Antonga(又名黑鷹)領導,最終遏制了摩門教徒在該地的擴張)

1866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納瓦霍戰爭;阿帕奇戰爭;加利福尼亞印第安戰爭;第一騎兵師與印第安人之間的小規模戰爭;蛇族戰爭;猶他黑鷹戰爭;紅雲戰爭(Red Cloud's War,又稱波茲曼戰爭,是拉科塔Lakota、北部夏延、北部阿拉帕霍印第安部落,與美國軍隊在懷俄明和蒙大拿領地的鬥爭,目的是為了控制懷俄明中北部的波德河 Powder River 以西盆地,該處原屬於烏鴉 Crow 印第安部落);富蘭克林郡戰爭(Franklin County War,發生在愛達荷州富蘭克林郡的“牧場戰爭”Rrange War,這是美國西部常見的一類暴力衝突,旨在控制“開放牧場”Open Range,即可以不受所有權限制、自由放牧牛的牧場土地;最典型的牧場戰爭是關於水權、放牧權和牛隻所有權的爭端);美國入侵墨西哥;與中國的衝突(Conflict with China)

1867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納瓦霍人長途遷徙(Long Walk of the Navajo,美國政府驅逐納瓦霍人並企圖進行種族清洗,納瓦霍人被迫從亞利桑那走到新墨西哥東部,在軍隊強制下徒步約400英里,使很多納瓦霍人瀕臨死亡的邊緣);阿帕奇戰爭;第一騎兵師與印第安人之間的小規模戰爭;蛇族戰爭;猶他黑鷹戰爭;紅雲戰爭;科曼奇戰爭(Comanche Wars,1867~1875年間美國政府針對剛剛到達西部的科曼奇部落軍事行動的總稱,美國軍隊在一系列的征伐和戰役中打擊科曼奇人,直到他們投降並被遷移到保留地;背景是,150 多年來科曼奇部落在橫跨美國大平原南部的大部分地區一直佔統治地位,被稱為“南部平原的主人”,範圍北起科羅拉多和堪薩斯,延綿至俄克拉荷馬、得克薩斯和新墨西哥州東部,一直到南部的墨西哥吉華瓦州);富蘭克林郡戰爭;美軍佔領尼加拉瓜並攻擊臺灣(U.S.troops occupy Nicaragua and attack Taiwan,後者又稱“福爾摩沙遠征”Formosa Expedition、“1867年臺灣遠征”)

1868年——得克薩斯~印第安人戰爭;納瓦霍人長途遷徙;阿帕奇戰爭;第一騎兵師與印第安人之間的小規模戰爭;蛇族戰爭;猶他黑鷹戰爭;紅雲戰爭;科曼奇戰爭;沃希託河戰役(Battle of Washita River,美軍騎兵團襲擊位於俄克拉荷馬沃希託河附近的南部夏延人營地,也稱“沃希託大屠殺”);富蘭克林郡戰爭

1869~1870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阿帕奇戰爭;第一騎兵師與印第安人之間的小規模戰爭;猶他黑鷹戰爭;科曼奇戰爭;富蘭克林郡戰爭

1871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阿帕奇戰爭;第一騎兵師與印第安人之間的小規模戰爭;猶他黑鷹戰爭;科曼奇戰爭;富蘭克林郡戰爭;金斯利洞穴大屠殺(Kingsley Cave Massacre,發生在加利福尼亞,亞希Yahi部落土地離金礦最近,此前多次被定居者襲擊使部落人口銳減,這次屠殺由四名定居者殺死30名亞希印第安人,使整個部落只剩15人存活);美軍入侵朝鮮王朝(也稱“辛未洋擾”,U.S. forces invade Korea)

1872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阿帕奇戰爭;猶他黑鷹戰爭;科曼奇戰爭;莫多克戰爭(Modoc War,莫多克印第安人和美國軍隊在加利福尼亞東北部和俄勒岡東南部發生的武裝衝突);富蘭克林郡戰爭

1873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科曼奇戰爭;莫多克戰爭;阿帕奇戰爭;賽普拉斯山大屠殺(Cypress Hills Massacre,發生在加拿大西北領地,其中一方是美國野牛獵人、美國獵狼者、美國和加拿大威士忌商人、梅蒂斯Métis貨物搬運工,與之對抗的是一群阿西尼博因 Assiniboine(也稱納科達 Nakoda)印第安人);美軍入侵墨西哥

