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湖口之戰,西征作戰的又一個轉折點

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為確保天京的安全,組織開展北伐和西征的軍事行動。其中西征初期,形勢非常有利於太平軍,他們溯長江而上,先後攻取安慶、九江和武漢。1854年曾國藩統率湘軍攻取武漢之後直逼九江。九江,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湖口則是長江主航道和鄱陽湖口之間的樞紐。湘軍統帥曾國藩、太平軍西征主帥石達開均親臨九江前線,雙方擺開架勢,大戰一觸即發。

談湖口之戰,西征作戰的又一個轉折點

1855年1月14日,湘軍開始對九江發起進攻,但太平軍防守嚴密,湘軍的攻城屢屢受挫。強攻失利後,曾國藩將重點轉向九江外圍的梅家洲,欲先掃清太平軍的各個外圍陣地再對九江展開總攻。

1月24日,湘軍兵分三路進攻梅家洲,但依然未能攻破太平軍防線。之後曾國藩決定專攻湖口,湖口位於九江東部,是連接鄱陽湖與長江的樞紐,由石達開親自坐鎮。曾國藩希望利用湘軍水軍的優勢攻克湖口,進而切斷九江的外援。

談湖口之戰,西征作戰的又一個轉折點

1855年1月3日,湘軍水師進泊鄱陽湖口、八里江等處。羅大綱鑑於湘軍水師優勢,難以力勝,乃於1月8日夜,出小船百餘隻搶先進攻。太平軍水營三五一聯,縱火下放,兩岸布兵千餘人吶喊助威,併兼放火箭火球,對湘軍施行火攻。但湘軍防守嚴密,火攻未能奏效。後常以類似戰法對敵襲擾,使其夜不安枕。太平軍還在鄱陽湖口設置木簰數座,嚴密封鎖。

談湖口之戰,西征作戰的又一個轉折點

1月23日,太平軍擊退進攻梅家洲的湘軍陸師,但設於鄱陽湖口的木簰被湘軍水師焚燬。為阻止湘軍水師攻入湖內,太平軍當夜用大船載以沙石,鑿沉堵塞航道,僅在靠西岸處留一隘口,攔以篾纜。

1月29日,湘軍水師營官蕭捷三等率120餘隻輕便戰船乘陸師攻梅家洲之際衝入湖內,直達大姑塘以上。石達開等把握戰機,將隘口堵塞。湘軍水師被分割成外江和內湖兩處,在外江者均為笨重戰船,運棹不靈,難以獨立作戰。當晚,石達開派小劃數十隻衝入湘軍水師大營,焚湘軍船40餘隻,其餘敗退九江。

談湖口之戰,西征作戰的又一個轉折點

2月2日,羅大綱率軍渡江佔九江對岸之小池口。2月11日夜,太平軍從九江、小池口以輕舟百餘隻復攻泊於江中的湘軍水師,焚燬大量船隻,曾國藩座船亦被奪獲。曾國藩投江自殺,被部下救起,狼狽逃往陸營。湖口一戰,湘軍水師損失殆盡,失去了主動權。

太平軍湖口大捷,粉碎了曾國藩奪取九江、直搗天京的企圖,扭轉了西征戰場上的被動態勢,成為西征作戰的又一個轉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