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地不易,農業發展遭遇瓶頸,如何提高糧食生產成為當前大事

農民種地不易,農業發展遭遇瓶頸,如何提高糧食生產成為當前大事


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大而言之,是為中國,希望中國不僅是一個農業大國,更應是一個農業強國。小而言之,是為自己,國家的農業政策對路了,農業發達了,就會成就一個相得益彰的發展環境,也可以避免少走些彎路


中國“三農”的現狀和困境


“農業弱、農村窮、農民苦”,這是不爭的事實。

“千軍萬馬奔他鄉,萬戶蕭疏鬼唱歌”這是當下部分農村常見的場景。

“三量齊增”的困境,中國糧食出現了生產量、進口量和庫存量三量齊增。

“洋貨入市,國貨入庫”的尷尬。因為國內大宗農產品價格已全面高於國際市場,大米、小麥、玉米等主糧價格均超過國際市場的50%,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的進口完稅價每噸大體比國內低1000元,導致糧棉油糖等進口不斷增加,出現了“邊進口、邊積壓”和“洋貨入市、國貨入庫”的現象。

“三不得利”,農戶窮,種糧食不值錢,種經濟作物經常找不到銷路,甚至爛在地裡,生活水平在貧困與溫飽之間徘徊,其一不得利也;大戶苦,國家政策扶持不到位,土地流轉不僅成本高,還難以成片,難以長久,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因此,破產跑路的比比皆是,其二不得利也;國家冤,國家每年都化了大把的銀子,用以調動農民、大戶種糧的積極性,可事與願違,土地荒蕪越來越嚴重,國家糧食安全依然得不到保障,其三不得利也。

農產品價格政策陷入兩難的境地:一方面,為了彌補農民的種糧成本、保護農民的積極性,需要繼續提高政策性收儲價格;另一方面,如果繼續提高政策性收儲價格,則會進一步加大進口壓力,同時收儲企業難於實行順價銷售,導致庫存積壓,財政壓力不斷增加。

岌岌可危的“耕地紅線”,中國劃定18億畝耕地用來種植糧食,以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可事實上農業耕地不斷被侵佔,建築用地、觀光農業、經濟作物及苗木種植大面積增加等,最為嚴重的是觸目驚心的土地荒蕪,讓這根高度敏感的“紅線”形同虛設。

“後打工族”的後顧之憂。“後打工族”是指由於年齡、身體、技能等方面的原因,不得不返回家鄉重新務農的農民工。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群體越來越龐大。他們的生存狀態關乎和諧社會的進程和中國現代化的質量。當一些80後、90後農民工拖著拉桿箱,哼著網絡歌曲三三兩兩進城尋夢時,一些上了年紀的農民工正陸陸續續扛著標誌性的蛇皮袋卸甲歸田。但這絕不是榮歸故里,更不是衣錦還鄉,而是一種苦澀的選擇,一種無奈的迴歸。隨著城市化節奏的減慢,隨著科技的進步,大量智能設備投入使用,城市用工量逐步減少,返鄉農民工將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

有一個叫“夢迴大唐”的網友發表了一篇《中國農村驚現戰時淒涼景象》的文章。不管你信不信,在我們中國廣大農村,起碼在部分地區的農村,目前已經出現一種非常特別的景象——戰時景象(或稱戰爭狀態)。作者親眼看到並體驗過這種景象,世界知名經濟學家也在中國農村看到了這種景象併為之震驚。

只有年邁的老人和幼小的兒童留守在農村;空曠的田野裡,畜少人稀,土地荒蕪;村莊之內,十室九空,清冷淒涼……

史無前例且世界獨一無二的特例是,正在進行和平建設的中國,許多農村卻出現了這種戰時景象、戰爭狀態!

作者老家所在的村(過去的生產大隊)的250餘口水塘,曾是蓄水、養魚、澆園、保稻田的主要命脈,現在竟然全部被淤積垮壩而無人修復。有位親戚告訴他,別說修塘了,現在誰家死了人都很難找人抬出去。

某年8月,國際經濟研究局研究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學院院長傑夫瑞.薩克斯教授一行開始中國扶貧之旅,來到寧夏農村調研。令他吃驚的是,這裡的農民仍然十分貧窮,村子裡也沒有文化衛生服務設施。他特別感到震憾的是,在一些農村,出現了只在戰爭年代才會發生的情景:村裡只有老人、婦女和兒童;由於貧窮落後,外出打工的男人大都和家裡失去了聯繫。作為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先生的扶貧顧問,他在寧夏與安南進行了通話,並提到了他的驚人發現。

寒鴉飛數點,汙水繞孤村,空村惟見鳥,落日未逢人。它是和平時期沒有戰爭的戰時景象,所以它才最具有可悲的“中國特色”!