1874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科曼奇戰爭;紅河戰爭(Red River War,由美國聯邦軍隊發動,要把科曼奇、基奧瓦、南部夏延和阿拉帕霍部落趕出南部平原,強遷到俄克拉荷馬的保留地,這場得克薩斯州歷史上的標誌性戰爭結束後,印第安部落從此不能在美國南部平原自由徜徉);梅森郡戰爭(Mason County War,發生在得克薩斯州梅森郡的牧場戰爭);美軍入侵墨西哥

1875年——墨西哥衝突(Conflict in Mexico),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科曼奇戰爭,內華達東部遠征(Eastern Nevada Expedition);梅森郡戰爭;科爾法克斯郡戰爭(Colfax County War,發生在新墨西哥州科爾法克斯郡的牧場戰爭);美軍入侵墨西哥

1876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黑山戰爭(Black Hills War,黑山本是大蘇族保留地、也是西部蘇族的聖地,發現金礦後,美國政府派軍進入,與拉科塔蘇族、北部夏延族進行一系列戰鬥和談判,也稱“1876年大蘇族戰爭”);梅森郡戰爭;美軍入侵墨西哥

1877年——得克薩斯~印第安戰爭;第一騎兵師與印第安人之間的小規模戰爭;黑山戰爭;內茲珀斯戰爭(Nez Perce War,由內茲珀斯印第安人的幾個部落及其盟友,與美國軍隊作戰,起因是他們拒絕放棄在太平洋西北部的祖傳土地,不願被遷往愛達荷州保留地);梅森郡戰爭;林肯郡戰爭(Lincoln County War,發生在新墨西哥州林肯郡的牧場戰爭);聖埃利薩里奧鹽戰爭(San Elizario Salt War,一場範圍廣泛而複雜的戰爭,焦點是得克薩斯西部瓜達盧佩山下巨大鹽湖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參與者包括代表得克薩斯州的政客和商界,以及原居該地的墨西哥裔、早期西班牙殖民者後裔等,也稱“沙利諾起義”Salinero Revolt;戰爭的結果,使過去屬於社區財產的鹽湖,變為可以個人擁有);美軍入侵墨西哥

1878年——帕尤特印第安衝突(Paiute Indian Conflict);班諾克戰爭(Bannock War,美國軍隊與班諾克、帕尤特戰士在愛達荷南部和內華達北部的武裝衝突);夏延戰爭(Cheyenne War,北部夏延人被安置到南部夏延人保留地後,試圖返回北方,但遭美國軍隊武力制止,又稱“北部夏延人出逃”Northern Cheyenne Exodus);林肯郡戰爭;美軍入侵墨西哥

1879年——夏延戰爭;吃羊印第安人戰爭(Sheepeater Indian War,美國西北太平洋地區最後一場印第安戰爭,主要在愛達荷中部,與美國軍隊對抗的是肖肖尼族一個部落——圖庫德卡Tukudeka,因擅長捕獵落基山脈的羊又被稱為“吃羊印第安人”);白河戰爭(White River War,源於尤特人襲擊一個印第安代理機構,殺死代理人及十名男性僱員,美國軍隊隨即展開鎮壓;這場戰爭是擊敗尤特人的最後勝利,為白人定居點開拓了大片土地,尤特人則遷往猶他州保留地);美軍入侵墨西哥

1880~1984年——美軍入侵墨西哥

1885年——阿帕奇戰爭;內華達東部遠征;美軍入侵墨西哥

1886年——阿帕奇戰爭;歡樂谷戰爭(Pleasant Valley War,發生在亞利桑那州吉拉郡歡樂谷,是美國曆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牧場戰爭);美軍入侵墨西哥

1887年——美軍入侵墨西哥

1888年——美國對海地展示武力(U.S. show of force against Haiti);美軍入侵墨西哥

1889年——美軍入侵墨西哥

1890年——蘇族印第安戰爭(Sioux Indian War,拉科塔蘇族對美國違反1851年《拉勒米條約》Fort Laramie Treaty 的行為十分不滿,其中涉及南達科塔部落之間的土地分割,以及美國修建穿越保留地的鐵路等,同時還有蘇族聖地黑山周圍的金礦也有爭端,由此引發一系列戰鬥和攻擊);第一騎兵師與印第安人之間的小規模戰爭;鬼舞戰爭(Ghost Dance War,蘇族人與美國軍隊的最後一場大型衝突,鬼舞儀式是19世紀晚期帕尤特宗教領袖沃沃卡Wovoka發起的,傳遍西部保留地,給蘇族人帶來抵抗的最後希望,美國政府認為這是一種威脅,並派出了軍隊);傷膝河大屠殺(Wounded Knee Massacre,美國騎兵在南達科他州對已繳械的拉科塔蘇族部落進行屠殺,約有三百名拉科塔人(包括婦女兒童)死亡,也稱“傷膝河戰役”,被視為鬼舞戰爭的一部分);美軍入侵墨西哥

1891年——蘇族印第安戰爭;鬼舞戰爭;美軍入侵墨西哥

1892年——約翰遜郡戰爭(Johnson County War,發生在懷俄明州約翰遜郡的牧場戰爭);美軍入侵墨西哥

1893年——美國入侵墨西哥;美國入侵夏威夷(U.S. forces invade Hawaii,夏威夷王國末代君主莉莉烏歐卡拉尼女王在一場美國居民領導的政變中被推翻,期間美軍迅速登陸夏威夷起了關鍵作用,1898年夏威夷成為美國領土的一部分)

1894年——美軍入侵墨西哥

1895年——美軍入侵墨西哥;班諾克印第安騷亂(Bannock Indian Disturbances,也稱“1895年班諾克戰爭”,美軍與班諾克部落在懷俄明州傑克遜洞附近一場小規模衝突,起源於禁止為獲取牙齒而獵殺麋鹿的一項州法律,謠傳班諾克獵人會因這項法律而大舉反抗,一直誇大傳到美國東岸,幾份報紙稱“傑克遜洞的所有定居者都被班諾克人屠殺了”,美國軍隊於是向該地發動遠征,到達後卻發現局勢是和平的)

1896年——美軍入侵墨西哥

1897年——沒有主要戰爭

1898年——美西戰爭(Spanish-American War,美國為奪取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進而控制加勒比海而發動的戰爭,又稱“西美戰爭”);利奇湖戰役(Battle of Leech Lake,美國步兵與齊佩瓦Chippewa印第安部落的戰爭,發生在明尼蘇達州利奇湖,戰鬥通常被稱為“美國最後一次印第安人起義”,也是1832年黑鷹戰爭後,在美國老西北地區的首次戰鬥,有時被認為是印第安人和美國軍隊之間的最後一場戰鬥,也稱Battle of Sugar Point)

1899年——美菲戰爭(Philippine-American War,最初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而成立的菲律賓第一共和國,轉向對抗美國兼併菲律賓的新殖民戰爭,也稱“菲律賓獨立”或“菲律賓起義”);香蕉戰爭(Banana Wars,美國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一系列佔領、未宣戰的軍事行動與干預)

1900年——美菲戰爭;香蕉戰爭;八國聯軍出兵侵略中國(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鉅額賠款)

1901~1912年——美菲戰爭;香蕉戰爭

1913年——美菲戰爭;香蕉戰爭;新墨西哥納瓦霍戰爭(New Mexico Navajo War,源於白人地方官不理解一名納瓦霍人的再婚安排、認為是一夫多妻違反美國法律,衝突升級後聯邦軍隊包圍納瓦霍部落營地,也稱“1913年納瓦霍戰爭”)

1914年——香蕉戰爭;美國入侵墨西哥

1915年——香蕉戰爭;美國入侵墨西哥;科羅拉多帕尤特戰爭(Colorado Paiute War,發生在大規模印第安戰爭結束的15年後,起因是帕尤特首領波西Posey之子在科羅拉多保留地殺了一名猶他州牧羊人,衝突集中在猶他州布拉夫鎮附近,也稱“布拉夫戰爭”Bluff War、“1915年的波西戰爭”Posey War of 1915,是美國和印第安人最後的武裝衝突之一)

1916年——香蕉戰爭;美國入侵墨西哥

1917年——香蕉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向德國宣戰,加入戰爭);美國入侵墨西哥