再來說說我們湖北老家吧,有一位記者一度對隨州偏遠的鄉村進行了採訪,儘管隨州離我們老家還有一定的距離,但他所描述的情況與我們那裡的情況相差無幾,下面聽聽他的講述。

1、土地拋荒嚴重。走訪村十多戶人家僅兩戶種地,大片農田廢置。在農村田頭,筆者看到淡淡的綠,反襯著大片摞荒的田。少量在家務農的留守農民挑肥減瘦,選擇性耕種,本來田就不多的丘陵地帶成為癩痢頭。再過五年到十年,村剩下的五成田也會被拋荒。畢竟,老年人想種也種不動了,年輕人也不會回鄉種地了。

2、農村留守老人兒童多,不見年輕人。即使是要過年了也一樣,因為很多人還在往回趕。老人們很多都是鰥寡孤獨,無人照顧,他們很多人除了生存,沒有任何的生活需求,更談不上生活質量。

3、種田虧本,打工賺錢。種田一家兩口忙一年,收入約萬元,打工兩人多達十多萬。如果田少,不種經濟作物,不養殖,沒有規模,算成本,種田還虧本。

4、環境問題。農村垃圾汙源無人治理。村民告訴我,一是錢無人出,沒人幹;再就是沒地方放垃圾;三是沒有養成習慣。

5、水問題嚴重。堰塘全部乾涸,村中無水源,吃自來水。原因是多年沒下足夠多的雨。下了雨,出因堰塘夫修而無法貯備。


農民種地不易,農業發展遭遇瓶頸,如何提高糧食生產成為當前大事


造成中國農業困境的主要原因


中國農業為啥出現這樣的困境,中國農村、中國農民為啥落後貧窮,我們不妨先梳理一下時代背景,就不難發現其深層次的原因。

新中國成立之前,先後經歷長時間艱苦卓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戰爭意味著破壞和摧毀。新中國誕生之後,在建國初期曾經有過那麼一段美好的注重休養生息的快速發展階段,可惜被“超英趕美”的“大躍進”以及後來史無前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所終結,國民經濟遭受重創。總之,在改革開放之前,在一個整體貧窮的國度裡,農業不可能獨善其身,農村農民也就不可能富裕。

改革開放後,在農村實施了聯產承包責任制,中國農村和農業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村農民很快富裕起來,其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後來國家實施了“市場經濟”,嚴格的講,是不完全市場經濟,這就是一些專家學者說的“二元經濟結構”,對“三農”而言,顯然就是坑爹的剝削和掠奪政策——人為地控制著農產品的價格,卻不控制農業生產資料——化肥、種子、農藥、農機具的價格,即便是後來有一些補貼政策,也是抱走農民的西瓜,扔給農民芝麻。這樣一來,中國農業越來越被所謂“飛速發展”的中國經濟遠遠甩在後面,成為了中國經濟的“負擔”和“短板”。

在國際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加入WTO的談判中,為了保護中國當時還很脆弱的汽車等工業產業,中國農業又一次成了犧牲品,農產品的進口關稅稅率明顯低於工業產品,這也是目前中國難以抗拒進口糧食的一個重要因素。

說國家沒有發現中國農業存在嚴重問題,個人感覺不太客觀;說國家不重視農業更有失公允,國家每年的第一號文件開篇就講農業就是很好的證明,採取糧食託底收購政策也是為了平衡國際糧食對國內糧食的衝擊,以達到維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之目的。

除了上面歷史及主客觀原因,李思進在《國農村貧困落後的原因及對策》一文中也中國現狀進行了較為透徹的分析。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質就是土地人均佔有制,使農民又繼承了小農經濟的生產生活方式。與工業經濟相比,這種經濟模式的特點是自救能力極強,但發展後勁不足。在80年代我國農村經濟非常薄弱、溫飽問題難以解決的歷史關鍵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隨著城市改革的展開和進一步深入,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所帶來的繁榮景象一去不復返,很快城鄉差距、工農差距、地區差距隨之產生並越來越大,“三農”問題日益突出。在經濟需要快速發展的今天,這種農村經濟體制弊端就顯現出來。

一是大量勞動力依附相對較少的土地,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其結果是:只求溫飽,難求富裕。由於城鄉經濟的巨大落差,這裡的“溫飽”其實就是“貧窮”。

二是地塊零碎,影響先進農業機械、技術的普及與提高。我國農村很多地區田間作業只能繼續停留在人畜勞作和簡單的機械生產層次上,維持低水平的簡單再生產。而其它發達國家的農業機械化程度都很高,農產品科技含量也很高。

三是專業化程度低。不僅農業的專業化程度低,而且使農村的工業、商業、交通運輸業、服務業絕大多數都成為以單戶經營為主、分散的農戶兼業行為,不能產生分工合作的集體效益,進入市場的主要是沒有經過任何加工或只經過了初級加工的低價位農產品。

所有這些,造成我國農村每個勞動力在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受到限制,農民生產的產品數量少、創造的價值就少,從事農業生產的效益低,收入就難以提高,因而農民越來越窮,農村越來越落後。

農民種地不易,農業發展遭遇瓶頸,如何提高糧食生產成為當前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