1918年——香蕉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入侵墨西哥

1919年——香蕉戰爭;美國入侵墨西哥

1920~1922年——香蕉戰爭

1923年——香蕉戰爭;波西戰爭(Posey War,長期抗爭的首領波西,帶領帕尤特和尤特部落從猶他州布拉夫附近大規模遷移到納瓦霍山脈的沙漠地區,試圖逃避追捕,也稱“最後的印第安人起義”)

1924~1934年——香蕉戰爭

1935年——沒有主要戰爭

1936年——沒有主要戰爭

1937年——沒有主要戰爭

1938年——沒有主要戰爭

1939年——沒有主要戰爭

1940年——沒有主要戰爭

1941~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於“珍珠港事件”後正式加入戰爭)

1946年——冷戰(美國佔領菲律賓和韓國)(U.S. occupies the Philippines and South Korea)

1947年——冷戰(美國佔領韓國,美軍登陸希臘與共產主義陣營作戰)(U.S. forces land in Greece to fight Communists)

1948~1949年——冷戰(美軍支持中國國民黨與共產黨作戰)(U.S. forces aid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against Communists)

1950年——朝鮮戰爭(以美軍為主的軍隊在仁川登陸);哈尤亞起義(Jayuga Uprising,由卡納萊斯 Blanca Canales 領導,發生在波多黎各哈尤亞鎮的民族主義起義,反對美國殖民波多黎各)

1951~1953年——朝鮮戰爭

1954年——危地馬拉政變(Covert War in Guatemala,代號“PBSUCCESS行動”,是美國中央情報局 CIA 實施的秘密行動,推翻民選的危地馬拉總統阿爾本斯Jacobo Arbenz,結束了1944~1954年危地馬拉革命,建立阿馬斯Carlos Castillo Armas軍事獨裁政權,是美國在危地馬拉扶植的首個獨裁統治者)

1955~1958年——越南戰爭(美國為首的反共陣營支持“南越”,對抗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支持的“北越”)

1959年——越南戰爭;海地衝突(Conflict in Haiti)

1960~1961年——越南戰爭

1962年——越南戰爭;冷戰(古巴導彈危機,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泰國與共產黨作戰)(Cuban Missile Crisis,U.S. marines fight Communists in Thailand)

1963~1964年——越南戰爭

1965~1966年——越南戰爭;美國佔領多米尼加共和國(U.S. occupation of Dominican Republic,美軍在多米尼加內戰期間進軍其首都,發動名為“電源包行動”的政變)

1967~1972年——越南戰爭

1973年——越南戰爭;美國在贖罪日戰爭中支持以色列(U.S. aids Israel in Yom Kippur War,贖罪日戰爭又稱“第四次中東戰爭”,起因是埃及與敘利亞分別攻擊六年前被以色列佔領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

1974~1975年——越南戰爭

1976年——沒有主要戰爭

1977年——沒有主要戰爭

1978年——沒有主要戰爭

1979~1980年——冷戰(中情局在阿富汗的代理戰爭)(CIA proxy war in Afghanistan)

1981年——冷 戰(中情局在阿富汗和尼加拉瓜的代理戰爭);第一次錫德拉灣事件(FirstGulf of Sidra Incident,美國和與利比亞的軍事衝突,發生在北非利比亞以北的地中海錫德拉灣上空,也稱“第一次蘇爾特灣事件”)

1982年——冷戰(中情局在阿富汗和尼加拉瓜的代理戰爭);黎巴嫩衝突(Conflict in Lebanon,又稱“第五次中東戰爭”,是巴勒斯坦問題的延續,以色列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敘利亞軍隊發動大規模進攻,幾天時間就佔領了黎巴嫩南半部,隨後法、美、意多國部隊進駐貝魯特)

1983年——冷戰(入侵格林納達(Invasion of Grenada),中情局在阿富汗和尼加拉瓜的代理戰爭);黎巴嫩衝突

1984年——冷戰(中情局在阿富汗和尼加拉瓜的代理戰爭);波斯灣衝突(Conflict in Persian Gulf,在兩伊戰爭Iran-Iraq War第三階段,兩國開始襲擊進出對方港口油輪,美國為保護石油運輸而介入戰爭)

1985~1986年——冷戰(中情局在阿富汗和尼加拉瓜的代理戰爭)

1987年——波斯灣衝突

1988年——波斯灣衝突;美國佔領巴拿馬(U.S. occupation of Panama)

1989年——第二次錫德拉灣事件(Second Gulf of Sidra Incident,1988年底泛美航空“洛克比空難”後,美國與利比亞空軍於地中海北部再次小規模空戰,被視為第一次錫德拉灣事件的延續,也稱“第二次蘇爾特灣事件”);美國佔領巴拿馬;在菲律賓發生衝突(Conflict in Philippines)

1990年——第一次海灣戰爭(First Gulf War,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對伊拉克作戰,背後是控制波斯灣地區石油供應和定價等重大利益;這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與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也是第一場發生在聯合國會員國之間的戰爭,又稱“波斯灣戰爭”);美國佔領巴拿馬

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

1992~1993年——伊拉克衝突(Conflict in Iraq,美國宣佈聯合國軍隊設立伊拉克禁飛區,美軍中央司令部建立了西南亞聯合打擊力量指揮部)

1994年——伊拉克衝突;美國入侵海地(U.S. invades Haiti)

1995年——伊拉克衝突;美國入侵海地;北約轟炸“波黑”(NATO bombing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

1996年——伊拉克衝突

1997年——沒有主要戰爭

1998年——轟炸伊拉克(Bombing of Iraq);導彈襲擊阿富汗和蘇丹(Missile strikes against Afghanistan and Sudan,也稱“無限延伸行動”Operation Infinite Reach,美國為報復基地組織策劃1998年美國大使館爆炸案,以導彈襲擊阿富汗基地組織和蘇丹境內藥廠,理由是後者為基地組織生產化學武器,這是美國首次承認對一個暴力的非國家組織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

1999年——科索沃戰爭(Kosovo War,由科索沃民族矛盾引發,美國為首的北約憑藉絕對優勢的空中力量和高科技武器,對南斯拉夫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連續轟炸,戰爭結束後,俄羅斯被徹底擠出了在東歐的原有勢力範圍)

2000年——沒有主要戰爭

2001年——阿富汗反恐戰爭(War on Terror in Afghanistan,以美國為首的聯軍2001年起對阿富汗基地組織和塔利班作戰,是美國對9.11事件的報復,同時也標誌著“反恐戰爭”的開始)

2002年——在阿富汗和也門的反恐戰爭

2003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反恐戰爭

2004~2006年——在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和也門的反恐戰爭

2007年——在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索馬里和也門的反恐戰爭

2008~2010年——在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和也門的反恐戰爭

2011年——在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索馬里和也門的反恐戰爭;利比亞衝突(也稱“利比亞內戰”Libyan Civil War,由鄰國“阿拉伯之春”引發的利比亞武裝政變,交戰雙方為卡扎菲領導的政府、反抗卡扎菲的勢力,美英法等多國部隊介入,卡扎菲被推翻後,利比亞陷入長期動盪,大量利比亞人離開家園偷渡歐洲)

2012~2013年——在阿富汗、伊拉克、索馬里、敘利亞和也門的反恐戰爭

2014年——在阿富汗、伊拉克、索馬里、敘利亞和也門的反恐戰爭;烏克蘭內戰(Civil War in Ukraine)

2015~2019年——在阿富汗、伊拉克、索馬里、敘利亞和也門的反恐戰爭;烏克蘭內戰

原注:這是一份非窮盡的清單,我有意剔除了各種類型的軍事幹預,以便保持非常保守的取態;例如,本清單不包括用於美洲印第安人土地上種族清洗的“和平手段”,即欺詐條約和其他脅迫手段;它排除了對印第安人的許多直接屠殺;它進一步排除了美國為“保護美國利益”而在多個國家部署軍隊的多個例子;它還幾乎排除了CIA的所有干預和其他隱秘戰爭;最後,由於自己的無知,我還可能忽略了一些戰爭,為此我相信讀者會給出他們的意見,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需要添加到列表中。

譯註:2012~2014 年內容,補充自“America Has Been at War 93% of the Time – 222 out of 239 Years – Since1776”;11 2015~2019 年內容,為譯者根據最近五年資料再核實補充;表中還有個別補充和修訂,已單獨註明。

二、編譯後記

滅絕“野蠻”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即使已經“文明”得會運用法律武器,也無濟於事?例如,最早獲美國政府准許取得公民身份的印第安大族切諾基,據說該族人口識字率(切諾基有自己完整的一套文字)甚至高於當時的殖民者;而且努力學習、應用“歐洲文化”,放棄自身的土地公共佔有法則,建立個人農場及建築物,被白人殖民者稱讚為“五個文明的部落”之一;有些切諾基人還模仿美國南部模式,建立了自己的奴隸種植園。1830年美國國會通過《印第安人遷移法》,切諾基人提請司法複核表達不滿,開創印第安人法律維權之先河,“切諾基訴喬治亞州案”(Cherokee Nation v. Georgia)直接告上最高法院,酋長羅斯率代表團參加。1835年,羅斯又拿著超過1.5萬個簽名,向參議院遞交請願書,堅稱只有部分族人簽署同意搬遷的《新埃科塔條約》(Treaty of New Echota)無效。他回到自己家,卻發現房子已被持有“合法”證明文件的陌生人佔據,——不再費心等待切諾基人同意,喬治亞州通過“公平”而又“民主”的抽籤方式,將他們的住宅、莊園等資產直接分配給了白人定居者。等待切諾基人的,是被軍隊驅趕走上漫長“血淚之路”。

印第安人,即使手持與美國政府籤的協議,當初劃定的“保留地”也照樣說被佔就被佔。例如,1877年內茲珀斯戰爭起因,是該部落一部分人拒絕放棄太平洋西北部的祖傳土地,不願被集中到愛達荷的小保留地。他們的依據是1855年《瓦拉瓦拉條約》(Walla Walla Treaty)[也稱《內茲珀斯條約》(Nez Perce Treaty)],該條約以一筆微不足道的金額交換了內茲珀斯人大片土地,條件是美國政府同意他們繼續保留在愛達荷、華盛頓及俄勒岡領地的一大塊祖傳土地,並可以在已割讓土地的未使用區域繼續狩獵、捕魚和牧馬等。僅僅五年後,該地區發現金礦引來大批淘金者、定居者闖入,在他們賴以生存的牧場上開採,大部分內茲珀斯人隨後又被迫簽字出讓初期保留地的90%。不服者,戰;戰敗的結果,連那一小塊愛達荷保留地都回不去了,等待他們的是更悽慘的窪地沼澤生活。

印第安人,即使表現和平、友好,即使掛出投降旗幟+美國國旗,照樣逃不過打擊、屠殺。例如,1864年夏延戰役後期遭遇“沙溪大屠殺”的夏延~阿拉帕霍營地,“酋長黑壺(Black Kettle)早已遵照里昂堡指揮官的建議,在營地懸掛一面美國國旗,下面綁著一面白旗,以表明他是友好的,試圖防止科羅拉多民兵來襲,”

結果,死者多是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又如,1860年基奧瓦~科曼奇戰爭資料顯示,由於很難區分友好印第安人和敵對印第安人,因此聯邦軍隊在進行懲罰性遠征時,傾向於對同一部落的人基本“不作區分”:

1859年9月16日,印第安代理人本特在核桃溪口“遭遇”基奧瓦人和科曼奇人。本特報告說,基奧瓦和科曼奇共有2500名戰士。談到具體行動,本特說,他們在聯邦軍隊面前顯得很平靜;但當部隊回萊利堡後,他們“採取了一種威脅的態度,就像在聖達菲路上對無軍隊保護的白人發動掠奪性襲擊的前奏”。本特確信“這些印第安人被壓抑著的復仇激情所煽動”;他還建議在阿肯色河沿岸再建兩座軍事堡壘,以提供“一支常駐的控制局勢的軍隊”。由於白人定居的壓力,他預見到一場滅絕戰爭,……

——文獻由Robinson摘編自美國軍官Stuart日記。(W. Stitt Robinson 編:“The Kiowa and Comanche Campaign of 1860,as Recorded in the Personal Diary of Lt. J. E. B. Stuart”,堪薩斯大學退休歷史學教授 Lynn H. Nelson 網站,http://www.kancoll.

從覺得印第安人的態度“就像……襲擊的前奏”開始,代理人進而“確信……‘復仇激情’”,隨即建議加強軍事控制,然後還“預見到一場滅絕戰爭”。於是,這次平淡的“遭遇”過後,1860年3月10日陸軍總部下令“對敵對的基奧瓦和科曼奇部落採取‘積極行動’”,基奧瓦~科曼奇戰爭就此打響。這個邏輯看起來很眼熟?是的,在本文開頭,作者丹尼奧斯引述亞當斯總統的邏輯正是如此。上至總統,下至一個小地方的印第安代理人;從美國建國之初,直到現在,“傳達的信息是一樣的:我們必須在他們攻擊我們之前先攻擊他們”。

背後原因也許很簡單:只要“非我族類”的印第安人還在休養生息(可能會再次強大起來)、繁衍族群(需要佔用土地),就該防患於未然,提前把他們滅絕?

修昔底德“定律”?“陷阱”?


美國建國至今244年,打了222年的仗(編年表)

美國版圖內印第安人的地盤變化,1492~1977年(圖中黑色部分為印第安人居住地)資料來源:普列斯科:〈秘魯征服史〉,漢默頓:《偉大的思想》歷史卷,九州出版社2004,237頁

敬畏真正強悍的對手

美軍有不少高精尖裝備,以驍勇善戰的印第安部族、首領來命名。例如,阿帕奇直升機,在白人殖民者的“西部開拓史”上,阿帕奇部落是他們最難纏的對手之一,智勇兼備,雙方纏鬥長達數世紀,據稱是最後一個向美國政府投降的部落。同理,科曼奇隱形直升機、基奧瓦偵查直升機、契努克Chinook運輸直升機,……在前文長長的戰爭列表中,一再出現的正是這些頑強抗爭的部落名稱。而黑鷹直升機,更直接得名於薩克族的英雄酋長黑鷹,率領多部落聯盟,在反抗白人殖民擴張的戰爭中曾多次重創美軍。

相比之下,富裕、文明、指望公平訴訟爭取權益、部分“精英階層”族人則早早簽約同意搬遷的切諾基,雖然也曾經能征善戰,恐怕只能命名大受市場歡迎的民用汽車?

槍桿子裡面出產權

回想當年,自由主義的鼻祖洛克響應時代要求,將私有產權演繹成天賦權力,“土地和其中的一切,……這些既是給人類使用的,那就必然要通過某種撥歸私用的方式,然後才能對於某一個人有用處或者有好處。……誰服從了上帝的命令對土地的任何部分加以開拓、耕耘和播種,他就在上面增加了原來屬於他所有的某種東西,這種所有物是旁人無權要求的,”問題是,有了理論依據就能輕鬆確立私有產權?既要反對專制君主制度,還得清除橫亙在殖民定居者面前的巨大障礙——“野蠻的印第安人既不懂得圈用土地,還是無主土地的住戶”。怎麼辦?長長的戰爭列表告訴我們,推動建立保護產權的國家(或政府),槍桿子裡面出產權。

小到1877年聖埃利薩里奧鹽戰爭,只在得克薩斯州西部一隅,通過比拼武力,最終使原屬於社區財產的鹽湖,蛻變為可以個人擁有;大到滿世界以“人權狀況”、“擁有化學武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理由開打,霸氣美軍進入,無須再多此一舉收為自己的領土、無須新增第51 個州(還得開銷聯邦經費維持),只要打亂了,必然更依賴美元貨幣、美軍裝備。鄧英淘有話,“美國在全球建了八百個軍事基地,可不是學雷鋒的。”

“不當帝國的帝國主義”,才是世界警察的根本出發點?

所有這些在阿拉伯人眼裡“可笑的邊界線”,表面上看起來漫不經心,實際上都是根據地下的油田、地上的輸油管,運河、海峽通道和港口分佈劃分的;……都是西方列強不得不退出殖民統治,為了加強控制而製造矛盾,根據分而治之的原則精心設定的。

因為懷疑你可能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用我早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去消滅你,道理何在?眾所周知,在全世界,擁有最多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是美國。在中東,擁有最多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是以色列。……不當帝國的帝國主義,與其說擔心伊拉克的武器向本•拉登輸送,不如說硬是要直接掌握中東石油,軍事佔領伊拉克,扶持傀儡政權,牽制伊朗和沙特,構造更加有力的戰略格局,徹底掐滅阿拉伯民族統一死灰復燃的任何可能。

——王小強:《“文明衝突”的背後》114、117頁。

進入21世紀,中東、非洲反恐戰爭如火如荼,“阿拉伯之春”撲面而來,2007年美國成立非洲司令部(AFRICOM)。與此相對應,美國的軍費開支全球一家獨大,“永久性戰爭經濟”如火如荼,帶挈各類產權滿世界發財如火如荼。還得算上,各國美元外匯儲備實際上由各國金融機構經營,優先優惠貸款給美國、歐洲名牌大企業,成就大力吸引的“外商投資”在當地收購、擴張產權。

離開一隻隱藏的拳頭,隱藏在市場背後的那隻手永遠起不了作用——如果沒有製造 F~15戰鬥機的麥道公司,麥當勞也紅火不了。而使硅谷技術擁有安全的世界環境的那隻隱藏著的拳頭,叫美國陸軍、空軍和海軍陸戰隊。

——Thomas L. Friedman:“A Manifesto for the Fast World”,New York Times 網站 1999年3月28日(
https://www.nytimes.com/1999/03/28/magazine/a-manifesto-for-the-fast-world.html)。

“美元霸權”的背後

自從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美元在世界經濟秩序的主導地位,到2019年,已是75年過去。關於“美元霸權”的討論,從未平息。周小川說,“目前的強勢貨幣是美元,說強幣侵蝕弱幣是美元侵蝕其他貨幣。……資本流動不僅取決於投資機會、利差,還會因為尋找安全感出現由弱幣國流向強幣國的情況,特別是有危機、有波動的時候。過去很多年,全球出現的美元化進程,就是美元對弱勢貨幣國的侵蝕。”

我們只用很少的紙幣(美元)去交換亞洲地區豐富的產品和服務,我們也足夠聰明地知道這一切並不公平,當我們送去這些紙幣時,我們必須要提供真正有價值的產品——美國太平洋艦隊。

——美國海軍學院教授Thomas Barnett如是說(轉引自Mark Baimbridge、Brian Burkitt、Philip Whyman 編輯:Implications of the Euro: A Critical Perspective from the Left,Routledge 2006)。

美國海軍學院教授寫得文縐縐,意思卻很直白:美元通行全球的背後,是美軍!從20世紀開始,尤其是二戰以來,美國明確主張“不尋求領土擴張”的政策。確實,自1898年兼併夏威夷後,美國沒再增加正式的領土。但是,在美元~美軍霸權加持下,尤其是冷戰後的全球一體化時代,世界經濟唯美聯儲馬首是瞻。“事實上,美國卻成了國際金融體系中唯一不受監督的國家。”

全球經濟一體化,光速流動的金融資本“化”的最邪乎。最公平的投機賭博,結果並不公平。發財的金融大鱷盡在美國……上萬億美元對沖基金,滿世界惹是生非;數十萬億美元養老退休投資基金、保險公司大銀行、證券企業跨國公司、政府金庫外匯儲備,風馳電掣,如影隨形。前者是“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用“相信自己的虛妄”煽風點火。後者玩“夢幻組合”,計算機模型自動操縱程序交易,一有風吹草動,光速增援,火上澆油。有政治意義的是,這兩種功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電子獸群”,客觀上,具有弱肉強食的帝國主義性質。

——參閱王小強:《投機賭博新經濟•賭博帝國主義》,(香港)大風出版社 2007。

哪怕是玩大發了鬧出2008年金融海嘯,美國股市早在2013年就開始一創再創“歷史新高”,美聯儲2015年敢於順勢加息了。反觀歐洲經濟至今復甦緩慢,歐洲央行的基準存款利率仍處在歷史低點。如今,美國互聯網巨頭臉書Facebook再圖金融創新,Libra加密貨幣計劃“對傳統跨境業務、支付系統都產生了衝擊”。

“失心瘋的社會”⇋空轉貨幣的世界⇋槍桿子裡面出產權。面對美國這張靠戰爭起家、發家、霸權的時間表,耳聽新聞報道《中導條約》中止於2019年8月2日,不禁想起梁漱溟父子兩代的老問題《這個世界會好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迫切亟需歷史哲學的深層探索!

【丹尼奧斯著,梁曉編譯。本文原載《參閱文稿》No.2019~12,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大風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